博文谷

有關我家鄉清明節作文錦集六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家鄉清明節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我家鄉清明節作文錦集六篇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1

四月,清明,幾分陰冷,像是儲蓄了好久,一瞬間,涌了上來。

家鄉的清明,是淡淡的綠,不似洛陽城的金紅一片。門前,有點發蔫的墨綠色柳枝散發着輕輕的香氣,枕邊的艾草露出了嫩綠的臉頰,蔚藍的天空裏,遊離於白雲之間的風箏,似乎也是那樣的綠。

於是,在這淡淡的飄動着的,亦或是搖曳着的綠裏,和着細細的雨絲,清明,悄然而至,一切都靜了下來。

吃過午飯,家裏人開始收拾。奶奶不知從何處提出一袋又一袋的紙祭品,佝僂着身子,不停地往返。待所有的紙祭品搬出後,又站在神臺前,拉開一個個抽屜,香,蠟燭,打火機……一樣一樣地拿出。而後,她站在那裏,看着,嘴裏念念叨叨地分類,偶爾略微思索,對於這些,奶奶總是很謹慎,怕一會兒燃燒時放錯了地方。過了一會兒,又走到廚房裏收拾一些飯菜,如:燒豬肉,韭菜,白米飯,餅,酒,茶水。當然,最少不了的還是供板和餐具。

雨,剛剛下過,泥土變得溼潤而有些粘稠。一家人,一前一後,在這泥濘的小丘上走着,終於來到了墳頭。爺爺拿出兩張又白又長的紙條,用磚壓在墳頭上。接着,奶奶把紙祭品拆開,分給她的三個兒子,還叮囑着哪些東西應該放在哪裏燒。然後,把香遞給小孩子和幾個兒媳。香一枝接着一枝被點着,頓時,小山丘上煙霧繚繞。灰色的煙遊絲般彎彎曲曲地飄上了天空。有些煙緊貼着面板,咳嗽聲連續不斷,薰得眼睛裏流出了淚水。緊接着,奶奶開始請求祖先保佑大家一年裏順順利利,大家都閉上眼睛,手裏緊緊地握着一捆香,或是蠟燭。那些平時調皮的小孩,也分外安靜,學着大家的樣子。奶奶嘴裏說了一串話後,大家把香整整齊齊地插在墳前,密密麻麻,沒有了立足之地。香灰掉落在泥土上,一堆一堆的。不一會兒,墳前就插滿了香和蠟燭,燃燒着,蠟一點點地順着滑下,供板上,也撒滿了香灰。

上過香,燒過紙,請祖宗吃過飯,放過鞭炮後,就結束了。山上,縈繞着無盡的思念。

回到家,奶奶把燒豬,切成一塊一塊 的分給大家,曰:“太公分豬肉。”原本死氣沉沉,大家都靜默着,沒有一絲聲響。現在,又迴歸熱鬧。小孩子們推推拉拉,爭先恐後地搶燒豬肉,大人們則在一邊拉拉家常。清明,一家人又聚在了一起。

柳枝還像以往一樣,緊緊地貼着門,艾草的香氣溢滿了整間屋子。屋外,不知何時又下起了雨,一切景物,又變得模糊。

四月,春,雨,柳,家鄉的清明。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2

在我的老家安慶,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清明節祭祖”,別認爲這很普通,其實我們全家人對其是非常重視的。

在離老家幾十公里處,有一個小鎮——許嶺鎮,是我們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那有一座山—許嶺,安葬着我們徐氏幾十代先人們。

山上,數不清的樹木,荒草和荊棘,證實了他的古老。可是他也阻礙了我們前進的腳步,爲了祭拜祖先,我們也不會屈服,折斷多餘的樹枝,踩平多刺的荊棘,一步一步向前走。到了墳地,我們看見了大大小小的墳。爺爺帶路,先找到我們最親近的先人,然後爸爸和叔叔除去墳上的荒草,爸爸拿着三根香串上六張紙錢插在墳頭上,接着叔叔拿出一疊紙錢在墓碑前點燃,我當時親眼看見墓碑上玄孫一欄裏有我和兩個弟弟的名字,還有幾個沒見過面的堂兄弟的名字,當時我的`心情很沉重,爲什麼他們沒有來祭祖呢?也許是他們在外地過年,沒有回來。然後就是放炮竹了,接着我們就要給祖先叩頭了,叩頭時,先要雙膝跪下,然後雙手觸地掌心向上,叩頭三次,這樣重複三遍纔是對祖先最恭敬的禮節——三拜九叩大禮。最後,我們要把祖先“請回家”。

回家後,要將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還要擺上供品,這供品也是有講究的,雞、魚、肉、豆腐、糕點、水果、酒、茶等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雞和魚的頭要向着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飯,在吃年夜飯時,餐桌上也要空一個座位,那是留給祖先享用美食的。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斷的,否則寓意香火不旺!

到初四的早上,我們就要送祖了,送祖時要將供品移到餐桌上,雞和魚的頭也要向着門外,我們要先向牌位拜三拜,再向門外拜三拜,以示將祖先送回到極樂世界。這樣整個清明節祭祖儀式纔算結束。

就像奶奶祈禱時說的那樣,祖先們時時刻刻在身邊保佑我們,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幸福吧,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讓我們也時時刻刻懷念他們吧!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到了,想知道我家鄉過清明節的別具一格嗎?

我的家鄉在一個偏遠的山村——浙西大峽谷源頭國石村,位於浙江與安徽的交界處。每逢清明節,家家戶戶都要做清明果,家鄉的清明果很有特色哦,大多地方的清明果是用艾草做的,圓形的、豆沙餡的爲多。而我家鄉的清明果是用生長在高山上的牛蒡做的,餡多爲醃菜筍肉,做成餃子形的,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還很有嚼勁,我最喜歡吃家鄉的清明果了。

吃完清明果,一家人就帶着齋供、紙錢、老酒和炮仗去祖墳上掃墓祭祀了。

來到老祖宗墳前,我和小弟弟停止了嬉鬧,大家心情變得沉重了不少。爲了表示對先輩的思念和尊敬,大人們先把齋供和酒杯擺好在祖墳前,在酒杯裏盛滿酒,一切準備就緒,祭祀就開始了。先點燃紙錢,接着燃放炮仗,然後鏟一畚箕土壘在墳頭上,最後一家人一起祭拜,深深緬懷我們的祖先,還把滿杯的酒倒在了墳前。我心裏想:“老祖宗,我來看您了,敬您一杯酒。”這樣清明掃墓就結束了。

同學們,這是我家鄉的清明節,用酒食、清明果緬懷已逝的親人,祭祀逝去卻永存的情意。

你們家鄉的風俗是不是跟我家鄉一樣?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4

每年的四月四日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節就是我國傳統節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就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這時,每個地方都會蒙上一層淡淡的憂傷,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在家鄉,每年清明節的頭幾天,人們都要忙着刻紙錢,買黃紙、香蠟。家族的族長要集合全族人開會,會上定好誰家買吃的,誰家買祭祀用的材料。定好後,大家各自行動。

一到大街上,琳琅滿目的祭祀用品會讓你眼花繚亂,處處可見香、蠟、紙錢、大串紙。清明節的那一天,一些年事較高的老爺爺、壯個兒的叔叔,帶上買來的大串兒紙,到親人墳上掛紙,掛紙就就是把串兒紙栓在木棍上,將木棍插在自己親人的墳頭上,意爲給逝去的親人房頭上“掛花”。掛完花後要面對墓碑鞠躬磕頭,祈求平安得福,多添富貴。

在我的家鄉,逝去的人的墳墓大都立在林子裏。人們進了林子,找一個較寬敞的地方支鍋點火。一部分人開始侍弄飯菜,一部分人則在墳前燒香點蠟、擺放貢品。所有工作都做完後,就點放鞭炮,族人按輩分依次到原始祖先那兒磕頭祈福。

祈福完畢之後,便在家族墳地裏聚餐,這大概就是與老祖先共餐的意思。用完飯後,由族長將剩餘的飯菜均勻地分給族裏每一戶人家,帶回家去,意爲族內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人羣散開後,人們各自去親人墳前痛苦一場,訴說一些思念祈求佑護等等的話。

死去的人雖然都不在了,但活着的人卻把他們放置在心裏。每年的清明節,家鄉的人們都要把對逝去親人的那份記憶拿出來晾曬晾曬,表達的就是親人之間那份血濃於水的感情。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5

清明節的前一天,父親到學校接我回老家過清明,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的開車回老家。

清早我們到姑奶家,她家是小賣部,我們在她家買了清明用的紙錢人民幣彷彿就好像真的一樣。串錢是圓圓的如同一個個小卡片。我們還買了很多鞭炮,買好了東西我們就去吃午飯。

吃過午飯之後我們回到了村子父親把紙錢一張一張的訊開,奶奶和姑奶用籮筐把串錢全抖開,裝在了竹籃子裏,我跑過去看了一眼可真多啊!

我們穿上靴子小心翼翼地走在田埂上,鄉下那田埂可小了,走在上面一搖一晃的就好像一隻鴨子在跳舞。我們終於走到了墳墓前。

父親拿了綵帶一樣的東西出來,掛在墳墓上,父親把各種各樣的紙錢堆在一起就好像一座小山系的。弟弟把火點燃了,那煙冉冉上升。我們看着一張張紙錢快要燒完了。我們就嗑了三個響頭,姑奶說:“這時只要在心裏許願,就一定會實現。”我在心裏默默許願要好好讀書,越來越聰明。

然後父親把鞭炮掛在樹枝上,點燃了、霹靂劈啪,煙花五彩繽紛的在空中散開彷彿仙女一樣在空中飛舞。我們又來到了另外一座山上,來的墳墓前,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父親叫我快拿綵帶一樣的東西,掛在上面。

父親把那一堆堆紙錢點燃了,我們急忙做完了。還是照樣嗑了三個響頭,我還是在心裏默默許願,這次我想讓自己越來越漂亮。然後看着弟弟也在默默的唸叨,大概也是在想讓自己學習有進步吧!

父親走過來說:“清明節是我們後輩紀念祖先,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傳統的節日。”

這一天下來我忙的既開心又累。在一串串的鞭炮聲中我們做完了清明。

我家鄉清明節作文 篇6

清明節也叫寒食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我們每年清明節都會回老家祭拜祖先。我們當地把掃墓稱爲“上墳”。早上,吃完早餐後,大人們就爲了準備祭品而忙碌開了,奶奶忙着準備祭祀用的酒飯、香燭、紙錢、墳頭紙、果品等,爸爸和伯伯忙着殺雞,按照我們當地的風俗,清明節祭祀一定要用公雞。婦女們忙着做艾粑粑。

艾是我們這裏很常見的一種植物,用它的嫩葉和糯米打成漿,瀝乾水後用手捏成球狀,放在芭蕉葉或者柚子葉上蒸熟,蒸熟後的艾粑粑成了墨綠色,滑嫩爽口,非常好吃,它可是必須的祭品。

奶奶把祭品一一裝到籮筐裏,我們就出發了。

一路上,大人會告戒孩子們祭拜祖先時要注意的一些事項,比如要等祖先“吃”完(就是祭祀結束)後再吃東西,不要在祖先的墳上亂踩,不要說一些對祖先不敬的話等。大人們的態度都很虔誠,也許對於他們來說,清明掃墓是一件很嚴肅、很神聖的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