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實用】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4篇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1

會有那麼一天,天很藍,風很輕,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花香。我要拋開所有的事情,把思緒放空,背起行囊——那是一個有着幾件隨身物品的雙肩揹包。踏着輕鬆歡快、有節奏的步子,順着不太寬闊的馬路,一直一直往前走,但絕不是漫無目的的散步。

我會去很多陌生的城市,遇見很多陌生的人,見到很多從未見過的各種新奇事物,然後我就用一本有好看封面的筆記本,把它們都記錄下來。或許也會有令人煩惱尷尬的事,但並不會阻礙我前進。

我的第一站,是一個不知名的小古鎮,古色古香古建築。一來到這裏,就被沁人心脾的茶香所吸引。循着香氣,我走到了一扇木製大門前,門上貼着的春聯還完好無損。今天我就要在這裏住下,住在慈祥的老奶奶乾淨整潔的客房裏。

我的第二站,就來到了一座繁華的大都市。高樓林立,道路四通八達。可空氣卻並不新鮮,我踏着風快速逃離了這裏,這個呼吸困難的地方。

接下來,是第三站、第四站。我總是不知道下一站會走到哪裏,就像一道無解的方程式。

不管怎樣,我會一直走下去,直到我邁不動步子,看不清路。直到荒漠開出花朵,直到世界終結。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2

水鄉烏鎮,我一直嚮往它的幽靜淡雅、古風悠然。這次暑假的杭州之旅讓我真正領略到它的無限魅力。

午後的夏日,太陽盡情揮灑着它的熱情,我和媽媽踏進了烏鎮之門。但見悠長的小徑從眼前像一條蛇般地延伸開去,小徑兩旁是深宅大院,斑駁牆面,烏黑磚瓦,高低錯落,看似隨心所欲的一番佈局卻極具有精巧的和諧之美。瞧,有的房屋是由紫檀木所制,房子雕刻精細,步入內堂,就會聞到紫檀木散發出的香味,有的房檐已稍顯破舊,彷彿在告訴人們歷史的悠久。

走遍長徑,忘穿深巷,爲了細細體味這古老而獨特的房屋之美,我和媽媽登上木舟。船伕手持竹蒿,立於船尾,搖動木漿,一插,一撥,一斜,一提,一蕩……嫺熟的駕船技術讓遊客嘖嘖稱奇。船伕指着鋪滿石頭的小徑告訴我們:“烏鎮的街巷猶如一個棋盤迷宮似的,陌生的旅客常常歷遊其間而尋不到出口,但只要順着這條生命河而行,便可出鎮。”船兒隨着隨着水聲緩緩前行,就像輕奏起一曲悅耳的“六月船歌”,令我陶醉其中,不由得低聲輕吟:千磚萬瓦,百匠早就千古屋;一舟二櫓,三人搖過四仙橋。

下了船,我和媽媽又參觀了矛盾先生故居,故居中展覽這他如若飛鴻的書法,流芳百世的詩篇,我想:烏鎮這裏人傑地靈,茅盾先生一生深居簡出,爲國爲民,用不朽的文筆書寫著名大作,不正是“是非乎其大,有志者竟成”的真實寫照嗎?

午後的熱浪讓揹負旅行包的我汗流俠背,但絲毫不減我對烏鎮的熱情,我和媽媽不停拍照。是啊,烏鎮之美,幽靜淡雅得彷彿一幅畫,古風悠然如一首詩,我怎能不流連忘返呢?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3

爲了拓展我的知識面,爸爸答應我暑假去神農架一趟。8月中旬的一天,我們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踏上了神農架之旅。

我們先乘火車到宜昌,再在宜昌乘大約五六個小時的車,便來到神農架的入口——鴨子口。這裏的海拔已經是一千八百多米了,與宜昌市區的炎熱相反,我感覺到了一絲絲的寒意,汽車玻璃也冰涼冰涼的。

汽車在盤山公路上又行駛四十多分鐘,就是神農架的最高峯——神農頂。從山上往山腳下望去,植被的垂直變化十分明顯。山腳是闊葉林,山腰是針葉林,再往高處,草樹交錯。越往上,樹就越來越少,到海拔兩千六百多米的地方,就基本上沒樹了,只剩下了各種各樣的草和大熊貓愛吃的箭竹,可惜箭竹都枯死了。到山頂便只有草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山草甸。

神農架最有名的一個景點就是風景埡。這裏雲霧繚繞,再加上青翠的山巒,似乎仙境一般。聽說如果到了秋天,天氣好而且沒有云霧的話,景色會更加美麗。從這裏可以俯視到山腰上紅、黃、綠的樹葉,他們相互交錯,如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還能遠眺各種奇峯怪石,它們在叢林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的幽靜、蒼莽。

離開風景埡,沿着盤山公路繼續往前走,便來到了板壁巖。在這裏,我看到了薔薇、冷杉、黃楊木、紅樺等過去我聽都沒有聽說的植物,其中有不少還是珍稀植物。有長了一千年還只有一個成人高的小葉黃楊,過去用來做直升飛機螺旋槳的紅樺,屬於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珙桐……跟隨着導遊走了一會兒,我們看到一個洞穴。據說這裏可能曾有野人出沒過。洞穴旁古木參天,樹上附着厚厚的一層苔蘚。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好新鮮呀!

游完板壁巖後,接着我們又遊了金猴溪、野人夢苑、瞭望塔等景點。

這次去神農架,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豐富了我的知識,增長了我的見聞。

背起行囊走四方作文 篇4

四月正值春遊的大好時機。到處是嫩綠一片,鳥語花香,陽光明媚,令人在踏青時得以心曠神怡。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了我們六年級的全體同學來到浚縣,放鬆、愉悅心情,感受天然的藝術魅力。

路上,聽着悅耳的歌曲,一邊興致勃勃地往嘴裏塞着零食,經過了一個半小時的路程,我們到達了目標的地。首先,我們來到了楊玘屯村。在楊玘屯村中,我們第一個來到了“民俗文化博物館”。古色古香的建築令人有種在朦朧的仙境中的感覺。滿屋的泥咕咕,看起來別有一番情趣。仔細地端詳着一個個形態各異的泥咕咕,有在茶餘飯後一起聊天,滿臉幸福的一家人;有神采奕奕的奧運五福娃;還有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造型古樸活潑、誇張而又豪放,色彩斑斕,惹人喜愛。把嘴對準孔吹氣,還可以發出“咕咕”的動聽的.聲音。很具有民俗文化的特色及韻味。我也興致勃勃地買了四個泥咕咕。緊接着,,我們又來到了泥咕咕的世家——王藍田的傳人王還鋒的家中。我們跟着他學着泥咕咕的製作過程。他一邊詳細地講解着,一邊靈巧地轉動着雙手,揉、捏、拉,很快就做好了一隻小鳥。我們學着他的樣子,把手在冰涼光滑的泥上不停地揉捏着,雖然不是那麼精緻,但仍顯得古樸拙雅。每個人都在瞭解製作過程的同地,長了見識,陶冶了情操,心情也更爲愉快。

然後,我們就來到了大伾山。在那裏我們分享了午餐之後,便開始遊覽,開始新的旅程。在高大而又蒼翠欲滴的松樹的環繞下,在嫩綠可愛的小草的陪伴下,在芬芳迷人、美麗鮮豔的花朵的點綴下,在高聳、磅礴的山峯的襯托下,我們在“虎嘯”“龍吟”兩塊大石前放開嗓門“虎嘯龍吟”,我們又參觀了巧奪天工、玄妙變幻的龍洞和最早、最高、最老的摩崖大佛,從山頂往下看那錯落別緻的房屋和山腳的美景……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浚縣。這次遊浚縣令我感到充實而快樂,既增長了知識,又感受了天然的藝術的價值和魅力!遊記的過程也將會永存於我的腦海裏!……

標籤:行囊 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