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成長作文 > 合作作文

關於融合作文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融合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融合作文6篇

關於融合作文1

融合人,融入社會這個大染缸裏,總免不了被浸泡,被染色,被打磨,被滲透,到底該以何種面目才能在這個紛擾不斷的社會中立足,與社會萬物融合。

有些人圓滑世故,老練精明,在上司面前謙卑有禮,在下屬面前趾高氣昂,它可以和所有人在飯局中稱兄道弟,談天說地,可以和同事在樓梯間說三道四,指桑罵槐,他可以和所有人都很好,又彷彿和所有人都隔了一層紗,看不清他的真實面目。無疑這種人就是我們俗稱的“牆頭草”,他已經被社會染上了千種顏色,萬種姿態。他,衣冠楚楚,學貫古今。可以從絲綢之路講到利比亞最新戰局,從儒家思想講到米蘭時裝週。從外表上看他什麼都有了,可是他卻失去了人最重要的東西---本色,那一抹心靈的裸色,乾乾淨淨,沒有一絲雜質,最爲真我的顏色。可惜,他已經喪失了,因爲他已經被社會融合的不留一點縫隙,完完全全的融合進社會中。

有圓滑世故,就有愛曾分明,就這又有了社會中的另外一種人。

這種人個性張揚,說一不二,愛逞強,愛鑽牛角尖,看不順眼就到處嚷嚷,反正年輕,有的是本錢。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初生牛犢不怕虎”。想起我爸爸朋友的兒子,就是這樣,從國外回來,生氣了就甩幾句英文,一副我爸是李剛的樣子,工作不好好做,難道成天呆在家裏,做一輩子的啃老族嗎?通常這種人都是剛出校園,出入社會的年輕人。說的好聽點叫做血氣方剛,年輕氣盛,難聽點就叫做不識時務,自以爲是。他們可以花去大半個月的工資去買最新的蘋果機,可以夜夜笙歌,吃喝玩樂,即使明天有早會。相較於那些過分融合於社會的,這種人就是絲毫不與社會融合的。他們有棱有角,個性分明,對於他們來說,人情世故算什麼,當下享樂纔是最重要。等他們過了愛做夢的年紀,就會明白轟轟烈烈不如融入社會。

在社會這個大染缸中,有人過分融合,有人絲毫不融合,有人不斷往上爬,有人不斷受打擊,有人已經喪失了本性,有人張揚了個性。其實無論怎麼樣,融合進入這個社會是正確的,但是融合進多少很重要,我們應該在融合進社會的同時,保留真我,保留內心深處的一抹裸色。

關於融合作文2

融合,是增長,抑或消亡?像是潔白的冬雪從空中款款飛落,迎接的卻是一地泥水,它想停下腳步,最終只能無力輕嘆着縱身躍入。融合了,它成了一滴水,再成了一滴泥水。融合,是消亡?不,它是增長。他在講臺上,手捧着我愛的語文,卻講着我不愛的語文。一天一天,爲了一紙試卷,一張成績單而學,語文在嘆息,語文在哭泣。不停地背誦默寫中,忘卻了它的含義,忘卻了去體會作者的心情,忘卻了去欣賞字詞的精緻,只記得它要考。曾幾何時,我們不是爲了喜歡而背誦偉人的詩詞;曾幾何時,我們不是心有感觸而書寫文章;曾幾何時,我們不是爲愛而學,而是爲學而愛。

爲了迎合考官而寫的一篇一篇”我愛”漸漸打磨了自己的心,在一成不變的應試教育中,融合成了一個爲考試而學習的好學生。重新拾起最初的那份沉靜,帶着神聖卻平和的心去研讀語文,真正爲了愛而學,而背,而寫。融合了,我沒有忘卻自己的心和語文獨特的精緻美妙。還是一個好學生,爲理想與夢想潛心學習的好學生。於是,他重新站在講臺上手捧着我愛的語文,講着我愛的語文。

與我們一起感受着,感受着桃花源中人們的美好生活;感受着方仲永泯然衆人矣的惋惜悲哀;感受着梅花夭折爲世人另類的喜好而成爲病梅的憂傷憤慨。感受着”可憐白髮生”的無奈;感受着” 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感受着”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的嘆息。最後,當時光微風一般劃過眼前,轉過身去,細細如流水的沉靜心境,不曾染上塵埃。再次飄揚飛舞在空中時,還是一片潔白的冬雪,經世間磨鍊之後,那片無暇依舊的雪。感受過滄桑之後,不是水,沒有融合成泥,而是在泥水中幻化成更美的雪在空中炫舞。寫下文章,寫下最真實最透明的心情,只是爲了想寫而寫,不是別的。研讀語文,讀出最真切的感受,只是爲了愛與理想而學,不是別的。融合,心變得更加成熟,增長着自己的增長,而不是埋沒於長河深處,埋沒於應試教育漫天考卷下。

關於融合作文3

五千年曆史的演化,沒有磨滅掉我們作爲一箇中國人的特徵——黑眼睛,黃面板。然而有一些東西正在悄無聲息地發生着變化,不是嗎?

隨着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進入到中國。各種文化在衝突中磨合,在磨合中融合。融合,註定會讓我們失去一些東西。

曾幾何時,越來越多的人們在日常與別人說話中喜歡摻雜一些英文詞彙。對於突然蹦出的幾個英文詞彙,我不討厭,但也絕不能理解。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有什麼是非要用英文代替的呢?或許,那只是一種習慣,但又或許,他是在語言文化的融合中,失去了那些漢字。

曾幾何時,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火爆程度令人咂舌。一個普通的40人班級中,會鋼琴的都快一半了,而那些具有民族氣息的樂器如二胡、古箏卻無人問津。嘻哈、RAP等國外興起的音樂形式,在中國越來越被熟知,被接納,荒廢了中國的民族音樂,我很想問一問爲什麼,但我已經明白了。在東西音樂文化的融合中,我們失去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傳統音樂。

又是曾幾何時,西方的文化已經無孔不入地融合進了我們的生活。漢堡、牛排已經爲人們所津津樂道。蘋果、NIKE等國際名牌已經引領了中國的潮流,街上跑的是國外名牌轎車,人們穿的是國外名牌衣服,人們嘴裏哼哼的是國外的潮流音樂,人們現在所接受的,是國外的文化與理念。

朋友們,中國特有的文化難道不岌岌可危嗎?

中國,作爲一個有巨大潛力的國家,吸收和融合東西方的文化與理念本無可厚非。但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呼籲國人們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沒有根的樹,很難碧綠遮天,一個沒有本質的國家,相當於沒有了根,即使他再強大,再富有,是沒有號召力的,是不團結的。“中國人”,就是讓我們凝聚在一起,身處異鄉,心在一起。就是讓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祖國的溫暖。就是讓我們在他鄉能驕傲地說“I am Chinese!”

朋友們,讓我們去尋找自己的枝枝蔓蔓,去尋找自己的根,讓我們在國外文化的衝擊下守住自己作爲一箇中國人的最後陣地。在國際間交往如此頻繁的年代裏,能夠讓更多的外國人,瞭解中國五千年來的歷史,他們一定會豎起大拇指說“Good!”

融合,並不代表失去。

關於融合作文4

融合,它不僅是一種文明,更是一種精神。

我們都知道在四大古國中,中國是唯一沒有被歷史的河流沖走的國家,屹立千年不倒,靠的是什麼?有容乃大。五十六個風格迥異的民族在這片生他們養他們的土地完美的融合,用一顆顆火熱赤誠的心包容他人,熱愛祖國。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二戰時期耳熟能知的猶太族,猶太族一向以他們的孤僻,獨特的嗜好被人不理解,排斥。他們流浪在世界各國的每個角落,然後又遷移,奔波。直到他們來到了中國,他們被這裏的和諧,友好征服——人們的笑容是那樣友好,人們的內心是那樣善良……漸漸地,猶太人民被我們所同化,有了同樣的信仰,同樣的文明。

還記得去年的世博會麼?上海吸引了數百萬的遊客前來參展,國外的.旅客更是絡繹不絕,對此有關部門便頒佈了一項新指令,世博家庭。電視臺專程採訪的片段剪輯成一部小短片,我們看見那些黃頭髮藍眼睛的老外與頭髮白花花的老太學包餛飩。他們的雙手佔滿了麪粉,笨手笨腳的用筷子挑起餡放在麪皮上,眼神專注又認真。老太太一手操作着,眼睛彎成了可愛的小縫,笑眯眯的看着他們。末了,老外與老太太同坐一桌,對着鏡頭豎起了大拇指,用他們不太字正腔圓的發音:“中國,真可愛!”那一瞬間,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融合,文明的融合……

然而這並不是全部,昨天的一起新聞便徹底震撼了我,少女被車撞倒在地,十八名路人走過熟視無睹!這是爲什麼?爲什麼他們這樣冷漠?!爲什麼他們這樣自私?!他們就忍心看正值花季的少女這樣無助的臥倒在馬路,看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離去!何其殘忍。冷漠,無情,自私矇蔽了他們的雙眼,他們的內心硬如石塊,毫無溫度,只有麻木。這樣的人要怎樣才能被感動,怎樣才能融合?融合是一種精神,它是樂於助人的精神,心存善念摒棄浮躁我們才能更好地融合。它也是心與心的貼近,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交融。是的,融合,它是一種至高無比的精神。

唯有融合,人們纔會由心而發的感到幸福;唯有融合,社會纔會溫暖,纔會有人情味,纔會發展;唯有融合,才能使國泰民安,社會安定。是的,唯有融合!

關於融合作文5

融合人與人的交往,異質文明之間的碰撞,國家民族間的衝突與合作,這都是從古至今一直未間斷過的事件。其中難免夾雜着矛盾和衝突甚至是戰爭,可世界卻在這樣的過程中,進步發展。這樣的過程,叫做融合。

這也就是哲學中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過程是曲折的,但未來是光明的,事物發展的總體趨勢是向前的。在世界的發展,文明的進步中,融合的力量不容小覷。

早在我國第一部詩歌曲集《詩經》中就有民族衝突的記載。如《采薇》中就唱到“曰歸,曰歸”卻胡不歸,是獫狁之故“,這是一首駐邊小兵關於思念和愛國的情懷相交雜的小詩,可見那時,人們對外族是仇恨的。到秦統一六國,秦始皇更是派人修築長城,鞏固邊防。

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力繁盛,民族交往又有了不同的進程,三徵匈奴雖然是戰爭,但對胡漢文化的交流融合卻起到了促進作用。更不用說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中西方物質文明的交換由此開始。這條聞名中外的商貿之路在唐時更是達到鼎盛,粟特人、大食人、漢人等活躍其間,唐都長安更是成爲了世界聞名的大都會,胡人、洋人穿梭於東西兩市,說着流利漢語;漢家女子着胡服於馬上騎射;美麗熱情的胡女在酒壚跳起胡旋舞,她鮮豔華麗的裙襬爲這繁華的盛世更潑上了一層絢爛的色彩。

除次之外,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是我國民族融合的重要階段,三國時期少數民族與漢人共同開發經濟;北朝更是由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民族掌權,其中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更是使民族文化融合邁進一大步。胡人受漢文化的儒雅薰陶,漢人也爲胡文化的大膽熱情所打動,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直到今日,漢族與少數民族能和諧相處,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不得不說是民族融合達到了新的高度。

有過沖突,有過戰爭;也有過合作,有過互相學習,有過幫助,在彼此的摩擦間撞出火花,也會溫暖彼此。

融合,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融合,是擦乾眼淚,綻開笑顏。融合,是冰雪消融,合二爲一。

世界在融合中發展,民族在交流中融合,文明在融合中迸發出絢爛的光彩。

關於融合作文6

對於剛剛過去的“十一”長假,可謂印象深刻。在上海盡興地遊玩,身心都放鬆了許多。還記得,漫步在街頭時,看到的一排排精緻的石庫門。

石庫門,上海極具特色的一種建築。在19、20世紀,上海被外國列強瓜分的時候,石庫門就作爲一種商業手段,在上海的土地上逐漸冒起。主體是典型的中國式結構,端莊簡約;而外部的裝飾、雕刻等,卻都是國外的藝術風格,唯美別緻。不可否認,融合了中式建築和西方藝術的石庫門,已經成爲了上海的另一個代名詞,受到世人的矚目。

這就是融合吧!將陳舊的、乏味的事物,變成新穎的、有趣的事物。曾經都快被世人所遺忘的東西,經過巧妙與外界融合之後,爆發出新的生命力,而且,是一股強大的生命力!

高爾基曾經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後各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換後各自有兩個思想。”真是令人深思的一句話,真是一種令人讚賞的想法!融合,既不會傷害你,又能夠使我更爲強大,何樂而不爲呢?

就像那秦始皇統一六國。當秦始皇站在咸陽宮最高的地方,俯視着這一大片廣闊的天地,不知他的心中在想些什麼呢?後人都說秦君殘暴,可是同時,他也功不可沒——是他,統一了整個中國,曾經像一盤散沙似的零散中國,終於變成了一個完整的中國;是他,統一了中國的貨幣與文字,促使了中國更爲迅猛的發展;是他,集南與北各個不同的風俗習慣在一起,蛻變成爲一個全新的中國……從這些方面來看,難道秦始皇不該被誇讚一聲“偉大”麼?因爲就是他,用自己的手,將中國融匯起來的!

“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所謂融合所代表的就是如此,不是嗎?剔除自身不好的地方,接受別人值得學習的地方,這樣的話,發展的不是更快嗎?就如同中國的國粹——京劇,它在其他劇種的互相融合之下誕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句話就是對它最好的詮釋。

當今社會,融合就是發展的大勢所趨,只有放開自身,吸取外物的精華,中國,纔會真正地成爲東方之蛟龍!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