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成長作文 > 合作作文

關於融合作文(合集1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融合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融合作文(合集10篇)

關於融合作文1

融合是各類事物相容,集並的過程,亦有程度加深的效果。企業間的融合叫合資,共同處事的融合叫合作,有甚於歌曲裏的融合是合唱……融合已在各個領域之中發揮着微妙、獨一無二的能效。融合創造出了這個世界的美。自古至今,對自然讚歎敬仰的哲人、文學家不在少數,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李白之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無不是感受品悟了自然之奇,而這些難道不都是人的才思與大自然融合創造出來的美嗎?

萬物由元素組成,縱是無形的空氣,風,光那也微觀粒子所成,在元素經歷時間的流轉,就變成了由碳、磷、氧、氮等元素所融合而形成的蛋白質,脂質,這些都是生命的必需的物質,由此鋪寫了這個世界的傳奇。融合成爲這個時代的科學核心。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諾貝爾獲獎得主在物理、化學、生物、醫學等領域紛紛出現了合作完成科學探索的現象。無可厚菲,他們思想的融合確實加快了這一前進的步伐,許多獲獎者也指出沒有夥伴在工作上的融合,他們也許研究兩倍的時間也未必成果。

連這個時代的精英,專心潛習的人都以融合爲重,更何況我們呢?回眸現今,電視里耳熟能詳的便總有那些中西合璧的醫藥廣告,在中國的現代醫學中,中西之間的相融也已成爲主流意識,集中醫藥之功效於西方之科學之中。更有在中國的另一邊,橫渡太平洋的美國硅谷,在這方科技發展的熱土,中、印、美三國的人才,智者彙集於此,在演算實驗與創新思維裏,各自分工又相併學習從而造就了微軟,甲骨文等許多世界知名軟件公司的輝煌。歷史上的各民族大融合,在許多人眼裏,融合成爲了發展前進的助推劑,然而這助推劑又是否給予我們難以預料的後果呢?

融合違背前進路途的根本目的。融合往往是不同層次,和而不同的交匯,它往往成就一方,敗壞一方有甚多方。前期發生的高鐵事件與上海地鐵相撞事故,一部份原因還是中國鐵路技術與德國發達成熟的科技融合,但卻產生了這樣多起事故。中國企業的不斷合資,甚至收購,這樣的融合只能讓本有的燦爛化作一種空虛。同樣的,還有惡與惡的融合,官與匪的融合,奴與隸的融合卻阻礙了中國曾經走出封建主義社會的腳步,這樣的融合又予我們帶來了什麼?融合也有善惡,不論集並之中的“同而不和”或是“和而不同”,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利弊。在現今社會發展的路途上,讓融合真正成爲造福與美好的理念乘載,才能讓世界自然彰顯它的氣魄、它的皓美!

關於融合作文2

五千年曆史的演化,沒有磨滅掉我們作爲一箇中國人的特徵——黑眼睛,黃面板。然而有一些東西正在悄無聲息地發生着變化,不是嗎?

隨着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進入到中國。各種文化在衝突中磨合,在磨合中融合。融合,註定會讓我們失去一些東西。

曾幾何時,越來越多的人們在日常與別人說話中喜歡摻雜一些英文詞彙。對於突然蹦出的幾個英文詞彙,我不討厭,但也絕不能理解。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有什麼是非要用英文代替的呢?或許,那只是一種習慣,但又或許,他是在語言文化的融合中,失去了那些漢字。

曾幾何時,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火爆程度令人咂舌。一個普通的40人班級中,會鋼琴的都快一半了,而那些具有民族氣息的樂器如二胡、古箏卻無人問津。嘻哈、RAP等國外興起的音樂形式,在中國越來越被熟知,被接納,荒廢了中國的民族音樂,我很想問一問爲什麼,但我已經明白了。在東西音樂文化的融合中,我們失去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傳統音樂。

又是曾幾何時,西方的文化已經無孔不入地融合進了我們的生活。漢堡、牛排已經爲人們所津津樂道。蘋果、NIKE等國際名牌已經引領了中國的潮流,街上跑的是國外名牌轎車,人們穿的是國外名牌衣服,人們嘴裏哼哼的是國外的潮流音樂,人們現在所接受的,是國外的文化與理念。

朋友們,中國特有的文化難道不岌岌可危嗎?

中國,作爲一個有巨大潛力的國家,吸收和融合東西方的文化與理念本無可厚非。但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呼籲國人們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沒有根的樹,很難碧綠遮天,一個沒有本質的國家,相當於沒有了根,即使他再強大,再富有,是沒有號召力的,是不團結的。“中國人”,就是讓我們凝聚在一起,身處異鄉,心在一起。就是讓我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祖國的溫暖。就是讓我們在他鄉能驕傲地說“I am Chinese!”

朋友們,讓我們去尋找自己的枝枝蔓蔓,去尋找自己的根,讓我們在國外文化的衝擊下守住自己作爲一箇中國人的最後陣地。在國際間交往如此頻繁的年代裏,能夠讓更多的外國人,瞭解中國五千年來的歷史,他們一定會豎起大拇指說“Good!”

融合,並不代表失去。

關於融合作文3

人類的每一個領域中的每一項活動,幾乎都包含着“融合”。當一種化學藥劑與另一種化學藥劑相遇、相互反應並生成另一種全新的物質時,這就是物與物之間的融合;當兩個互相深愛着的人步入婚姻殿堂,許下諾言,開始面對生活的各種挑戰。

這應該是人與人,或者說是心與心之間的融合。當“地球村”這個概念逐漸被人們接受並深入人心,那麼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人種之間、不同國家之間,甚至是不同社會形態之間的融合了。人類活動中有太多事例證明,創新、愛、和平這三大要素,無一不是透過各種各樣的融合後而得到的結果。化學實驗告訴我們,兩種物質從相遇到合二爲一,不過就幾秒或幾分鐘的時間;然而,兩個人從陌生到相知並相愛直至死亡來說,至多也不過幾十年時間,而這短短的幾十年的融合與整個人類歷史相比較又是何等的短暫啊!縱觀歷史,真可謂是“融合”無處不在、從不間斷。由五帝時期的無數個部落融合到周武王時期的“天子統天下”,再到晉魏時期的三國爭霸,直到經過幾千年分分合合朝代更替而形成這樣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新中國。

雖然世界上其他國家基本上都是經歷了一個個分合融合的過程才建立起各自的國家,但諷刺的是,這種創造了“和平”的融合,絕大多數都是借用“戰爭”這一手段達成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話固然不能說完全正確,但人類現在還是無法完全避免戰爭的陰影。這就說明了一點:和平往往是戰爭的產物。人們透過戰爭爭取和平、爭取融合。可以這麼認爲,除了一些小規模戰爭之外,整個人類依賴於二戰後形成的和平環境延續至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融合態勢。比如德國,戰後反省了德意志民族並不是可以凌駕於一切其他民族之上的!還比如我們中國,也是透過長期的戰爭,包括抗戰和內戰,找到了一個融合全國50多個民族大融合的方式,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世界上其他國家之間的交往與合作,也是透過國與國、民族與民族之間相互瞭解,互相包容,才能融合在一起,才能達成一些重要共識。如今,放眼世界,各個國家之間的相互包容及友誼融合也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只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才會深切感受武力融合的殘酷恐怖,只有生活在安全繁榮社會環境裏的人才會感受到相互融合的溫馨美妙。

作爲人類的一員,衷心地希望這個世界上有更多的包容,更多的愛,更多的融合。

關於融合作文4

還記得那些弄堂裏的故事嗎?上海的弄堂也是上海的一大特色,但隨着一座座高樓大廈的建立,真正能稱之爲弄堂的事物也漸漸消失。只是曾經住在弄堂裏的人還在,那些人也搬進了高樓將那些文化融進了鋼筋水泥的世界。

我還記得住在桃源坊的那段時日。“桃源坊”是一條弄堂,也有好幾百年的歷史。那時間,整條弄堂里門對門,窗對窗哪家裏住着哪些人都清楚的很。晚上時,一棟樓裏,一家人起了油鍋,上下樓層的都能聞見。又是兩家人家在一個廚房裏燒飯,許多瓶瓶罐罐的混淆着放在一起,不必區分這瓶醋是哪家的,那瓶油又是哪家的。或許因爲一條弄堂的人都像一家人。沒有血緣的羈絆,也拉不開坦誠相見的鄰里情。

至今想起來,仍是對那種時光想念的很。它被我放在記憶中,然而卻彷彿不能再現了。後來我們搬離了那裏。在離開的那天,我看着來來往往的陌生面孔,看着慢慢關上的窗戶,揮了揮手。我一位再也看不見它們了。

搬進了高樓間,心間那一塊空地似乎不能彌補。我曾認爲或許永遠的。它將空在那兒。

直到那一天,我在家中練習着鋼琴,門卻忘了關,叮咚的聲音傳了開去,在風中輕輕的飄揚,着陸在鄰家一位小妹妹的耳朵裏。等我一曲奏罷,稀拉的掌聲引得我回過頭去看。那妹妹瞪着一雙善良的眼睛從門外望着我,一會兒眼骨碌一轉有看向鋼琴。那興趣盎然的樣子讓我毫不猶豫的開啟了門請她進來。那一個下午。她和我玩了很長時間,離開時,似乎是下定了決心要學琴,也是那一天我的心被填滿了。隔了兩日,她帶着她爸爸來到我家,和我媽媽聊了許多關於鋼琴的事兒。再後來?在又來我和她們家便熟絡了起來。

原來要讓曾經美好的鄰里情回來是如此的容易,只要開啟了那扇門,就有的時光就會融入新的時光,人在心在,文化間就會滲透打破那層冰冷的玻璃。

因爲這件事,我開始放眼觀察那曾經一位再也不會有的細節。每次看見那對父女,我都要揮一揮手,笑一笑,彷彿是在慶祝與它的重逢。那一扇們便再也斬不斷那些鄰里情。

其實融合已然成爲一種驅使,但它仍是離不開人,脫離了人又談何融合,沒有了記憶,沒有生機的文化永遠跟不上時代的腳步,只要人在,即使時過境遷,那些舊文化,包括弄堂文化,亦或是那種鄰里情就會改變它的模樣,融入新的文化, 然後在跟隨着人類的步伐進前,等待下一次的改變。

關於融合作文5

融合人與人的交往,異質文明之間的碰撞,國家民族間的衝突與合作,這都是從古至今一直未間斷過的事件。其中難免夾雜着矛盾和衝突甚至是戰爭,可世界卻在這樣的過程中,進步發展。這樣的過程,叫做融合。

這也就是哲學中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過程是曲折的,但未來是光明的,事物發展的總體趨勢是向前的。在世界的發展,文明的進步中,融合的力量不容小覷。

早在我國第一部詩歌曲集《詩經》中就有民族衝突的記載。如《采薇》中就唱到“曰歸,曰歸”卻胡不歸,是獫狁之故“,這是一首駐邊小兵關於思念和愛國的情懷相交雜的小詩,可見那時,人們對外族是仇恨的。到秦統一六國,秦始皇更是派人修築長城,鞏固邊防。

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力繁盛,民族交往又有了不同的進程,三徵匈奴雖然是戰爭,但對胡漢文化的交流融合卻起到了促進作用。更不用說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中西方物質文明的交換由此開始。這條聞名中外的商貿之路在唐時更是達到鼎盛,粟特人、大食人、漢人等活躍其間,唐都長安更是成爲了世界聞名的大都會,胡人、洋人穿梭於東西兩市,說着流利漢語;漢家女子着胡服於馬上騎射;美麗熱情的胡女在酒壚跳起胡旋舞,她鮮豔華麗的裙襬爲這繁華的盛世更潑上了一層絢爛的色彩。

除次之外,魏晉南北朝時期也是我國民族融合的重要階段,三國時期少數民族與漢人共同開發經濟;北朝更是由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民族掌權,其中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更是使民族文化融合邁進一大步。胡人受漢文化的.儒雅薰陶,漢人也爲胡文化的大膽熱情所打動,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直到今日,漢族與少數民族能和諧相處,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不得不說是民族融合達到了新的高度。

有過沖突,有過戰爭;也有過合作,有過互相學習,有過幫助,在彼此的摩擦間撞出火花,也會溫暖彼此。

融合,是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融合,是擦乾眼淚,綻開笑顏。融合,是冰雪消融,合二爲一。

世界在融合中發展,民族在交流中融合,文明在融合中迸發出絢爛的光彩。

關於融合作文6

拉開窗簾,看陽光靜靜灑向樹梢,如同她沐浴在他的溫暖之中;雨後的花園滿是梔子花的芬芳,如同她沐浴在他的溫柔之中。這是生活,靜悄悄的生活,融合了浪漫的感情;這是作品,清爽爽的作品,融合了視他們爲珍寶的人的柔情。

生命不偏不倚正在某處發生,只有融合了愛,那發生纔會變得幸福起來。而幸福就像是灑在膠捲上的淺淺光斑,宛如夢境般讓人於眩暈之中盪漾着歡喜。

那是臺30多年前從日本帶回來的相機,袖珍、可愛、獨特,金屬的外殼,方正玲瓏的身軀,正面鐫刻着一行小字“Rollei35s”,它可愛得讓人心疼。他是一個視拍照爲生命的老人,不——一直都是,從青年到中年,即使是老年,他的生命中註定與它相遇、相伴和相愛。

那是一種獨特的現象,稱爲“玉響”,它是照片裏如同水滴一般的細小光斑,由於光線折射在鏡上,造成局部高曝光而殘留在膠片上的效果。儘管是種光學現象,但卻是種幸福折射。那小小的,乳白色的,如同蒲公英一般的光斑,它一直被人們說成是:拍照人對幸福的嚮往。它的存在正是融合了他與它。

瞭解他們的人都知道,那一張張的照片中隱藏着很多的不可思議——拍照一瞬間化平凡爲特別的不可思議,還有在心靈輕舞飛揚時,偶爾映照出那些可愛的光斑,僅僅是注視着,就會有種幸福的感覺。

他所拍的一張照片上,“玉響”特別多:樹蔭下、池塘邊、草地上,一個短髮男孩——他的兒子。光鮮的背景,略顯黯淡的身軀,相得益彰。而最美的不是這些,而是甜甜包圍在他身邊的“玉響”。不是每個專業的攝影家都可以做到,不是每個昂貴的相機都可以製造出這樣的效果。不管是平淡的人物,還是隨處可見的場景,不論是轟轟烈烈,還是普普通通,融合愛的一張薄薄相片都能長久活在人們心中————淡淡存在,輕輕叫囂,喚起密封在心中很久的記憶。最初的清晨,小小的花蕾,稍稍升高的櫻花樹,緩緩進站的電車,花園裏老奶奶懷中懶散的小貓,裝有鮮花的大車籃,馬路邊幾個倚欄歡笑的女孩,自己的孫女回眸一笑的瞬間,一切的一切都留在他銀色的膠片上,所有的所有都有淡淡光斑不離不棄。

這是他的故事,不需要知道他是誰,他只是個將自己的柔情融合入他作品的平凡的人——他用他那滿是溫柔的雙手按下了世間他看得見的所有美好。

融合了愛的事物,那纔是活着的“生命”,纔可以通往未來光幕,穿越時光也給人幸福。這種偉大的力量,很美好。

關於融合作文7

筆觸長卷,色如墨開。筆尖如魚遊走宣紙,彩墨留痕由內而外。一滴兩筆,相似相溶,合爲一體,濃淡各色,別有風韻。

最美的融合莫過於“畫”。思想如畫,世界如畫。

成長,就是汲取思想,產生思想,傳播思想的過程。從他人之處獲取,經過濾和滌盪,附之個人感悟,轉換爲自己的寶藏。在交流溝通之中,思想得以積累、更新與補充,亦如畫卷中的色彩,逐漸融合多姿起來。我的血液裏流淌着各種元素,我的人生之畫中留有繽紛色彩。“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都有兩種思想。”

這便是思想的融合。從個體到整體,從小我到大我,人類是在不斷思考和交流中,在汲取和融合中進步的。

從遙遠的過去,百家爭鳴的思想盛宴餘韻猶存,儒道法墨名各執一詞,有碰撞亦有認同,有爭鳴亦有融合。儒家尚“仁”,墨家“兼愛非攻”,道家“清靜無爲”,法家以法爲先。百家如百色,匯成那個紛亂社會最精彩的畫卷。

隨着人類社會不斷髮展,科技進步,思想堆積與迸發,產生傳媒業、網絡通訊等新興產業,它們推動着思想交流,加速思想的融合,世界在衆多思想的描繪之下異常絢麗。

思想的範圍甚廣,它的身影涉及世界發展的各種領域。作爲一名中學生,怎樣與世界對話,與各種思想“融合”呢?

從書裏,我獲取教養,穿越古今,在腦海裏繪成人類真善美與假惡醜的顏容;在溝通中,我暢談人生,聯結社會,聆聽我與他人心跳中相似相異的律動。我更有許多外出交流的經歷,在活動中讓思想一起舞動。

在澳大利亞,我看到自然與人類和諧共存,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在臺灣,我與臺灣中學生交流,感受他們的大方禮貌,品學兼優,學識廣泛;在新加坡,我在街道上找不到一張紙屑,把對“花園城市”的讚歎化爲一陣反思;在日本,我從文明與素質的思考中感受着不足與差距。

我努力地與這個世界相融,千千萬萬人亦然。

社會在發展,融合成必然。它應該是自然和平的。思想不應該是有些人的武器,應該作爲心靈與道德的良藥,是溝通的載體,是畫卷中的明亮色彩。

思想的融合擴展到文化、經濟、科學等各種領域,它是基礎、是本質、是源頭活水。奧運會開幕式一個“和”字、一曲《我和你》,這是中國的思想,是理想的畫卷,更是無數人的心願。從“合”到“和”,我們從未停下腳步。要立志學習,使自己也成爲巨幅長卷之中的一抹亮色!

關於融合作文8

融合,從淺層意義來說,可以是物質與物質之間的結合,可以發揮物質本身以外的更多作用。但更多的,是指精神或靈魂之的共通和昇華,而這樣所產生的力量又究竟有多大?從某種程度上說,貝多芬是一個很可悲的人,他既沒有平凡人都擁有的眼睛,也沒有能夠聆聽美妙聲音的耳朵,他看不見,也聽不見。他更沒有富裕的生活,事實上他一路走來都是窮困潦倒伴隨着他。

但他又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他能夠將自己熱愛音樂的最高尚的靈魂和藝術緊緊地融合在了一起,而平凡的人卻是不能夠做到的。基於這種力量的支撐,他從沒有過放棄,一生都只爲音樂藝術而努力着,奮鬥着。無論是《命運交響曲》亦或是《月光奏鳴曲》,我們都可以聽到,聽懂他對音樂的滿腔熱愛和他在藝術領域極高的造詣。他的作品流傳至今,他的名字會永遠被世人所銘記。而他自己,也光榮地成爲了藝術道路上一塊堅實的里程碑。融合的力量,就是摒棄物質與肉體,使真正的熱愛藝術的靈魂得到昇華,得到永生。她,是一個很聰明的女人,因爲她是唯一一個得到兩次諾貝爾獎的人。她,是一個很美麗的女人。有多少貴族子弟爲之傾倒。

她,又是一個不拘一格的女人。她把得到的獎牌給孩子當玩具玩,貴族子弟對她的青睞她卻不屑一顧。是的,這個獨特的女人便是居里夫人。世間如此之多的榮耀與人人都想要得到的美貌她都擁有,但是她義無反顧地放棄了,她一心投入到自己那片科學的小天地中,探索着,挖掘着。化學具有放射性物質的冶煉侵蝕了她的雙手,憔悴了她的容顏,但她也從未放棄過,所以她成功了。她之所以成功,因爲她沒有被世俗的一切所羈絆,包括世俗的壓力,和親人離世的悲痛,她的堅強中透着自信的美麗。但她更成功的,是將自己最美麗的靈魂與科學結合在了一起,使之更理性,更加別具一格,實爲世間美麗所不能堪比的。因爲她懂得,暫時的榮譽不可能永遠存在,吸引人的美貌也不可能青春永駐,只有將其融合進靈魂裏,才能得到永存。

融合的力量,就是讓真正的美麗使之堅強,使之永恆。人的精神與靈魂在融合,人與人之間在融合,民族與民族之間在融合,世界之中都在融合。所有的一切在融合,都只爲營造出那一片真正光輝,理性,絢爛多彩的精神世界,只屬於那些擁有精神,擁有高尚靈魂的人,脫離物質,遠離喧囂,不斷昇華。而那些只想着眼前的物質,爲物質所困的人只能永遠渺小地站在一旁,哀嘆着命運的不公,自欺欺人罷了。

關於融合作文9

融合人,融入社會這個大染缸裏,總免不了被浸泡,被染色,被打磨,被滲透,到底該以何種面目才能在這個紛擾不斷的社會中立足,與社會萬物融合。

有些人圓滑世故,老練精明,在上司面前謙卑有禮,在下屬面前趾高氣昂,它可以和所有人在飯局中稱兄道弟,談天說地,可以和同事在樓梯間說三道四,指桑罵槐,他可以和所有人都很好,又彷彿和所有人都隔了一層紗,看不清他的真實面目。無疑這種人就是我們俗稱的“牆頭草”,他已經被社會染上了千種顏色,萬種姿態。他,衣冠楚楚,學貫古今。可以從絲綢之路講到利比亞最新戰局,從儒家思想講到米蘭時裝週。從外表上看他什麼都有了,可是他卻失去了人最重要的東西---本色,那一抹心靈的裸色,乾乾淨淨,沒有一絲雜質,最爲真我的顏色。可惜,他已經喪失了,因爲他已經被社會融合的不留一點縫隙,完完全全的融合進社會中。

有圓滑世故,就有愛曾分明,就這又有了社會中的另外一種人。

這種人個性張揚,說一不二,愛逞強,愛鑽牛角尖,看不順眼就到處嚷嚷,反正年輕,有的是本錢。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初生牛犢不怕虎”。想起我爸爸朋友的兒子,就是這樣,從國外回來,生氣了就甩幾句英文,一副我爸是李剛的樣子,工作不好好做,難道成天呆在家裏,做一輩子的啃老族嗎?通常這種人都是剛出校園,出入社會的年輕人。說的好聽點叫做血氣方剛,年輕氣盛,難聽點就叫做不識時務,自以爲是。他們可以花去大半個月的工資去買最新的蘋果機,可以夜夜笙歌,吃喝玩樂,即使明天有早會。相較於那些過分融合於社會的,這種人就是絲毫不與社會融合的。他們有棱有角,個性分明,對於他們來說,人情世故算什麼,當下享樂纔是最重要。等他們過了愛做夢的年紀,就會明白轟轟烈烈不如融入社會。

在社會這個大染缸中,有人過分融合,有人絲毫不融合,有人不斷往上爬,有人不斷受打擊,有人已經喪失了本性,有人張揚了個性。其實無論怎麼樣,融合進入這個社會是正確的,但是融合進多少很重要,我們應該在融合進社會的同時,保留真我,保留內心深處的一抹裸色。

關於融合作文10

融合,它不僅是一種文明,更是一種精神。

我們都知道在四大古國中,中國是唯一沒有被歷史的河流沖走的國家,屹立千年不倒,靠的是什麼?有容乃大。五十六個風格迥異的民族在這片生他們養他們的土地完美的融合,用一顆顆火熱赤誠的心包容他人,熱愛祖國。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二戰時期耳熟能知的猶太族,猶太族一向以他們的孤僻,獨特的嗜好被人不理解,排斥。他們流浪在世界各國的每個角落,然後又遷移,奔波。直到他們來到了中國,他們被這裏的和諧,友好征服——人們的笑容是那樣友好,人們的內心是那樣善良……漸漸地,猶太人民被我們所同化,有了同樣的信仰,同樣的文明。

還記得去年的世博會麼?上海吸引了數百萬的遊客前來參展,國外的旅客更是絡繹不絕,對此有關部門便頒佈了一項新指令,世博家庭。電視臺專程採訪的片段剪輯成一部小短片,我們看見那些黃頭髮藍眼睛的老外與頭髮白花花的老太學包餛飩。他們的雙手佔滿了麪粉,笨手笨腳的用筷子挑起餡放在麪皮上,眼神專注又認真。老太太一手操作着,眼睛彎成了可愛的小縫,笑眯眯的看着他們。末了,老外與老太太同坐一桌,對着鏡頭豎起了大拇指,用他們不太字正腔圓的發音:“中國,真可愛!”那一瞬間,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的融合,文明的融合……

然而這並不是全部,昨天的一起新聞便徹底震撼了我,少女被車撞倒在地,十八名路人走過熟視無睹!這是爲什麼?爲什麼他們這樣冷漠?!爲什麼他們這樣自私?!他們就忍心看正值花季的少女這樣無助的臥倒在馬路,看一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離去!何其殘忍。冷漠,無情,自私矇蔽了他們的雙眼,他們的內心硬如石塊,毫無溫度,只有麻木。這樣的人要怎樣才能被感動,怎樣才能融合?融合是一種精神,它是樂於助人的精神,心存善念摒棄浮躁我們才能更好地融合。它也是心與心的貼近,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交融。是的,融合,它是一種至高無比的精神。

唯有融合,人們纔會由心而發的感到幸福;唯有融合,社會纔會溫暖,纔會有人情味,纔會發展;唯有融合,才能使國泰民安,社會安定。是的,唯有融合!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