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成長作文 > 反思作文

【精品】學會反思作文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學會反思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學會反思作文4篇

學會反思作文 篇1

人生的光榮,不在於永遠不失敗,而在能夠屢敗屢戰。

有位漁民因爲擁有一個流的捕魚技術而被人們尊稱爲漁王,漁王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因爲三個兒子的捕魚技術都很平庸。於是,他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真不明白,我捕魚的技術這麼好,我的兒子們卻這麼差!從他們懂事時起,我就教他們捕魚技術,如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到魚,怎樣,划船最不會驚動魚,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他們長大了,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辨魚汛。凡是我長年捕魚辛辛苦苦總結出來的經驗,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那些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

一個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後,問道: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

是的,爲了讓他們掌握一流的捕魚技術,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

他們一直跟隨着你嗎?

是的,爲了讓他們少走彎路,我一直讓他們跟着我學。

路人說:這樣說來,你犯了一個明顯的錯誤。你只教給了他們技術,卻沒讓他們吸取教訓。對每個人來說,沒有教訓與沒有經驗一樣,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只有學會在失敗中反思和奮起,我們才能真正學到本領。事實上,對於我們來說,最值得驕傲的就是每個人都跌倒過,而且每次跌倒後都能爬起來。要知道,正是因爲不斷地經受磨難,才能變得更加堅強。有時候,人們從失敗的教訓中學到的東西比後又爬起來,跌倒的教訓就會成爲有益的經驗,幫助你將來取得成功。

請記住,失敗並不意味着永遠失敗,成功也不意味着永遠成功,許多時候,過於順利往往會變成一道減法題:一點點減去你的志氣、體魄和幹勁;而必要的挫折卻能成爲一道加法題:將你的夢想;經驗和教訓累積起來,你就抓住了成功的手。

學會反思作文 篇2

光陰似箭,一眨眼,七年級結束了。在這一年中,我學會了反思。做人是一件難事,做好則會爲你贏得許多珍貴的東西,而做人做失敗了則會爲你帶來不少的遺憾。

鄭板橋先生曾說過“難得糊塗”,要我們在該裝糊塗時便要裝糊塗。在以前,我認爲這句話並不正確。因爲人既然明白,卻故意裝不知道,那麼犯錯的人又怎麼能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這樣做豈不是害了他嗎?

直到我歷經了一件事,終於明白了這句話。那是一個星期四,上完社團課,我和我最好的朋友一起走向教室。走廊上時不時傳來我和她天真無邪銀鈴般的笑聲。這樣的情景一直持續到我到達教室門口。因爲我在班裏男生緣特好,所以很多男生齊刷刷地向我報告,我同桌在上一堂課上的種種罪行。直到聽到了這件事——他翻了我的書包。我突然停止了笑聲。我爆發了,只是這次的爆發和以往大不相同。這一次,我“冷靜”得讓我自己都感到了害怕。

我只是走回座位,走向了我的同桌並對他進行了“審問”。最後越問越使我火冒三丈,於是我再也不能冷靜,因爲我最討厭別人侵犯我的隱私,我便對他“破口大罵”。從此,我與他的關係疏遠了許多,並且有同學多次與我說起他在背後說我壞話。我便對此人深感厭惡,不願再與此人一起處事。

可是,現在想來,若事情再來一次,我會像鄭板橋先生所說的“難得糊塗”。將那件事一笑了之,當什麼事都沒發生,將自己心中的那桿秤放下,也許事情就不會像現在這麼糟糕了。只是,不知當我再遇此事時,我又是否能控制自己,放下心中那杆以自己的標準衡量他人的秤呢?

也許“難得糊塗”並不是害別人,而是對雙方都有益。也許這纔是更好的解決方法吧!反思自己,使自己變得更完美。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犯錯的人,但學會了反思,學會了原諒,我們纔會拒絕犯重複性錯誤。

經歷了七年級,我終於明白,與朋友相處,有時也要“難得糊塗”!

學會反思作文 篇3

本次評選活動我執教了習作《學會生存》這一主題的作文教學,有很多啓示,下面我將從“導語、教學策略、教學流程、板書設計、引導方法、課件製作等方面來說說我的教學反思

這次習作的內容:一是寫一件關於自我保護的事,二是寫《魯濱孫漂流記》的.讀後感,學生可以任選其一。由於本單元沒有學過,所以我選擇了第一個內容。

這是一堂如何去引導學生習作的課,重在引導。我在設計導語時,是經過多方考慮的,旨在能夠啓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明確寫作方向,特別設計了與主題有關的“學會生存”的語言表達,情節的描寫。除了用生動的語言,還採用了相應的畫面創造情景,讓學生置身於災難中,從而受到感染、薰陶,爲學生在後面的習作中做好鋪墊。

習作是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進行的,由於本次習作進度上沒有跟上,所以採用陳述故事、分享故事的方式,讓學生將自己親身經歷的、聽到的、看到的或從其他途徑上了解到的關於學會生存的故事詳細地說出來,重點介紹主人公是如何生存及你從中的收穫或啓發,爲了避免由於學生基礎差不敢講、不願講的情況,我設計了兩個小故事與同學們分享:一個是《魯濱孫漂流記》,另一個是《血色母愛》,讓學生從這兩個故事中體會到學會生存的重要,懂得學會生存是需要相應的知識和足夠的智慧的,從故事中感受到語言的薰陶,學會細節描寫以及人物描寫等描寫方法,學會在敘事的過程中表達內心真實感受,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這兩個故事看似佔用了一定的時間,但在學生還沒有學習本單元文章,不瞭解本單元的具體內容及要求的情況下,對學生的習作無論是內容上、方法上,還是在感受和情感的表達上都取到了引領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習作指導,要求學生用剛纔學到的寫作方法。將自己經歷的、看到的有學會自我生存的故事情節寫清楚,在引到習作時我還精心設計了一個板書,板書內容除了有主題“學會生存’外,還有展現了我們只有靠智慧生存、靠知識救人,才能讓生命之樹常青,生命之花燦爛。或許,我的教學設計很普通,但我崇尚的是爲學生提供開放式習作,透過生動的導語,分享故事的環節,即讓學生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懂得了學會生存的重要性,並在這些環節中明確了本次習作的要求,敘事的文章不僅要講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交代清楚,還要用豐富的人物形象來烘托,在分享故事的環節讓學生自己概括出寫作手法,寫作中只有運用相應的寫作方法,使用恰當的修辭,有時還需要豐富的想象與聯想,才能使文章更具體、更生動、更完整。透過創造師生平等交流的平臺、將學生的寫作慾望、寫作激情“哄”出來,讓學生在自由暢想、自主選材中完成習作片段。

在學生習作過程中,我不斷巡視,針對個別寫作困難的學生加以指導,短短的近10分鐘的時間,大部分同學已能寫出一兩百字的小片段,甚至有幾位同學的文章已接近完整。在學生寫完小片段之後,讓學生透過輕聲朗讀的方法進行初步的自我修改,透過指名或學生自願分享自己的作品:學生大聲地朗讀自己的作品,之後師生共同針對所敘述的事情是否完整、有條理,記敘得是否具體生動,感情是否真實,運用的寫作方法是否恰當作出評價。

再談談我的課件設計,爲了讓學生把事情說清楚,我應用多媒體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第一部分播放的是無情災難,添加了悽慘背景音樂,第二部分爲故事分享,這部分內容是爲學生掌握寫作方法,體會語言,感悟故事,從而爲寫作做好鋪墊的部分,第三部分爲感受生命燦爛,我要求學生學會自我保護,懂得要珍愛生命。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成功的地方從學生的習作中是可以呈現出來的,當然也存在不足。由於過多的考慮到學生沒有學習本單元課文,也缺乏口語交際的基礎,所以將重點放在如何引導學生作文上,如能在前面部分再節約出4、5分鐘的時間留給學生寫作,可能會更好,我一定會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努力,不斷改進,爭取做得更好。

學會反思作文 篇4

今天我們要發單元考卷了,我很緊張,考卷一發下來我一看“完了,我考試成績這麼差,回家一定會捱罵的!”

回到家,我心裏非常緊張,非常猶豫要不要把考試卷拿給媽媽看,沒想到媽媽主動問我:“考試考得怎樣啊?”我只好把我的考試成績告訴媽媽。出乎意料的是媽媽不但沒罵我反而和藹的對我說:“自己去反思一下你考前有沒有複習,有沒有偷懶。”我回到書房按照媽媽的方法去反思,我仔細回想了一下考試前我並沒有複習,而且我也沒有按自己的學習方法來做,有時媽媽給我報報聽寫,而我卻總是拒絕,複習時有時我還騙媽媽然後自己偷懶,所以成績就會下降。

回到客廳,我把剛纔反思的結果告訴媽媽,媽媽回答道:“反思得不錯,不過還是有一點你沒講到,那就是你總是拖拉,每次老師佈置的作業啊作文啊你總是拖到最後,你知道曾國藩嗎?他每天三次反思自己有沒有做好,這樣朝廷給他的艱鉅任務他也能夠很快完成,所以他才那麼厲害。”聽了媽媽的話我又恢復了自信,於是我做了一個計劃表,按照上面的來複習,而且也學曾國藩那樣每日三次反思自己,最後我考了一個好成績。

這一次我不但學會了反思,而且又找到了新的學習方法,以後老師佈置的作業我要第一時間完成,我會一直保持這種學習習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