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第一次學葫蘆絲作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第一次學葫蘆絲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第一次學葫蘆絲作文

第一次學葫蘆絲作文1

人的一生有許許多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做飯,第一次走夜路,第一次睡覺……第一次總是難忘的,也總是收穫良多的。

那是在竹笛老師家裏,老師覺得我的竹笛已經吹的`十有八九成了,便打算將他的另一門手藝“傳”給我——吹葫蘆絲。

剛開始學的時候,我剛用嘴把葫蘆絲的吹嘴含住時,輕輕一呼氣,便吹出了聲。“哎喲!不錯哦!一吹就響,哪像竹笛,巴着貼着扒着包着都吹不出聲!”我的心裏有一種成就感,在吹響的那一剎那油然而生。老師卻不以爲然:“這算什麼啊,吹得那麼難聽,吹葫蘆絲啊,氣息要拿捏得非常準確,手法要十分細膩,你才只是吹響了而已,有什麼好驕傲的。”

老師果然是老師,說的一點兒也不錯。

等我開始學着吹奏樂曲時,才發現我真小看了這個“破葫蘆”,吹得時候總感覺有一口氣憋在肚子裏,這感覺真是好比用手撓我的腳丫子,有種說不出的難受。雖然葫蘆絲比竹笛簡單,但是我學葫蘆絲卻比學竹笛吃力就是因爲如此。一首曲子吹完我便頭昏腦脹、眼冒金星、氣喘吁吁、上氣不接下氣……吹得結結巴巴不說,滑音吹得又像“放屁"似的;聽的人難受不說,吹得人也難受。

但越是難,我就越是練,俗話說,學藝沒有捷徑只有苦練。每天,我都強迫自己練個半小時,中途不許喝水,不許上廁所,不許做和葫蘆絲沒有干係的事情。腮幫子酸了,忍住;手痠了,撐住;頭暈了,憋住;不耐煩了,站住。在我日復一日的苦練後,葫蘆絲終於被我給“拿”下來了,音色不再像以前那樣奇怪、蹩腳,反而優美、婉轉;吹完不再像從前那樣氣喘吁吁,反而面色如一;吹奏的樂曲不再簡單、單調,反而深奧、複雜。現在我吹奏的葫蘆絲聲可以引用汪國真老師的一句話:其品清幽,若辰之曲;其品悠長,若茶之香。

第一次學葫蘆絲令我受益良多,它讓我明白了:只要堅持,只要耕耘,就會有收穫!

第一次學葫蘆絲作文2

葫蘆絲——一種古老的傣家藝術。在傷心的時候吹葫蘆絲,心中會得到安慰;在高興的時候吹奏葫蘆絲,心中會更加歡悅;在家人面前吹奏葫蘆絲,能讓家人更和諧。因此,媽媽把我送到葫蘆絲學習班。

第一次見到葫蘆絲,就對它產生了好感。葫蘆絲,外觀平滑、細緻,葫蘆中間畫了一隻展翅欲飛的孔雀,可能是傣家人民認爲吹奏時,孔雀會隨着優美的旋律翩翩起舞吧。葫蘆下面一長二短的竹管,中間竹管前六後一,七個精巧的小孔。在其中一個短竹管上,還栓了一個塞子。接到手裏,我高興地左搖搖,右晃晃,老師罵我不愛惜葫蘆絲,我真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學習吹葫蘆絲,先學的是音階。對準口,吹呀吹,有的漲紅了臉,像一個大柿子;有的吹出咿咿呀呀的聲音;還有的乾脆不吹了。老師和藹的給我們講解吹奏葫蘆絲的方法並給我們師範。好不容易學會了調,可一看樂譜,密密麻麻的音符像電線上嘰嘰喳喳的小燕子。儘管同學們廢了九牛二虎之力,但還是適得其反。全班氣餒了,坐在位子上氣喘吁吁。

老師吹起了葫蘆絲,優美的`旋律中教室裏迴盪,同學們聽着,忘記了疲勞,恢復了信心。又接着練習。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同學們在這節課學會了第一首曲子,我也吹出了流暢的旋律。老師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夜晚,不知從哪裏飄來一段葫蘆絲的樂聲,大概是同學在和家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吧。

我們之所以成功,是因爲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着。俗話說:“堅持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