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成長作文 > 錯誤作文

【精品】錯誤作文彙編七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錯誤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錯誤作文彙編七篇

錯誤作文 篇1

從外面進來,一看兒子的模擬試卷,上面做了一道填空題: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李白,他有思仙之稱。

看完我就止不住笑起來:“得是你爸給你說的?”當地方言s和sh不分,老公多年鄉音難改,以至於英語成績沒法上去,但是語文還不至於輔導不了一個一年級小學生。看我快要笑岔氣了,老公趕緊檢查試卷:“給你說的那s不是這s,是詩(si)歌的s,不是思考的s。”兒子則是滿臉欲哭的委屈。 “ s、s、s”越說越糊塗了,平時兒子學習都是我管,但是我又不夠嚴厲,常常鎮不住他,有時候一道題,明明是對的,他也要糾纏半天,無理取鬧,認爲還有更好的答案,是我故意保留了一樣,讓我非常煩。面對他父親他不管對錯只能將就着算了。

兒子小時候和他爺爺呆了幾天,就變得滿口白水西北鄉生硬的秦音:“屋裏有一、二、單(三)、地(四)外(個)人,吃得洋地(柿)子泡饃,刁擱多了(花椒放多了)……”很多天,大家都逗着讓他反覆說這句話。還好幼兒園的老師講的是普通話,我雖然也說陝西話,但是發音儘量用標準發音,就是怕他以後難以糾正轉換。

但是今天他把“詩仙”寫成“思仙”也錯也不完全錯,意義非凡,幾乎每個小學生的啓蒙唐詩都是《靜夜思》,現在又有多少人漂泊在外,在外的日子遠遠超過還鄉的日子,迴歸故里倒像是出門在外一樣狼狽,思鄉難以還鄉,回不去,又放不下,糾結難過,悲傷鬱悶。尤其年關將至,還不了鄉的人又該如何過得了這個情關?

現實如此,沒法改變,何不做個思仙?鄉是要思的,堅決不能忘本,但是不要被此情所累,更不要被此情所傷。即使是下一代的農村孩子,也很難再有鄉情的概念,他們被過早過多地關在學校裏,對家也是淡漠的,何況鄉。或許他們將來的傳記裏寫的更多的是遊記而不是鄉愁。

思仙,這個詞美,是我兒子創造的,錯誤也是如此美麗。

錯誤作文 篇2

“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懷特黑德的這句名言蘊含着豐哲理,它給人們勇於創新的人們以深刻的啓示,例如:人們從事各項活動,總是希望獲得成功,避免失敗可事實上往往是違願的,這是因爲從認識來講是由於客觀事物的本質並不是顯露在外,而是潛藏在內的,不僅如此它有時還會以顛倒形式,在加上人們受到的認識能力水平的經驗有限所以就難免不發生錯誤了,用正確的觀點來看的話錯誤並不可怕,嘆息感傷,畏懼那就大可不必了,錯誤同真理,正如失敗同成功,像睡夢同清醒,黑夜與黎明一樣緊密相連,一個人從錯誤的“夢”中醒來,他就會以智慧的力量奔向真理。

經歷了失敗的黑夜,正預示了成功的黎明即將來臨。黑格爾說過這樣一句話:“錯誤本身乃是達到真理的一個必然環節。”不是嗎?正由於有這種錯誤,真理纔會出現。

人的知識、成功以至發明創造並不單單總結成功的經驗,也要在失敗的教訓的基礎上產生的,英國化學家戴維,在談到自己的成功時說:“我的那些主要的發現是受到失敗的啓示而作出來的,一個人若要有發明,有創造,就不應畏懼錯誤與失敗,倘若你想把一切錯誤,失敗都會抱之門外,那你也必定永遠被關在真理的門外,倘若你想逃避失敗,那麼你就永遠看不到成功,那些發明者,創造者不怕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走出,如果他們半途而廢,舍而棄之,那就沒有這麼多的發明,更沒有成功的喜悅,更沒有社會的進步。

對待錯誤和失敗的正確態度應分析原因,總結教訓,找到正確的道路,畏懼錯誤與失敗,那就會毀滅進步,我們也可以這樣說:‘若不讓錯誤與失敗出現,便不會有真理降世。”

錯誤作文 篇3

凋零的花朵是遺憾的,然而它卻可以融入泥土滋潤萬物;斷翅的鳥兒是遺憾的,然而它卻可以唱出動人的音符;失明的貝多芬是遺憾的,然而《第七交響樂》卻令人震撼;斷臂的維納斯是遺憾的,然而它的美可卻讓全世界驚歎。一位細菌家在陪養葡萄球菌時,因爲粗心而沒有蓋上蓋子;第二天他發現培養室中飄上了一層青黴,原來是從另一位研究者的視窗飄進來的;突然,他發現青黴旁的葡萄球菌開始死亡,因此,他後來發現了“青黴素”,這一發現後來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這位科學家的粗心,卻給世人帶來了益處。所以錯誤不失也爲一種美麗。

有一次,我正在學書法,老師總教導我們寫字一定要慢,一定要一筆一畫的寫,而我卻兩耳不聞窗外事,不知道從哪裏冒出一個鬼點子來:把字寫深一點,印在第二篇上,不就等於寫了“兩篇”了嗎。果然,我瞞天過海,輕鬆的騙過了老師,放了學;當然這並不是長久之計。第二天,我又故伎重演,最終還是被發現了,老師批評了我,還讓我留下來。放學後,我拖着沉重的腳步走在回家的路上,心裏想着剛纔的一幕:老師意味深長地說:“陳榕,做事一定要腳踏實地,不能想着走捷徑,你知道了嗎?”......回到家,我一聲不吭的走進了書房,乾脆發起了呆,媽媽見我若有所思,便走了進來,問我怎麼回事,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媽媽,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孩子,別灰心,只要你改正缺點,在老師眼裏你還是個乖孩子。”我聽完點了點頭,又重拾了信心。第二天,我向老師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下定決心要改正。

現在,我書法已經透過了考級,那次犯錯使我認識到了錯誤,並改正了它,這使我受益匪淺。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犯一些錯誤,它是我們人生必需的因素,它能讓我們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人生也因此而美麗。

錯誤作文 篇4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龔自珍的眼中,花落是美麗的;“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在吳玉章眼中,自強是美麗的;“如果我可以從頭活一次,我要嘗試更多的錯誤,我不會再事事追求完善。”在老者的眼中,錯誤同樣是美麗的。

從小,我就比別的小夥伴叛逆,好奇心比較重,爸爸媽媽提醒我多次的事,我還是常常會去嘗試:用爸爸的鬍鬚刀來剃自己的下巴,把鐵做的髮夾插入電源處,把媽媽的化妝品弄得一塌糊塗,把廚房中的調料放在一起……所以,小時候也沒少吃“竹筍爆炒牛肉”,大人總是認爲我屢教不改。

記得有一次,因爲好奇把一杯盛滿熱水的杯子放入冰箱中,據說這樣會爆炸(書上是因熱脹冷縮)。於是,我便躲入被子裏,把頭埋住,等啊等,等啊等,我不耐煩了,開啟冰箱,把它調得最冷,又急急忙忙跳入被子。過了五六分鐘,理想中的那一聲“嘭”終於來了,我滿懷欣喜地來到廚房,沒想到有人搶先一步。我一看,啊,天哪,是老爸,看那張臉,就知道“世界末日”即將來臨。我哪顧得上我的實驗結論,趕緊開溜。最後,我“負了傷”,還得打掃“爆炸地點”的殘骸。

“人無完人,金無赤足”就讓錯誤完美我們的生活!

錯誤作文 篇5

面對他人的錯誤時,最好的辦法是以有效的方法使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寬容他人——但絕不是縱容。委婉或間接地提出你的看法,對方更容易接受。

約翰·瓦納梅克每天都要到自己的店裏去一趟。有一次有個顧客等在櫃檯前,沒有人理會她。店員呢?他們正聚集在另一個角落裏聊天嬉笑。瓦納梅克不說一句話,靜靜走到櫃檯後,親自幫那位女士結賬。他把東西交給店員包裝後,便走開了。他沒有直接去批評店員,而是用實際行動教育了店員。

很多大公司或機構的主管通常難以約見。他們的確很忙,可是主要的原因是下屬過分保護。他們不願增加上司的負擔,因此擋掉了不少求見者。卡爾·朗佛曾當過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的市長,那裏是迪斯尼樂園的所在地。他在任的時候,經常要部屬讓百姓進來見他,這便是他的“開門政策”。但是市民還是常常被祕書和管理人員擋駕。

後來,市長想出解決的辦法,他把門從辦公室移走,這一象徵性的舉動,果真顯示了市長的決心,助手們也才把上司的話當回事兒。

有許多人在真誠地讚美對方之後,喜歡拐彎抹角地加上“但是”兩個字,然後開始一連串的批評。舉例來說,有人想改變孩子漫不經心的學習態度,很可能會這樣說:“傑克,你這次成績進步了,我們很高興。但是,你如果能多加強一下代數,那就更好了。”

在這個例子裏,原本受到鼓舞的傑克,在聽到“但是”兩個字之後,很可能會懷疑原來的讚美之辭。對他來說,讚美通常是引向批評的前奏。如此不但讚美的真實性大打折扣,對傑克的學習態度也不會有什麼幫助。

如果我們改變一兩個字,情形將大爲改觀。我們可以這麼說:“傑克,你這次成績進步了,我們很高興。如果你在數學方面繼續努力下去的話,下次一定會跟其他科目一樣好。”

這樣,傑克一定會接受這番讚美了,因爲後面沒有附加轉折。由於間接提醒了應該改進的事項,傑克便懂得該如何改進以達到父母的`期望。

間接指出別人的錯誤,要比直接說出來得溫和,且不會引起別人的強烈反感。瑪姬·賈可布有次談到,她如何使草率的建築工人養成良好的事後清理的好習慣。

賈可布太太請了幾位建築工人加蓋房間。剛開始幾天,每次她回家的時候,總髮現院子裏亂七八糟,到處是木頭屑。由於他們的技術較好,賈可布太太不想讓他人反感,便想了一個解決的辦法。她等工人們離去之後,便和孩子把木屑清理乾淨,堆到園子的角落裏。第二天早上,她把領工叫到一旁,對他說:“我很滿意昨天你們把前院清理得那麼幹淨,沒有惹得鄰居們說壞話。”從此以後,工人們每天完工之後,都把木屑堆到園子角落,領工也每天檢查前院有沒有維持整潔。

許多後備軍人在受訓期間,最常抱怨的就是必須理髮,因爲他們認爲自己仍是普通老百姓。一級上士哈理·凱撒談到這個問題時說道,他有次正好奉命訓練一羣后備士官。按照舊時一般軍人管理法,他大可對那羣士官吼叫,或出言恫嚇。但他並沒有這麼做,只是用迂迴戰術達到了目的。

“諸位,”他說,“你們都是未來的領導者,你們現在怎樣被領導,將來也要怎樣去領導別人。諸位都知道軍中對頭髮的規定,我今天就要按照規定去理髮,雖然我的頭髮比你們的還短得多。諸位等一下可以去照照鏡子,如果覺得需要,可以安排時間到理髮室去。”結果可以料想,許多人真的去照鏡子,並且遵照規定理好了頭髮。如果你要說服他人,就應該記住:間接地指出他人的錯誤。

錯誤作文 篇6

面對《咬文嚼字》的挑錯,著名作家積極以感謝和理解迴應,令人爲之動容。我總以爲,唯有積極面對別人的批評和挑錯,人生境界才能不斷昇華,生命才能日益趨向不朽和偉大。

挑錯的必要性,來自於主觀世界的狹隘與片面。我們常常沉醉於自己超於常人的流光溢彩,而忘了在驕傲的同時保留一份面對不足的謙卑。

所以善待別人的挑錯,是爲了塑造一個更理性的靈魂,它讓人清醒,讓人自如。智者如曹禺,也深諳這一哲理。當美國劇作家蒙特來華拜見這位劇作大師時,交流正酣,曹禺拿出黃永玉對他的批評信:“我不喜歡你後來的戲,一部也不喜歡,你丟失了通靈寶玉,你爲勢位所誤!”如此辛辣,一針見血,指出曹禺“重政治,輕創作”的錯誤,曹禺硬是讓翻譯一字一句譯給蒙特聽……可見曹禺的偉大,除了對藝術的不懈追求,還體現在了對挑錯的理性面對和坦然接受。

然而,若一味妄自尊大,對別人的挑錯“充耳不聞”,人生之路只會越走越窄,甚至不可避免地接受失敗的苦楚。李經緯,在改革開放後建立了“健力寶”公司,創造了可與百事可樂比肩的商業傳奇。可是,面對前無古人的成功,李經緯卻對別人的挑錯一概拒絕,面對公司上至領導下至員工的批評與阻擋,他不管不問,集巨資在廣州建造健力寶大廈,最終超出公司的承受能力。面對業界好友對他“不考慮商業規律,一味拉廣告招商”的挑錯,他拒絕誠懇吸收,最終讓健力寶暗淡於歷史的長河之中,他自己也身陷囹圄。

那麼,如何善待批評以追求完美自我呢?

首先,面對別人尖銳的挑錯,要保持一份淡定平和的心態,不急不躁,不躲不藏;如季羨林所說的那樣:“別人說的話是鼓勵是批評是鞭策,都是對我好。”其次,要學會甄別“有價值”的挑錯與“一味爲了挑錯而挑錯”,也就是說,在面對別人挑錯時,不是固定的屈從,而是要保持一份起碼的信任。如演員於是之一輩子都在接受觀衆的挑錯與批評,但必須經過“審視——消化——吸收”的過程,最終把一個個鮮活的角色演到了人們心中……

人生逆旅,每個人都會犯錯,迷失甚至被異化,而往往一份善待別人挑錯的胸襟,能夠帶領你欣賞更旖旎的風景。

錯誤作文 篇7

在這個繁花似錦的時代裏,我們每一天都在追逐,都在尋夢,都在爲自己的理想奮鬥。而人生,不管你用哪種方式生活,永遠只有兩個結局成功或錯誤。成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興奮的,都是值得慶祝的。而錯誤會讓人絕望,會讓人放棄,但也會讓人變得更加堅強。

如果愛因斯坦因爲錯誤而放棄了科研事業,那麼他不會成爲世界人民所敬佩的科學家;如果居里夫人因爲錯誤而背棄了自己的信仰,那麼她不會發現放射性元素鐳;如果人類因爲錯誤而停止了前進的腳步,那麼我們將永遠生活在遠古時代。

與其說我們因爲錯誤而放棄,倒不如說是我們害怕錯誤、害怕面對。我們心裏畏懼,困難和挫折便被放大;我們不敢面對,困難和挫折便變得堅不可摧。天還是那麼藍,山還是那般高,河還是那樣長,改變的不是環境,只是那顆脆弱不復堅強的心。

其實,換一種思維思考,錯誤只不過是人生旅程中一道獨特而靚麗的風景線。當我們身處逆境四處碰壁時,生活彷彿是一個四面都是牆的城堡,我們在黑暗裏惶恐、迷茫、疑惑,甚至絕望。但是困頓中,不要忘記,當上帝爲你關上所有的門的時候,一定還爲你留着一扇窗。只是,這扇窗在哪裏,怎樣去推開,需要你靜下心來仔細思量。人生沒有捷徑,但有方法,選擇一個方向,篤定前行,那扇窗就在你的前方。只是上帝和你開了個玩笑,臨走時關滅了所有的燈光。向前走,平靜而堅定的前行,透過那扇窗,你就會發現光明。當你背對陽光時,眼裏又怎會看到光亮?

標籤:彙編 精品 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