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中考素材

“我的中國夢”青春勵志作文人物素材

他是全國肝膽外科名醫,許多病入膏肓、瀕臨死亡的患者每每在他手術刀的“裁剪”下重獲新生。5月底的一天,當中國青年網記者初次面對這位外科大夫,一襲白大褂充溢着軍人的英姿勃發、堅毅果敢和淡定從容的氣韻,雖年過半百卻更像一位30多歲的青年。他對醫學的執著和對健康生活的普及倡導甚至連名片都不放過,背面赫然印着健康小貼士,這就是在外科戰線上工作了近30年的北京軍區總醫院肝膽外科主任、碩士生導師於聰慧教授。

戰火中“熔鑄”戰友情

於聰慧的老家在內蒙古集寧市四子王旗。他是長子,下面還有四個弟妹。1979年,於聰慧考入第二軍醫大學醫療專業,1984年大學畢業,被分到石家莊和平醫院當外科大夫,工作兩年後,1986年,他放棄了準備了一年的研究生複習考試,第一個報名去雲南前線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

在前線的日子裏,他真正體會到什麼是軍人,什麼是部隊,什麼是戰士。雲南前線到處是高山叢林,部隊首長看他是一名剛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爲了安全起見,特地命令三個戰士保護他去陣地上巡診,每次出去都是前面兩個戰士後面一個戰士,把他夾在中間。於聰慧問戰士爲什麼要這樣,一位小戰士樸實的話語感動了他:“我們在你的前方是爲了給你擋地雷,因爲您的安全是我們全連官兵的安全。”於聰慧又問道:“我比你大多了,你的生命更重要,爲什麼要用你的生命來保護我?”小戰士笑着說:“因爲你是醫生。”從那時起,於聰慧真正知道了一個醫生在戰士心目中的地位和份量。他被戰士的真誠與可愛所感動,也是從那時起他真正地愛上了部隊、愛上了戰士。

在前線戰鬥的日子裏,一次一個小戰士因爲喜歡陣地上飛舞的蝴蝶,不慎在捉蝴蝶時觸雷倒在了地上,於聰慧第一個聽到了爆炸聲,急速跑過去搶球傷員,等到把小戰士擡上擔架後,他才發現剛纔蹲下搶救戰士的剎那間,一顆地雷就在他的右腳下,讓他不禁吸了一口涼氣。正是因爲在前線和部隊戰士們朝夕相處,和戰友們產生了特殊的感情,於聰慧立志要在部隊幹出一番事業來報效祖國。在日後的臨牀工作中,只要一遇到部隊的官兵,他就有一種說不出的熱情。一位部隊幹部得了腹部的惡性腫瘤,於聰慧爲他做了三次手術,因爲腫瘤非常容易復發,很多醫生對這位病人的治療失去了信心。這位幹部情緒極度低落,幾次自殺。於聰慧看到戰友的痛苦,經常守候在他的病牀前,開導他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在他的幫助下,這位幹部勇敢面對疾病,經過再次手術,重新獲得了健康。

華益慰精神薪火相傳

聞名全國的華益慰主任是醫療戰線上的一位模範人物。於聰慧從到北京軍區總醫院普通外科那天起,便在華益慰主任的關懷和教導下成長,他的許多爲人處事的方式以及工作理念都受到了華益慰主任的教導和深刻的影響。

肝臟移植是目前肝臟外科發展的頂級水平,這樣的手術需要外科大夫極強的奉獻精神和忍耐力、廣博的醫學知識和良好的技術。一個肝臟移植通常是在下午開始,所以一干就是一個通宵。常常是上午開展常規的外科手術,等到下午開始做肝臟移植,於聰慧常常一天都要在手術室裏度過。一個高難度的手術有時要一做就是十幾個小時,中間不能吃不能喝,而且在手術檯上一站就是一天,他的奉獻精神達到了忘我的境界。有一次,他做肝移植手術下臺後,出手術更衣室的門,在鞋櫃裏怎麼也找不到自己的鞋子,甚至還讓門口的同事爲他借了一雙鞋。等同事把就在他眼前的鞋子拿給他的時候,他才明白,原來是因爲自己的腿腳嚴重腫脹已經不能再穿入自己的鞋子,誤以爲被別人穿走了。

近年來於聰慧所領導的科室接收了許多危重疾病,有的患者在其它醫院已經被宣判爲無可救藥,他都頂住了壓力,憑着一顆懸壺濟世,爲患者解除痛苦的職業操守,多方爲病人積極施治,贏得了患者的信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治療效果。

59歲的趙鳳俠被診斷爲肝癌晚期,輾轉多家醫院被告知無法治療的情況下來到北京軍區總醫院肝膽外科。於聰慧認真檢查和診斷後,推翻了原來的診斷,診斷爲腸道間質瘤。由於錯過了手術的最佳時機,腫瘤已經長到了3公斤多,而且還和其他臟器粘連,手術非常危險,科室很多同志勸阻他放棄手術治療。於聰慧望着患者高高隆起的腹部和她渴望生命的眼神,決定挑戰一次,最終成功地將患者的腹部腫瘤切除,讓患者重新揚起了生活的風帆,挽救了一個幸福的家庭。當記者問及是什麼動力驅使他敢於攻關這一個個手術難題。於聰慧謙和地說“這是在向前輩和同行不斷學習中一點點積累下來的,學到了,融合再創新,這一切都得益於華益慰主任多年的教導和培養。”

首創肝臟腫瘤“圍欄”切除術

醫學科學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用新技術新方法治療,最大限度減輕病人痛苦,纔是一個真正醫務工作者的職業理想。在於聰慧的眼裏,我們還有太多的疾病不能治癒,我們有太多的問題無法回答,有太多的疾病的發生發展的規律沒有搞清。所以創新探索的腳步一刻也不能停留。

我國每年有大量的肝癌病人因爲不能進行手術治療,或術後復發而嚴重影響治療的效果,在不斷做手術的過程中,於聰慧發現了兩個難題:一是因肝臟很容易出血,爲了控制出血,有人把進入肝臟的血管全部捆住不讓血進去,但這樣做,肝臟就處於缺血狀態,肝細胞就壞了,病人術後容易出現轉氨酶升高、黃疸,恢復很困難。另外一個難題是,醫生在切肝臟腫瘤的時候,要用各種方法把肝臟遊離出來,但是這樣很容易把腫瘤細胞擠到別的地方去,造成腫瘤轉移。想什麼辦法能攔住肝臟出血和腫瘤細胞呢?

於聰慧琢磨了許久。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看到女兒放學回來,擺弄做手工用的針,一下子來了靈感。“我想起了圍欄,就像圈羊一樣,在圈之前,先把圍欄置好了,在欄裏面把腫瘤切掉。這樣做,一是不容易出血,二是肝臟在動的時候,遠端的出口被圍住了,腫瘤細胞很難跑到別的地方去,這樣就能很乾淨地把腫瘤切掉。”如何圍欄?於聰慧想到了女兒用的針。他特製出圍欄針,針前面有一個很細的圈。肝臟很大,透過B超定好位後,用一根根圍欄針在很多血管之間慢慢穿過去,扎住,用一根根線置好,把扇面全部封住。這樣,阻斷了遠端的血流,但沒有阻斷入肝的.血流,既保證了肝臟的正常血液供應,又控制了血流,阻斷了腫瘤細胞的擴散。憑藉這一發明,2007年,於聰慧拿到了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原來一個大手術,患者出血要1000毫升左右,現在只要300多毫升,出血少了,手術時間也縮短了,麻醉時間縮短,術後肝功能恢復快。

肝臟腫瘤預警系統:讓更多肝炎患者能預防肝癌

於聰慧在體會職業成就帶來快樂的同時,也徒生了很多遺憾。“現在接受治療的肝癌病人70%都屬於晚期,已經沒法做手術了,能做手術的那30%是因爲發現較早。”於聰慧顯得不甘心。“我們爲什麼總是在病人生病後纔去處理這些腫瘤?能否把工作提前,爭取在早期發現?如果是3釐米以內的腫瘤(俗稱小肝癌),現在的技術完全能夠治好,獲得非常好的遠期療效。”

爲什麼不能早期發現呢?於聰慧解釋有兩個原因,一是肝癌病人早期基本上無症狀,一旦出現諸如肝區疼痛、腹脹、腹部包塊、黃疸、腹水等症狀時,多已屬晚期。二是高危人羣沒有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於聰慧舉了一個很無奈的例子。“有一個山東沂蒙山區的村支書帶領農民致富幹得有聲有色,後發現患上了肝癌。我一問才知道患者已經有20多年的肝病史了,肝硬化也好幾年了,從來不體檢。他來時,我們已經沒辦法救他了,感覺很難受。”

於聰慧說,多年的研究與臨牀實踐表明,肝癌的發生與肝炎後肝硬化、遺傳、環境因素、飲食習慣等有關。約70%的肝癌患者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史。因此乙肝患者特別是已有肝硬化者屬於發生肝癌的高危人羣,對這些人進行定期的、連續的追蹤檢查和觀察,是早期發現肝癌的有效方法。“如果我們建一個預警系統,讓這些高危人羣根據情況每年定期做相關檢查,早期發現的比例就會大大提高。”於聰慧宏觀上列舉了幾個讓人觸目驚心的數字:中國的肝炎患者佔總人口的10%,有1.3億多人。這些乙肝病人裏,有40%會肝硬化。肝硬化的病人裏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轉成肝癌,查出肝癌的人,有70%都是晚期。我國現在每年新增肝癌病人36萬人,在腫瘤死亡率中位居第二,在城市僅次於肺癌,在農村僅次於胃癌。所以我們嘗試建設了肝癌預警系統,掛在北京軍區總醫院肝膽外科的網頁上,讓高危人羣自己填資訊,每年定期體檢。用這個辦法,我們還真發現了不少小肝癌,很容易就把腫瘤切除了,術後效果很好。“國內第一家肝臟腫瘤預警系統成了一個專業性強,社會涉及面較廣的專科網站,目前已有45萬人次的點擊率,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由原來的3%到99.4%。

面對這些成績,於聰慧動情地說:”作爲醫務工作者,我的中國夢就是想讓我們國家的肝病的發病率能夠降到最低,把肝癌預警系統建起來造福老百姓,提高我們國民的身體素質,能夠讓更多的肝炎患者不要去走到肝癌這一步,這也是我的一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