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哲理故事

富含哲理的兩則小故事

其一

富含哲理的兩則小故事

城裏有兩個出名的木匠,一個愛開玩笑,一個有點笨。笨木匠在幹活的時候手工很細緻,愛開玩笑的木匠經常搞搞創新,弄一些新的木構,雕花等等。

一次城中的一家大戶請他們兩同時作一塊圓的扇屏,在幹活時,調皮些的木匠要和笨木匠打賭,他說:“哎,咱兩打個賭怎麼樣?你從這木屏的一邊刨到另一邊,會回到你原先刨的位置,你信不信?賭注就是今晚的一頓酒,誰輸了誰請,你覺得怎麼樣?”笨木匠想了想,點了點頭。調皮的木匠沒想到笨木匠居然答應了,他原本想開個玩笑而已,因爲這木屏是圓的,長眼人恐怕都不答應打這個賭。然後調皮木匠笑着說:“那好,現在就開始吧。”

兩三個時辰過去,笨木匠從木屏的.一頭刨到了另一頭,這時調皮木匠哈哈笑着說:“你看,你又回到原位置了吧?”還用手指着笨木匠站着的地方。笨木匠平靜的說:“可我一直都沒有掉過頭再刨啊。”

結果,到了晚上,笨木匠喝着調皮木匠請客的酒,而調皮的木匠也因爲笨木匠刨好了木屏,少幹了一下午的活。

其二

有一年縣城裏鬧饑荒,一個郎中來到縣裏。很多人都吃不上飯,地裏也慢慢沒有了人管,久而久之,這片地方越來越貧瘠。而且因爲饑荒的幾年裏,有不少人餓死或者凍死在外面。漸漸地城裏也鬧出瘟疫,使得這塊地界越來越荒涼

縣令很是着急,再這樣下去,縣城會變成一座死城的。朝廷的賑災糧款短時間又撥不到這偏遠的地方,這一切似乎都成了必然的局面。縣令每天也愁眉緊鎖,身體狀況日漸趨下。

這天縣令請了郎中來給他看病,郎中號過脈後,說:“大人乃是心火過旺,導致口腹無慾,再加之終日少食,才令身體日況愈下。我開幾副寧神的藥,您再好生休養一段時日,自然就好。”縣令嘆氣說:“先生不是不知,城中饑荒未過,又添瘟疫,朝廷一時又靠不住,我心中焦慮,愁啊。”郎中沉默了一會,又說:“大人,在下有一法可解現困,不知您願聽否?”縣令一聽便急忙點頭。郎中俯身在縣令耳邊說了幾句話。

次日,縣衙布出詔令:凡因疾患,饑荒死者,皆埋於城周田地,每家按令爲者,免其一年勞役,兩年稅銀。詔令一出,幾個月裏城中的死屍已然一空。瘟疫也因爲傳染源的斷開,漸漸結束。在這一年裏,因爲耕地的肥力又升了上去,難得的小有收穫,使得饑荒得到緩解。次年朝廷的賑糧運到,又解決了一年中的吃飯問題,使得饑荒問題大大得到改善。幾年過去,縣城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機,正在快速發展。

一次奏摺中,縣令述說了此事。皇帝召見,問那郎中說了何法。縣令說:“先生言,人之養於土地,不斷索求,不知回報。故而地怒降下災荒,欲平此怒,則應將養育之恩報之。又因瘟疫易染,死者不可長存城中,人死安葬,常情也。然人因地而死,迴歸安土,則此困可解。又言,如醫人者不自治,因私之故,無其益反倒有害。家事如此,國事如此。”皇帝聽罷則說:"此先生明士也,寡人愚昧,未盡責乎。"

郎中依舊遊蕩各地,自在逍遙。而國家則年年昌盛,縣城裏一片繁榮。

標籤:兩則 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