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名人故事

有關名人的故事作文10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名人的故事作文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1

秦海璐9歲時,因爲爸媽下海經商,乏人照料,被狠心地“扔”進全託京劇戲校。

戲校苦哇。爲了出一個“苗子”,基本採用“打爲主,吼爲輔”的訓練方式。尤其秦海璐學的刀馬旦——唱、念、做、打、舞、翻,樣樣得練好。承受的苦、累、痛,難以忍受,無法形容。

別的孩子週末,回家偎在父母懷裏、撒嬌、盡享呵護。秦海璐像只被遺棄的小鳥“無枝可依”。父母常常忙得幾個月沒空來看她。她心裏漲滿了委屈,用淚水抵抗、發泄。可是哭完了,沒人心疼,一切還得照舊。於是,開始擰巴、較勁兒,玩命練功,老師讓停也不停。就這樣,將近7年的戲校生活,練就了她極強的心理承受力,且深諳:在這個世上,任何人都依靠不了,所有的苦、累和痛,只能自己化解。

17歲,秦海璐戲校畢業,進入北京中戲。身處奼紫嫣紅,俊男美女之中,長相平平的她,既不自卑,也沒壓力。“因爲7年的苦,都熬過來了,這算得了什麼呢?”何況,她堅定的、唯一的目標:拿張大學文憑,回家做白領,找一個好老公。班裏的同學,有的想家想得淚汪汪,有的因拍廣告、演戲,找不着感覺痛苦而哭。她沒心沒肺,悠哉淡定,兀自打發日子。直到大四。

那年,學校認定她是“能演戲的幾個裏最會演戲的一個”,讓她參加電影《榴蓮飄飄》的拍攝,她不幹。“不想拍電影,只想當白領。”班主任“激將”說,你如果不試試,拿了中戲文憑就去當白領。人家會說,秦海璐不行。她一想,可不是,姐們兒不成名可以,但不能讓別人說幹這行不行,才改的行。不料,她這一“觸電”,捧回了最佳新人、最佳女主角兩個大獎。

都以爲她會“乘風而上”,她卻躲貓貓般匿跡三年,圓她的白領夢去了。輿論譁然,有說她自覺長相對不住觀衆,改行了,有說她受不住刻薄的言論,隱退了……各種“浮雲”,她全然不顧,我行我素,心裏竊笑:姐用實力證明過了,姐行!姐很行!你們愛咋說咋說。與姐無關。

然而,做演員是她命定的天職和強項,兜兜轉轉幾年,她還是被“旋”進演藝圈,且不急不躁,憑着豐厚的底蘊和紮實的功底,聲名鵲起,成爲觀衆喜愛、褒讚和欣賞的實力派演員。

在電影《愛情呼叫轉移》裏,12個走馬燈似的相親女,唯獨她演的那個,讓人印象深刻。媒體問她緣由,她說,喜劇也得認真演,而不是刻意去討好、甚至胳肢觀衆,但也不能一水順的認真。除了感覺,還得動腦子。掌握好發力點,收放自如。這是從小在戲臺上的基礎和累積。在舞臺上,射燈跟着你轉,你必須找到自己的節奏。開始,鑼鼓點控制你,等你一點點有了節奏感之後,鑼鼓點開始跟着你。這個從被動到主動的過程,是一個演員成長、磨鍊、積澱、成熟的過程。所以,吃的苦,永遠是人生的基礎。非但演戲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綜觀演藝界,學戲出來的跟沒有學過戲而當紅的,截然不同。”學戲出來的,特別紮實,特別沉穩,不浮躁,懂得收斂低調。譬如何賽飛、徐帆、袁泉,不論生活、演戲,工作,還是爲人處世,特樸實嚴謹,很少會出一些幺蛾子的事兒。因爲,京劇傳統的優良風格和謙謹意識,隨着那些“苦”,日積月累,浸潤到骨髓裏去了,約束規範着人的言行、修爲。

秦海璐出演話劇《四世同堂》裏的大赤包。四川媒體評論她:“身材苗條,知性嫵媚……”她莞爾:這都是“他們”對我的評價。跟我沒關係。在我這個小小的圈子裏,也許我有那麼點兒知性。但出了這個圈子,比我有學問的人多了去了。所以別當回事兒。

多年來,她堅守原則:“演員是個‘感知’很強的職業。來不及感知生活,陀螺似的從一個劇組到另一個劇組,我不幹!”這就是她的基礎,風格、底蘊。作文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2

比爾。蓋茨從小就是個“電腦迷”。他1955年10月28日生於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小時候就開朗活潑,是一個精力充沛(pèi)的孩子。不論什麼時候,他都在搖籃裏來回晃動。等長大些又花許多時間騎彈簧木馬。後來,他把這種搖擺習慣帶入成年時期,也帶入了微軟公司,搖動了整個世界。

比爾。蓋茨在中學時酷愛數學和計算機。保羅。艾倫是他最好的校友,兩人經常在湖濱中學的電腦上玩三連棋的遊戲。那時候的電腦就是一臺pdp8型的小型機,學生們可以在一些相連的終端上,透過紙帶打字機玩遊戲,也能編一些諸如排座位之類的小軟件,小比爾。蓋茨玩起來得心應手。

1972年的一個夏天,年齡比他大3歲的保羅拿來一本《電子學》的雜誌,指着一篇只有10個自然段的文章,對比爾說,有一家新成立的叫英特爾的公司推出一種叫8008的微處理器芯片。兩人不久就弄到芯片,擺弄出一臺機器,可以分析城市交通監視器上的資訊,他們就想成立一家命名爲“交通數據公司”的公司。1973年,比爾上了哈佛大學,保羅則在波士頓一家叫“甜井”的電腦公司找到一份編程的工作。兩個夥伴經常會面,探討電腦的事情。

如蘋果砸出牛頓的靈感一樣,個人電腦突入比爾的腦海也有一個外在的啓蒙者。這就是1975年1月份的《大衆電子學》雜誌,封面上altair8080型計算機的圖片一下子點燃了比爾。蓋茨的電腦夢。他和他的好朋友保羅在哈佛阿肯計算機中心沒日沒夜地幹了8周,爲它配上basic語言,開闢了pc軟件業的新路,奠定了軟件標準化生產的基礎。

如今,微軟已成爲業內的“帝國”,而這與比爾。蓋茨小時候的“電腦夢”是不無關係的。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3

俄羅斯總統普京小時候非常聰明,他品學兼優,常常產生一些與衆不同的想法。

有一次,老師在黑板上寫了一個作文題:《我的理想》。同學們寫出自己的理想:有想當科學家的、有想當作家的、有想當工程師的、有想當農藝師的、有想當教師的、有想當軍人的、有想當工人的――而小普京的腦海裏,卻有自己不同尋常的獨特思考。

課餘時間,小普京非常喜歡讀《盾與劍》雜誌,對裏面描寫的“克格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雜誌上他知道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克格勃”準確地截取了敵人的情報,使蘇軍取得了一次次巨大的勝利……他想:“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教育我要做一個對國家和人民有所貢獻的人。老師也經常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和人民。而我應該怎樣去報效祖國和人民呢?做一名出色的間諜(dié),用我的犧牲去換取祖國和人民的勝利,這不是非常有意義的嗎?”

於是,他在作文字上寫道:“我的理想是做一名間諜,儘管全世界的人們對這個名字都不會有任何好感,但是從國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出發,我覺得間諜所做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在這篇作文中,普京還列舉了一個蘇聯名間諜的英雄事蹟,論述了在蘇美對峙(zhì)的冷戰時期間諜的重要作用。當教師開啟普京的`作文字時,不禁又驚又喜,連聲讚歎他“年紀不大,志氣不凡。”

後來,在一次參觀“克格勃”大樓之後,普京走進了“克格勃”列寧格勒局的接待室。一位工作人員聽了他的要求後,對他說:“你的想法很好。但是,我們不接受主動來求職的人,只接受服過兵役或者大學畢業的人。”

1970年,18歲的普京中學畢業,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列寧格勒國立大學法律系國際專業。1975年,他大學一畢業就從事對外情報和國外反間諜工作,實現了自己“做一名間諜”的理想。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4

暑假裏,我讀了《你不可不知的世界名人故事》這本書,書中的故事真實生動,讓我讀得饒有興趣。

書中的世界名人偉大、英勇,他們譜寫着時代的華彩樂章,締造着傳世驚奇,他們渺小而平凡,偉大而傑出,他們使得整個世界的文明進程更加精彩,更加鮮活,他們的成功故事成了歷史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們讓我敬仰,讓我膜拜,也讓我沉思成功從何而來。

他們的成功來自於苦難的磨鍊,就如同那運籌帷幄、建功立業的政治鉅子——羅馬帝國的奠基者-愷撒。他能擁有如此赫赫功績,正是因爲他孩提時的苦難磨鍊,愷撒的父親從小對他要求嚴格,無論春夏秋冬都只許愷撒穿一件又硬又厚的坎肩。嚴冬,愷撒穿着這件衣服冷得發抖,但他還是咬牙堅持下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愷撒不但擁有了一副強健的體魄,還磨鍊出了他不服輸的性格,有了不服輸的性格,才成爲了經得起政治風雨的卓越的政治家。

他們的成功來自於機警的智慧,就如同那英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

伊麗莎白一世是英國曆史上著名的女王,她統治英國長達45年之久。她天資聰穎加上勤奮好學,日積月累養成了機警的智慧。

伊麗莎白小時候經歷了很多憂患,三歲時母親就被父親處死,自己又被關進了倫敦塔,爲了免遭迫害,聰明機智的伊麗莎白假意順從,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有一次,瑪麗女王派了一個密探來試探她,聊天時,密探故意流露出對女王的不滿,她卻裝成茫然不知的樣子,說她不談國事。就是靠着這種機智,伊麗莎白才倖存下來,直到登基,鑄就了一個輝煌的時代,人們將伊麗莎白統治的時期稱爲“黃金時代”。

他們的成功還來自於廣闊的知識。就如同那《獨立宣言》的起草人——傑斐遜,他出生於一個富裕的種植園主家庭,從小就跟着家庭老師學習英語,數學和古典著作,長大成人的傑斐遜博學多才,興趣廣泛,不僅懂得拉丁語、希臘語、法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還對哲學、古生物學、數學、農藝學和建築學,甚至音樂等都很感興趣。正是靠着這種廣博的知識,傑斐遜才當選爲美國第三任總統。

成功是來之不易的,是在磨鍊之下得來的,是在努力之下得來的,是在堅持之下得來的。學習中的佼佼者、示範生,他們往往都是小書迷,博覽羣書,從而擁有了廣闊的知識;同時又是積極的實踐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而擁有了機警的智慧;他們更是優秀的堅持者,目標明確,百折不撓,從而擁有了優秀的學習習慣。

優秀的成功的人,讓我欽佩,敬仰,但我不能只是仰望,我要見賢思齊,做個有心人,觀察他們每一個優秀的細節,每一種優秀的品質,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百折不撓地向成功邁進!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5

董建華1937出生於上海,10多歲時移居香港。因不會講廣東話,同學們又聽不懂他的上海話,常常被取笑。董建華人小志氣大,主動與同學們交談,一字一句地學習廣東話,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消除了語言障礙。17歲時又到英國讀書,父親寄給他的錢僅夠學費及生活支出,所以到了暑假,他還得去打工,如到餐廳服務、去煤氣公司剷煤等。董建華在回憶學生時代這段經歷時說:“不會說廣東話要學,不會說英語要去英國,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這種挑戰給了我一個很好的鍛鍊。我喜歡爲自己定下一個長遠的目標,然後會堅定不移地朝着這個目標努力。”

提示

挑戰自己,走向成功。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6

叮叮叮......上課了,肖老師走進教室,她對我們宣佈:“由於今天下雨,體育課改爲名人故事會。每人上臺講一個名人故事,願意講的一個要求,不論背還是都都要講得熟練,不能結結巴巴,講完後我們將評選出一二三名併發獎。”

賀楊.王菁華.許卓然等11名同學分別上臺來講,有人講的是阿凡提的故事,有人講的是李白小時候的故事,還有的講得是數星星的孩子的故事。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郭東旭講得發明家愛迪生的故事。

愛迪生小時候他看見母雞在下蛋,就蹲下去仔細觀察,可是好半天蛋都沒有下出來,他就回去問爸爸爲什麼?爸爸答不上來,他就去問老師,老師也不知道。老師還覺得他問了這麼多奇怪的問題,就叫他笨蛋。他長大後,特別喜歡做實驗。有一次他在火車上做實驗,實驗失敗了着了火,把火撲滅後被列車員趕下了火車,由於實驗失敗他的耳朵也被炸聾了,但他不甘心失敗繼續做自己的實驗,最後發明了電燈等很多有用的東西,成爲世界著名的發明家。

叮叮......一節課的時間很快的到了,我準備的王羲之苦練書法的故事都還沒有講呢。

每位名人都有自己的很多故事,都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7

蘇東坡讀到王安石的《詠菊》詩“昨夜西風過園林,吹落黃花滿地金”後,很不以爲然,心想菊花敢與秋霜鏖戰,至死焦乾枯爛,並不落瓣,於是隨手寫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說與詩人仔細吟。”後來蘇軾調任黃州團練副使,在重陽節後的一天步入菊園,只見滿地鋪金,枝上已無一朵菊花,這才知道,同爲菊花竟也有落瓣與不落瓣之分。

提示

學問最忌賣弄,因爲很多時候我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要主觀臆斷。要謙虛。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8

成語中有許多名人的故事,有時,這些成語可以在閱讀和習作起到很大的作用。在這次綜合性學習中,我們小組決定對成語中的名人故事進行研究,瞭解成語中蘊含的古代名人故事和著名歷史事件。

懸樑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他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就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鑿壁偷光:

西漢時有一個名叫匡衡的人。他小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可是家裏很窮,買不起蠟燭,一到晚上就沒有辦法看書。一天晚上,匡衡無意中發現自家的牆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牀一看,原來是牆壁裂了縫,鄰居家的燭火從裂縫處透了過來。他找來一把鑿子,將牆壁裂縫處鑿出一個小孔。立刻,一道燭光射了過來,匡衡就着這道燭光,認真地看起書來。以後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牆壁,藉着鄰居的燭光讀書。

成語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其中既有歷史名人故事,也有重要的歷史事件,還記錄着古人的日常生活和思想,博大精深,奧妙無窮。.成語集中地反映了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它真是中國語言藝術的博物館!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9

李陽祖籍山西,出生於祖國大西北的新疆烏魯木齊。其父母六十年代大學畢業後響應黨的號召志願支援邊疆建設。李陽中學的學習狀況不很理想,高三期間因對學習失去信心曾幾欲退學,自新疆實驗中學勉強考入蘭州大學工程力學系。大學一二年級李陽多次補考英語。

爲了徹底改變英語學習失敗的窘況,李陽開始奮起一博,他摒棄了偏重語法訓練和閱讀訓練的傳統,另闢蹊徑,從口語突破,並獨創性將考試題變成了朗朗上口的句子,然後脫口而出。經過四個月的艱苦努力,李陽在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一舉獲得全校第二名的優異成績。

李陽,絕對是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榜樣。基礎差不要緊,笨鳥先飛嘛,關鍵是我們要引導學生樹立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人家可以講一口流利、純正、地道的英語,我們也一定能!

名人的故事作文 篇10

我讀了一本《中華成語故事》不光學習了很多成語,還知道它們分別對應的故事,特別有意思。其中,我最喜歡幽默詼諧的叫《空中樓閣》的故事。 故事講了一個財主從沒出過遠門,一天他看到鄰村的一棟樓房很羨慕,心想:“我有錢,也可以造呀!”財主一回家,就找了幾個工匠來造樓房,工匠們很快就買來材料,開始打地基造房子了。有一天財主來看,很不滿意地說:“我要的是三樓,誰讓你們從一樓開始的。”工匠們哭笑不得趕緊放下東西走人,只留下財主一個人在地基上發愣。 透過這個故事,我知道了金錢是永遠抵不過智慧的,小朋友們千萬不要學習那無知的財主哦!

標籤: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