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成語故事

有關成語故事作文300字集合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成語故事作文300字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 篇1

如椽之筆

晉朝武帝時,有個文人名叫王珣,他曾在夢中遇到一個神人,給了他一支很大的筆,那支筆的筆桿就有屋椽那麼粗。醒後,很覺驚異。他對人說:“此當爲大手筆事!”(“大手筆”,即大作家。他這句話的意思是:“從這件事看來,我一定要成爲大作家。”)不久,武帝逝世,哀冊之類的檔案,全部由王珣負責起草,文采很好。後來讚美作者的文字高明,就叫“椽筆”、“大筆如椽”,或“如椽之筆”。

【出處】《晉書·王珣傳》,原文爲:“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諡議,皆珣所草。”

【釋讀】椽:椽子,放在檁上架着屋面和瓦片的木條。如椽的大筆,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筆力雄健。用來稱頌別人的文章或寫作才能。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 篇2

在愚公的家門前有兩座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

愚公一家從去年開始就在搬山了,現在已經把太行山搬一半了,大海也堆了四分之一了。可是愚公不開心他想:“我的朋友智叟,中了大獎去大城市了享福去了。而我卻只能在這搬山。”沒過多久智叟坐着私人飛機來到了愚公的家,把飛機停到了愚公家門口下了飛機對愚公說:“我在大城市有了一個大房子,女兒嫁了個好人家資產過億。你怎麼還在這搬山呀”

愚公說:“那又怎麼了再過三年就能搬完了,你能找幾個人幫忙嗎?”

智叟說:“不可能”說着說着就坐飛機走了。

三年後七十四歲的愚公終於把兩座山搬走了,大海也堆滿了。媒體得知這個消息後給了他們一千億的大獎。智叟知道後對愚公說:“我們是朋友,你能給我點錢嗎?”愚公說:“當初你都不給我錢也不幫我找人搬山,現在也不會給你的”

有了錢的愚公一家過着幸福快樂的生活。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怕困難,朝着一個方向努力。堅持不懈就會成功的。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 篇3

我想,許多人都看過《成語故事》吧!《成語故事》裏有着豐富的知識和道理等着我們去學習,比如說《拔苗助長》,它告訴我們不能不顧事物發展規律,強求速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比如《百步穿楊》,它告訴我們不能驕傲自大。還比如說《井底之蛙》,它告訴我們不能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盲目自大。

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囊螢夜讀》,這個故事中的車胤因爲刻苦讀書,努力學習,之後成爲了有名的大問學家。回想起此刻的我們,真是慚愧不已!我們有良好的環境,卻要在大人的監督下才看書、讀書,儘管這樣,我們讀書時還是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女生,愛打扮,心思全在穿的、吃的上面。男生,愛打架,整天玩,大人怎樣教也教不會。富裕點的孩子那個不要,這個不要,嬌氣得不得了,你說和車胤比我們相差多少?所以,我以後必須要向車胤學習,做個勤奮好學的人。

自從讀了《成語故事》之後我深有感觸,不禁對文中的詩人、文學家肅然起敬。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 篇4

我學過《三字經》、《論語》,最近,我喜歡上了一套新的國學經典——《成語故事》,這是一套有聲電子書,是爸爸前段時間從網上下載來的,它可以手動翻頁,也可以自動翻頁;還可以自己讀看,也可以聽。它裏面收錄了200條成語典故。

爸爸下載後,當天晚上便放在我枕邊讓我聽。聽着這些成語典故,我慢慢地就睡着了。

從那以後,我喜歡上了這套《成語故事》,不僅每天晚上睡覺時聽兩到三個成語典故,而且吃飯時邊吃飯邊聽,有時休息時也聽或看,這些成語典故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對它們越來越感興趣。

我在聽讀看成語故事時,爸爸不時地教我靈活運用。有一次,我聽到“外強中乾”這個成語時,爸爸笑着說:“李佳樑外強中乾,看上去很健康,但老是生病,說明你身體抵抗力差。”我不甘示弱,反擊爸爸,說:“你真是東施效顰,沒有音樂感還大聲地學別人唱歌,製造噪音。”說完,我們都哈哈大笑起來。

透過聽讀看《成語故事》,我增加了許多新的成語,也知道了許多成語的來歷,甚至成語的變化。雖然我還沒有看完這套書,但是爸爸已和我一起制訂了一個學習計劃,每兩天熟記一個成語典故,我要堅持做下去,絕不半途而廢。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 篇5

顧左右而言他

戰國中期,有一個名叫孟子(又稱孟軻)的人。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據說,有一次,他對齊宣王說:“有一個人,因爲要到楚國去,把老婆孩子交託給他的朋友,請予照顧。等到他回來的時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凍捱餓,那位朋友根本沒有盡到照顧的責任。你說這該怎麼辦?”

齊宣王答道:“和他絕交!”

孟子又說:“有一個執行法紀、掌管刑罰的長官,卻連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說這該怎麼辦?”

齊宣王說:“撤他的職!”

最後,孟子說:“全國之內,政事敗亂,人民不能安居樂業。你說這又該怎麼辦?”

齊宣王“顧左右而言他”,即望着兩旁站立的隨從,把話故意扯到別處去了。

上面這段對話,在《孟子·梁惠王》有詳細記載。原文是: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於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返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

王曰:“棄之。”

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

曰:“已之。”

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

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解釋:看着兩旁的人,說別的話。形容無話對答,有意避開本題,用別的話搪塞過去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 篇6

逐鹿中原

東晉時期,十六國中後趙的開國皇帝名叫石勒。

有一天,石勒設宴招待高麗的使臣,喝酒喝得快醉的時候,他大聲地問臣子徐光道:“我比得上自古以來的哪一位君王?”

徐光想了一會兒說:“您非凡的才智超過漢代的高祖,卓越的本領又賽過魏朝的始祖,從三皇五帝以來,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您,您恐怕是軒轅黃帝第二吧!”

“人怎麼能不瞭解自己呢?你說的.也太誇張了點吧!”石勒聽後笑着說,“朕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朕遇光武,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意思是說,我如果遇見漢高祖劉邦,一定做他的部下,聽從他的命令,只是和韓信、彭越爭個高低;倘若碰到光武帝劉秀,我就和他在中原一塊兒打獵,較量較量,未知“鹿死誰手”。

“逐鹿中原”的成語便由此引申而來。後來,人們用“鹿死誰手”來比喻雙方爭奪的對象不知道會落在誰手裏,引申指比賽雙方還不知道誰勝誰負。

——《晉書·石勒載記下》

【求解驛站】常比喻帝位、政權。指羣雄並起,爭奪天下。逐,追趕;鹿,指所要圍捕的對象;中原,本來指我國黃河中下游一帶,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現泛指整個中國。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 篇7

暴虎馮河

春秋時期,孔子外出講學,子路佩劍前往接近孔子。孔子想收他爲徒,子路說自己用劍不用讀書,孔子說讀書可以讓他有勇有謀。子路於是拜孔子爲師,他問孔子統率三軍時願意與誰共事,孔子說不願與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過河的有勇無謀的人共事。

據《論語·述而》記載,“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孔子對顏淵說:“用我,我就去幹;不用我,我隱藏起來。能做到這樣的,只有我和你。”好勝心強的子路連忙問:“老師,您統率三軍將和誰在一起?”孔子說:“赤手空拳打虎,蹚水過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謹慎,善於謀劃而又能辦成事的人在一起。”

暴虎:空手與老虎搏鬥;馮:同憑,馮河,過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類),赤腳蹚水。人們用“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從事。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釋讀】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 篇8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爲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據說,伯樂把自已豐富的識馬經驗,編寫成一本《相馬經》,在書上,他寫了各種各樣的千里馬的特徵,並畫了不少插圖,供人們作識馬的參考。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馬。他看到《相馬經》上說:“千里馬的主要特徵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便拿看書,往外走去,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他看到一隻大癩蛤蟆,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說:“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上說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伯樂看了看兒子手裏的大癩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氣,幽默地說:“這‘馬’愛跳,沒辦法騎呀!”

成語故事作文300字 篇9

有名無實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了我何故。”

故事一天,晉國的大夫叔向去拜訪老朋友韓宣子。韓宣子是當時晉國的六卿之一,職位很高。但他見了叔向,不住地唉聲嘆氣,說自己很窮。不料叔向聽他這樣說,便站起身拱手向他祝賀。韓宣子不解地問道:“我是有卿的名,而沒有卿的實際,無法跟大夫們相比。我正爲此犯愁。你爲什麼要祝賀我呢?”叔向正色道:“我就是因爲你貧窮纔來道賀的呀!窮,不一定是壞事;你只要回憶一下弈武子三代的遭遇,就可以知道了!“叔向知道韓宣子很清楚奕武子三代的不同遭遇,所以特地提起了這件事。最後他又說:“我看你像弈武子一樣貧困,就想到您已經有了他那樣的德行,所以才表示祝賀。不然,我只會擔心,哪會再向您表示祝賀呢?”韓宣子聽了叔向的話,頓時愁雲消散,向叔向行禮說:“多謝您對我的指教,要不我連自己將走向滅亡也不知道呢。”

【釋讀】表示空有虛名,而無實際內容。光有空名,實際上並不是那樣。

【出處】《莊子·則陽》:“有名有實,是物之居;無名無實,在物之虛。”《國語·晉語八》:“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從二三子,吾是以憂,子賀我何故?”

標籤:成語故事 九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