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成語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語故事》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成語故事》讀後感1

你們是否想過與書交朋友呢?我的答案是:可以。因爲我有一段與書的故事。

在我8歲時一個假期裏,爸爸問我畫蛇添足是什麼意思,我想了半天都想不出來,我便從我房間裏的抽屜中找出《成語故事》這本書,翻開目錄,找到“畫蛇添足”的那一頁,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過了一會,我胸有成足的來到爸爸的面前,將“畫蛇添足”的意思和由來都講給爸爸聽了,爸爸聽了以後,豎起大拇指誇我懂的多。

就這樣,我迷上了成語故事,只要有時間我就會把《成語故事》這本書拿出來看,後來,我知道了許多成語故事的意思和由來。《成語故事》像一條船載着我到成語的海洋遨遊,它像一位不會說話的老師,默默的教我學習成語。它還像一把金鑰匙,讓我開啟了學習成語的大門。生活中,我們不能缺少書籍,讓我們都與好書交朋友吧!

《成語故事》讀後感2

我看的書是《成語故事》,看完這本書後,有的讓我感到感動,有的讓我覺得好可憐,還有的讓我覺得好笑……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驚弓之鳥》,因爲它裏邊的內容讓我很吃驚。有一個人叫更羸,他只要拉一下弓,沒有架上箭,那隻大雁拍了幾下翅膀,就掉了下來。我感到很吃驚!他是怎麼做到的?

還有《囫圇吞棗》裏有個人曾經對人們說:“吃一點梨,對人的牙齒有好處,但是吃多了,會傷脾的;棗呢,正好與之相反,雖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會對牙齒有害。”聽的人中一個人聽了,想了想,說:“吃梨時,只嚼不咽,還會傷脾嗎?吃棗時,我不嚼,一口吞下去,這不就可以保護牙齒了嗎?”另一個年輕人聽他這麼一說,就想開個玩笑:“你這不是囫圇吞下棗嗎?”周圍在場的人都笑了。我從這個故事中學到:學習知識時我們也不能像故事裏說的那樣囫圇吞棗,首先把要學的知識理解清楚,然後再認真去掌握它。如果學知識只是籠統地學,就不會學到真正的知識。

《成語故事》讀後感3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成語故事》,是中國作者宋海峯主編。

這本書中有許許多多的成語故事,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望梅止渴》《磨杵成針》。

《磨杵成針》的故事中講啦立白少讀書,因此不能集中心思讀書,一天,李白又讀的心煩起來,便走出去,途中遇見了一個老婆婆,正在磨一根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問道:您這是在幹什麼啊?老婆婆回答說:我這是把它磨成針呀!李白驚奇極啦,說:這麼粗的鐵棒,要把它磨成針能行嗎?老婆婆笑着說:我不停的磨下去,這根鐵棒會越來越細,最後一定會被磨成針,怎麼不行?李白聽了很受感動,於是下定決心堅持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爲啦一位偉大的詩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什麼事情要堅持就一定能成功。

讀完了這本《成語故事》,啓迪我們的智慧,讓我們在傳統經典文化的薰陶下自內而外發出儒雅的氣息,變得知書達禮,心胸寬廣。

《成語故事》讀後感4

《成語故事》這本書,內容豐富,平且配有插圖,使我更容易理解。

裏面的成語故事有300多條,例如有不可救藥,愛屋及烏,初出茅廬,南柯一夢……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黔驢技窮》,故事講的是在古時候,貴州這地方沒有毛驢,有一個人就從其他地方呆了一頭毛驢來到貴州,並且把它放在山底下,當地的老虎看見驢子長得比自己還高大,以爲是什麼怪物,不敢接近它,只是藏在樹林深處偷看。

有一天,老虎正在偷看驢子,驢子突然大叫一聲,老虎以爲驢子發怒了,要咬自己,嚇得趕緊逃走了,後來,老虎經過長時間觀察,發現驢子沒有什麼特殊本領,便一步步靠近驢子,驢子大怒,並用蹄子踢它,這時,老虎終於看透了驢子,原來驢子的本領不過如此啊!於是,跳起來把驢子吃掉了。這個故事比喻只有一點本領也用完了。所以,我們在做事情時要認清事物的本質,必須要經過長時間觀察和深入瞭解,才能獲得成功。

《成語故事》讀後感5

暑假中,我看完了《成語故事》,我最喜歡“鑿壁偷光”這個故事。

“鑿壁偷光”是講西漢時候有個叫匡衡的人,非常喜歡讀書,但他家裏很窮,買不起蠟燭,晚上沒有照明的,也就沒有辦法讀書了。匡衡的鄰居是個大富翁,每天晚上都點燃很多很多的蠟燭,家裏照得像白天一樣亮。匡衡起初想到大富翁家裏去看書,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被拒絕了,也許是大富翁瞧不起窮人,也許是大富翁要收照明費。後來,匡衡想了個好辦法,他偷偷在牆壁上挖了個小孔,大富翁家的光亮就照到匡衡家裏了,他就用透過來的的燈光認真讀書。他書越讀越多,得到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後來成了個大學問家。

“鑿壁偷光”這個故事告訴我,無論條件多麼艱苦,都要努力去學習知識。我現在的學習條件比匡衡好得多,真應該像他那樣刻苦學習。

《成語故事》讀後感6

我想,許多人都看過《成語故事》吧!《成語故事》裏有着豐富的知識和道理等着我們去學習,比如說《拔苗助長》,它告訴我們不能不顧事物發展規律,強求速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比如《百步穿楊》,它告訴我們不能驕傲自大。還比如說《井底之蛙》,它告訴我們不能眼界狹小,見識短淺,盲目自大。

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是《囊螢夜讀》,這個故事中的車胤因爲刻苦讀書,努力學習,後來成爲了有名的大問學家。回想起現在的我們,真是慚愧不已!我們有良好的環境,卻要在大人的監督下才看書、讀書,儘管這樣,我們讀書時還是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

女生,愛打扮,心思全在穿的、吃的上面。男生,愛打架,整天玩,大人怎麼教也教不會。富裕點的孩子那個不要,這個不要,嬌氣得不得了,你說和車胤比我們相差多少?所以,我以後一定要向車胤學習,做個勤奮好學的人。

自從讀了《成語故事》之後我深有感觸,不禁對文中的詩人、文學家肅然起敬。

《成語故事》讀後感7

暑期裏做生日時,父親送我的生日禮品是一本書《成語故事》。

看了這本書,我不僅知道了很多成語,並且知道了他們的來歷。看了這本書,我還了解了很多我國曆史上的知名人士,例如“磨杵成針”裏的李白,我還學過他的《靜夜思》和《望廬山瀑布》呢。三顧茅廬裏有三國諸葛亮和三國劉備。我最喜歡聽父親講三國演義了。書裏也有許多寓言故事。例如夸父追日、盤古開天闢地這些。

一個個成語小故事,好像開啟了一扇扇歷史時間的'窗子,使我領略到了在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藝術

成語,可謂是中華漢字的精華,每一個成語都是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懸樑刺股”、囊銀映火”告知我想勤奮好學,不可以“玩物喪志”“愚昧無知”;辦事不可以“急於求成”,應當“由淺入深”;和盆友要“患難與共”“風雨共舟”;看待他人要“和人友善”,不可以“心懷叵測”。

我謝謝《成語故事》來教我這麼多到大道理!

《成語故事》讀後感8

在暑假裏,我讀了《成語故事》這本名著。其中,我最喜歡孺子可教。

孺子可教說的是張良因行刺秦始皇沒有成功,逃到下邳隱蔽。但有一天,他在下邳散步時,遇到一個老者。他看到張良走來,就叫道:“喂,你去把我橋下的鞋子撿起來!”張良聽了很不舒服,但礙於老人的年紀,就去橋下給老人撿鞋。老人見了,非但不道謝,還大大咧咧的讓張良把鞋給他穿上。張良想,鞋都撿了,就不計較了。便幫老人把鞋穿上。老人連一句感激的話都沒說,就走了。五天後,老人把自我用畢生心血寫成的《太公兵法》交給了張良,讓他好好鑽研,張良對此深表感激。

由此可見,張良的確是“孺子可教”啊!我們也要學習張良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當然,我喜歡的故事還有很多,如:鷸蚌相爭、愚公移山、水滴石穿等。

成語故事讓我學到了很多精神,你也能夠看看哦!

《成語故事》讀後感9

讀了成語故事這本書,我學到了許多成語,也理解了他們的意思。

在這些成語故事裏面,我最喜歡“杯弓蛇影”這個成語了。它講的是應郴請杜宣來喝酒,一張弓的影子映入了杜宣的酒杯中,杜宣以爲是蛇嚇得汗如雨下。但不能不喝,杜宣喝了幾小口就走了。

杜宣回到家中又感覺到蛇在肚中蠕動,難受到喝水吃飯都困難。杜宣吃了很多藥,病情也沒好轉。應郴來到杜宣家問他怎麼會鬧病,杜宣就事情的來龍去脈給應郴描述了。

應郴回到家,在廳堂裏思考,北牆上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坐在那天杜宣的位置上,取來一杯酒,也放在原來的位置上。果然發現不細看,酒杯中弓的影子確實像一條蛇。應郴把事實告訴了杜宣,杜宣的病很快痊癒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明白了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要想一想爲什麼。要透過調查實踐去得到這個問題的答案或真相,去尋求正確的解決方法。

《成語故事》讀後感10

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它是前人在幾千年的生產活動中所獲經驗的總結,閃爍着我們祖先智慧的光芒。

成語是一種極具表現力的語彙。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如果能正確使用一些成語,往往能達到言簡意賅的效果,反之則可能會貽笑大方。成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形式各樣,來源不一。但大部分成語都有典故,是一般歷史事蹟的高度濃縮。我們在應用時應該先充分了解成語的原意,這樣在實際使用時才能恰當得體。

爲此,我從成千上萬的課外書裏,選擇了這本《成語故事》。這本書中所選的成語故事性、知識性較強,釋義準確;每個成語故事後面還辟有一個知識框,悉心講述了與故事相關的知識點;成語詞條按常用成語詞典順序排列,方便查詢,因此,我瞭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大有裨益。

這本書裝幀雅緻,內文還配有大量插圖,給我帶來了許多驚喜和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