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作文素材 > 成語故事

百聞不如一見的成語故事

百聞不如一見出自《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遙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百聞不如一見的成語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百聞不如一見的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

漢朝的時候,西邊湟水一帶,聚居着羌族人,稱爲西羌。自從漢武帝打敗匈奴以後,西羌比較安定。漢宣帝時,朝廷派了官員渠安國去西羌視察。那裏的一些部落請求朝廷放寬禁令,但問題沒有解決,渠安國就回來了。

過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聯合起來渡過湟水,並派人與匈奴聯繫。渠安國帶了一批人馬再去西羌,結果被西羌打得大敗。

再派誰去呢?宣帝召集羣鉅商議,詢問誰願領兵前去拒敵。76歲的老將軍趙充國說:“我去最合適了。”

宣帝又派人問趙充國:“皇上請將軍估計一下西羌的情況,他們的實力如何,該派去多少人馬?”

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對方軍事上的.情況如何,在後方很難準確地估計,還是讓我上前方瞭解瞭解再來制定策略吧!”

後來,趙充國來到了西北的金城郡(今甘肅蘭州和青海西寧一帶),實地進行了調查研究,並渡過黃河,偵察羌人地區形勢。又從俘虜口中問明羌兵各部首領之間的關係等情況,於是定出了駐兵屯守的計劃。主張對羌人不進行攻剿而採取分化瓦解,爭取和好的政策,叫做“全師、保勝、安邊之策”。

趙充國就這樣奏報了漢宣帝。但漢宣帝聽了朝中大臣的相反意見,仍然主張硬打,下令進兵。趙充國不同意,一再分析實際情況,據理力爭,說明不出兵而“留屯田,得十二便;出兵,失十二利”。

趙充國反覆奏報,宣帝和大臣們反覆討論,贊成趙充國的人逐漸由原先的十分之三增至十分之五,最後達到十分之八,趙充國的方案透過了,實行以後,果然效果很好,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擾,安定了西北邊疆。

拓展:百聞不如一見成語典故

聽別人講一百次,不如親眼見一次。指聽聞再多也不如親眼所見可靠。語出《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遙)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漢宣帝時,西北邊境上傳來羌人侵擾、燒殺搶掠的警報,情況十分嚴重。朝廷聞報,立即召集會議,商量對策。大臣們都主張立即派兵前去攻剿,可是,當宣帝問他們誰願率兵前去的時候,卻無人敢應聲了。

這時,老將趙充國站出來奏說自己願意到西北邊境地區去了解軍情。宣帝准奏,並讓他估計一下需要多少兵馬、武器和糧草。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情況究竟如何,在後方還不清楚,所以不便估計,更無法提出什麼要求,我要先去摸清情況,然後再草擬方略,向皇上奏報。”

後來,趙充國來到了西北的金城郡(今甘肅蘭州和青海西寧一帶),親自進行調查,並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一個“全師、保勝、安邊之策”。奏報朝廷透過實行以後,果然效果很好,漢人和羌人的關係緩和了,邊境也隨即安寧下來。

古人認爲,聽來的總不如親見的。所以輕“耳聞”,重“目見”。《荀子·儒效》:“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西漢·劉向《說苑·政理》:“耳聞之,不如目見之。”《後漢書·馬援傳》:“傳聞不如親見,視景(影)不如察形。”否則,就叫作“以耳代目”“貴耳賤目”,都是貶義詞。這種看法,在俗語中稱作“耳聽是虛,眼見爲實”,與“百聞不如一見”同義。

現在,人們多用“百聞不如一見”來強調親自調查情況的重要性。

成語典故 百聞不如一見

成語拼音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成語解釋 聽得再多,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

成語出處 《漢書·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遙度,臣願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成語造句 從前畫師所繪的獅子形,統是全身有毛,我觀現在這獅子並不是這麼樣子,所以~。(《慈禧太后演義》第三十六回)

近義詞 耳聞不如目見、耳聽爲虛,眼見爲實

反義詞 道聽途說

成語英譯 it is better to see once than to hear a hundred times

成語故事 漢宣帝時西北邊境羌人不斷騷亂,老將趙光國請求帶兵圍剿,到了邊境後,他深入瞭解各方面的情況,最後向漢宣帝建議採取友好的政策,只駐軍不攻打,從此羌再也不敢輕舉妄動了

成語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形容瞭解事物不如親自觀察爲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