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生命給我的啓示高中作文

關於生命給我的啓示高中作文

導語:關於生命我們真的有很多講不完的話題。珍愛生命使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情。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幾篇題爲關於生命給我的啓示的作文。供大家參考閱讀。希望喜歡。

 關於生命給我的啓示高中作文

關於生命給我的啓示作文【一】

生命,每個人因一生下來就自然擁有它而習以爲常;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真正認識生命、理解生命、珍愛生命。我是在經歷了磨難和風險之後,才逐漸懂得了生命的意義的。

沙子粘在身上,像蟲子在爬。燥熱蒸着汗榨去我體內的水分。極度勞累使我直不起腰,終於躺倒在戈壁上。

藍天和大地一樣空曠,孤獨的苦澀燒灼着心。如果有另外一雙手,推上一把,也許我和這車早就衝出這片荒漠中的凹地了!隨手去抓水壺,心在發抖:水沒了!環顧四方,地氣嫋嫋,戈壁是死寂的海。

心怦怦地跳,頭髮根豎了起來,恐怖襲上心頭。蠻幹使我耗去了許多水分,後悔來不及了……那是我“邊陲萬里行”出發後的第二年夏天,我沿內蒙古西部巴丹吉林沙漠北緣,駕着挎鬥摩托車向額濟納旗進發。從早上4點啓程,沒見一個人影,下午4點左右,車輪陷住了。

戈壁只是一層硬殼,下面是軟軟的沙。拿起鍬我拼命地挖輪子底下的沙,讓車輪重新高於沙面,再發動車向外衝。衝出幾步,車輪又碾碎那硬殼陷在沙中,於是我再挖。脫光了所有的衣服,我拼死拼活地挖、挖、挖……途中見過的白骨又幻映在眼前,我會困死在這裏嗎?忽然我想起了梭梭。

“梭梭,梭梭,梭——梭——!”光着身子,我發狂地在戈壁上奔跑,高喊。

記得剛進大漠時,一位蒙古族老人告訴我,能在沙漠中找到梭梭你就不會死。

終於找到了,只有一小叢。蒙古人叫它“扎格”,學名“梭梭”。我知道它是大漠中極耐旱的木本植物。

“你能給我水嗎?”它默默地立在那裏。它的軀幹被風沙打磨得光光溜溜,使人想起古玩店裏的根雕。水在哪裏?枝幹沒有皮,葉子又小又苦,根?莫非根有水?我開始挖,指甲挖出了血,仍未找到根的盡頭,也沒找到一絲溼潤。我傻了,嗓子眼兒冒火。

黃昏很長,我昏沉沉地睡去。人啊,只有在這時候,心靈纔會平靜下來。我不懂得寧靜,不安分的靈魂又在做夢了。夢中挖到了梭梭的主根,我用力拔,根斷了,水噴了出來。夢被水驚破,睜開眼,哪有水?只有梭梭的小葉,像“綠眼睛”一樣注視着我。

我想問它:你爲什麼能活下來?這裏已有8年沒下過一場透雨了,你是怎樣活下來的?我急忙把沙培回它的根部。我還挖什麼呢?一株草木能活下來,我爲什麼想到死?心不再發抖,我也不再去躁動,午夜時分,我又重新振作起來,將衣服墊在車輪底下,衝出了那片“陷阱”。

那以後,我不再蠻幹,不再動輒就去拼命。困難的時候我常想起它,大漠中孤單弱小的梭梭。它窮困了,連件衣服都穿不上,可它卻有驚人的.生命力。它可以把葉子變成枝,以不損失一丁點水分和養分。嚴酷的條件下,它可以脫落枝葉,壓縮生存的消耗而不死。

其實,人類爲生存而做出的選擇,爲了生命的延續而做出的頑強探索,應該比植物更進階更動人。

關於生命給我的啓示作文【二】

生命,每個活在世上的人都有,但卻有很多人讀不懂生命。

我閉眼思索,不明白自己爲什麼來到這世上?父母給予我的,是一條生命。我來到這個世上,有時竟會對前路的茫然而傷心。究竟生命有何意義?人的一生就真的是無所爲嗎?那麼生命又有何意義?沒意義?應該不是,儘管人的一生忙忙碌碌,但在忙碌中始終有所爲。

我突然想起了那年可怕的非典期,一個個病人,面臨的是生命垂危,那時他們怎麼想?當他們看着急忙往返的醫生,又是如何想?而那些醫生,他們沒想,他們把生命放在死亡線上,義無反顧地走進了病房,繼續他們的工作。一種責任感常存於心中,這就是生命的意義吧!他們爲世界增加了一份健康,無愧於“白衣天使”的稱號。他們,讀懂了生命。而病人也便隨之認識到生命的可貴,在康復之後爲社會添一份溫馨與熱情。

生命就是這樣,在不同的崗位上有不同的意義,這意義就存在於每個人的態度上。

我喜歡聽音樂,感受音樂中的弦外音,所以我喜歡貝多芬的琴聲,一個個音符跳躍着他生命中的每一頁光輝。因爲沒有沉淪於雙耳失聰的黑影中,面對這樣殘酷的現實,他承受了,在早已充滿音樂的生命裏,又輕快地彈起了歡樂的交響曲。也許有人認爲他聽不見什麼,但並不是這樣,他應該聽到了他生命的最極的曲子,在他餘年中迴腸盪漾。他的事業給了全世界人心靈上的享受,他用他的琴聲向人們勸慰:什麼殘忍的現實都不要逃避,面對現實,重塑生命的光彩。

有時竟會感受到音樂也有生命。音樂家把生命融入了音樂,給世界增加了旋律;科學家把生命獻給了科學,給世界增加了更多的知識和方便;教育家把生命獻給了教育,給後代人尋找光明的出路……他們都活得有價值,過得充實。當撒手人間時,便是坦坦蕩蕩。也許這是生命賦予他們的使命!

我似乎明白了。我前邊的路很遙遠很遙遠,但遙遠的是實在的。正值風華正茂,應該珍愛生命,在自己的生命中增添色彩。相對兩代人生活,自己既沒有革命戰士的偉大,也沒有詩人作家的才智,也沒有雷鋒的完全精神,但自己還有雙手和雙腳,它們都需要去利用,不要廢了。就算只是讓個座,敬個禮,種棵樹,都可以填充生命的空缺。

且留一席地,想想高中生活吧,也許有着許許多多的失意與無奈,但別人想要的你有了,別人只有羨慕,難道這還不夠,這是生命填入的最大空缺。今後的日子,要想生命充實,就要認識生命的意義,就像醫生對病人展現的愛心,就像音樂家賦予世界的溫情。既然有幸活在這紅火的時代,何不轟轟轟烈烈地爲理想付出,爲社會付出。

標籤:生命 啓示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