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聖誕節的作文1000字彙總五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聖誕節的作文1000字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聖誕節的作文1000字彙總五篇

聖誕節的作文1000字 篇1

在遙遠的西方有一個傳統節日,這是他們最爲盛大,也是最爲神聖的節日---聖誕節。而與此對應的是我們東方的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對於春節這個節日,我相信全中國的人都應該不陌生吧。因爲這是我們中國長久以來雷打不動,歷史最爲悠久,名聲最大的一個節日,這個節日的名聲大到可能連身在國外的外國同胞都有所耳聞吧。而在這個節日裏,我們都可以感受到濃郁的東方氣氛,沉浸在全家團聚、喜事將至、爲明年而舉杯同慶的美好畫面中。

在春節裏,人們往往穿着紅顏色的衣服去走親訪友表示喜慶,並且還要把大街小巷裝飾一新,披紅掛綵,好不熱鬧。而在春節這幾天裏,人們往往不管多忙都會抽出時間返回自己父母住的家中看望父母。所以在春節這幾天裏,原本的‘‘大城市’’之前是人滿爲患,可一到了春節就人去樓空了。而且居然連超市也關門不營業了,所以這也足以見得春節的‘‘影響力’’有多大。而也正是因爲回家的人特別多,所以一回家就被‘‘逮’’住問東問西的也絕不佔少數,而這也應該是一些人不回家的的‘‘比較主要的原因’’吧。

不過這也不能算是痛苦的,因爲他們也許只是‘‘善意的慰問’’呢?但這其中的內涵也就不得而知了。。好了,迴歸正題,話說春節這個富有魅力的節日還是有許多讓那些常年不回家的人回家的原因的。而這些原因中不僅只有親情,還有令人心神嚮往的---美食。

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人能夠成功抵擋住美食的誘惑吧,何況還是春節回家時父母做的美食,而那個不僅僅只是一份美食了,這裏面還包裹着父母對你濃濃的愛與期盼。而當然,中國美食博大精深,花樣繁多,絕不只屈與春節的菜餚上。但是也只有春節時的菜餚才能體現出中國人獨有的特色。現在就有我來羅列出春節餐桌上最常見的幾道菜餚吧。(溫馨提示;由於剛纔我說了中國菜餚花樣繁多,並且也由於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很深的,所以也指不定做了什麼其他什麼說不出名字的‘‘自創菜呢’’,所以我羅列的只是最頻繁出現的菜餚)Number1。豬肉炒燒煮蒸各種各樣的東西,這個就不用解釋了吧,在中國人的選單裏,每天必食的當然是豬肉了,並且中國人是富有創意的,春節選單裏是必須有豬這種生物的,但具體是幹嘛,我也不得而知,不過我更傾向於燒着吃。Number2魚肉,說到這魚肉,魚肉跟中國人的淵源是不言自明的,因爲魚的諧音是‘‘餘’’,其寓意是;年年有餘,希望來年‘‘年年有餘’’。而其實在中國人的選單裏,這兩種‘‘生物’’已經算是最元老的‘‘元老’’了。其他的我也實在說不出來了,當然,這也不能怪我,要怪就只能怪中國人太富有創意了,春節的餐桌上除了這兩樣食物是‘‘特定的’’,其他的就真的是‘‘風格各異’’了。

而20xx走了,攜着輝煌載着收穫,留下一行行堅實的足印,20xx年來了,帶着憧憬、迎着曙光、滿懷一個個美好的希望。而其實春節只是人們想要回家看望父母,親人的一個藉口,如果心裏有春節,那麼每一天都是春節,都可以看望親人。而我也期望下一個春節,期望看到泯滅在人類心靈中那寶貴的親情良知,而這時也並不晚……

聖誕節的作文1000字 篇2

這是我第一次特別正式地給媽媽寫生日賀詞,所以,雖然苦思冥想了好幾天依舊無從下筆,每當醞釀好思路剛要準備提起筆來的時候又不知道應該寫些什麼好了,也許是因爲想說的話實在是太多了吧,一時又找不到頭緒,還是首先祝我最親愛的媽媽生日快樂、每天開心吧;如果說,在這世界上值得我愛的只有那麼寥寥幾個人的話,媽媽和爸爸則是我生命中無可替代的兩個人,如果這些年沒有他們含辛茹苦、無微不至的照顧和呵護,恐怕我這棵天生殘缺的小樹苗早已枯萎夭折了吧,還會如此健康茁壯地長大成人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在我看來,尤其是媽媽這麼多年來爲我付出的心血和操勞超過了世間任何一位母親,整整三十二年她一直像初爲人母那樣無微不至盡心盡力料理着我的飲食起居,就連給我洗臉這種小事都要親自動手,即使我曾試圖說服她讓我自己洗,可她總擔心我洗不乾淨;我知道她其實是心疼我幹什麼事情都只有一支手來完成。

以前聽年長的人們常說:“天底下最不容易讓人理解的就是做孃的那份心”起初,我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甚至還有些不屑一顧!心想:“你們大人就會用這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話教訓人,真沒勁!”有一段時間會任性耍小性子讓媽媽難過生氣,可能還會無意間傷過她的心,但我發誓那不是出自真心的,因爲到什麼時候媽媽都是我最珍視的人!如今想想,真是不應該啊,媽媽長年累月既要操持家裏的瑣事,還要照顧一個吃喝拉撒睡必須依靠他人幫助的癱瘓女兒,太不容易了!自從得知今年媽媽的生日恰逢聖誕節,這令我既興奮而又感到莫名的驚喜甚至有點意外,因爲媽媽出生的那年恰好也是個聖誕節,這多麼富有神奇意味啊,我的媽媽竟然和上帝之子耶穌同一天降生!只不過當時長輩們按照陰曆記下來的,所以,媽媽與耶穌同一天降生的事情沒有人注意過,再說,對於我們蒙古族人而言,很少有人知道西方的一些節日,於是乎這個具有特別意義的日子便被忽略了……一想到今年會有那麼多人在歡度聖誕節的同時爲媽媽慶祝生日,我就忍不住會心一笑,即使他們並不知道在中國北方的草原深處,一個坐在輪椅上的殘疾姑娘正暗暗感謝他們爲母親送來祝福。

隨着媽媽的年紀越來越大,她現在經常會說自己的命運坎坷,這讓我心裏很不是滋味,偶爾不由自主地會這樣想:“如果我的身體不是殘缺的,而像健康人那樣能夠自己打理一切,那媽媽是不是就無須疲憊,可以像別人一樣輕鬆心寬地生活了呢?”但現實有時真的不會依照大多數人所希望的那般順理成章改變,就像爸媽爲了使我擺脫病魔的糾纏,不知花費了多少精力和努力,可最終我還不是一天輩子要坐在輪椅上嗎?有時,不經意間望着媽媽那逐漸趨於衰老的容顏,以及時不時表現出來的力不從心,我感到好悲哀,然而,有一點必須銘記於心,那便是不管遇到怎樣的艱難困苦都不能輕易退縮,那怕以後的結果並不太理想也要嘗試勇敢面對,這就是我從媽媽身上學到的一種永不放棄的品德。在我的眼中媽媽就像一朵盛開在寒冬裏的白色康乃馨,雖然凌冽的冷風將沁心的花香吹散,把美麗動人的花瓣凍成冰掛,但她那美豔嬌嫩的柔情已然深深融進我的血液骨髓當中,永不更改!,雖然還想傾訴,但再多的言語也訴說不盡女兒對媽媽的那份情意,因此,最後再次祝願最親愛的媽媽生日快樂、長命百歲…

聖誕節的作文1000字 篇3

這個冬天很特別,一直到聖誕節都沒有下雪。準確地說是下了幾場小雪,下完了,立刻又融化了,路出單調的灰色水泥路。

總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但不清楚是因爲什麼,也許是因爲這個聖誕節沒有雪。去年的平安夜仍然記憶猶新。那天是星期六,早晨一來到學校就立刻問到了蘋果的香氣,走進教室只覺清香撲鼻,各種華麗的包裝紙在燈下閃着柔和的光芒,被包好的蘋果成排地蹲坐在課桌上,頓時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溫暖。每堂課下課後都會有一羣同學圍上老師送蘋果,有的說自己的扎花最大,有的說自己的包裝紙最藝術,有的則說自己的蘋果最好吃。每位老師都是笑着接下蘋果,向同學們道謝,祝福,那場面讓我感到無比溫馨。

那天我也收到了許多蘋果,但遺憾的是送出的蘋果太少了,該送祝福的人都忘了送,現在再想送卻沒有機會了。

去年平安夜的第二個亮點是“撒金星”。所謂“金星”,其實就是一隻塑料管裏裝的各種顏色的碎的亮紙片。這些亮紙片既小又碎,撒在衣服上,頭髮上都不容易弄掉,可同學們還是忙得不亦樂乎。被撒金星的同學也沒有生氣,反而嗔笑着請人幫忙弄掉。這場遊戲的結果是我們班的地上金光閃閃,以及值日生輕聲的不滿,不過沒什麼,因爲我們收到了聖誕老人最好的禮物――快樂。

在這場遊戲中,我“倖免於難”,但我知道被撒金星的人都是被祝福的人,被撒得越多,他(她)的收穫越大。

然而今年的平安夜卻令我恍然醒悟:“這麼快又到聖誕節了!”的確很快,因爲每天都忙碌而充實,彷彿我告訴朋友說,“我真盼望聖誕節快點兒來。”這件事就發生在昨天。

樹的年輪又轉過一圈,聖誕節又到了。可是今年的.聖誕節我只能在回憶中度過,回憶去年中滿室飄香的蘋果,華麗的包裝紙,碩大的扎花,滿的地金星,以及溫暖的快樂。

初三的學習很緊張,很少有人再有時間包蘋果了,因而節日的氣氛也淡了不少。爲了讓這個聖誕節不再留遺憾,我很早就作出決定,一定要儘可能地多送祝福。

今天上午,我和媽媽到禮品店買了送老師的賀年卡,送同學的賀卡以及海報。一想到收到祝福的人驚喜的表情,我就會感到很快樂,很滿意,畢竟“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學校已經做出決定,今年的聯歡會各班自己開。也許是因爲校領導們不喜歡我們的表演方式,不過聯歡會還是屬於我們的,是我們自己的。只是我會有一些懷念那個開了三年新年聯歡會的禮堂,她留給了我許多難忘的人和事。我們的班長很負責任,她通知每位同學都必須表演節目。最近幾天,我也在加苦練吹簫,無奈水平有限,可我真的不想留給大家“書呆子”的印象。

其實今年冬天也下雪了,不過很快又化了,沒能留到聖誕節,所以這是個沒有雪的聖誕節。我不知道沒有雪,聖誕老人是否還會駕着馴鹿拉的雪橇來;沒有雪,聖誕夜的精靈是否還會唱起《平安夜》。

這個聖誕節雖然沒有雪,我的心裏已經下起了雪。

後記:打這篇文章的時候手有點發抖。聯歡會開得很成功,蕭我是沒吹成,不過我歌唱得還可以。聯歡那天很熱鬧,兩位轉走的同學也因學校放假回來了,其中一位是我的好朋友。回想起那天的場景,我猛然意識到:當初萍水相逢的小不點兒們都已經長大了,我們一起把最美好的回憶都珍藏在了母校。也許過幾天就要照畢業照了,我會把最燦爛的笑容留給你們--因爲你們都是我最珍貴的朋友!

聖誕節的作文1000字 篇4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我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爲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爲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透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耶路拉冷的教會例外,那裏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後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習用的日曆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着: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恆。經過研究,一般認爲12月25日伴爲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耶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衆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曆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爲聖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後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爲聖誕節,但又固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爲聖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

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爲聖誕節後,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爲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着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聖誕節已成爲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羣衆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裏,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爲一個全民的節日。

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着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爲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爲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住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爲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12月25爲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聖誕節便是於12月25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19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了。

聖誕節的作文1000字 篇5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聖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

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於1620年。這種風俗盛於美國。英國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奧大利人愛在平安夜裏,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羣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聖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

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聖誕節前後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裏,白色聖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聖誕標誌,因爲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讚耶穌的聖誕歌之後,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聖誕美酒。芬蘭在12月聖誕節前後,漫山遍野都是怒放的紫羅蘭,掩映在白色的大地上,望去一片紫紅色,紫色聖誕使人心曠神怡。

英國人和德國人一樣,聖誕節喝啤酒,吃烤鵝,他們更喜歡利用聖誕節假日外出旅遊。美國人過聖誕節着重家庭佈置,安置聖誕樹,在襪子中塞滿禮物,吃以火雞爲主的聖誕大菜,舉行家庭舞會。瑞士人在聖誕節前4個星期,就將4支巨型的蠟燭點燃,放在由樹枝裝飾成的一個環裏,每週點1支,當點燃第4支後,聖誕節就到了。丹麥人對不合意的聖誕禮物,可去商店兌換價格相似的其它商品。

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國家之一。十二月底,正當西歐各國在寒風呼嘯中歡度聖誕節時,澳大利亞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因此在澳大利亞過聖誕節,到處可以看見光着上身汗水涔涔的小夥子和穿超短羣的姑娘,與商店櫥窗裏精心佈置的冬日雪景、掛滿雪花的聖誕樹和穿紅棉襖的聖誕老人,構成澳大利亞特有的節日圖景。這種酷暑和嚴冬景象的強烈對比,恐怕在西方國家是獨一無二的。父母給子女最好的聖誕禮物,莫過於一副小水劃。聖誕節弄潮是澳大利亞的一大特徵。節日晚上,帶着飲料到森林裏舉行“巴別居”野餐。人們用石頭壘的露天竈中用枯樹枝生火、上面架一塊鐵板,把香腸、牛肉、鮮魚等放上去煎。吃飽喝足後,就跳起“迪斯科”或“袋鼠舞”,一直鬧到深夜才結束。喝醉了的,便往草地上一躺,在如雷的鼾聲中迎接聖誕老人的蒞臨。

在波蘭每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二十六日舉行,家家戶戶都要裝飾聖誕樹,大街小巷都有聖誕樹上的裝飾品出賣。節日裏親友之間相互祝賀,互贈禮品,表示友好。晚間吃飯時桌布下邊要放一些草,以示耶穌的降生。晚飯很豐富,但不能吃肉。夜間十二時後,全家去教堂禮拜。聖誕節期間,一般不到別人家中做客,但主人盛情邀請者例外

據保加利亞的歷法,聖誕節是靈魂出沒、妖邪猖狂的日子。因此,人們要藉助火來驅妖鎮邪。聖誕節前夜,家家都燃起火堆,一直燃到天亮,不得熄滅,否則會招來橫禍。由男人取聖誕木點火進屋並高聲唸到“聖誕節降臨,牛、羊、豬、馬長滿圈,麥苗出滿壠,人人走好運。”在屋裏等候的人則齊聲回答:“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