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選春節的作文1500字錦集九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的作文1500字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春節的作文1500字錦集九篇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1

福清春節的民俗活動就從“筅堂”(拂塵)開始。在農曆十二月廿三日至三十日間擇吉選一單日,捆紮新砍的竹枝爲帚,拂去房子內頂棚的灰塵,灑掃庭院,洗滌傢俱器皿,反住宅打掃得乾乾淨淨。筅堂日全家吃一餐豬血“調”薯粉,據說豬血有去穢除塵作用,把筅堂時吸入體內的塵污也清除乾淨。

福清民間還有祭竈的民俗。臘月廿四日民間定爲祭竈日,這天家裏備好竈糖竈餅果品蜜餞供祭家庭保護神竈君,送竈君迴天庭述職,叫做送神。第二年正月初四晚飯後,再備上香燭果品接竈君回來就任,叫接神。現在雖然不在廚房帖竈君圖,改貼春牛圖,它表達了人們祈求平安順利的良好願望。

送完竈君後,開始了“送年”活動。福清素來把女婿當作“半子”。每年臘月廿五起,女婿要備好年貨送到岳父母家,這叫做“送年”,新婚的頭年,女婿必須備豬蹄一雙,線面五斤,五素五葷十件禮儀,用食盒裝好,貼上紅紙,親自送到岳父岳母家。第二年以後,禮儀件數可不拘,但必須避開“四”的忌諱。

十二月廿八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巾春聯。福清的春聯有與衆不同的地方,它在紅聯身上加了一段白聯頭。這種習俗據說源於明嘉靖四十一年除夕,時倭寇入侵福清,百姓剛貼完春聯來不及吃年夜飯便逃命而去,等戚繼光率軍擊潰倭寇纔回來,有些人不幸蒙難,喪家就改貼綠色素聯,親戚朋友爲了表示哀悼,就在經聯上加巾白聯頭致哀。這白聯頭紅聯身一是表示全家平安,二則反映福清自古就有鄉里敦睦,和衷共濟的純樸民風。

分年是福清春節期間的重要民俗活動,家家戶戶都在除夕前一天入夜後舉行發年儀式。分年是人們在一年取得收成後祭拜天地神,祭拜祖宗的宗教儀式,沿襲下來便成了風俗。先備八果三牲祭天地,接着加上二葷祭保護神,最後備十素十葷祭祖宗。分年要焚香放鞭炮,意即上達天庭,下告地府。這些儀式雖有迷信色彩,但卻表達了福清人尊敬祖宗的美德。現在福清仍流行分年習俗,多數家庭都備些果品香燭祭供祖宗,以表子孫敬祖的孝心。

除夕夜,福清有守歲的風俗。除夕夜一家老少圍坐着吃團圓飯。年夜飯都湊成十碗十盤,取名十全十美之意。飯後長輩向未成家的晚輩送壓歲錢,家庭主婦“裝歲飯”,切好初一早上用的蔬菜魚肉,全家人在家長率領下,灑掃庭院,添滿水缸。以前民間還有“煨火母”的風俗,表示竈火延續、家庭興旺的意思。最後家長添油點燈,帶領全家圍坐一起,促膝談心,直到天明,這便是守歲。

正月初一親朋好友間相互拜年,這是全國都有的風俗,但福清初一拜年又有許多不同的風俗。福清人自古勤勞,初一都爭先恐後起早,取“初一起得早,全年都起早”之意。初一早家家戶戶煮線面,人人都吃線面,還配上太平蛋一雙,祈求“福壽綿長,太平如意”。民間還有第一口吃蛋而不喝湯的風俗,說是第一口喝湯出門便逢雨。吃完蛋後便出去拜年,主人或主婦須留一人在家接待來拜年的客人。拜年時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萬事如意,閤家平安。主人也作揖回賀,請客人進門,向客人敬菸請糖。路上遇到熟人,無論友善與否,一律點頭致意,或作揖互賀。

初一這天禁忌多,如忌掃地,怕掃掉財運;忌操九,怕不慎傷了皮肉不吉利;忌講晦氣話,怕言語相左傷了和氣;忌打小孩,怕哭聲不祥,這天小孩最高興不過,有什麼要求,大人多滿足他們;忌討債認爲喜慶日子不難爲別人,體現福清人寬懷仁愛的美德。

拜初二是寶清獨有的風俗,也稱拜新座。凡上一年有成年人逝去的家庭,都在初二這天設靈座讓親友弔唁。拜初二這一習俗也與倭患有關,據說明末倭寇入侵,人們逃難而去。待戚繼光率兵擊潰倭寇,逃難的人們回來過年,初一見面互道平安,第二天便到死難者家中弔唁,沿襲下來,成了風俗。因此福清民間初二是不能上人家的門,以爲晦氣,當然拜新座不在此限。

福清南部操莆仙方言的地區還有初五做“大歲”的風俗。據說當年人們逃倭患時,無法回鄉過春節,直到戚繼光擊潰倭寇後,人們才返回家園,初過除夕,凡有幸生返者都趕在正月初五回家做“大歲”。

福清的元宵節自有特色。這天晚上,工農商學各界人士都參加過利橋活動,利橋就是瑞雲塔附近的龍首橋,人們過元宵到瑞雲塔登高觀賞融城夜景,多半要到利橋上憑欄觀賞賞龍江上的遊船,這種過利橋習俗被當作吉利之舉。正月十五夜之前二三天,人們還集中在社址前燃放煙花,觀看彩燈遊村,當年添了男丁的人家還要給“遊燈”的人分燭,以示吉慶。

福清春節的民俗活動就從“筅堂”(拂塵)開始。在農曆十二月廿三日至三十日間擇吉選一單日,捆紮新砍的竹枝爲帚,拂去房子內頂棚的灰塵,灑掃庭院,洗滌傢俱器皿,反住宅打掃得乾乾淨淨。筅堂日全家吃一餐豬血“調”……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2

過大年壓歲錢 一個字爽

爆竹聲聲辭舊歲,在連綿不絕的爆竹聲中,我們迎來又一個春節。春節,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有很多的習俗,比如打爆竹,據說是爲驅趕年獸;除夕夜守歲,據說是爲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春節那幾天,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大人們忙忙碌碌,小孩們嘻嘻哈哈!好不熱鬧!

除夕那天,天公很作美,在連續的陰雨天氣後終於放晴。寒假裏每天都起牀很晚的我,那天卻起得格外早。因爲,想想新衣服,想想壓歲錢,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在凌晨的睡夢中,我笑着笑着就醒,一醒便再也難以入眠。我乾脆一骨碌穿衣起牀,吵着磨着爸爸媽媽早點起牀去奶奶家。因爲今天不僅是過年,關鍵是還有可以自由支配的壓歲錢。

一到奶奶家,沒想到大伯家和叔叔家也剛好到,於是大家互相問好,我把早已準備好的祝詞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向爺爺奶奶叔叔伯伯們一遍遍說過去,一個個壓歲紅包裝進我和堂妹堂哥的口袋。我想:現在各家生活都好起來,一過年,我們小孩的口袋也跟着鼓起來。

打爆竹放煙花 一個字樂

除夕夜,當大人們還在喝酒聊天時,我們小孩早就溜下桌子去玩爆竹。我和妹妹用壓歲錢買許多的爆竹玩,每當我在門前街道上點燃爆竹時,七歲的堂妹總是把耳朵捂得嚴嚴實實的,躲得遠遠的,十分害怕。

新年到,新年到,家家戶戶放鞭炮,這句話用在此時是再恰當不過。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爆竹聲此起彼伏,接連不斷,噼哩啪啦的,熱鬧非凡。點燃的爆竹在空中、在地上開出美麗的花,漂亮極。

正當我和堂妹玩爆竹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從杭州回來的堂伯來,我和妹妹趕緊跑過去說:大伯,新年好!大伯說:看,我給你們帶來的新年禮物,啊!原來是煙花和爆竹,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和妹妹迫不急待地把煙花擺在門前的道路中間,點燃引線,嗤、嗤、嗤的幾聲,天空盛開朵朵鮮花,又是幾聲清脆的爆裂聲,漆黑的天空頓時變得一片通明,遠處的高樓也依稀可辨,隨着一朵朵璀璨的鮮花的盛開,頓時傳來一陣陣驚喜的歡呼聲;煙花在空中飛舞,光彩奪目,絢麗多姿,一會兒象孔雀開屏,一會兒象飛龍在天,一會象大鵬展翅,一會兒象銀河飛瀑&&,好看極!

其中一種名叫降落傘的煙花,特別好玩,當點燃的引線燒完後,會從煙花的底部噴口噴出一團火花衝向天空,砰的一聲,火花炸開,一個降落傘從空中飄下,我跑過去接住,看着這完好無損的降落傘,心想:如何把這降落傘再廢物利用呢?如果在降落傘上再連着一個

鞭炮會怎麼樣呢?說動手就動手,我找來一些線和廢紙,把鞭炮包在紙裏,用線和降落傘連起來,然後跑到二樓的陽臺上,點燃鞭炮後向下拋,只見鞭炮在空中隨風慢悠悠地飄蕩,突然,砰啪,鞭炮在空中炸響。

哈,太有意思!妹妹在樓下高興得手舞足蹈,哥哥!太好玩,再來一個!。我不禁爲自己發明的新玩法而興奮不已。我想:不管幹什麼事,只要肯動腦筋,就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除夕夜看春晚 一個字喜

在我和堂妹放完煙花爆竹後,大人們也已吃完年夜飯,我和爸爸媽媽回到自己家中,早早地開啟電視坐到牀上,準備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媽媽在牀頭櫃上擺滿各種水果和零食。想到一邊看春晚,一邊吃零食的那種甜蜜的感覺,心裏的那種興奮啊,甭提!在我們的焦急等待中,春晚終於開始。

一個大型的舞蹈拉開晚會的序幕,表演者那優美、婀娜多姿的舞姿看得人眼花繚亂,讓人讚歎不已!接下來還有幾首歌曲,男女演員的婉轉歌喉、悅耳動聽。終於,我最喜歡的歌星周杰倫出場,他用獨特的歌聲演唱他自創的歌曲《蘭亭序》,我還隨着他的節奏在牀上擺動起來,惹得媽媽怨聲載道。趙本山、小瀋陽等人表演的小品《同桌的你》讓我們全家笑得合不攏嘴。

但讓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魔術《大變活魚》,場上有一缸金魚、一幅畫和一個水族箱,魔術師先要讓金魚聽他的話,我當時根本不相信,可是金魚真的聽他話,魔術師說什麼,金魚就做什麼,太神奇!之後,他還說要把畫上的金魚變到魚缸裏,全場的觀衆都說不信,可是當魔術師說張開你的眼睛,不要眨眼時,畫上的魚居然動,慢慢地遊進水缸裏,天啊!這是真的嗎?讓人無法相信啊!我都懷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問題,真是太厲害!魔術明明是假的,可是看上去卻是那麼的真實,這也許就是魔術的神奇之處。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3

過些日子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了,關於春節,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一片記憶,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着眼前的節日,腦海中閃過往昔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

——春節的燈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裏面還沒有電燈,平日裏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鋥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誌。

童年的春節,還有一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杆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裏,天一黑,就和弟妹們每人提着一隻燈籠,出門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豔,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製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緻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麼。

——春節的年畫

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牆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牆上,看上去滿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着大魚咧嘴笑,有身着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象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了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着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畫中的人在做什麼。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着兩條黑亮的辮子,穿着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裏神情專注的剪着窗花,旁邊一隻小花貓在耍弄着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裏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悅。常常盯着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裏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爲小夥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麼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裏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春節供奉的家譜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除夕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牆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臺,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後,把一面牆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裏面插上香點燃,香菸嫋嫋升騰起來。蠟燭臺和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着出神,想不出這麼多好吃的放在這裏,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着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着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和裝飾圖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着堂哥們來家裏和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裏男人和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說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麼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對於家裏等女孩子們來說,結婚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按祖上的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和家譜照面的,所以即使春節回父母家也是過了初三,那時供奉的家譜已經收起。在先祖的眼裏,嫁出的女兒也許真像是潑出的水,不值得眷顧吧。現在的人們不再講究過去的老規矩了,在春節的時候,出嫁的女兒們都可以回家。但許多人還是遵循過去都做法,也許認爲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神聖的,不想去破壞吧。

春節的記憶有許多許多,有的年代久遠,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記憶都包含着濃濃的親情,散發着濃郁的節日氣息;一串串記憶,把一個個閃光的片斷穿起,匯成美麗的生活畫卷。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4

福清春節的民俗活動就從“筅堂”(拂塵)開始。在農曆十二月廿三日至三十日間擇吉選一單日,捆紮新砍的竹枝爲帚,拂去房子內頂棚的灰塵,灑掃庭院,洗滌傢俱器皿,反住宅打掃得乾乾淨淨。筅堂日全家吃一餐豬血“調”薯粉,據說豬血有去穢除塵作用,把筅堂時吸入體內的塵污也清除乾淨。

福清民間還有祭竈的民俗。臘月廿四日民間定爲祭竈日,這天家裏備好竈糖竈餅果品蜜餞供祭家庭保護神竈君,送竈君迴天庭述職,叫做送神。第二年正月初四晚飯後,再備上香燭果品接竈君回來就任,叫接神。現在雖然不在廚房帖竈君圖,改貼春牛圖,它表達了人們祈求平安順利的良好願望。

送完竈君後,開始了“送年”活動。福清素來把女婿當作“半子”。每年臘月廿五起,女婿要備好年貨送到岳父母家,這叫做“送年”,新婚的頭年,女婿必須備豬蹄一雙,線面五斤,五素五葷十件禮儀,用食盒裝好,貼上紅紙,親自送到岳父岳母家。第二年以後,禮儀件數可不拘,但必須避開“四”的忌諱。

十二月廿八以後,家家戶戶都要巾春聯。福清的春聯有與衆不同的地方,它在紅聯身上加了一段白聯頭。這種習俗據說源於明嘉靖四十一年除夕,時倭寇入侵福清,百姓剛貼完春聯來不及吃年夜飯便逃命而去,等戚繼光率軍擊潰倭寇纔回來,有些人不幸蒙難,喪家就改貼綠色素聯,親戚朋友爲了表示哀悼,就在經聯上加巾白聯頭致哀。這白聯頭紅聯身一是表示全家平安,二則反映福清自古就有鄉里敦睦,和衷共濟的純樸民風。

分年是福清春節期間的重要民俗活動,家家戶戶都在除夕前一天入夜後舉行發年儀式。分年是人們在一年取得收成後祭拜天地神,祭拜祖宗的宗教儀式,沿襲下來便成了風俗。先備八果三牲祭天地,接着加上二葷祭保護神,最後備十素十葷祭祖宗。分年要焚香放鞭炮,意即上達天庭,下告地府。這些儀式雖有迷信色彩,但卻表達了福清人尊敬祖宗的美德。現在福清仍流行分年習俗,多數家庭都備些果品香燭祭供祖宗,以表子孫敬祖的孝心。

除夕夜,福清有守歲的風俗。除夕夜一家老少圍坐着吃團圓飯。年夜飯都湊成十碗十盤,取名十全十美之意。飯後長輩向未成家的晚輩送壓歲錢,家庭主婦“裝歲飯”,切好初一早上用的蔬菜魚肉,全家人在家長率領下,灑掃庭院,添滿水缸。以前民間還有“煨火母”的風俗,表示竈火延續、家庭興旺的意思。最後家長添油點燈,帶領全家圍坐一起,促膝談心,直到天明,這便是守歲。

正月初一親朋好友間相互拜年,這是全國都有的風俗,但福清初一拜年又有許多不同的風俗。福清人自古勤勞,初一都爭先恐後起早,取“初一起得早,全年都起早”之意。初一早家家戶戶煮線面,人人都吃線面,還配上太平蛋一雙,祈求“福壽綿長,太平如意”。民間還有第一口吃蛋而不喝湯的風俗,說是第一口喝湯出門便逢雨。吃完蛋後便出去拜年,主人或主婦須留一人在家接待來拜年的客人。拜年時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萬事如意,閤家平安。主人也作揖回賀,請客人進門,向客人敬菸請糖。路上遇到熟人,無論友善與否,一律點頭致意,或作揖互賀。

初一這天禁忌多,如忌掃地,怕掃掉財運;忌操九,怕不慎傷了皮肉不吉利;忌講晦氣話,怕言語相左傷了和氣;忌打小孩,怕哭聲不祥,這天小孩最高興不過,有什麼要求,大人多滿足他們;忌討債認爲喜慶日子不難爲別人,體現福清人寬懷仁愛的美德。

拜初二是寶清獨有的風俗,也稱拜新座。凡上一年有成年人逝去的家庭,都在初二這天設靈座讓親友弔唁。拜初二這一習俗也與倭患有關,據說明末倭寇入侵,人們逃難而去。待戚繼光率兵擊潰倭寇,逃難的人們回來過年,初一見面互道平安,第二天便到死難者家中弔唁,沿襲下來,成了風俗。因此福清民間初二是不能上人家的門,以爲晦氣,當然拜新座不在此限。

福清南部操莆仙方言的地區還有初五做“大歲”的風俗。據說當年人們逃倭患時,無法回鄉過春節,直到戚繼光擊潰倭寇後,人們才返回家園,初過除夕,凡有幸生返者都趕在正月初五回家做“大歲”。

福清的元宵節自有特色。這天晚上,工農商學各界人士都參加過利橋活動,利橋就是瑞雲塔附近的龍首橋,人們過元宵到瑞雲塔登高觀賞融城夜景,多半要到利橋上憑欄觀賞龍江上的遊船,這種過利橋習俗被當作吉利之舉。正月十五夜之前二三天,人們還集中在社址前燃放煙花,觀看彩燈遊村,當年添了男丁的人家還要給“遊燈”的人分燭,以示吉慶。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5

過幾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了,關於春節,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一片記憶,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着眼前的節日,腦海中閃過往昔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裏面還沒有電燈,平日裏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鋥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誌。

童年的春節,還有一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杆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裏,天一黑,就和弟妹們每人提着一隻燈籠,出門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豔,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製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緻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麼。

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牆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牆上,看上去滿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着大魚咧嘴笑,有身着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象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了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着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畫中的人在做什麼。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着兩條黑亮的辮子,穿着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裏神情專注的剪着窗花,旁邊一隻小花貓在耍弄着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裏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悅。常常盯着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裏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爲小夥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麼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裏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除夕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牆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臺,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後,把一面牆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裏面插上香點燃,香菸嫋嫋升騰起來。蠟燭臺和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着出神,想不出這麼多好吃的放在這裏,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着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着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和裝飾圖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着堂哥們來家裏和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裏男人和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說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麼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對於家裏等女孩子們來說,結婚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按祖上的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和家譜照面的,所以即使春節回父母家也是過了初三,那時供奉的家譜已經收起。在先祖的眼裏,嫁出的女兒也許真像是潑出的水,不值得眷顧吧。現在的人們不再講究過去的老規矩了,在春節的時候,出嫁的女兒們都可以回家。但許多人還是遵循過去都做法,也許認爲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神聖的,不想去破壞吧。

春節的記憶有許多許多,有的年代久遠,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記憶都包含着濃濃的親情,散發着濃郁的節日氣息;一串串記憶,把一個個閃光的片斷穿起,匯成美麗的生活畫卷。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6

過幾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了,關於春節,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一片記憶,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着眼前的節日,腦海中閃過往昔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裏面還沒有電燈,平日裏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鋥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誌。

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杆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裏,天一黑,就和弟妹們每人提着一隻燈籠,出門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豔,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製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緻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麼。

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牆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牆上,看上去滿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着大魚咧嘴笑,有身着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象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了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着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畫中的人在做什麼。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着兩條黑亮的辮子,穿着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裏神情專注的剪着窗花,旁邊一隻小花貓在耍弄着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裏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悅。常常盯着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裏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爲小夥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麼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裏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除夕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牆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臺,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後,把一面牆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裏面插上香點燃,香菸嫋嫋升騰起來。蠟燭臺和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着出神,想不出這麼多好吃的放在這裏,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着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着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和裝飾圖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着堂哥們來家裏和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裏男人和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說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麼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對於家裏等女孩子們來說,結婚後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按祖上的規矩,出嫁的女兒是不能和家譜照面的,所以即使春節回父母家也是過了初三,那時供奉的家譜已經收起。在先祖的眼裏,嫁出的女兒也許真像是潑出的水,不值得眷顧吧。現在的人們不再講究過去的老規矩了,在春節的時候,出嫁的女兒們都可以回家。但許多人還是遵循過去都做法,也許認爲先輩們流傳下來的規矩還是很神聖的,不想去破壞吧。

許多,有的年代久遠,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記憶都包含着濃濃的親情,散發着濃郁的節日氣息;一串串記憶,把一個個閃光的片斷穿起,匯成美麗的生活畫卷。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7

小年到了,大年還會遠嗎?不遠,馬上就到!小年到,祭竈忙,衣食無憂保健康。今天是小年,我寫了一篇文字,祝親愛的朋友們:心中的希望與夢想馬上實現!小年吉祥!——題記

今天是農曆臘(十二)月二十三日,東北民間稱爲過小年,南方是十二月二十四日過小年,這一天是祭竈的日子。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小年,一年裏最後一個驛站,馬上就要迎接新春佳節的到來。淡妝素裹牽住了我的手,感嘆時如流水,年年都有不一樣的感覺和感觸。

小年,是中國傳統文化民間祭竈、掃塵、吃竈糖的日子。民謠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竈神。“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是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則爲二十五日舉行祭竈。中國地域廣闊,南北過節的習俗總是有很大差異的。東北的小年,普通百姓很當回事的。過小年,祭竈。東北有首民謠:“糖瓜祭竈,新年來到”。祭竈君,希望“竈王爺”保佑全家平安。竈君,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記述春秋時孔丘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竈”的話。先秦時期,祭竈位列“五祀”之一。臘月二十四,爲掃塵之時,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臘月二十三、竈君爺爺您上天,嘴裏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這是關於過小年兒的民謠。小時候媽媽教我的,如今,我又給小外孫唸叨了。

今天是小年,再過一週就是春節了,這不馬上就要過大年了,真的讓人感受到時光老人的腳步匆匆了。小時候,我的夢想就是能天天吃到過年時吃的東西。在那個貧困的年代,平時沒有好吃的東西,便把過年當成了自己能美食幾天的她日子。現在想小時候吃麥芽糖的情景,禁不住暗自浮想:如今都倡導與時俱進、健康生活了,不知竈神是否也會嫌糖瓜過於甜膩想嘗試點新鮮玩意呢?“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是過去民間關於竈公的一副對聯。自從人類懂得用火之後,竈就成了人們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如今,城鎮居民很少有用老爐竈的了,幾乎都用上了天然氣了,自然帖這樣對聯的也就少了或者說是沒有了。但是過小年的習俗還不會離開我們,這也是民俗的一種延續。真心希望有着中國民俗寓意的臘月二十三的小年,能馬上成爲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寒過後是小年,大寒時候,寒潮南下頻繁,是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冷時期。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冰天雪地、天寒地凍。20xx年的小年就在大寒後兩天,這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今天是四九的第五天了,俗語說“三九四九冰上走”,現在的路有許多積雪和寒冰,讓人感受到的是寒冬臘月的透骨之寒。行走在風雪中,零下27、8度的氣溫,讓路上的行人加快了行走的速度。每當我走在寒冷的路上時,會想起崑曲《林沖夜奔》中的“大雪飄,撲人面,朔風陣陣透骨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應該就是發生在這樣的時候。不知道那時“最憐萬死逃生地,真是魁奇偉丈夫”的林沖在風雪山神廟是否也過了小年?我真奢望能在夢中與林沖做一次對話,聽他給我講述草料場那驚神泣鬼的一幕。這個想法也許真的是我永遠的夢了!無論能否做一個這樣的夢,這是我的夢想。我希望馬上能實現,但我知道人生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小年,自然要吃竈糖,這也是一種習俗了。早晨在早市買了200克竈糖。拎着買的菜和竈糖往回走,看看手裏的竈糖,想起小時候吃竈糖的情景了。記憶中的竈糖可真是好吃啊!那時候爸爸會把買回來的竈糖放在棚子裏,晚上放過鞭炮後,爸爸就從天然冷庫一樣的棚子裏取來那長長的、扁扁的、冰涼冰涼的糖給我。那時的竈糖才咬下去的時候是酥酥的並不覺得甜,到嘴裏就化了,化得軟軟的,黏黏的,粘在舌頭上,牙齒上,突然就感覺到了滿嘴的甜味。那糖的甜味卻深深地烙進了我的記憶,今天那甜味已變成了對故去的父親的永遠的思念……

小年到了,大年還會遠嗎?不遠,馬上就到!馬上,是立即的意思。作時間副詞,表示時間很短的意思,也是非常快的意思。今天是小年,竈王爺又要“上天言好事”去了,晚上我也會在竈臺邊兒擺上粘他嘴的糖,盼着他述完職,年三十兒能“下界保平安”!當然這個美好的願望也得馬上變成文字送給我的朋友們。小年到,祭竈忙,衣食無憂保健康。祝親愛的朋友們:心中的希望與夢想馬上實現!小年吉祥!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8

過大年壓歲錢 一個字爽

爆竹聲聲辭舊歲,在連綿不絕的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又一個春節。春節,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有很多的習俗,比如打爆竹,據說是爲了驅趕年獸;除夕夜守歲,據說是爲了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春節那幾天,家家喜氣洋洋,掛上了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大人們忙忙碌碌,小孩們嘻嘻哈哈!好不熱鬧!

除夕那天,天公很作美,在連續的陰雨天氣後終於放晴。寒假裏每天都起牀很晚的我,那天卻起得格外早。因爲,想想新衣服,想想壓歲錢,聞聞那香氣撲鼻的爆竹煙味兒,在凌晨的睡夢中,我笑着笑着就醒了,一醒了便再也難以入眠。我乾脆一骨碌穿衣起牀,吵着磨着爸爸媽媽早點起牀去奶奶家。因爲今天不僅是過年,關鍵是還有可以自由支配的壓歲錢。

一到奶奶家,沒想到大伯家和叔叔家也剛好到了,於是大家互相問好,我把早已準備好的祝詞身體健康,工作順利、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向爺爺奶奶叔叔伯伯們一遍遍說過去,一個個壓歲紅包裝進了我和堂妹堂哥的口袋。我想:現在各家生活都好了起來,一過年,我們小孩的口袋也跟着鼓了起來。

打爆竹放煙花 一個字樂

除夕夜,當大人們還在喝酒聊天時,我們小孩早就溜下桌子去玩爆竹了。我和妹妹用壓歲錢買了許多的爆竹玩,每當我在門前街道上點燃爆竹時,七歲的堂妹總是把耳朵捂得嚴嚴實實的,躲得遠遠的,十分害怕。

新年到,新年到,家家戶戶放鞭炮,這句話用在此時是再恰當不過了。一串串鞭炮在人們手中點燃,聲音真大,四處飛濺,彷彿要把每一個祝福送到千家萬戶,爆竹聲此起彼伏,接連不斷,噼哩啪啦的,熱鬧非凡。點燃的爆竹在空中、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

正當我和堂妹玩爆竹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從杭州回來的堂伯來了,我和妹妹趕緊跑過去說:大伯,新年好!大伯說:看,我給你們帶來的新年禮物,啊!原來是煙花和爆竹,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我和妹妹迫不急待地把煙花擺在門前的道路中間,點燃引線,嗤、嗤、嗤的幾聲,天空盛開了朵朵鮮花,又是幾聲清脆的爆裂聲,漆黑的天空頓時變得一片通明,遠處的高樓也依稀可辨,隨着一朵朵璀璨的鮮花的盛開,頓時傳來一陣陣驚喜的歡呼聲;煙花在空中飛舞,光彩奪目,絢麗多姿,一會兒象孔雀開屏,一會兒象飛龍在天,一會象大鵬展翅,一會兒象銀河飛瀑&&,好看極了!

其中一種名叫降落傘的煙花,特別好玩,當點燃的引線燒完後,會從煙花的底部噴口噴出一團火花衝向天空,砰的一聲,火花炸開了,一個降落傘從空中飄下,我跑過去接住,看着這完好無損的降落傘,心想:如何把這降落傘再廢物利用呢?如果在降落傘上再連着一個

鞭炮會怎麼樣呢?說動手就動手,我找來了一些線和廢紙,把鞭炮包在紙裏,用線和降落傘連起來,然後跑到二樓的陽臺上,點燃鞭炮後向下拋,只見鞭炮在空中隨風慢悠悠地飄蕩,突然,砰啪,鞭炮在空中炸響。

哈,太有意思了!妹妹在樓下高興得手舞足蹈,哥哥!太好玩了,再來一個!。我不禁爲自己發明的新玩法而興奮不已。我想:不管幹什麼事,只要肯動腦筋,就一定會有新的發現。

除夕夜看春晚 一個字喜

在我和堂妹放完煙花爆竹後,大人們也已吃完年夜飯,我和爸爸媽媽回到自己家中,早早地開啟電視坐到牀上,準備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媽媽在牀頭櫃上擺滿了各種水果和零食。想到一邊看春晚,一邊吃零食的那種甜蜜的感覺,心裏的那種興奮啊,甭提了!在我們的焦急等待中,春晚終於開始了。

一個大型的舞蹈拉開了晚會的序幕,表演者那優美、婀娜多姿的舞姿看得人眼花繚亂,讓人讚歎不已!接下來還有幾首歌曲,男女演員的婉轉歌喉、悅耳動聽。終於,我最喜歡的歌星周杰倫出場了,他用獨特的歌聲演唱了他自創的歌曲《蘭亭序》,我還隨着他的節奏在牀上擺動起來,惹得媽媽怨聲載道。趙本山、小瀋陽等人表演的小品《同桌的你》讓我們全家笑得合不攏嘴。

但讓我最感興趣的還是魔術《大變活魚》,場上有一缸金魚、一幅畫和一個水族箱,魔術師先要讓金魚聽他的話,我當時根本不相信,可是金魚真的聽他話,魔術師說什麼,金魚就做什麼,太神奇了!之後,他還說要把畫上的金魚變到魚缸裏,全場的觀衆都說不信,可是當魔術師說張開你的眼睛,不要眨眼時,畫上的魚居然動了,慢慢地遊進了水缸裏,天啊!這是真的嗎?讓人無法相信啊!我都懷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了問題,真是太厲害了!魔術明明是假的,可是看上去卻是那麼的真實,這也許就是魔術的神奇之處。

春節的作文1500字 篇9

在我們湖北潛江,春節和各地區過的一樣,習俗也差不多。我們一般在老家過春節。面是我們的春節大約在立冬之後的臘月就開始了……

立冬之後,我們就要開始準備過年的用品了,也就是準備“年貨”,這可要大費些時間,有很多東西都要提前準備好,要“動用”全家成員,老人去菜場買醃製臘製品的材料,菜場被擠的水泄不通。家裏到處都是蒸鍋、碗、壇、罐等等一大堆的“雜物”,因爲我們要做過年的好吃的呀!醃肉、魚、滷菜、打餈粑等。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醃臘製品,不過我不太喜歡鹹的,呵呵!接下來就是我最喜歡的“好玩的自制品”了,我總是幫助她們做這些那些東西:灌香腸,我可喜歡吃了;打餈粑,黏黏的很好玩;炒炒米,浮在碗裏可有趣了,還有打魚糕,做肉圓子,打豆餅等等,在農村,他們還會把自己家的豬、雞殺掉來過年……

在我們這兒臘月二十四過小年,表示就已經進入了過年的時期了。大家也都已經進入了春節的氣氛中,年味兒漸漸變濃了。到了這幾天,街上賣對聯的、賣年畫的滿街都是,來買的人絡繹不絕,廣場兩邊也都紛紛掛滿了燈籠,到處紅紅火火。還必須把年貨準備好:零食、餅乾、水果、糖……都缺一不可呀。因爲街上店鋪在正月初一就關門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大掃除,把房子的裏裏外外打掃得乾乾淨淨,讓整個房子煥然一新,準備迎接新的一年。這一天,到處都顯出一派忙碌而歡樂的景象。

而在過春節中,我最喜歡的還是除夕。喜歡它那熱鬧、喜慶的景象。每逢春節如期而至,人們都“鬧騰”起來了,年味兒十足。紅紅的春聯載着滿紙的祝福貼上了門框;“倒福”貼上了門板;燈籠也掛在了門前屋檐下;還要去祭祖點燈,鞭炮聲也噼嚦啪啦響個不停……到了這時,就要把之前提前準備好的年菜放入鍋中,做出一盤盤美味可口的團圓飯,團圓菜。一大家子圍坐在大圓桌前,吃着“鋪”滿了一大桌子的團圓飯阿,相互說着祝福的話,敬着酒,桌上的飯菜令人垂涎三尺,色香味美。而小孩子總是耐不住性子,總是先搶着把菜放到碗裏“壘起來”。我們還要和家人們一起一邊看着每年一次的《春節聯歡晚會》一起守歲,爲家人保平安。看完春晚就到了零點,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了起來,彷彿也在爲人們祝福,大家的臉上都帶着擋不住的興奮,甚至激動,會心的笑容也情不自禁的從人們臉上流露出了……這天晚上必須洗大澡,辭舊迎新,把過去一年的污穢全洗走,要穿上新衣服迎接“年”的到來。還必須燈火通明,不許間斷。

到了正月初一,街上靜的出奇。各個店鋪都關了門,沒有多少人走動,這天是要拜年的。跟着爸媽去同族人那裏去。拜年道喜,每個人都喜氣洋洋的。小孩子們這時候總是最高興的了,只要你的小嘴兒甜一點,向老人們磕頭辭歲,就會得到自己的夢寐以求的壓歲錢,除老人外的長輩也要給小孩子們壓歲錢,小孩子們一拿到渴望已久的壓歲錢就會興奮的笑開了懷,心裏樂滋滋的,不過,最終還是要給爸爸媽媽,拿了回去,說是“保管”,這也是讓小孩子們過會兒癮罷了。還有這天是不能掃地的,不然會把喜氣掃走的,不能洗澡、換衣服。不過到了晚上,大家在一起放鞭炮、放煙花。好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色,歡樂極了。正月初二初三亦是如此。正月初二時要給岳父母拜年,一起吃頓飯。正月初三後,就要開始走親訪友了,大家歡聚在一起,好不熱鬧!到了初五、初六時店鋪才陸續開門,就這樣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

元宵節,是春節中的又一個高潮,也是春節的最後一個項目了。花燈展覽,樣式繁多,讓人眼花繚亂、美不勝收;舞龍舞獅,那一截截一段段的龍、獅,繞來繞去、黃中帶紅、紅中帶綠,又讓人眼花繚亂了;劃彩龍船,一個隊伍又一個隊伍在門前不倦的表演着,也是一種驅除邪氣的習俗;這天兒廣場上到處都能見到煙花的影兒,煙火不斷,那一朵朵沖天綻放的“花朵”,形態各異,五彩繽紛的;放許願燈的人也不少呀!那一個個不同大小,不同色彩的孔明燈都載着相同的新年祝福飛向天空,載着人們美好心願飛天而去,遠遠看去,像滿天的星星,真漂亮啊!……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到處“鬧騰”着,雖然雜音多,但也扼殺不了人們歡騰的氣氛和又一次“出現”的年味兒!既然是元宵節,又怎麼能不吃湯圓呢?一想起那個甜味兒,一個字兒,饞……

元宵節一過,潛江的春節也就正式結束了。人們該幹什麼的都幹什麼去了。一眨眼,時光緩緩流去,春節也又遮上了她的面紗,悄悄地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