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延續生命的傳奇作文1500字

延續生命的傳奇作文1500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標本製作,卻沒包含在這三百六十行裏,但蘇新剛已經在這行幹了三十多年。

延續生命的傳奇作文1500字

在普通人的眼裏,標本製作這行跟動物屍體打交道,多少都帶着些神祕和敬畏的氣息。

蘇新剛就是這神祕行業中的一員,從1984年開始接觸,到現在已有三十多年的標本製作生涯,說他擁有一雙“復活生命”的巧手,一點也不誇張。

蘇新剛是青島水族館海產博物館標本製作部的經理,走進他的辦公室,像是在參觀一座迷你的自然博物館:眼神銳利的雄鷹、憨態可掬的企鵝、身材矯健的羚羊全都活靈活現地在這裏共處一室。不禁想起了好萊塢大片《博物館奇妙夜》,在夜晚12點的鐘聲敲響之後,這裏的動物們會不會全都活過來,大搖大擺地走來走去呢?

不是殺戮,是挽留

一件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可令觀察者留下終生難忘的記憶,可生命因鮮活而美麗,因此不少人認爲把動物做成標本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如果爲了一己私慾而濫殺生命,的確值得聲討,但這並不是製作動物標本的初衷。

“製作標本的初衷不是殺戮,而在於挽留。”蘇新剛解釋,把動物做成標本,可以儲存生物資源和生物資訊,還有不少科研作用,瞭解多彩生物世界以及動物與人類的關係。“尤其現在這個時代,大量物種出現滅絕危機,標本可以說是讓後人看到它們真面目的最好方式。”他強調,現在的標本製作都是利用動物園、水族館的死亡動物,不存在任何殺戮。

“國內的標本製作基礎,最早是源自歐洲的剝製技術,尤以英國的水平最爲先進。”對於標本製作的歷史,蘇新剛再熟悉不過。很多歐洲的皇家貴族,都喜歡在豪華莊園或別墅裏懸掛羚羊、麋鹿、棕熊等動物爲主的首級標本作爲裝飾,這也是當地狩獵文化的延伸產業。

19世紀末期,這種文化漸漸傳入中國,在北方就產生以劉家爲代表的標本製作藝人,其創始人劉樹芳是中國最早一批受過專門培訓的標本製作技師;南方則以福建的唐家爲代表,如今武漢大學標本館館長唐兆子便是唐家後人。在標本界,都知道“南唐北劉”的大名。國內標本製作,大多學習和借鑑“南唐北劉”的.技術。蘇新剛也不例外,經過經年累月的琢磨,才漸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熱愛是前提

“做標本,首先要喜歡動物。”這是蘇新剛給剛進門的徒弟上的第一課。因爲所有的標本製作都是從研究動物開始的,只有瞭解動物的骨骼構造和生活習性,才能將死去的生命還原成生前的樣子。“比如老鷹,它的生態和表情是非常豐富的,特別是看見獵物要捕食時那種躍躍欲試的雄姿,是標本製作要掌握的形神要點。”蘇新剛每次做老鷹標本的時候,都會把自己想象成一隻鷹,怎麼飛,什麼動作,甚至模仿它的叫聲,就是爲了最大程度地還原。

聽起來好像很好玩,做起來卻並不輕鬆。因爲再怎麼有趣,做標本的第一步還是要跟屍體打交道。哺乳類的動物遺體還好說,最苦最累的大概要數處理海洋魚類了。在採訪的時候,正巧碰到一隻擱淺喪生的鯨魚被送過來,於是有幸參觀了一次現場製作。先不說現場極其濃重的腥臭味,光是那血淋淋的剝製現場,就連見多識廣、人高馬大的攝影師漢子都直呼受不了,頓時對眉頭都不皺一下的標本師傅肅然起敬。

“標本製作其實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不是打心眼裏熱愛這一行,多半就中途離開了。早年跟蘇新剛一起當學徒,現在仍在做標本的寥寥無幾。而他的徒弟,能一直做下來的也很少。

環境苦,收入低,是國內標本從業者的普遍現狀,主要還是源自中國傳統文化裏對標本這行的不熟悉和排斥。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入土爲安,也不像歐洲那樣有狩獵的傳統,國人對標本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還很低。

蘇新剛講起多年前遇到的一件事:有一年福建的福鼎縣海邊擱淺了8條抹香鯨,每條有12米長,場面十分壯觀。當地的老百姓認爲這事極不尋常,便把抹香鯨供奉了起來。但因爲鯨魚太大不方便,便將鯨魚的牙齒鑿下各自拿回家裏供了起來。蘇新剛一行人接到消息去福鼎縣幫忙處理抹香鯨屍體的時候,發現牙齒全都不見了,只好和當地的相關人員挨家挨戶的說明原委,希望村民能把牙齒歸還。但很多人都不肯,最後花了好大一筆錢,纔買回了一套完整的牙齒。“對於標本而言,這一套完整的抹香鯨牙齒非常珍貴,在全國也是少有的,”蘇新剛感嘆道。

生命在延續

想成爲優秀的標本大師,還要有過硬的基本功。跟雕塑的原理相似,標本也得先有骨架才能加工潤色,這就要求標本師必須懂解剖的知識,能把握骨骼和肌肉的走向。蘇新剛說製作過程其實簡單,無非就是剝皮、防腐、假體制作、填充、縫合、整形與修飾這幾步。但新手來操作,光是剝皮這一步就夠練好幾年。

難度較高的是鳥類,因爲飛禽類的皮毛骨肉連接比較緊密。難點在於將肉和骨頭剔除而不能傷到皮毛,連爪子裏的肉絲都要剔除乾淨,然後再幹燥防腐。“鳥類中最難做的是鴿子,它的皮薄如紙,接近透明,稍有疏忽就會破。”僅是剝皮這一步,就能把不少立志成爲標本師的青年們難住。

處理完動物遺體之後,整形也是考驗標本師功力的關鍵。“就像做琴一樣,光有外面的形不行,得能做出那種獨特的絃音來纔算好作品。能否讓動物標本蘊含着精氣神兒,就看標本師的綜合能力了。”

蘇新剛說自己給標本整形時,都會聚精會神地模仿動物的神態動作。這在不知情的人眼裏,頗有些喜劇效果,可懂他的人明白,這又是達到忘我的創作境界了,下一個佳作很快就要面世了。

雖然屬於藝術創作,但標本還是要按照正常尺寸和比例製作,特別是最後的修飾和美化,“這一步,基本按照1:1的比例製作,跟雕塑不一樣。”比如鯨魚的尾鰭是水平的,鯊魚的尾鰭是垂直的,不能爲了追求藝術美就讓標本的體態走形。蘇新剛說:“技術和藝術相比,首先要尊重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