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春節的作文1200字合集七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春節的作文1200字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春節的作文1200字合集七篇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今天,聽婆婆說明天要帶我去趕集,我頓時樂得喜笑顏開,一蹦三尺高,活像只快樂的小兔子,情不自禁地高聲喊道:“哦,婆婆對我真是太好了!”婆婆忙說:“哎哎哎,別跳別跳,你別高興得太早了,我醜話說在前面,趕集是要早起的,你能起得來就去,起不來就別去了,趕集的人多又雜亂,你可能會走丟的!”我嘟囔道:“哎呀,婆婆,四天才趕一次集,好不容易纔有一次機會,您就別掃我的興了,讓我去吧。”“好好好,明天早點起來”,婆婆颳了一下我的鼻子說。

晚上,我躺在牀上,想着明天就要趕集了,興奮不已,難以入眠。第二天一大早,我便興高采烈地搖醒還在睡夢中的婆婆,說:“好婆婆,快起吧,您忘了今天要去趕集嗎?”“別煩我,你看才幾點呀?”婆婆睡意惺鬆地從枕下掏出手錶,我一看才凌晨五點,便抱歉地扶婆婆躺下,說:“對不起哦,我不吵你了,只是我太興奮了,想早點去趕集,您再睡一會,我可睡不着了,我得起來了。”“呼—呼”,這定睛一看,哈,婆婆又像個孩子般地沉浸在夢鄉中了......

過了半小時,我們梳洗完畢就一人挎着個籃子出發了。到了街上,我叫道:“哇,只道行路早,更有早行人呀。才六點多一點,街上已經是人來人往、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熱鬧非凡、水泄不通了耶!”婆婆說“別大驚小怪的,注意形象。”“對不起,我從來沒看見這麼早就有這麼多人的場面,一下子用了五個形容車多、人也多的成語了,失態失態。”“趕緊走吧,我們可不能落在後面了”,婆婆笑盈盈地說。於是,我們也不甘示弱地加入了搶購大軍。不一會兒,我們的籃子便快裝滿了,這時,我們走到了一個地方,只見裏三層外三層圍了很多人,我們好奇地走過去,婆婆好不容易纔打聽到原來是賣蔥的,因爲價廉物美,才一元錢一斤,所以引來了許多買蔥的人,婆婆見了也動了心,可是她因爲心寬體胖,便叫我往人堆裏擠,我說:“這樣不太好吧,這麼做畢竟是不講文明禮貌的表現呀。”婆婆急急地說:“沒事,趕集是‘趕急’的諧音,意思是不僅要起得早,還要買得快,快擠進去吧”。我深知“婆命難違”,便靈機一動,使了個雕蟲小技,我先擠了進去,過幾分鐘便空手出手,對婆婆說:“人太多了,幾乎鞋子挨着鞋子,我拿不到”,說着自己也仍不住笑了起來,可不知是婆婆有特異功能深藏不露還是怎麼着,我說完話,她居然猜透了我的心思,摸了一下我的頭說:“我看,不是拿不到是不想和別人搶吧”。我伸了伸舌頭。婆婆說:“既然你不想和別人搶,那我們就排隊吧”。等我們買了蔥,便急急忙忙地去賣肉的市場了。

過了一會兒,我忽然覺得少了什麼,仔細盯着婆婆看:啊,丟了一個籃子!“這下糟了,籃子丟了,婆婆!”“什麼,籃子丟了?”婆婆也大吃一驚。“我還以爲您拿着呢”。我小聲說。“我還以爲你一直拿着呢?快想想,會丟在哪兒?”婆婆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可能是在賣蔥的那兒,我們回去找找吧”,我無可奈何地說。“算了,沒用了,肯定找不到了”,婆婆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是好人多”,我堅決地說,“我們還是去看一看吧”。婆婆總算同意了,我們立即“快馬加鞭”地趕到了賣蔥的地方,只見這時只有老闆娘一個人站在那裏,面前端端正正地放着我們的籃子,老闆娘熱情地說:“是不是你們的籃子,在我這兒呢,我看到後,立即代你們保管好,菜一樣也不少,全在籃子裏”,說着便把籃子遞給了婆婆,婆婆和我一個勁地說“謝謝,謝謝”,她看見籃子都快滿了,菜都快掉了,便又盛情地拿出兩個新塑料袋讓我們把菜放在塑料袋裏。看到老闆娘這麼熱情、善良,我彷彿看到了新年的美好希望,人與人之間和平相處,多好啊。

回到婆婆家以後,我不禁思緒萬千:農村變化可真大呀,大家的日子好過了,社會風氣也改變了,真是太好了!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中國最重視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

城市裏,爲了顧及安全,不準放鞭炮,小孩子沒有像他們的父輩一樣體會到鞭炮聲聲帶來的生氣,年味是淡了點,但也無礙人們過年的熱情。對於小孩來說,有新衣服穿,有紅包收;對於大人來說,有了七天長假,有了探親訪友的好機會。在這裏,我要說說,人們過年都在做什麼?

一、探親

中國人是重視親情的,過年是出嫁女“回孃家”的好日子。丈夫陪同妻子、帶着孩子回丈母孃家拜年是年初二的一道風景線。路上都是探親的人羣。過年了,家人有時間聚在一起,是情感交流的極好渠道。老舍說: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有點孩子氣。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裏,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裏是安定的。”

女兒是母親的貼心棉襖,丈夫陪妻子回孃家是妻子的最大幸福。丈母孃見到女兒過着幸福的生活,自然感到滿足。親情在過年時節是最放大的體現。

二、訪友

出來工作外,各自爲了生活打拼,朋友之間少有相聚的時候。中國人對於自己在讀書時候相知相交的同學一般在春節時會聚一聚。雖然平時大家或者有電話來訪,但難得春節大家都有空,所以很多的同學聚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同學們聚在一起,談生活、談工作、談家庭,勞碌了一年的人們有了一個情感宣泄的對象。周作人在《關於尺牘》說:

“人生少年時初出來涉世交友,視朋友不甚愛惜也,及至足跡半天下,回想舊朋友,實覺其味深長。蓋升沉顯晦,聚散離合,轉盼間恍如隔世,於極空極幻之中,七零八落,偶然乘下幾個舊朋友在世,此舊物也,能不想殺,況此舊友實比新友之情深十倍耶。”

我覺得很好地反映了國人對友情的重視,對舊友的珍重。趁着大好的春節假期,聯絡感情,實爲許多人開心的一大事情啊!

三、旅遊

平時沒有時間出外旅遊,雖然在黃金週旅遊的費用相對平時較高,一家人聚在一起去旅遊也是很多家庭首選的事情。可以本地遊,可以省內遊,可以省外遊,視乎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

對於情人來說,趁此大好機會,增加彼此的認同感,同樣是一極好方式;對於新婚夫婦來說,孩子還沒有來到人世,沒有小孩的羈絆,只有兩人世界,在旅遊中游山玩水,或去北方賞雪,新婚燕爾,共度蜜月,幸福如天上的神仙;對於一家三代的家庭來說,此情此景之家人齊旅遊,讓人感受家庭的溫馨。旅遊,是一個幸福的載體,載着親人的幸福。幸福在哪裏?就在一家人的其樂融融中!

四、逛街

新春佳節,百業興旺。許多商場會趁此搞促銷活動;當地政府爲了增加過年氣氛,會搞很多娛樂節目。一家大小出外逛街,也是過年時節很開心的事情。

所以,節日裏的城區街道,一派喜氣洋洋,人山人海;購物廣場裏,人們選購貨物,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如果你想觀察人們的幸福表情,那麼在商場中仔細留意,你就會發現,商場真是社會幸福縮影的極好展示。在這裏,你會感覺人們的幸福,源自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

我只是說了人們過年都在做什麼的四點內容!當然,在過年,人們選擇的活動很多很多,許多是我想不到、沒有說到的。各種各樣的活動,視乎各人的年齡、興趣、收入、需求。周作人在《談文》一文中說:

“少年壯年中年老年,各有他的時代,各有他的內容,不可互相侵犯,也不可顛倒錯亂。最好的辦法還是順其自然,各得其所。北京有一首兒歌說得好,可以唱給諸公一聽:

新年來到,糖瓜祭竈。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老頭子要戴新呢帽,

老婆子要吃大花糕。”

這一段話,放在過年人們都在做什麼,是很恰當的解釋、說明!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在每個嶄新的日子裏,快樂的吶喊着。不經意間。猛的擡頭髮現世界變了。從昨日的簡單樸素變成了今日的絢麗和熱鬧。不知何時,那碩大的紅燈籠跳上了高樓,在風中調皮的搖動這發福的身軀;還有那一瀉千里閃着這金燦的亮光的對聯,在各自比拼着這看誰更有才……不經意間,春節卻踏着輕盈的腳步到來。

逛廟會

拖着沉重的步子終於來到這美麗山村的小鎮上。老遠就聽到了叫賣聲。走近一看,傻眼了,眼前滿是奼紫嫣紅穿着豔麗服飾的人們在窄小的街道上移動着。既然來了,當然是衝啊。"老闆,這中國結怎麼賣啊 ""這個,這個好看着咧,買個掛在家可以保一生平安,很便宜,五塊一個。姑娘買幾個吧!""便宜點吧,老闆四塊一個怎樣,我買四個,大家都發財嗎!""好了,賣你,下次再來!"……"老闆,來幾串冰糖葫蘆!""好咧,冰糖葫蘆好看,紅似火,來年一定紅紅火火!""小哥,夾幾片臭豆腐試試!""歐可,臭豆腐,十里飄香……"

廟會上,你不僅可以購物,品嚐小吃,各取所需,熱鬧非凡。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欣賞到獨具民間風情的說書和皮影戲。說書先生穿着大紅棉襖,繪聲繪色的將古典名著給你娓娓道來。時喜時悲,時緊時鬆,引得觀衆滿是喝彩。皮影戲我還是見頭回,挺有趣的。幾個小人兒互相叫囂着,時踢腿,時鞠躬,像是在給予觀衆們道祝福一般……

廟會上的一切洋溢着濃郁的鄉土文化氣息。

吃年飯

一波未來,一波又起。大年三十沒有一秒是平靜的,五點未到,炮聲四起。開飯了,在滿桌的佳餚中,有兩樣是必不可少的。其一,年年有魚——魚;預示着全家富貴吉祥有餘。其二,是閤家團圓的湯圓;預示着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特製的大團桌上,父母兄弟圍着坐。我和幾個小鬼則草草的吃過飯,便衝出去放煙火去了;而那些好久不見的大人們,倒杯酒互相道唱着"兄弟,來,乾杯,祝你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好,我也祝你恭喜發財,乾杯"。"爹,我敬您一杯,祝您老身子骨越來越結實"!"我祝你事業有成,年年有餘"……團桌上,乾脆響亮的酒杯聲預示着來年的興旺。大人們爽朗的笑聲和熱情的祝福預示着來年的燦爛。

飯間,家家戶戶又是放鞭炮,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成了連綿的一片,這一刻,過年的氣氛也就更濃了。

拜年

吃完飯,七點一過大人小孩便又全出動了,三五個大人一桌麻將,一桌牌到凌晨。而小孩則二三十人一起結伴而行,家家戶戶去拜年,從那橋的小道的開端一路走過穿梭在叢林的小屋中間,打着自制的小燈籠,走過一家,一個接着一個的道來"恭喜發財","恭喜發財"那麼這一家便會拿來大袋的糖果,依次發給每個小孩,頓時,他們臉上就洋溢着像陽光般燦爛溫暖的笑容。偶爾,坐進去,女主人便會拿出自己家裏的果盤請不知名的小客人吃。泡茶,極盡地主之宜的熱情招待新年送祝福的小財神們。拜年的小朋友一路上吃着,玩着,叫着,鬧着,笑着,幸福的聲響一直延續到午飯。

許願

點燃一個個煙花,讓它們衝上雲霄。累了一天的我們靜靜的躺在草坪上看着煙花響徹大江南北。煙火色彩是美麗的,好像來年的日子美得讓人不及顧遐。

您正瀏覽的文章由整理。。。

在一陣平安中,閉上雙眼感受着夜的色彩,讓自己變得更加的開心,然後握緊雙手:

祝來年的娃娃像春草一般綠得亮眼;

祝來年的青年像雄鷹一般一飛沖天;

祝來年的壯年像秋天的果子一般鮮紅碩達;

祝來年的老人像矯健的貓一般休閒長命;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裏:身體更棒,吃嘛嘛香。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寫春節晚會的作文 十二星座上春節晚會 一年一度的春節晚會開始了,十二星座的GG、MM們又怎麼會錯過這個大顯身手的好機會呢?瞧!他們閃亮登場了! 第一個出場的是白x座GG。只見一羣身着大紅色練功服的白xGG們衝上舞臺,場上晌起《男兒當自強》的鼓樂,白xGG們開始了精彩的.散打。“嗬,哈”響徹全場,立即迷倒一羣MM。一陣混亂後,臺上的一切佈置被打得破破爛爛。 第二個出場的是一羣金牛MM,她們表演的是進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絕活——打算盤。只見一羣金牛MM鎮定地坐在臺上打算盤,她們面前放着兩米高的賬單。安靜的現場只有一片“噼裏啪啦”的算盤聲,不到十分鐘,金牛MM就完成了任務,而且絲毫不差,現場立即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第三個出場的是雙子GG,他們表演的是相聲。只見雙子兄弟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表情豐富,說學逗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從社會熱點談到明星走秀,模仿得惟妙惟肖,把觀衆逗得不亦樂乎。 第四個出場的是愛家的巨.蟹GG、MM,他們表演的小品也和家有關。只見巨蟹GG、MM牽着—羣小朋友,深情款款地邊走邊唱:“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

情真意切的表演立即得到那些不能回家和家人團聚的奮鬥在各個崗位的人的共鳴。 第五個出場的是獅子MM,唯我獨尊又愛表現的獅子MM在煙霧迷濛中從升降臺緩緩升到臺上,開始了她的獨唱。只見她穿着豔麗的超短裙,身後有一大羣男舞者圍着她,看她那陣勢,就像高貴的女王一樣。 第六個出場的是囉嗦加超有耐心的處女座GG,他表演的是中國的國粹京劇,劇目是備受婦女們喜愛的《鍘美案》之秦香蓮。處女GG的小旦扮相還不賴,他那無人能敵的囉嗦唱腔感動了一羣飽受生活之苦的家庭婦女,隨身帶的手帕全溼了,其餘人則都在昏睡之中。 第七個出場的是天秤座MM。天秤MM的才藝當然是時裝表演了,誰叫她們天生愛美,而且還有與生俱來的絕佳氣質,一件件或高貴或典雅或前衛的時裝被她

們演繹得精彩絕倫,臺下的觀衆無不沉浸其中,同時也想着什麼時候自己也去時尚一把! 第八個出場的是天蠍座。天蠍GG和天蠍MM齊上陣,玩雜“丟飛刀”,讓觀衆心跳加速了一回。這可不是普通的“丟飛刀”,而是把天蠍GG的眼睛矇住,讓他憑自己高超的技術和超準的直覺把飛刀扔向遠處一個漂亮MM頭頂上的蘋果。這可是高難度的動作啊!至於那個參加表演的漂亮MM,除了膽子超大、敢挑戰刺激的天蠍MM,還有誰敢試? 第九個出場的是射手MM。身材火爆、個性爽朗的射手MM表演的是HIP-HOP風格的街舞,她們動作靈敏,身體靈活,一陣勁舞后把整個舞臺的氣氛推到最高潮!觀衆們也隨着音樂的節拍手舞足蹈,都開心到了極點。 第十個出場的是一向以堅韌著稱的摩羯GG,他們表演的節目也是雜技,不過和天蠍的不同,他們表演的是絕對要有堅韌耐力的“疊板凳”。他們躺在舞臺上,兩條腿高高豎起,上面放了一張板凳,上面又是一張,就這樣不停地往上疊加,一共有五十張。看着那麼高的板凳,觀衆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爲摩羯GG捏了一把冷汗。 第十一個出場的是以搞怪聞名的水瓶座。風度翩翩的水瓶GG表演的是大變活人,他先把漂亮的水瓶MM放在一個密封的大立櫃裏,用布遮住,接着朝觀衆笑了笑,向空中揮舞了一下他的魔術棒,然後笑容滿面地去開櫃子令觀衆錯愕的是,水瓶MM居然變成了一個英俊不凡的帥哥,還紳士地向臺下的觀衆深鞠一躬呢!真夠創意! 第十二個出場的是書卷味十足且古典溫柔的雙魚MM,她要表演的是詩朗誦,當然,她朗誦的詩是她最喜歡的《葬花吟》。只見她手捧宣紙,如泣如訴,又像在自言自語,仿錦她的寶玉哥哥就站在她面前似的。還未朗誦完,—雙眼睛已梨花帶雨,惹得臺下的聊衆一陣憐惜,差點沒有衝到臺上去輕拍她的肩膀,輕聲細語地哄她、爲她擦淚了。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日夜兼程,步履匆匆。這天上、水上、路上,匯成了一部歡天喜地的交響曲。

一進入冬季,春節走來的足音,就在不知不覺中響了起來,不信,你可用心去體會,用耳去聆聽。

先不妨去農村,農村對春節最重視,農村對春節感情最深厚。

先看看庭院,大大的篾編匾子裏,曬的是金燦燦的黃豆,那是準備春節做豆腐用的,個挑個揀,粒粒圓滿,用這樣的黃豆做出來的豆腐,嫩如肌膚白如雪,看一眼都打心底裏喜歡。芝麻也在晾曬着,篩了又篩,簸了又簸,漂了又漂,那是用做芝麻糖和元宵餡子用的,馬虎不得。還有花生、向日葵,明明早已曬得乾乾的,不放心,還要拿出來見見太陽,這是春節拜年必不可少的茶點。老太太做得細,老爺爺忙得歡。“蹬蹬蹬”走進家裏,“蹬蹬蹬”又走出家外,腳步也似乎比平日輕快了許多。

醃臘,是江淮地區多少年形成的習慣。鄉下人辦事,從來都是大手大腳,鴨子一殺就是一二十隻,另外還有雞、鵝,醃好之後,就在門前搭個架子——兩個叉上橫着一根竹竿。鴨、雞、鵝,一對一對地拴着繩子,掛在竹竿上,遠遠看去,好似待價而沽的琵琶。當家人揹着手從這邊看到那邊,笑眯眯的,總也看不夠。

趕集,漸漸變得密集起來。有買也有賣,賣去多餘的,買回必需的,橫豎來回都不會空着手。三三兩兩,呼朋引伴,說說笑笑,打打鬧鬧,一條條通往集鎮的路,成了一條條歡樂的河。

買穿買戴,自不待說,一年到頭,誰都要從裏換到外,誰都要從頭換到腳;買菸酒,首當其衝,鄉下人好客,新春旺月,見面一支菸,坐下一杯酒,這是待客的禮數,不可怠慢;還要買鞭炮、禮花、燈籠、門對子,沒有這些,何以叫過年?要買這麼多的東西,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有的是時間,辦年的事,必須想得周到,漏了一件都不好。

城裏人行動,好像要遲緩一些,好在農貿市場很近,商場超市也不會很遠。不急不等於不重視,只是比農村要慢了半拍。

城裏辦年,最重視的是食品,最挑剔的也是食品。灌香腸好像是辦年的第一件事,大家都這麼做,灌香腸的人也就特別多,彎彎曲曲的隊伍,長長的,真的如香腸一般。裝好的香腸,家家都掛在陽臺的曬竿上,九曲十八彎,成了市民們迎春的第一道風景線。接下來要買的東西,各憑所好,若是地地道道的土着,買鴨肫、鴨爪子,鵝肝、鵝爪子,要醃豬耳朵、豬尾巴、豬舌頭和豬肝。豬肉也要醃上好幾刀。臘月裏醃的肉叫臘肉,即便過春節吃不完,來年夏天燒冬瓜、瓠子,其香味,絕不會在火腿之下。一日不多,十日許多,主婦們像鳥兒壘窩一般,天天往家銜,不愁陽臺上掛不滿,不愁年貨買不夠。

男人們對於過年也重視,只不過不大涉足菜市場。而今,到超市購買年貨,漸漸已成城市人的習慣。週末,主婦攜夫並子,熱熱鬧鬧逛超市。夫人在前走,老公推着購物車,亦步亦趨。買主菜,山珍海味,也買土特產;買佐料,油鹽醬醋,還有五香、八角和胡椒;買飲料,白酒、紅酒,外帶果汁;買糕點,糖果、瓜子、花生,只是方片糕斷不可少;買飾物,中國結、紅燈籠、生肖掛件,營造節日氣氛,就靠這些。一路走,一路挑,一件一件往車裏扔。眼看購物車堆起個小山,還似乎意猶未盡。充當“跟差”的男人們,此刻表現得極其大方和慷慨,繞口令似地鼓勵道:“雖說天天都過年,過年畢竟是過年,過年必須勝過天天,天天不能勝過過年。”直樂得妻子直不起腰,連孩子也跟着拍巴掌。

農村忙過年,城市忙過年,在辦年的腳步聲中,終於春節臨近了。在遠方打拼的男人、女人們,無一不提前踏上歸程。乘火車的、汽車的、輪船的、飛機的,還有自駕的,甚至還有騎摩托車的。天南地北,五湖四海,目的地十分明確——家——父母親,或是老婆孩子居住的地方。

日夜兼程,步履匆匆。這天上、水上、路上,匯成了一部歡天喜地的交響曲。

春節的腳步,起先似是細雨微風,進而似是催春的蟄鼓,到後來,像是報春的春雷。你聽,從城市到鄉村,從天上到地上,到處都有這樣的足音。不注意時,若有若無,亦真亦幻,一旦留心,幾乎無時不有,無處不在。這足音,說多動聽就有多動聽!

雖說春無腳,充耳盡足音!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過年,我去調查上海的農民,問了半天,我一句話也沒聽懂。後來,我在一個“小翻譯”的幫助下,瞭解了關於上海的民風民俗。

除夕,又名"年三十",指陰曆一年最後一天或這一天的晚上故又稱"大年夜"。除夕的"除"字,原意除去,所以除夕又叫"歲除"。按舊俗臘月廿三日爲竈日,應祭竈君。臘月廿四日爲小年,從這天起直到除 夕,家家都要打掃衛生,購置年貨,農村要殺豬宰羊,磨糯米粉、做各種點心,醃製各種臘味。另外還要貼年畫。城裏人則往往買些水仙花、臘梅、天竺等插在瓶中以增添節日氣氛。當夜幕降臨時,閤家團聚,吃年夜飯,又叫團圓飯,席上菜餚一般我國人民最重視的一個傳統節日,一片喜氣洋洋。舊曆正月初一,一年中職工們惟一休息的日子。初五接財神,晚上吃財神酒。

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件盛事,一般白天吃餛鈍,晚上吃元宵,又名吃湯圓。元宵節,在舊上海城內外好幾處鬧市搭起高大燈棚,各種花燈聚集一起,蔚爲壯觀。黃浦江上檣帆林立,有些船隻桅杆上掛起了燈。在郊野田間同樣到處掛着燈,稱做"望田燈",也郊縣一項熱鬧的節慶表演,在西郊和嘉定南翔一帶尤盛,表演時伴以十番鑼鼓,有時數十條龍燈相會表演搶龍珠。

婦女們在元宵節還要"走三橋",傳說在月色校潔的晚上走過三座大橋,便可終年除卻百病。舊上海城內外,水渠縱橫,橋樑很多,走過三橋遊蹤多集古禪關;浪堆載得鐘聲去,船過龍華十八灣。""龍華晚

鍾"原棕子、批把、黃魚、大蒜端午節令人最感興趣的俗傳牛郎織女雙星渡河的時候,這天晚上供瓜果,作"七巧會"吃巧果。 ·中元節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寺廟中做道場,放"焰口",並在水池放寫燈,稱"盂蘭盆會"。

地藏王生日

七月三十日,佛教傳說爲地藏王生日,舊俗在街巷地上及居家庭園遍插棒香並點燃蠟燭叫做"地燈"。

中秋節

七八月中秋, "滬城八景"之一。中秋等至十八日大潮汛,很多人到東城觀江湖,也有人到浙江海寧去觀潮。近年來還有不少人觀看"上海桂花節"的各種表演。

重陽節

九月九日重陽節,以糯米粉和糖蒸重陽糕,嘉定和川沙高橋等地則制鬆糕,都釋迦牟尼得道日,民間煮食"臘八粥",而寺廟尤爲盛行,用胡桃、紅棗、慄、蠶 豆、芋艿、慈姑及蔬菜等與白米一起煮成粥,供奉佛像前,然後僧人分食並饋送檀越(信佛的施主)。

送竈神

十二月下旬,人們忙着送年禮。二十四日做謝竈團,以酒、果、糰子、元寶糖把竈,送竈神朝天。元寶糖膠牙的飴糖,意爲用此膠住竈神的嘴,不讓他上奏人間的罪過。 以上的風俗在上海郊縣有的農村仍有流行。上海市內則由於時代的

變化,科學文化有的已經漸遭淘汰,有的則透過變化而繼承下來。總之,上海市內的歲時風俗,處在不斷的漸變之中。如新歲吃湯糰,清明食青團,端午包棕子、中秋嘗月餅、重陽吃糕團、除夕包餃子制年糕等仍成爲江南地區民俗,"海派"特色的個性。

都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市民紛紛提出歲時禁放鞭炮的建議,因爲燃放鞭炮易造成火災,傷害事故及環境污染,故市公安局規定內環線以內區域全面禁止燃放煙花爆竹。

近幾年春節,許多家庭把給孩子春節壓歲錢的習俗,改爲贈送玩具或圖書。春節期間走親戚送禮,許多市民也一改過去送禮盒的習慣,以鮮花禮儀電報代替禮盒已漸成風氣。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7

“吃過臘八飯,就把年來辦。”過年不是大年三十那一天,而是一個時期。爲了“年”,人們要做很多的準備工作,共同渲染那種期冀已久的年味:“二十三祭竈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肥雞,二十八打磁粑,二十九炸和滷。”一切都是按着傳統的程序進行,所以這些日子鄉鄰們是家家飄香,戶戶歡騰,看見你從家門口過,大都會熱情地叫你進去嚐嚐新炸的丸子,孩子們則會拿着竹籤串着肉丸魚丸紅薯丸子等等互相嚐鮮,同時還會掰着手指頭算,還有幾天就過年了。

大年三十終於來了。家裏的大大小小都早早起了牀,連雞、狗都比往常歡快,他們同主人們一起準備着過年。

按風俗,女人們都走進廚房準備年飯,熬漿子貼對聯是男人們乾的事。貼對聯要先貼正屋,對聯的內容雖然年年都在變,但年年總是那些字,先把橫批貼個“福星高照”,還要注意上聯和下聯,右爲上左爲下聯,不然別人會笑話。再接着貼各房門,然後還要貼些豎條的“小籤”:“出方大利、開門見喜”那是貼正屋門上的,“百無禁忌、萬事如意”要貼正屋正牆上,“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那是貼穀倉和牛豬雞圈的,“小心火燭”貼廚房。大門或院門最後貼,過路人一看,大門都貼了新聯,就知道這家要準備吃年飯了。

家鄉的年飯一般是中午吃的,講的是辭舊歲,看誰先吃年飯,過早年,預示着“一年之計在於春,勤勞換來好收成”。在十一點左右,村裏的鞭炮聲就陸續響起,此起彼伏,要持續2個多小時,農村吃年飯放炮仗也有講究,寓意是趕起災難去除邪惡(事實上鞭炮產生的硝煙在農村陰溼的天氣中能起到殺菌作用),所以一掛鞭炮中間不能熄火短響,炮聲越急越密越響,來年就越興旺。放了辭歲的鞭炮,還要奏上歡快的音樂,一家老小就開始吃團圓的年飯了。

但吃年飯的風俗也不盡相同,鄰居有一家是從湖北搬來的,我們都叫他“尖蠻子”,大抵意思是不厚道,太懶,年飯和年夜飯一塊吃。他們每年都是晚上過年,噼哩啪啦一通炮響,老遠人都笑說:“蠻子家過‘晚年’了”。

吃完年飯,依然有分工。女人們仍然是要進廚房,和麪、剁餃子餡、包餃子。男人們則要帶上斧頭、鋸子、鋤頭上山收“財”,他們要砍一棵大樹,並連根挖起,當做守歲的“材火”,用這棵樹點燃的火塘要一直燒到初一早上,那便是“火大財大”。辭歲後迎新前的這段時間便是小孩子們的開下,他們紛紛拿出早已準備充裕的鞭炮,把整個村子炸的熱熱鬧鬧。

晚上吃年夜飯講的是守歲迎新年,這個程序從晚上的第一鍋餃子出鍋開始,全家老少仍然是團座一起邊吃團圓水餃,吃完水餃還要包餃子,那是準備着初一吃的,大家或看看電視,或打打小牌(麻將),耐心地等着12點鐘聲敲響。

離12點還有10多分鐘的時候,村鄰們就開始放些短鞭或者單響炮仗,預熱氣氛。男人們將各自準備接年的長鞭盤在竹杆上,等候點火信號,中央電視臺每到這個時候會搞倒計時,大家就一起站起來大聲和着:“5、4、3、2,點火!”這時整個村除了鞭炮聲再聽不到別的聲音,大家比誰家的炮聲長、炮聲響。放完接年的長鞭,煙花和炮仗就開始登場了。這家放個“九珠團圓”,那家放個“大地春雷”,這家象流星一樣的彩珠煙花斜斜的飛到別人家小院,那家也不甘示弱,立即回敬幾個帶響的沖天炮,鬥起狠了,對射花炮要對上一個多小時,炮放完了的小孩子就爬上院子的牆頭,隔院觀火。

鬧到快夜一點鐘,炮聲纔會漸漸淡去。按當地的風俗,這大年三十的夜可不能黑,家家都得徹夜亮燈,並且所用房屋包括臥室都得亮着,要爲過年仍在外面奔波的人照亮回家的路,同樣也預示着來年前途光明,所以無論家裏多麼窮,這一晚上的電費可不能省。

一年又一年。年就這樣在傳統的緊密急促程序中、在燈火通明的夜裏、在人們興奮和疲憊的鼾夢中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