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選春節的作文1200字五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春節的作文1200字5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春節的作文1200字五篇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春節傳說之一: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爲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着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爲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爲,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爲流傳。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曆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啓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啓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爲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着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執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爲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爲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國君深爲感動,爲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爲“萬年曆”,封萬年爲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爲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我的家鄉蓬萊位於膠東半島,黃海和渤海交界處。這裏瀕臨大海,氣候宜人,風景優美,自古就被成爲人間仙境。這裏不但有着八仙過海的傳說,還有各種有趣的民俗。

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大家就開始爲新年做準備了。過小年又叫“辭竈”要祭竈神。

這天開始,年味就越來越濃了,過後就開始除塵,蒸餑餑、做年糕、炸丸子、做“團圓餅”和“聖蟲”等麪食。據說小年這天是竈神上天的日子,所以做的餑餑味道很特別,最香最好吃。

自農曆臘月二十三後,家家忙做大棗餑餑(又稱大饅頭)、團圓餅、面魚、壽桃等麪食,表示全家大團圓,日子過得年年有餘。、

年前要蒸許多特大號的“大餑餑”,大的有兩三斤重,用紅色的顏料來裝飾,正月裏作爲主食招待客人。蒸饅頭時,開口的饅頭,要說饅頭笑了。還有就是用剪子把揉好的麪糰剪成小刺蝟、小燕子、小豬等各種形狀,蒸出來之後,用顏料畫好,就是我們通常說的麪塑。通常除了大饅頭之外,面魚和“聖蟲”做的最多,不僅可以吃,還可以用來裝飾呢。

“聖蟲”諧音“剩蟲”,又被叫做“神蟲”。 “聖蟲”的前身被認爲是龍,用麪糰來做“聖蟲”祈求每年都能夠風調雨順,希望家中能夠糧食滿倉。先將麪糰搓成一頭粗一頭細的長條,粗頭朝上作頭,細的一端繞着頭盤成兩圈,然後用剪刀剪出“聖蟲”的嘴,把一枚硬幣放進“聖蟲”嘴裏,接着剪出神蟲身上的鱗片,最後便是用綠豆安“聖蟲”的眼睛。做好的“小聖蟲”要一對一對地分別放在麪缸、米缸、菜盆、冰箱裏,意味着來年米缸、麪缸不招蟲子,寓意天天有菜吃。面魚通常用木頭模子做出來,蒸好後用顏料畫好眼睛和鱗片。放置在窗臺、櫃頭,意味着年年有餘。

家有女兒的人家要做團圓餅,也叫“太陽餅”,形狀像太陽花,層層疊疊做成太陽狀,每一層都塗上蜂蜜、芝麻,外圍折成盤疊交錯的花瓣狀,上面用刀刻上棱形花紋,再用紅棗鑲嵌。大年初三姑娘回孃家時,除了要吃初一早上的餃子之外,臨走還要帶走一塊團圓餅,意味着幸福團圓,生活甜蜜。

臘月三十這天,除了貼春聯掛燈籠,主要就是包水餃了。這天要準備兩頓飯的水餃。晚上一般是白菜水餃,寓意發財。初一早上的餃子裏更熱鬧了,有些水餃裏包有錢(硬幣)、紅棗、魚、豆腐、花生仁、糖塊等,有各種含義呢:吃到硬幣意味着來年會發財,有錢花;糖意味着甜甜蜜蜜;魚意味着年年有餘;豆腐寓意有福氣……吃到者象徵在新的一年裏吉利、如意。爲了吃到更多的好東西,這天早上,大家吃的比往常都要多。

正月初一凌晨三四點鐘要起來拜年,拜年是按照輩分拜,到輩分比自家大的人家裏,男的還要對着家譜磕頭,然後到桌子上喝幾杯。晚輩拜年,收紅包,放鞭炮,各家各戶燈火通明,路上只聽見相互問候的拜年聲,這時年味是最濃的了。

初二開始,便是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了。正月裏,有扭秧歌、劃旱船、踩高蹺等各種表演隊走村串戶進行表演,可熱鬧了。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俗稱“過十五”。正月十二、三,家家戶戶皆用蘿蔔、胡蘿蔔、大白菜根莖做成許多小油燈,中間挖空,裏面倒進融化的蠟油,用棉花做燈芯。十五傍晚送到墳前、祠堂點燃,稱爲“送燈”。傍晚,房間、院內各角落、門兩側、馬廄、豬圈、廁所、鍋底洞都點上油燈。這天早飯吃糕、元宵,晚飯吃水餃,飯前開始放煙火炮竹。晚上小孩都要放“點門”、小煙花,奶奶說這天放“點門”,以後眼睛不疼,有好兆頭。

正月十六是海神娘娘的生辰,也是蓬萊閣廟會,好多景區免費遊玩。天后宮對面的戲樓、廣場有俚俗戲劇和大秧歌。人們給天后娘娘進香後,便與親朋好友在天后宮前看戲看秧歌,趁興遊覽蓬萊閣及其附近名勝,直至盡興而還。這天過後,年味就漸漸褪去。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好景不長唉!我又老了一歲”爺爺摸着自己白似雪的鬍子,望着豔麗的日曆,長聲嘆道。

“哪裏哪裏,父親您還是寶刀未老,我等祝你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爸爸正在安慰着爺爺。

“呵呵”我們一家人抱着肚子笑個樂翻天。

就這樣,春節的大門就被我們的笑聲叩開了。

不亦樂乎——忙

爺爺是個老教師,有學問,揮筆成章,爲我們省得買對聯。他手拿着掃把似的毛筆,蘸了點墨,深一口氣,一氣呵成:春景常開,花開富貴。字寫得一流,如龍飛鳳舞、栩栩如生,不拘一格的字型,顯露出春季的萬物復甦,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也代表了這一樣我們家的好兆頭、爺爺的事幹完了,假裝抹臉上的汗。而爸爸就是在鋪地毯,鮮紅的地毯鋪在地上就像錦上添花,又像在地上繡一朵花,可是太重了,爸爸從一樓搬到我家,“犧牲較大”也算一名“功臣”就立刻像大老爺深舒一口氣躺在沙發上一本正經的看報紙,而媽媽不敢落後也想爲家中的春節奉上一點力量,連忙帶着“小將”——我一起去擦牆壁,我說先打了一盆水,用毛布使勁地向牆壁上下左右的擦來擦去,露出黃豆似的汗珠,就像在太陽下燒烤,這是爸爸看見說:“累不累?”媽媽卻逞強地說:“哪裏累,我們還能擦隔壁鄰居家的牆。”接着,我們還繼續擦,恨不得連一點灰塵也不染,碰不得我們家,其實,我和媽媽的手指早就麻酥酥的,非常累,最後我們終於大功告成,成爲“功臣”,而弟弟見到了,也不想落後,馬上回房收拾自己的房間,“嗨,怎麼這麼勤勞呢!”我驚奇地問道。一會兒過後,弟弟跳出來說:“我完成了!”“這麼快,我得檢查檢查。”爺爺叫道。回房一見,爺爺像是富士山爆發一樣說道:“太陽打西邊出來,我的小孫子這麼牛,零亂的玩具擺得整整齊齊,椅子上的相冊,也原歸正主,放到桌子上。”

我們一家在春節真是太忙了,“對了!還有飯沒煮?”媽媽叫道,又去忙自己的,嗨!我們家就是這樣馬不停蹄地“工作”,可我們覺得不亦樂乎。

天倫之樂——放鞭炮

大年三十,人人都放鞭炮,我們也不例外。爺爺是我家最大膽的人,盡放起了大長鞭炮,它的威力可大了。爺爺拿起打火機,爸爸把鞭炮掛好,“呼”輕輕地一點,鞭炮燃起來了,爺爺以百米衝刺的速度,逃離“炮的埋伏”,現在誰也不能說爺爺沒用了,老了,連他自己也不會再說自己是“好景不長唉”。“嘣嘣——”鞭炮的'聲音特別大,如山崩地裂,震耳欲聾。可爺爺覺得跟平常一樣,禁不得我們一家豎起大拇指,這時爺爺笑得眯成一線,嘴彎的得像月亮一樣。

現在該我們小孩子上場了!放小炮,首先我拿“紅蜘蛛”炮一點,扔向2米以外,“啪”地一聲巨響,我覺得這個沒勁,於是拿了個沖天炮,又叫“天女散花”的炮,我小心翼翼地點燃它的導火線,炮呼哧呼哧地直響。“咚”地一聲,冒出一個紅點子,飛到了天上,迅速散開,猶如清泉一般,撒下人間,又好像是一顆顆小珍珠從天而降,更像一朵朵菊花開滿天空。弟弟見我這麼起勁,立即給我一個“下馬威”,他點了一個像蜜蜂的鞭炮,他一點燃導火線,“嗖”地一聲,飛上天空,閃爍着像爲黑夜打點成一個美麗的大花園。然後弟弟又拿出一個陀螺似的鞭炮一點燃就在地上打滾,亮出了自己美麗之處。“哇”爸爸媽媽異口同聲地喊叫着。我們順着他們的目光往前看一個火藥比較輕的禮炮衝上天空,煙花五彩繽紛,爭奇鬥豔,像個大花園。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羣羣衝上天空,又慢慢落下來;有的像秋菊月季,萬紫千紅,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躥上天空,剎那間又消失在夜空中。

我們這晚享受着鞭炮的熱鬧無與倫比,自己的感受都與家人一樣,都說這次的樂趣是天倫之趣。

春節,一個歡樂而又熱鬧的季節是一個好開頭。啊!我特別想每天都是春節,那麼我每天都是多麼爽,整天都不亦樂乎忙,天倫之樂地放鞭炮。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每當到了春節,人們總會貼春聯、“福”字,到處張燈結

彩,美不勝收。人們提着大包小包的禮品去朋友、親戚家作客。我懷着好奇的心情對春節送什麼禮作了如下調查。

我走向前去,攔住了一位正提着幾盒“詩仙太白”大禮盒的叔叔,說:“對不起,叔叔,我打擾你一下,我想問一問,你在春節一般給親戚朋友們送什麼禮物?”叔叔回答

“我在春節期間都送酒或其他物品,你看,我今天到一位長輩那裏送的就是‘詩仙太白’酒,以表達我對他們的祝福。”

我走着走着,來到銀行旁,看到一位阿姨正從銀行走出來,我急忙走上前去,問:“阿姨,我想你春節一定會到朋友、親戚家作客,你平常都送什麼禮物,來表達對他們的祝福呢?”阿姨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說:“我一般送錢給他們,不用提着大包小包的禮品滿街走了,這樣多省事呀。”

我又來到醫院,詢問了一位醫生阿姨,阿姨告訴我:“一般我給長輩的都是一些營養品,送給小孩的禮品一般都是知識方面書籍,給中年人都送一些有價值的物品。雖然禮品不貴,可也能表達自己的心意。”

我又碰到了張阿姨,說:“張阿姨,平常,你都不得送什麼禮物給朋友、親戚?”張阿姨說:“現在很多人都送錢、酒,可我認爲有的人送名貴的禮物,都是爲了講體面,所以現在我們到哪裏去玩。都給他們送一些意想不到的禮物,或是一些祝福的話,朋友聽了也知道我們的心意。”

最後,我對我的調查作了一下總結,送錢的有60%,送食品的有10%,送祝福的有5%,送酒的有25%,我認爲禮品不一定要最好的,只要能表達你對他們新年的祝福就行了。

春節臨近百花香,一香送你搖錢樹,二香送你貴人扶,三香送你心情好,四香送你沒煩惱。五香送你錢滿箱。六香送你永健康!值此春節佳節來臨之際,恭祝你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生活美滿,闔家歡樂!願你在今後的日子裏煩惱少一點,直到消失,幸...

有關新年暢想的作文悠遠的鐘聲,送走了一個難忘的昨天;清脆的爆竹,宣告了一個嶄新的紀元。山,在蕭條中把春光積澱;水,在冰封下把清波瀲灩;生機,就在這繼往的凝練裏提取;希望,就在這開來的生髮上煥然。

爆竹聲,零零星星,歡笑聲,再不如前,遠方的親朋不回家,大人們忙着發短信,本應絢麗多姿的年如被夜幕籠罩,只剩幾點星光,多麼黯淡。年味,真的淡了嗎?我失落地嘆了口氣。

現在,離xx年新年的到來只有3個月了,過年的氣氛也慢慢地顯露出來了。大家都張羅着,可有些人卻在打着壞主意……那是在去年,我如常地來到店裏,爸爸媽媽正在招呼顧客,突然進來了一大羣操着外地口音的外地人,他們把爸爸媽媽的視線擋住了...

有人說,幸福是山珍海味的饕餮盛宴;有人說,幸福是豪車洋房相伴;也有人說,幸福是數不清的金錢……而我要說,我的幸福很簡單——奶奶曾經爲我包的那 “幸福”味的餃子,那幸福的味道至今令我難以忘懷。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爲中要的節日之一。許多周遊四海的兒女和出城掙錢養家的勞動人民都要回到家鄉和家人團聚!在鄉村裏,各家各戶都要殺豬宰羊,再請上街坊鄰居和親朋好友吃上一頓,讓後再放放鞭炮什麼的。年味異常的濃。

xx年1月30日星期四晴今天除夕,現在是下午,本不該這麼早就寫日記的,但自己實在無聊每當過年,我總會被這個異常熱鬧的世界隔離,內心有種莫名的孤獨感。而且,剛纔的頭暈也使我悶得慌,總得找找排泄的法子,於是想寫寫日記。

春節即將來臨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爲大家可以貼春聯、看春節聯歡晚會、走親訪友記得去年春節快來臨時,我在家裏學寫對聯,我站在一旁看大人們寫對聯,只見他們手拿一支毛筆,在墨水裏蘸了蘸,然後就在紅紙上寫了幾個大字...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我的老家在沂河邊上的一個極小的小村。家在臨沂,我在青島。一道海灣隔着回家的路,一條路連接着我與故鄉。

小時我常回老家的。父母也經常會買上汽車或火車票,帶我走三四個小時的回家之路,小時候回家很快,我會睡在母親懷裏,醒來時,發現我已經回到了溫暖的老家。那時我還未成熟,最喜歡趴在爺爺的牀上學着爺爺打呼嚕的聲音,也最喜歡家裏人生火,用大鐵鍋做出的可口飯菜;每到晚上,去門外看滿天的繁星,看銀河、牽牛、織女,聽長輩們講那些古老神祕的神話故事,那些星,真亮,真純。我常會和爺爺一起乘着電動三輪車去不遠的沂河岸邊,看滔滔不絕的水日夜不息地流過。我曾天真地問爺爺爲什麼河水總是永無窮盡的,爺爺意味深長地告訴我說,這些水都是海里枯乾的水蒸發成的,自然不會衰竭。我只是似懂非懂。

長大些我便不願意賴在媽媽肩上睡覺了,原本安恬的睡夢變成了焦急的等待。還時不時有老家打來的電話。當時的我着急得恨不得一下子就飛到老家的河旁,但是這路,好像永遠走不完。

我真的不希望,不希望看到回家的路越走越長,親人們一遍遍打來催促的電話,而我,還遠在他鄉……

今年春節,我又踏上了歸途。在車上算起來,已有一年多沒有回家了。在四五個小時的路程中,我竟感到一時茫然,偶然驚覺還有幾篇語文課文沒讀完,於是又在車裏看起了語文書,看着看着,竟忘卻已到家門。出來時,我一隻口袋裏放着手機,裏面安裝着不少新軟件;一隻手夾着課文剛讀完一半的語文書,又一隻手拿着裝有數學地理的書包。照例每天學習,有時出去兜風,與家人的交流卻少之又少。

回家的當天下午,依照習俗,我們去給逝者上墳。一片小樹林,地上隆起了一個個土丘,站立其中,環視四顧,滿目蕭瑟寂寥。其中不乏有落葉歸根者,亙眠此地。他們對故土的思念情深,震動了我,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與家的距離在漸漸變遠,我與祖輩的隔膜越來越深,揮之不去。也許你在不斷拓寬你的人生,卻忘記了站在村頭默默注視你的親人、朋友;你記得各種數學公式,職場營銷手段,卻忘記了回家的路。

春節那天,按照習俗,全家人包素餃子,我們五點鐘起牀,跪拜家裏的長輩們。一桌團圓宴清淡,但透出來的卻是純正的香。晚上,我仰望星空,看到銀河、牽牛、織女,回想起一個個長輩講起的古老神祕的神話故事。

第二天天大晴,我們一大家子人拍了全家福。在我和爺爺奶奶的合影中,我摟着爺爺奶奶,笑得天真,就像個孩子。

時間飛快地過去,轉眼我要回去,一家子人都來送我們。爺爺幾分鐘前才驚悉我們即將離開,顯得有些悵然。我告訴爺爺,我們還會再回來,只聞他微嘆一聲,不再說話。我們上車,離開了這個小村。過沂河時,看那奔騰不息的流水,我頓時明白了爺爺多年前對我說的話。宇宙本是一次又一次的輪迴,當人們落葉歸根後,他們的身軀必將再作爲新生命的一部分。汽車飛速運轉着駛向青島,而我一直向窗後看去,想要把這路記清。父親笑說不必,有導航器指引。後我反問心靈如何?父親默然。

故鄉,不必你過於依戀,但在你出那沾滿塵土的村門之前,請你回頭看看那些爲你默默祈禱着的親人和朋友們。如有時間,回家看看。

漫長的回家之路啊,請你不要如此遙遠,遙遠到我看不見故鄉金燦燦的麥野;請你不要如此阻隔,阻隔到我聽不見故鄉淳樸的鄉音!

我真的不希望,不希望看到回家的路越走越長,親人們一遍遍打來催促的電話,而我,還遠在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