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選清明節的作文1200字合集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1200字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清明節的作文1200字合集5篇

清明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陽春三月裏,大地上的野草蓄積了一個冬季的力量,在三月柔柔的春風裏,輕輕地舞蹈着。山中的布穀鳥兒歡聚在一起,一聲陰,一聲陽,似乎在向人們訴說着充滿思念的清明節即將到來。在布穀鳥兒的聲聲呼喚聲裏,我尋根之情、懷念親人之情交織着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我的老家座落在大巴山深處的一個偏遠鄉村,那個村子裏有我的根。我一顆虔誠的心,早已縈繞在那座給我了靈魂的老屋,孤獨的木牆青瓦的老屋在風中顯得有些無奈。老屋後那山坡上的墓碑和祖墳,無時不讓外出的遊子在傳統的節日裏倍加思念。小時候,隔壁八十多歲的劉大爺告訴我,在清明節這天,已逝先人的靈魂會在墓門前等候着子孫們到墳墓前上墳燒香,如果自己子孫沒有來上香,這些靈魂就會闇然神傷地離去時,或許會喃喃自語:唉,我的後人沒有了。劉大爺的話說得有點玄外,但說得沒有錯,前傳後教的鄉間世俗,恐怕是幾千年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緣由吧。

在清明節前幾天,村裏的大人們就開始了籌劃清明的民俗儀式。長輩們在相互的嘮叨中忙這忙那。那一陣陣匆忙的腳步寫滿了對祖先的思念,長輩們的一切活動都在潛移默化着後生們。祭奠先人用的紙錢是到鄉場上買的有黃色的毛邊紙,再由長輩們在黃色的毛邊紙上打印上一些小孔,說這是給先人們用的錢。如今村裏的人在清明節祭奠祖先再也不用這些比較粗糙的黃色毛邊紙,而是到市場上買現成的冥幣。既不費事還十分美觀,這也讓長眠於地的祖先們好好享受一下潮流與時尚。“祖先們都在天上唸叨了,該去添添土、祭祭墳了。”一天夜裏,春雨拍打芭蕉葉的聲音驚醒了夢中的長輩們,第二天長輩們趕緊把柳枝悄悄插於屋檐和門窗上的,清明糉、清明粑等祭品是悄悄被搬上供桌的……

清明節這天,一場不大不小的春雨總會溼潤着大地,這真是應了“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吧,給人無限的傷感。綿綿的細雨打在堅硬的青石板上,無聲無息,情思不斷,“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意境竟然躍然於鄉村院落。長輩們一手提着裝滿了酒、肉、香火與紙錢等祭品的小竹籃,一手牽拉着後生的小手,行進在鄉村纖細的山路上,去向祖先們表達一年一度的思念。鄉村裏的清明祭品遠沒有城裏人的雅緻,時尚的鮮花對於鄉里人來說是難得的奢侈之品,不過鄉里人也時興採摘山中的野花擺放在先人的墳墓前。墳墓上的亂草被後生們打理得十分乾淨,大人們帶領後生娃兒們給墳墓培上幾把新土,擺下幾杯冷酒,點上幾支香燭,燒上一把紙錢,風雨愁人,雜草含煙,竟無言以對,清風徐來,仙逝的親人們的面龐在繚繞的青煙中漸漸清晰起來……也許仙逝的祖輩們不再有痛苦與絕望,不再理會今生的塵埃是非。仙逝的祖輩們可以得到永遠的安息,得到生命的另一種昇華。面對墓碑,面對墓碑上的文字,活着的人們會感悟到的是一種緬懷與繼承的重負,感悟到的是生命的短暫和做人的尊嚴與誠信。

此時此刻,鄉村大地上有一種無形的默契,此起彼伏的爆竹聲音,使沉寂了許久的墓場像過年一樣,熱鬧起來了。鄉野裏的油菜花正盛開着,縷縷清風,帶着春天的氣息,裹着油菜花的芳香,讓人們一次次深深地呼吸着,這份清明的春意便浸入身體,溶進血液,盪滌全身。中午時分,鄉村裏清明粑的香氣飄在風裏,那獨一無二的清香,吃起來是情短絲長,把一腔女兒心,男兒情牽牽扯扯到永遠。老家的鄉里人過清明,多了鄉里人的虔誠之心,沒有斷魂,只有內心無盡的思念。

清明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二十四節氣當中,對清明的印象尤爲深刻。深刻於它的字中涵義——清淡明智;深刻於那首流傳千年的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傷懷意境;更深刻於,這是一個緬懷紀念親人的特殊日子。

走進四月,暖暖的春意、淡淡的惆悵便在心中騰昇,輕煙般縈繞心頭。這是每年都要經歷的清明情結。於是,寧靜地把情緒安放於傷感與思念當中,卻也不想走出。

記憶中的清明節,總能看見雨,心想,是否因爲悲傷,天也陪着落淚?今年有點例外,沒有雨,但仍是輕霧迷濛。一大早,家中的男丁已在通往陵園的路上,陵園的一處就是安葬先人的所在。幾年前,父輩們也把我爺爺奶奶的墳遷到了陵園。那裏,依山傍水,算是一塊風水之地吧。很遺憾,由於當地風俗,嫁出去的女兒或嫁進的媳婦是不能拜祭夫家與孃家的先人的。此刻,我只能在老家等待他們的歸來,只能將哀思寄託不太遙遠的那邊,我的先人們,我那已經長眠多年的爺爺奶奶。靜靜地佇立陽臺,任由清涼的春風撫着臉龐,掠過髮絲、衣衫,帶着讓人心碎的溫柔。滿目的黃花,如泉的思緒,就在悵然與懷念中濃濃地氾濫開來……

小的時候,爺爺奶奶並沒怎樣帶過我。父親年輕時就離家參軍了,轉業後到了另外一個地方,接着與我母親建立家庭,再後來有了我和弟弟。在我讀小學的時候,才真正回到現在的家鄉。也許因爲多年不在他們身邊的緣故,總覺感受的親情是那樣醇厚深切。是一種無法割捨的祖孫情,更是一種相互隬補的愛。

當時,我們住在鎮上,爺爺奶奶則住在村裏。每逢週末,就是我們的相聚日。到了那天,奶奶總會早早地到村裏的集市給我們買最喜歡吃的鹹鴨蛋和雞翅膀(當時已經是挺奢侈的了),逢人便喜滋滋地說,我孫子回來了,他們最喜歡吃這個。回家後,便不停手腳地忙碌開來。吃完豐盛的午飯,爺爺會帶我們去菜地摘菜去河邊釣魚去生產隊看蠶寶寶……還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傍晚時分,要離開了,爺爺奶奶又會把我們送到村口,揮着手直至看不見彼此的身影。那時的週末,是我最嚮往最開心的,是我從星期一就開始盼望的日子。還清楚地記得,奶奶最喜歡我的頭髮,每次用佈滿繭子的手撫摸着,叨唸着,我們妞妞的頭髮好柔好順,快點長呀,奶奶要給扎漂亮的蝴蝶結呢。歲月恍如昨日,諄諄話語猶在耳旁,美好的回憶至今仍深藏我心,不沾一絲的灰塵。

後來,我到外面讀書了,再後來,我遠離家鄉當兵了。這四年,是我人生中的豐盈,卻也讓我生命中有了一個不可隬補的遺憾。在一個熱得讓人心煩意躁的夜晚,我接到了奶奶的病危通知書。離家幾千裏之外,等我請得假來,等我風塵僕僕地奔回家時,奶奶已駕鶴西去,我竟見不着她老人家的最後一面!跪倒靈前,我淚如雨下,哭喊着,我聲嘶力竭。守靈時,媽媽拿出一罐未開封的餅乾,對我說:女兒,這是奶奶留給你的,前段日子,還念着這是你最喜歡吃的餅,不捨得吃,特意要在你年末探親時再給你,但如今……媽媽哽咽着無法成語。顫顫地接過罐子,撫摸着,我分明觸摸到了奶奶的氣息,那樣的溫暖與熟悉呀。顫顫地開啟它,和着迸流的淚水,我吞嚥着,吞嚥着奶奶的惦念與愛護。我,再也沒有機會對奶奶盡孝了!我,再也無法承歡於奶奶的膝下了!

後來,媽媽告訴我,奶奶病得很突然,但去得挺安詳,唯一的牽掛是沒能見着心愛的孫女。永遠的殤啊,十多年了,遺憾一直伴我至今,每每念起,心仍感刺痛。在那之後過了幾年,爺爺也走了,隬留之際,還說着,奶奶在那邊很寂寞,我要陪她去……如今,他們已經在天的那頭重聚,繼續着他們的相濡以沫……

天空,依然無淚,是否,不想再添感傷;清風,依然沁人心脾,鼓起了衣衫,潤滑了面容。仰起頭,我竭力把盈眸的淚珠隱忍。我要告訴爺爺奶奶,孫女生活得安然、快樂,並會一如既往……

此刻,一束黃花、一行垂柳、一懷清風,我面對陵園的方向,深深鞠躬。擡頭仰望,目光撥開雲霧,遠遠的天邊,爺爺奶奶慈祥的笑容在綻放……於是,我也努力綻開了笑臉,幸福的帶淚的笑臉……

清明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夜裏雨聲,閒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裏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淮南子·天文訓》雲:“春……

夜裏雨聲,閒讀宋詞,聽北宋詞人晏殊淺吟:“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後清明”。翻過幾頁,又聽見晏殊第七子晏幾道嘆息:“舞煙眠雨過清明”。

心裏驀地一驚,春社已過,清明又至了。

《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爲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

清明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爲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古有清明前一天爲“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爲一。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爲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清明時期,清明掃墓更爲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清明節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爲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陽曆4月5日前後。古有清明前一天爲“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爲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溼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纔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嘆和無邊的自責,揹負一團心冷在風裏哀號盤旋。

清明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我印象中的清明節就是爲烈士掃墓。那個年代,上墳祭拜逝去的親人是封建迷信活動,是落後行爲。那個時候啊,人們的思想的確很單純,大都是要求積極進步的。這些被認爲是落後的、不健康的行爲,社員們還是很自覺地迴避的。即使有人想去上墳給親人燒紙,表一表思念之情,也都是悄悄地去,在墳前跪一跪,燒點紙錢,低聲哀哀地念叨着,讓住在地下的親人趕快把錢收好了,別讓那些孤魂野鬼給搶了去。

記憶最深的就是爲外祖父上墳。外爺去世那年我上小學,許多事對我來說還是混沌不清的。記憶中的外祖父是一個脾氣很不好的老頭兒,我們小孩子都有些怕他。外爺脾氣好的時候也給我們講歷史,他是見過些世面的,早年在統治的社會裏做過糧店的小店員,穿長袍馬褂,頗有種不俗的氣質的。至今,舅家掛在牆上的相框裏還儲存着外爺在糧店做事時和同事拍的老照片,那是個已經被歷史湮沒了的時代,讓年幼的我對那樣一個神祕而久遠的時代產生過無盡想象和好奇。對於他的壞脾氣,我只記得這麼一件事,大約是在我四五歲的光景,我弟弟也就兩三歲,他特別喜歡去舅家,常常由媽媽帶着去,一住就是好幾天。那天媽媽帶着他高高興興去了舅廈,結果當天就返回來了,弟弟臉上的淚痕還沒有擦淨。原來是外爺不高興,發脾氣,摔了一隻碗,正好砸在了弟弟腳上,砸出一個大口子,流了好多血。弟弟疼得哇哇大哭,外婆很生氣,和外爺吵了幾句,讓我媽媽抱着弟弟回家了。

外爺那次生氣是因爲舅舅的不孝,爲此,當時生產隊幹部還進行過調解。那時外爺雖已年近七十,但身體很硬朗,還在生產隊出工勞動。他是個剛強人,能動彈的時候絕不會躺着讓人伺候。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一九七五年夏天收麥時節,外爺在生產隊麥場值夜班看麥子,半夜突然發病,一個人在麥場痛得打滾,直到天微明才被人發現擡回家。舅舅趕緊打發人去叫我媽媽,然後請醫生診治。那天的天氣很燥熱,躺着睡椅上的外爺渾身是汗,不住地喊難受,讓人扶他坐起來,可是坐一陣也難受啊,他又讓人扶他躺下,如此反覆。當等到匆匆趕過來的醫生時,外爺已處於昏迷狀態。醫生診斷是突發性腦溢血,這種病最忌諱被挪動,應該就地搶救。但是他從發病到凌晨被人擡着一路顛簸回家,到後來躺在睡椅上不停的起身,都對病情產生了極不利的因素,也因此耽誤了最佳的搶救時機。中午時分,剛強了一輩子的外爺永遠地合上了他那勞累一生的雙眼!那年外爺剛剛七十歲,我媽媽也只有三十五歲。

清明節,媽媽帶着我和我姐去給外爺上墳。他的墳是新的,孤零零地堆在一塊麥田裏,媽媽說這裏是舅家的祖墳,可是那些墳堆早已不見,被剷平了,上面種着綠油油的莊稼,清風吹過,麥浪起伏,是不是傳遞着外爺思念親人的喃喃細語?外爺是突發性病亡,生前沒有多少病痛折磨,但我的媽媽卻因沒能見在自己的父親生病時牀前盡孝而留下了終生憾恨。跪在新墳前媽媽放聲痛哭,我和姐姐也輕聲嗚咽。麥浪涌過來,又涌過去,陪我們一塊哭泣,一塊思念……

外爺去世後,我和姐姐就常常去陪外婆。然而誰又能料到,就在我外爺溘然長逝的第二年冬天,我親愛的外婆帶着滿身的病痛,帶着對相濡以沫走過一生的老伴的思念,走完了她艱難苦命的一生。外婆走的那年也是整七十,我媽媽才三十六。兩年之內痛失兩位最親的.人,這讓媽媽心裏承受多大的痛苦!可是她的哭聲再也喊不回親孃眼睛的睜開;給老人守靈的夜間,舅舅和媽媽兩兄妹在母親的靈前低低私語,傾吐心事,我聽見媽媽在低泣,也聽見舅舅在嗚咽。窗外漆黑深遠的夜啊,怎掩得住失去親人的悲痛之情!

清明節,清明節,新草繞墳心悽然,紙灰紛飛淚朦朧。就讓我們在這個不同尋常的節日裏,以虔誠的心祈禱,安撫那些已然逝去的魂靈。

清明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年年的清明,擊碎了虛渺的晨夢。

年年的山祭,打破了暗夜的沉靜。

——題記

清明,毫無預兆的到來了,對於清明,卻總有一種特殊的情愫,滿山的祭祀,就真的可以換來靈魂的歸宿?就可以換來地下之人的祥和?蕭條的清明,便總易想起一句話:生時不珍惜,死又何必長跪與墳前?的確,在世之時不珍惜,死了才懂得挽留,才願花時間,花金錢與地下之人,纔可以安心的活在世上,這便是人,以爲這樣,就可以無愧於地下之人,就可以贖罪,這又與掩耳盜鈴有何區別?自欺欺人而已……

墳前的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看着這年復一年滿山絡繹的人羣,花也無奈,墳下之人,愈是無奈,到了黃泉,也要回頭,回頭看去,卻在心底留下一烙印記,是後悔,是無奈,無奈於在世之人的無知,後悔於方纔的回眸。

雨絲打在墳前的的一片泥濘,絲絲細雨,就如同被篩子刷過的心,一條一條的血絲,橫倒於墳前,看着滿山的人羣,似笑非笑,悲傷的天地,卻洋溢着歡愉悅的氣息,這種諷刺般的矛盾,令人心痛,這種贖罪的方式,便讓他們覺得輕鬆。滿山飄逸的煙霧,瀰漫在矛盾的空間裏,似聚似散,凝聚了,便容易散開,散開了,就想着凝合,可最終,也只會消散於空中,於天地融爲一體,才終於懂得了存在的真諦,可已經晚了,矛盾的空間裏,便只存在着矛盾。

一個個的墳堡均勻的分佈在一個個山頭,無知的人卻不知道,墳堡已如他們的心,空空如也,肉體不復,靈魂也會飛去遠方,亦或是早已消散,靈魂只會在一個輪迴裏轉着,轉着--一世一世的走向新的輪迴,一世一世跪倒於墳前,再一世一世的回到墳堡。這可笑的輪迴……

滿山絡繹逐漸消散,只剩下一個個孤寂的墳堡,黑夜將一個個山頭逐漸籠罩,他們也是害怕鬼魂才匆匆離去的?黑夜拉下了表演的帷幕,主角與配角最終也離開了這蕭條之地,毫無春意的枯枝與墳堡相映成趣。當黑夜完成降臨,他們還會記得,今天是清明麼?

暗淡的清明逐漸上升,飄蕩,最終,只剩下一個虛影,飄渺的虛影,掙破了墳堡的束縛,漸行漸遠……

清明,猶逝……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題記清明時節,草薰風暖,柳葉深青,梨花若雪。"梨花開了信君,又是清明瞭嗎?那個清明,我偷偷跑去看梨花。...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個時節的春意總帶着三分悽絕,像是開至極盛的花,下一秒,就會從枝頭墜落似的。一個穿着黑色風衣的男人從車上下來,他深吸了口帶着清晨溼氣的空氣,眼神定定的望着不遠處無聲的墓。

今年清明我不哭媽媽,彷彿還記得扎着羊角辮的小丫似小雀繞着你的周身追逐戲耍嘰嘰喳喳,幸福溢滿臉頰,與春風爭寵,與春花媲美,無憂無慮,童貞無瑕媽媽,人生的風雨襲來你訇然倒下。

清明時節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可不像以往充滿了溼潤的雨珠,雨已經停了兩天了,空氣清新,正是踏青的好日子。早上九點,天空中帶着一縷陽光,我們一家三口帶着好心情出發了,登上了踏青掃墓的路上。

清明節作文結尾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作文之作文指導:清明節作文結尾。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謠指杏花村。隨着清明時節逼近,不禁暗生怯意。

一片樹葉落入水中,改變了水的味道,從此有了茶。茶,是人處在草木之間。茶,經歷了水與火,生與死的歷練,與我們相遇,茶的命運也是我們的命運。

素白,飄舞着,輕盈,好似白鴿,撲哧撲哧着翅膀,飛。落日的餘暉中,所有的畫面都很美,是獨屬清明的韻味,枯槁,斷魂。若塵世的天之國,巍巍,純淨,空空如也,似脫離生命的循環,開敗的因果,走出了周知的清醒,與凌亂。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我們懷着沉重的心情來到這裏,一個埋葬着無數英雄的地方,這矗立在我們面前的烈士豐碑,訴說着英雄們光榮而無悔的事業,歲月的風塵早已在它身上刻下斑駁的印記,讓我們無法不回想起那段滄桑沉重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