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華】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6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6篇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我們期盼已久的中秋節就快到了,但是大家是否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呢?下面就讓我和你們一起了解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吧!讓我們度過一個美好而有意義的中秋節吧!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衆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吃着手中的月餅,不知道關於月餅的知識怎麼行?

月餅,又稱宮餅、豐收餅、圓餅、團圓餅等,唐朝時,月餅初見記載。《中國風俗辭典》講過一個傳說:唐高祖李淵在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吩咐廚師製作彩色圓餅,讓大家食之,以慶祝手下大將軍李靖北征取得的勝利,而李靖則先捧圓餅祭拜明月,並說“應將胡餅邀蟾蜍”。此後,八月十五日吃圓餅,就變成了一個習俗,而後的唐明皇寵妃楊貴妃則把“胡餅”更名爲“月餅”。到了宋代,已有金花、芙蓉、荷葉等各種花色的月餅。到了明代,月餅才真正成爲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並在民間逐漸流傳。清代以後,月餅的製作更加講究,無論質料、花色、品種都有新的發展和創新。隨着時代的發展,月餅後來漸成爲中秋節的節令食品和互相饋贈親朋的禮品。月餅,原本是祭月時的一種供品,拜月結束後,全家人圍坐一起,共享祭品,同賞明月。吃月餅時,要將象徵圓月的“大團圓”月餅按人切塊,每人一份。對沒有回來的家裏人,家長要把屬於他的一份月餅認真保管起來,待他們回來時品嚐,故月餅又稱“團圓餅”。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閤家團圓,品餅賞月,其樂融融。

美味可口的月餅作爲吉祥物,除了象徵閤家團圓、歡聚之外,還有很多豐富的吉祥文化內涵。中秋節以月餅祭月、拜月還有祈子和求婚姻美滿之意。舊時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說法。女子拜月的主要目的是:已婚者祈求月娘娘送子,未婚者祈求月娘娘使其婚姻美滿幸福。此外,月餅還有象徵豐年之意。中秋節正值五穀豐登的季節,吃月餅也融入了“秋祀”的因素,月餅又成了豐年的象徵,借月餅來慶祝豐年,祈望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獲得更大的收成。

中秋節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但是你們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讓我們聽聽中秋節的傳說吧!

很久以前,大羿到山中狩獵的時候,在一棵月桂樹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樹爲媒,結爲夫妻。

嫦娥墓到了帝堯的時代,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燒焦了莊稼,烤死了草木,人民沒有了食物。同時、鑿齒、九嬰、大風、封希、修蛇等妖魔鬼怪也開始危害百姓。於是帝堯命令大羿將鑿齒處死在疇華之野,將九嬰誅殺於兇水之上,將大風戰敗於青邱之澤,射掉天上多餘的太陽,殺死??,將修蛇斬於洞庭,在桑林逮住封?希。萬民歡喜,擁戴堯爲天子。

後來,大羿從西王母那裏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逢蒙聽說後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於不忍心離開大羿,嫦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裏寂寥難耐,於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大羿團聚。

大羿聽說娥奔月之後,痛不欲生。月母爲二人的真誠所感動,於是允許嫦娥每年在月圓之日下界與大羿在月桂樹下相會。據說民間有好多人都曾經聽到大羿與嫦娥在月桂樹下竊竊私語呢。其實,關於中秋節的知識還有許多,讓我們一起慢慢了解吧!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中秋最美……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現在的節多了,很多的節日也都提到議事議程,工作的人們也都放假休息,像清明、端午、中秋這樣的一些傳統節日,過去都是不放假的,就是一般的節,成爲法定節日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兒。當然過去清明節是忘不了的,不管放假不放假心裏都要惦記着,在頭一個星期天或者想下一個星期天去掃墓,逝去的親人是不能忘的。至於端午和中秋,買點兒糉子或做點兒糉子吃酒是意思意思,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中秋買點兒月餅嚐嚐,離家近的回家吃頓團圓飯,遠的自然也就算了。不過最掛念的還是自己的父母,趕不上中秋這天,在節前就買來月餅給雙親,做兒女的心意到了也就足矣了。

但也不見得非得買月餅給老人,老人也不喜歡吃月餅,硬邦邦的、甜兮兮的,確實沒有什麼好吃的,還不如給老人買些雞蛋糕、桃酥什麼的,或者給老人買一箱牛奶。中秋就是個念想,心裏有親人,有自己的父母大人,這是血肉情緣,人之常情,買不買月餅,吃不吃月餅,這並不重要,就是那麼回事,父母大人都已經過世十幾年了,父母雙在世的時候,中秋節不休息,並且中秋節也一般趕不上休息的日子,所以自然不能回鄉下老家與父母團圓,也沒把中秋節當成多麼大的事兒。工作在城裏,一般一週或者兩週回家一趟,過節不過節都要給老人家買些好吃的東西,都要和老爺子一起喝喝酒。小時候都沒把中秋節當成什麼節,最感興趣的還是春節,過春節纔是真正的過節過年。

記得過春節的時候,大年初一到初六,我們這些鄉村的'孩子,身揣幾毛錢,走出十里八里外,東邊的西小營和溫泉是我們經常去的,去那裏的供銷社買兩毛錢爆竹和二踢腳,一毛錢買包糖豆或玉米花,一邊吃着,一邊跑着、唱着,來回走二十多里路也不感覺累,比兔子還歡實,那時候過節才更多真正的痛快!雖然那時的生活並不富裕,但童年是那樣的幸福和快樂,這是現在無法比擬的,這樣的感受現在再也沒有了,一去不復還了。

再有就是每年的五一、十一、元旦,在我小時候的印象中那也是真正的節日呢!因爲父親在城裏工作,一般每週只回家一天,趕上五一休息兩天,趕上十一也是兩三天,趕上元旦休息兩天,趕上春節休息四五天,父親在家呆的時間稍微長一些,我就感覺就有過年過節的氣氛了,平常的日子哪有過節過年的氣氛,一點兒也沒有。因爲父親在家母親總有做些好吃的,有好吃的東西我認爲就是過節,平常日子吃的就是那麼回事,沒有肉,沒有什麼炒菜,那是什麼過節?那不叫過節。過年過節就是吃個肚飽肚歪,那時候天天都是粗茶淡飯,窩頭鹹菜,不見什麼葷腥那叫什麼過節?那時候過節就是盼着吃好的,吃雞鴨魚肉,吃大白饅頭,現在平常日子天天都吃饅頭米飯,也就沒有什麼新鮮的了,什麼過節不過節的,就是那麼回事兒。

我記得我高中畢業以後回鄉勞動的第二年,八月十五那天在生產隊的地裏噴灑農藥,打藥的地緊挨着附近部隊,部隊的一個連長叫我和另一個隊裏的發小給他們部隊大院裏的白菜打藥,我們考慮反正這也是軍民關係,又挨着這麼近,二話沒說就給部隊的菜地噴灑了農藥,忙活到中午,部隊連長說安排我們吃午飯,說今天中秋節,吃的肯定不錯,沒想到到了部隊食堂,中午吃的也是那麼回事,但畢竟比我們老百姓的吃的好多了,就是沒有看見紅燒肉和大白饅頭,雖然有些遺憾,但還是在部隊吃了午飯。記得當時部隊的那個連長還有些不好意思,感覺對不住我們呢。那意思是:今天午飯吃的不太好,實在對不起二位了。那天打藥的時候,部隊的連長還從他們的營部給我們拿出來兩盒好煙,我記得是金鐘牌的,現在早沒有了這種牌子的香菸,好像是三毛多一盒,對於我來說那可是好煙了,記得當時抽着可香了,還沒有過濾嘴。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爲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裏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爲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着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爲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爲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爲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拜月

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爲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衆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爲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月光馬兒

明清時期月神形象發生了重要變化,由早期純道教色彩的以嫦娥爲主的月宮圖景演變爲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在的世俗形象。這個時期,人們供奉繪有月光菩薩的月光紙,也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Omicron;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爲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藥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併焚之。”

兔兒爺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爲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飩、茶湯的,不一而足。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常有兔兒爺攤子,專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兒爺。此外,南紙店,香燭也有出售的。這兔兒爺,經過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已經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後來有人仿照戲曲人物,把兔兒爺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騎着獅、象等猛獸,有的騎着孔雀,仙鶴等飛禽。特別是兔兒爺騎虎,雖屬怪事,但卻是民間藝人的大膽創造。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頷能活動的兔兒爺,俗稱“叭噠嘴”,更討人喜歡。它雖爲拜月的供品,但實在是孩子們的絕妙玩具。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後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爲熱鬧。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中秋節作文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古時候人們就在每年的今日組織活動:唐代賞月,玩月頗有盛行;北宋拜月說心願,祈求月神保平安;南宋互換月餅,取月圓之意;明清以來,中秋的風俗更加盛行,燈謎、吃月餅、祭月等等。

同時在我國古代神話中,月亮中有廣寒宮、嫦娥、玉兔和吳剛,但是隨着科學的發展,伽利略的望遠鏡,“阿波羅”登月計劃將詩人和作家的美好想象打破了,美麗的明月是一片空寂,連一樣生物都不存在。但我卻希望月球上的廣寒宮、嫦娥、玉兔和吳剛都存在。美麗的月亮上一片生機,桂花樹鬱鬱蔥蔥;粉裝玉砌的廣寒宮中,嫦娥正在奏樂;玉兔拿着搗藥杵爲她伴奏;外面的吳剛,時而擺動闊斧,砍向桂樹,讓天空落下一陣桂花雨,時而提着酒壺,暢飲桂花酒……這境界是多麼美好!

而眼前所看到的夜空也同樣美麗。空中佈滿了繁星,一連串的閃爍、眨眼。眼望星星渺小,可它的真實表面是如此龐大。在這浩瀚、一望無際的天空中有無數顆在閃閃爍爍的繁星,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明月時而亮,時而暗,月色朦朧,在它表面上已蒙上了一層飄動着的雲霧。月亮不是圓月,它現在呈了彎腰皎潔的月亮。雖然黑夜,雲霧散開後,世界變的如同白晝,萬物都能清晰看見。沉迷的明月身旁飄蕩的是雲霧,就像是它的白衣裳。衣裳是輕薄透明的,月亮是潔白的。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爲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爲“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着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夜色越來越濃,陣陣秋風送來了點點寒意,皎潔的月光中瀰漫着節日的氣氛。

中秋節作文

農曆的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中秋節。

幾個星期之前,在商場、超市、商店己開設“月餅專賣區”,意境迭出,各類、各廠、各式的月餅,使你眼花繚亂,一派喜迎中秋節的氣氛。近星期,將“月餅專賣點”擺到門外、路口,目不暇接,處處洋溢着歡度中秋節的景象。那春潮般的涌動,簡直可與錢江潮媲美。

中秋節傍晚,夜幕將臨,華燈初上,夜空萬里。我們閤家坐在院子裏,臺上擺放着圓圓的月餅,似與月亮欲比圓。爺爺手揣茶具,悠悠地,彷彿有“舉杯邀明月”的意境。我們一邊聽着爺爺奶奶關於月宮嫦娥、玉兔、吳剛的神話故事,一邊品嚐着可口的月餅。頃刻,月亮漸漸地撩開面紗,露出她的尊容美?,皎潔無暇,若如銀盆。我全神地幻象着嫦娥翩翩舒廣袖、吳剛捧出桂花酒和玉兔雯誠靈性的身影。此時,我有着前所未有的感觸。不由我聯想到我國自己製造發射的“嫦娥”號,登月以後,在每年的中秋之夜,我們定能看到祖國的五星紅旗在月宮飄揚的實景,也能看到真正的、清晰的“嫦娥”。

黃昏時分,皓月當空,大概是“人逢佳節精神爽”,爺爺奶奶要我一起去休閒廣場。那裏,比平常熱鬧得多,別有一番新氣息,人們感受着節日的歡快。唱歌跳舞,健身健美,太極養性,漫步賞景等等,不一而足。夜幕下,歌聲在空中盪漾,舞姿於月下凌亂;煙火似繁星齊飛,燈光與月色相伴,男女老少,怏然自足。此時,我聽着爺爺似乎在說:“所以欣懷,其致一也。”

啊,難以忘懷的中秋佳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每當我聽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首詩,我就會想到中秋節。中秋節代表着閤家團圓 ,月圓人團圓嘛,所以我比較喜歡中秋節。

以前每當我過中秋節,我們全家總會聚在一起吃月餅,看電視。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中秋,我、媽媽和爸爸在游泳池裏一邊游泳一邊賞月。而那時已是秋天,所以總感受涼颼颼的。雖然一跳進水裏有些冷,但是那感覺特別值得回味。

可今年的中秋跟以前的(就)有些不同了。

中秋節到了,我和媽媽卻一直在逛家居廣場。太陽快下山了,我們才逛完。後來,我們準備去書城必勝客吃飯。在路上,我無意中透過車窗看見圓圓的月亮鑲嵌在空中。奇怪!怎麼今年的月亮不是那麼圓呢?哦,我知道了,可能是爸爸不在身邊陪同(陪伴)我們的緣故吧。那時,我又看了看媽媽,他(她)正在全神貫注的開車,一陣涼風吹過來,感到格外涼爽。

不知不覺就到了必勝客。剛進餐廳,手機突然響了。我一看手機,原來是爸爸!我趕緊接通電話,和他聊了很久很久。說實話,我很想爸爸。

我真希望下一次中秋節,除了爸爸,還有爺爺、奶奶都能聚在一起團圓。但我還是要感謝媽媽每年中秋都能陪着我。

周圍的一切是那樣的寂靜,我和母親各自搬了一條睡椅來到了屋頂上,我環顧四周一片漆黑,小區裏的那幾盞路燈顯得搖搖欲熄。此時此刻,那一輪明月在這幽靜的環境裏顯得是那樣突出,那樣純潔,那樣光亮。然而我的心中似乎有無數話語要向這茫茫月色的傾訴。

我不由想到了蘇軾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的父親自我四歲那年便外出打工,直至今天已有九年整了。只有每年過年纔回來半個月,他不正是爲了這個家嗎?但我是多麼希望父親能夠和我們母子倆一起過中秋呀!我是多麼希望我們一家能共同欣賞這美好的月色啊!雖相隔千里但我想父親此時也一定正深情的望着這一輪圓月吧!父親一人在外,此時他一定也更思念我們母子倆吧!此時的明月如同一面相連的鏡子,我似乎從上面看到了父親賞月的情景,仔細地看着父親的眼角流出了淚水,正當我疑惑之餘卻發現自己的眼角其實早已流出了淚花。

我愛太陽,但我更愛月亮,那種白玉盤似的月亮。在我眼裏,太陽是個豪放,熱情的男孩,而月亮則是個溫柔,恬靜的女孩。我愛這種恬靜也愛這種優雅。再望着那輪明月,我感覺她如同天空中鑲嵌着的一顆碩大的明珠,光澤豔麗,閃閃發光;她如同一塊無與倫比而又價值連城的玉盤,純潔高雅,討人喜愛。

突然一個念頭傳入我心,我對媽媽說:“不如我們一起比賽,看誰知道含‘月’詩句的多。媽媽聽後滿口答應。我先打頭陣。”“立煜《相見歡》中的‘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媽媽接“孟浩然《宿建德匯》中的‘野曠無低樹,江清月近人’。”“王昌齡《出塞》中的‘秦

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維《山居秋暝》中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李白《月下獨酌》中的‘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古郎月行》中的‘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我和媽媽那時不時的歡聲笑語又時不時的打破了這黑暗中的寧靜。

賽夠了,我的視線再一次轉移到了那輪明月上,這少女肌膚般的月光,牛乳汁一般,灑在我的面龐上,我感到十分愜意。忽然飄來了朵朵淡雲輕輕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見在雲層中穿行閃光。她擠啊,使勁想鑽出來。一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雲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麗的臉蛋,像小女孩撩開了披在額上的烏髮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卻覺得那穿於雲層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詩意。我又發現月姑娘正用月光鋪成一條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請我到她的家裏去做客呢!

周圍依舊是那樣的寂靜,那幾盞路燈也熄了,我也漸困了,上眼皮怎麼也撐不起來了,悄悄進入了夢鄉,唯獨只有那輪明月依舊散發着那優雅,溫柔的光,依舊是那樣純潔、恬靜。好美麗的月色,好令人難忘的中秋之夜。

中秋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其時,我們鄉下是沒有月餅的。我怕我因爲年齡小,沒記住,特意問過幾位年過五十的同事,他們說,當時鄉下真的沒有月餅。那會兒家家都很窮,沒有那份閒錢買月餅,小商店裏也就不進這貨了。我第一次見月餅,應該是在十歲左右。鄉下商店裏好像也只有一種貨,就是那種餡是各種果仁、紅綠絲的硬梆梆的什錦月餅……

敬月光,是我們蘇北裏下河一帶對中秋佳節賞月祭拜月亮的俗稱。

現在,每逢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們這兒敬月光搞得很隆重。家家戶戶都搬一張小桌子到院子裏。小桌子上擺上月餅、老菱、藕、年餅、蘋果、香蕉。

月餅在盤子裏一疊堆放,成雙數,以六個居多,也有擺十個的,取“六六大順”或“十全十美”之意。煮熟的老菱帶尖一碗,一般不用黃丫丫的四角菱,多用紅豔豔的兩腳風菱,紅色代表吉祥嘛。藕一根,全藕,寓意事事有頭有尾。年餅一碗,或者叫粘餅,也說不定,都有道理。說是年餅,因爲年前祭祖、除夕接竈神時必用。說是粘餅,因爲它是糯米粉做的,粘得很。這是一種直徑約三釐米的圓形食品,平時食用時叫油餈兒。從平時叫油餈兒這個角度來看,似乎叫年餅更恰當些。蘋果、香蕉,都用。取雙數,六個、八個,不等。噢,差點忘了,三碗茶水必不可少,聽說是讓伐桂的吳剛用來醒酒的。焚高香,放鞭炮,態度虔誠,禮數周到。我家也是年年供奉,只是不再有孩子出來偷月餅喝茶,少了些我們童年的氣氛,不免有些失落。

記得小時候,中秋節是我們最快樂的日子之一。早上,可以吃上湯圓。中午,一般可以吃上鴨子燒扁豆,其實應該是扁豆燒鴨子,因爲鴨子小,扁豆多。好在爸爸媽媽捨不得吃鴨肉,一任我們在碗裏亂翻,挑挑揀揀。鴨子,鮮美異常,吃得我們嘴上一圈泛黃的油脂。到下午,都噯出一股鴨肉的香氣。

晚上,敬月光是必不可少的。

其時,我們鄉下是沒有月餅的。我怕我因爲年齡小,沒記住,特意問過幾位年過五十的同事,他們說,當時鄉下真的沒有月餅。那會兒家家都很窮,沒有那份閒錢買月餅,小商店裏也就不進這貨了。我第一次見月餅,應該是在十歲左右。鄉下商店裏好像也只有一種貨,就是那種餡是各種果仁、紅綠絲的硬梆梆的什錦月餅。

沒有月餅,一樣得賞月,一樣得敬月光。年餅就算是月餅的替代品了。那時的人們,窮歸窮,還是很義道的。我們家老小多,勞力少,年年超支,從集體分得的口糧有限,中秋做湯圓做年餅的兩大碗糯米粉年年是左鄰右舍給的。

到了晚上,媽媽用少量水和好糯米粉,搓成一個個湯圓,再壓扁,橫成行、豎成線排放到篩子裏。生火,把鍋燒熱,在鍋裏圈上一勺油,把白白的生年餅一個一個貼到鍋上,小火燒,一面炕熟了,用鐵鏟翻過來再炕另一面。出鍋後,年餅兩面金黃,散發着誘人的香味。趁熱吃,又軟又粘,咬一口能拉好長。有幾年,媽媽還在裏面包上糖和芝麻,那更是打嘴巴子不丟的美食了。

晚飯後,夜幕初降,玉兔東昇,清風徐來,明星閃爍。這時候,搬張小杌子到天井裏,放上一碗年餅,一碗老菱,幾隻樹上結的柿子,一碗米,對着月亮打個躬作個揖,就算行過儀式了。至於燃香放炮,記憶中不曾有過。然後,一家人吃老菱,賞月光,偶爾大人高興,還會講上一兩段故事。

我們吃着家裏的,想着外面的。人在家裏,心早已飛到外面去了。於是,跟大人說一聲,就匆匆出發了。三兩個小夥伴結夥在村子裏轉悠梭巡,看到有機可乘就悄悄摸上去,各拿一個年餅,喝掉供着的茶水。據說,這治尿牀。有時,被主人看到了,也不怕,不

不會捱罵。這年餅被人偷了,對主人家來說可消災降福。對他對我都有利,雙贏呢!於是,主家只是嚇唬性的咳幾聲,製造點緊張氣氛,如此而已。緊張之後,就是異常的興奮,誘發我們更加樂於當“賊”

雖然不怕人,不過對狗是很恐懼的。記得有回去王小毛家偷“月餅”,他家的狗東西追得我鞋跑掉了一隻,口袋中的戰利品也不知所蹤。爲了報復,我們幾個人說好,不帶王小毛玩。王小毛爲了跟他家的狗劃清界限,咬牙毒打了他家的狗,我們才答應還帶他玩。

轉眼幾十年過去了,然而就像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