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品】春節的作文1200字彙編9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春節的作文1200字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春節的作文1200字彙編9篇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過春節了,孩子的臉上露出了春節特有的快樂,大人們一年的勞累得到了安撫,春節是多麼重要的節日啊!

走在有濃郁春節氣氛的大街上,到處張燈結綵,每棵樹上掛滿了大大的紅燈籠,市場裏熙熙攘攘的人羣都穿着厚厚的棉襖,嘴和鼻子前有一絲白氣慢慢的上升。市場裏的人手裏都提着年貨、拿着鮮花、捧着桔子樹、抱着娃娃,場面熱鬧極了,臉上都掛滿春節到來的喜訊。

回到家裏,鄰居一家三口都在搞衛生,媽媽忙着對我說:“襯現在得閒,我們也開始打掃一下里屋吧!”我會意的點了一下頭,媽媽給我一對乳膠手套和毛巾,接着我們倆就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先抹門,後抹窗,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就把整個房子裏屋外屋都打掃的一塵不染,這樣更加能顯示出新年新氣象的習俗。年三十早上我們要把去年所有的春聯和福字都撕下來,貼上新買的,這叫除舊迎新。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年飯,在外打工的人也要會到家裏,團年飯裏會有很多菜餚,還有飯要多煮一些,留下一寫剩飯過年,這樣寓意年年有餘,每年都有吃不完的飯。

年三十晚就是舊年的最後一個晚上,所有人都要守歲,不能睡覺除了小孩和老人,守到新年到來。早上我們一家大小就要去走親戚,到親戚家裏拜年,當然親戚來會來我家所以就要安排幾天去親戚家,還要有幾天要待在家裏招待親戚朋友,春節之後還有元宵節,元宵節的主角就是湯圓了,湯圓意味着團團圓圓。

春節代表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民風民俗,春節在中國人的心中有着不可缺少的地位。感謝:對接受別人給予的或提供方便、恩惠,用言行表達謝意。

感謝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當有困難時,別人來幫助你,你就要感謝他;又或者是在收到禮物時;還有可能是在別人給予你經驗,讓你以後的生活更加美好……其實,感謝不是現代社會中的專利,早在古代,我們的老祖先就總結出了這樣的道理。如:《宋書·庾登之傳》:“登之與晦俱曹氏壻,名位本同,一旦爲之佐,意甚不愜。到廳牋,唯雲‘即日恭到’,初無感謝之言。”還有《水滸傳》第四一回:“感謝諸位豪傑不避兇險,來虎穴龍潭,力救殘生。”我們感謝父母,感謝他們給我們生命和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我們感謝老師,感謝他們教給我們知識;我們感謝摯友,感謝他們給予我們美好的友誼。

感謝是一種財富。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種財富,並讓它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這是精神上的財富,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財富。這種財富是純潔的,是不可玷污的,它可能隨着一些原因漸漸讓人淡忘。可是一旦我們意識到了,注意到了,就一定要把它抓住,讓其成爲自己一生中最大的財富。感謝是一種精神。它既需要先天的賦予,也需要後天的塑造。我們要努力學好這種精神,直到擁有它,讓它成爲生命中的“先天性”和“習慣性”。除了這些,我們還要傳達這種精神,讓這種精神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永遠存在。

感謝是一種魅力。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向世人展現出人性中最閃耀的一面,它還能感染我們身邊每一個人,它是民族的瑰寶,永垂不朽。它是一顆最大克拉的鑽石,永遠閃閃發光。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這是老祖宗教導我們做人的準則,也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當然,幫助別人並不是想得到回報,是出於做人的本能和德性。但是作爲需要幫助又得到了幫助的人,千萬不能忘恩負義。你沒有能力涌泉相報不是你的錯,但你必須要做到兩點,一要銘記心間,二要做到感恩。

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謝吧,一句簡單的“謝謝”對於我們來說並不困難,但它能給人財富上的贊助,精神上的支撐,魅力上的閃耀。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走在大街上,忙忙碌碌的人們正忙着準備過節,穿上了節日的盛裝,看起來神采奕奕,。煙花爆炸聲響徹在耳邊!夜空一片湛藍,星星正地眨着光芒,月亮倒掛在夜空中,又像片會發光的柳葉。只聽轟隆隆一聲聲巨響,打破了原來寧靜。一枚枚煙花向天空噴去。天空開放出一朵朵美麗的菊花,把夜空裝點得無比美麗。到處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萬家爆竹喜氣濃,一路風塵蹄花碎”我扯下舊對聯,在門上貼上嶄新的對聯,看着那一點一點在我們手中脫落的歲月的紅紙,感嘆時間的匆匆,快得讓人恍如夢一般,10年我們有太多太多的辛酸事和甜蜜事。他們來得快,去的又如此匆匆。貼上了新桃,望着那一張一張在我們眼裏未來的祝福,我們振奮,那撕去的是過去的酸甜苦辣的足跡和身影,“千般月色硯邊過,無限春光筆下生”“五千年輝煌文化喜填新頁,九萬里錦繡河山大展宏圖”“正月抒懷萬首新詩歌大治,春風得意一杯美酒壯長征”那貼上的是對未來的熱情如火……

聽爺爺說起春節的來歷,相傳在商朝的時候,有一個叫萬年的人,他受到日光下樹影移動規律的啓發,設計了測日影,計天時長短的“日晷儀”。經過長期的精心觀測,萬年終於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功成之時,他以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了,人們爲了紀念萬年,就把過春節叫做過“年”。

在電視上看到,幾千萬海外華人共同慶祝華人兒女共同度過盛大的節日,藝術團獻上了別開生面的文藝盛典,點亮了海外的璀璨之夜。《舞彩繽紛——中華情》的大型歌舞晚會,在中國民俗文化基礎上又融合了西方元素,富有傳統的文化內涵,體現出清新現代的藝術氣息。《海外遊子吟》都說那海水又苦又鹹,誰知那流浪的悲痛辛酸.遍體的傷痕,滿腔的仇冤,遊子的腳印血淚斑斑.流浪流浪,流浪流浪,遊子的腳印,血淚斑斑.歷盡了人間的風暴雨寒,踏遍了世上的溝溝坎坎.人情的冷暖,世道的艱難,遊子的心中,盼望春天.流浪流浪,流浪流浪,遊子的心中,盼望春天.這首歌將海外華人苦難的歷史,艱苦的創業,那思念祖國的情懷,讓人聽後爲之震撼。它真實記錄了華人移民走過昨天、走進今天、走向明天的心路歷程,並留下一份具有震撼力的見證。海外華人我們心連心,風雨同舟一起走過歷史的雲煙。

過節人們都在和家人團聚,一起過着溫馨幸福的生活,但是忘不了那些還在辛苦工作的叔叔阿姨。最辛苦的人莫過與邊防戰士了,他們一年365天都守衛在祖國的邊疆,多年來,邊防部隊官兵恪盡職守,紮根邊疆,不辱使命,取得了驕人戰績,爲保衛國家的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爲人民的幸福奉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還有列車,飛機上的服務員,還有國家大型工程的建設者……他們不分晝夜,加班加點,沒有時間休息,也沒有時間和家人團聚,他們好辛苦,我想向他們說一聲:“你們幸苦了,祝你們春節快樂!”

啊!還有我的姨父,他長期在雲南工作,國家水電三局,修大型水電站。還要供養哥哥上大學,春節也不回家,真想念他啊!我和姨夫都有好幾年沒有見面啦!真希望姨夫早點忙完工作,回來後相聚在一起。姨夫,我在遠方祝福你: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10,9…。。1”看着春節晚會上觀衆和演員送08迎09的倒計時的響起,無數的煙花在天空綻放,似花還似非花。辛酸早已被這種憧憬掩蓋而去,激動和欣喜油然而生,新的一年是否能考一個好的成績作爲爸媽辛苦的一點回報呢……

“三春暉靄門庭暖,寸草心長雨露深”“萬家爆竹喜氣濃,一路風塵蹄花碎”我送上兩幅對聯,祝福一路風塵上的所有人。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早已習慣於大年三十在鄉下老家度過。在鄉下總能使你感到質樸的民風,濃厚的年味,親人的團聚和一種人之初,性本善的返樸歸真的原始感受……這些都是喧囂的都市所沒有的。何況今年二叔第一次帶着嬸子、弟弟從呼和浩特趕回老家過年,更是我們全家的大團圓!

一大早,全家便忙活起來,同樣還是我起的最晚。二叔特勤快,不愧爲武警。人家一吃完飯就開始幹活了。只穿件單衣,挽起袖子,那起抹布,端起水盆就開始擦呀。一直幹到中午,把十二扇門窗擦得一塵不染。而老爸再這期間的工作就是寫春聯。我們家可是書香門地,爺爺寫的一手好字,所以一到過年,家裏的紅紙就堆成山,找爺爺寫春聯的人可多了。但是,今年爺爺得病了,沒法再寫春聯了,也沒人找爺爺寫春聯了,但是我家的春聯還的寫呀。這個神聖而艱鉅的任務就交給你了平時總愛吹噓自己字寫的好的老爸。別看他平時總愛吹,可一下筆還真是那麼回事,一看這字就不是吹出來的,沒個七八年的工夫哪能寫出這字?全家看了都連聲叫好呢!這些春聯的工作一點兒也不比擦門窗輕快,這一點兒連我我都受益非淺。老爸雖不是什麼書法大腕兒,但是,還的讓幾個人伺候着才寫。沒辦法,但還得讓幾個人伺候着才肯寫。沒辦法,弟弟跟妹妹裁紙,我只能當個鎮紙,來給爸爸按着紙,一直工作到下午。弄得我按紙的手指頭染上那紅紙的顏色,像流着血似的,通紅通紅。春聯寫好之後,就放到太陽底下晾乾。這時候奶奶就忙起來了,忙着熬粥。我們那而貼春聯不用膠水、雙面膠,都用粥。把粥熬得稠稠的,很有粘性,再大的風美麗也吹不爛,預示着來年五穀豐登的意義。這粥熬好了,春聯也就晾乾了。粥涼了就該貼春聯了。春聯們都對號入座,各自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地方。老爸寫的許多大小不一的“福”字也都派上了用場,貼到了玻璃上、牆上。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傍晚6點種。奶奶擺好家譜、筷子、供品後,我和大叔、妹妹、兩個弟弟拿着6根點燃的香去村頭的一個特定的地方“請家堂”一路上,我們遇到了好幾撥請家堂的人,和他們一道同行沒幾分鐘就到了村西頭,把三根香插到地裏,磕三個頭,拿着另外三根香回到家裏,插在早已準備好的香爐裏,“請家堂”這個程序就算完畢了。全家吃完晚飯後,奶奶、大嬸、二嬸、媽媽就要忙活起來了

——趕着包餃子。而我們這些小孩就忙着點花炮。在城市裏不讓點炮,到了鄉下,一年就這麼一次,可要玩個痛快。爲了這個,我在集市買了一百多塊錢的花炮,舊等着着幾天那。大的,小的,半大的,應有盡有。有刺花的,有響炮的,有邊刺花邊響炮的……在漆黑的夜裏點起來,照得整個院子亮堂堂的,那景象可想而知。遇到帶響的,嚇得小弟弟躲進屋裏,緊閉門窗,直喊“別響炮,別響炮……”除夕之夜當然少不了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伴隨着那歡笑聲,不知不覺就到了12點,由爸爸點着了一串九千九百九十九響的大炮,響了好一會兒呢!院裏點炮“噼裏啪啦、噼裏啪啦”,屋裏弟弟的哭喊聲“稀里嘩啦、稀里嘩啦”,但是我們仍然覺得非常非常快樂,可熱鬧了。點完炮之後就要吃年夜飯了,全家人在一起吃餃子其樂融融,真是幸福。吃完飯馬上就得收拾一下,很快就得來一撥撥的拜年的'人。瞧,這就來了一撥,二話沒說,先給磕頭,真乃嚇煞我也,折煞我也。因爲我們家輩分大,沒辦法,三十多歲的人還得叫我姑奶奶呢!嗬!這景象真壯觀。十幾個人一齊跪下磕頭,從屋裏一直排到了院子裏,那陣勢,不亞於《還珠格格》裏百官給格格磕頭的陣勢,也讓我過足了格格癮……

我是在凌晨2點寫下這篇日記的,這時候人們還正在歡天喜地地鬧大年。這一天真實回味無窮,好象有很多寫不完的事。就寫到這裏吧!我不禁要再爲它添上一筆:今夜無人入睡!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的一個節日,也是最重要的。在春節期間有許許多多的習俗和趣事。

大年三十那天,我和媽媽去買了春聯和窗花。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添喜慶氣氛。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爲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爲“窗花”。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爲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福氣已到”“幸福已到”。

看着這些“福”字,我笑着和媽媽說:“媽,你看我多好,到了過年,處處都可以看到我的名字,還可以給人們帶來福氣呢!”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樂和吉利。晚上吃過飯和妹妹在小區裏玩,爆竹聲在耳邊響個不止,我覺得這爆竹聲有些像戰爭時期的槍炮聲。便與妹妹開玩笑說:“這聲音猛的一聽,咋這麼像世界末日到了?”

包餃子

正月初二到四奶奶家去包餃子。來到她家,我就聞到一股香味,到廚房一看,四奶奶正在做餃餡呢。餃餡做好了,四奶奶開始和麪,於是我們就開始動工了,我先開始在趕餃皮,媽媽說比賽看誰做得餃皮最圓。爲了把餃皮做圓一些,我的雙腿可沒有停下來過,不停地繞着餃皮轉,轉到這邊又轉到那邊,忙得不可開交,四奶奶笑着說我:“你看你那就像‘小牛子拜四方’樣!”四爺在一旁包餃子,我就開始“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了:“四爺,你看我這幾個餃皮趕得是不是很圓啊?”四爺說:“圓,很圓。可你這兩面都有面粉,我這餃子不好封口了啊。”後來,我就注意了,不讓兩面都有面粉,我又拿着一個問:“這個行不行啊,又圓而且只有一面有面粉的?”四奶奶就說:“恩,真棒!這個非常好!”爸爸和小叔兩個是最懶的了,兩個都呆在家裏玩電腦。四爺就拿了一個餃皮,把裏面包的全是辣椒粉,並與別的包法不一樣,說:“這個是給你爸的。”妹妹又包了兩個空的,說是給小叔的。餃子終於可以吃了,我們首先給了爸爸一碗,爸爸吃着說:“這餃子怎麼是空的?”後來爸爸又喊着辣,拿起杯子大口大口地喝着飲料。我就說爸爸:“你運氣真好,三個都被你你給碰上了。”後來,爸爸吃的時候特別小心,我們說沒了,可他不聽。。這真所謂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餃子是我最喜歡吃的,所以吃了一碗又一碗。後來,覺得肚子有點脹了,我說:“我覺得我好像吃的有50個了。”大家都笑了,四爺說:“50個沒有,至少到30個了。”這纔有過年的氣氛呢。

聚財

正月初一的時候,爸爸讓我倒垃圾,我把垃圾倒了。後來媽媽看見垃圾被倒了,就說:“誰的垃圾?”我疑惑不解地回答:“我啊,怎麼了!”“把錢都倒了。”“垃圾怎麼成了錢了?”我很好奇,上網查了資料,原來是這樣的:俗傳正月初一爲掃帚生日,這一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這一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

中國的春節民間習俗可真有趣啊!是啊,這樣也更給春節增添了不少的氣氛。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春聯"變臉"短信博客農耕春節向現代春節轉變

隨着煙花爆竹由禁改限、各地老街廟會浮出水面,20xx年的春節開始呈現出“迴歸傳統”的氣息。20xx年春節期間不少民俗學家和大衆傳媒“保衛春節”一浪高過一浪的吶喊,如今已經成爲學者、商家、民衆共同“經營”春節的自覺行動,而春節的精髓也隨着時代變遷延續到現代文明中。

與送竈王、貼門神、寫春聯等這些傳統春節密切聯繫的形式相比,手機短信、QQ拜年、博客祝福和網絡遊戲幾乎成爲城市春節必不可少的內容。

不少專家學者認爲,傳統春節中貼春聯、挨家挨戶送拜年帖的方式,可以從手機短信、QQ拜年中折射出來。手機短信就不妨視爲傳統春聯的延伸;網絡遊戲也完全可以看作春節期間放鞭炮、打陀螺等遊戲的變種。

除夕晚8點到12點,全國手機短信發送總量超過3億條,再創歷史新高。最高峯時刻平均每秒發送量超過6500條,比去年增長40%。記者收到的不少祝福短信均強調:“反對垃圾羣發短信,強調原創性。”

與此同時,網絡QQ祝福,博客時空中,也不斷收到來自各方的祝福。不少網絡遊戲運營商在遊戲中紛紛打出“春節專區”的旗號,吸引衆多玩家網上“過”春節。《大話西遊》就號稱同時在線人數突破60萬人,並開闢出“驅趕年獸”等一系列與傳統年俗密切相關的春節遊戲。

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彭富春認爲,春節源於農耕文化,農耕時代的特點過年意味着能大吃一餐,能“勞農以休息之”;到了工業文明時期,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了,在城市社會中祭竈神、貼桃符等形式也就逐漸淡漠。而以網絡、電話、電信爲主要傳播載體的祝福方式還將進一步多樣化,這也是春節多元化、娛樂化的重要體現。

民間市場悄然啓動“經營春節”潛力巨大

近年來,隨着中國經濟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重視農村市場的挖掘,不少企業正在重新評估農村市場。

常年從事節慶文化經營的營銷專家張世高認爲,當前中國商家比較看重城市以網絡、電信、商鋪爲主要載體的春節消費市場;與此同時卻忽略了以窗花年畫、門神春聯、舞龍舞獅、秧歌鑼鼓、元宵燈謎爲代表,極富民族氣息的“傳統”市場,這部分市場潛力非常巨大。

張世高說:“隨着中國人收入水平不斷提升,大衆化的春節肯定將向個性化、家族式的春節轉變,在未來10年-20年間,農村市場潛在的春節市場將超過上千億元。”

愛心“QQ”凸現溫馨春節傳統精神代代延續

不少專家學者表示,“保衛春節”的核心啓示在於對傳統文化的守護,對中國人固有尊老愛幼、勤儉質樸、自強不息精神的一種捍衛。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我國各地城市、社區悄然興起的社區愛心“QQ”、社區愛心服務春節活動,恰恰表現出這種傳統美德在城市中的延續。

廣西南寧市青秀區愛心“QQ”羣成員之一、網名爲“小蟲蟲”的熱心人士告訴記者,春節前夕,南寧愛心QQ羣就開始行動,清掃社區垃圾,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衛生、購買年貨,甚至請他們到家中過年。“做的事情不大,可參與活動的人內心滿足感很強。”

復旦大學博士鄭維寬引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來肯定這種傳統精神的延續。他說:“春節其實是一種尋找快樂感和迴歸感的過程,快樂感與賺錢多少並不成正比,快樂感來自於對自己喜歡事物的投入程度,經營春節實質在於營造一種家族和家庭共同參與、共同努力的氛圍。年輕人的積極主動,長輩老成持重,孩子的活潑好動……透過奉獻自己的愛心,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家庭成員間、左鄰右舍之間、社區團體之間的感情溝通,恰恰能在更深意義上捍衛我們固有的傳統文化。”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正月初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佳節——春節,家家戶戶都忙碌着,我家也不例外。看!一大早,爸爸媽媽忙得不可開交。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門窗、地板,屋子的裏裏外外都被媽媽擦洗得閃閃發光。再看看爸爸,他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膠把春聯貼在大門的牆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爸爸貼春聯的技術可是一流。

一上街,街上可熱鬧了。人們手提着大袋大袋的菜,孩子們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可熱鬧了!

好不容易到了除夕,吃團圓飯了,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他們殺豬宰羊,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桌子上擺滿了美味佳餚,什麼清蒸蟹,油炸蝦,糖醋排骨他們品嚐着美酒佳餚,談着一些開心的話兒。

“叮——咚”,啊!春節晚會開始了!我們一家人興致勃勃的看起了春節聯歡晚會,可我卻不停地看着時間,知道爲什麼嗎?因爲我心急放炮的時間快點到來。快十一點了,我們迫不及待地帶着一大袋子的鞭炮下了樓。首先,放了一掛“大地紅”。在樓上觀看,它像一條巨龍,舞動着身上的金鱗片。從下面觀看,它像一朵朵金盞花盛開。五彩繽紛,絢麗多彩的焰火,把漆黑的夜空打扮得格外美麗,它如同一串串珍珠,如一顆顆流星、一朵朵金菊、一條條瀑布,讓人目不暇接。瞧,“鑽天猴”拖着長長的尾巴,“小蜜蜂”嗡嗡地打着轉,“銀龍”呼嘯着遊向天空,“閃光雷”亮得讓人睜不開眼。各種造型的煙花如一聲聲悶雷在天空中想起,聲響過後,各色煙花在空中飛灑飄落,如同天女散花,五彩斑斕。有的如繁星點點,有的如盛開的鮮花,有的如少女的身姿可謂紅彤彤,綠瑩瑩,金燦燦交織在一起!那雪亮的光照得四周亮如白晝,與燈火相映成輝,真是漂亮呀!“過年了!過年了!”我們都開心的叫了起來,我想,這就是宋代詩人王安石詩中描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吧。

光陰領着快樂奔跑;幸福伴着激動飛翔。時間擋不住,快樂留不下,但我的心裏刻下了這難忘的一天。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可愛的春節,那可是我們小朋友最愛的節日啊!因爲這節日可以領取很多很多的壓歲錢,還可以吃餃子,吃湯圓讓我們大飽口福,春節真的讓我們開心啊!!

大年三十,全家放鞭炮,守歲.你看,年夜飯端上來了,有餃子,有香腸,還有水果沙拉,數不勝數.媽媽笑着對我們說:開飯。”媽媽的菜的味道不會亞於5星級飯店。有紅燒丸子,清蒸甲魚,紅燒大排等可口的飯菜。我收到人家送得許許多多的巧克力、糖果和零食。吃完飯,該去放鞭炮了,只聽見外面“嗖,啪,轟”地響成了一片。在一看,東南西北到處都閃耀着各種花炮的亮光。各種不同形狀的花炮在天空中爭奇鬥豔,像春天裏開放的鮮花迎接着新年的到來,之後,我們又開啟電視機看《春節聯歡晚會》啊,某人表演的小品真的是太好看了,到了零點,我又聽見外面響成了一片。再一看,東南西北到處都閃耀着各種花炮的亮光。各種不同形狀的花炮在天空中爭奇鬥豔,像春天裏開放的鮮花迎接着新年的到來,第二天,春節來了,

外面噼裏啪啦的響了一陣,我連忙起牀去看,啊,一掛又一掛的鞭炮響徹雲霄,吃完飯,我和父母衝出了家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袋裏裝着父母給的零花錢,甭提多高興了。今天的小鳥也出來湊熱鬧,大概它們心裏也很高興吧。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樣樣俱全。看到的大多數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數麻辣攤的生意最好:“我要一串年糕!”一個胖孩子叫道。再去別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攤前,我又停下了腳步。那裏有各種玩的東西:飛機模型、望遠鏡、電動汽車……盡是一些玩的東西。我發現最受歡迎的是那些玩的東西。在其它地方,我還看見有的在賣氣球、槍、跳繩,有的在賣小吃、點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樣樣俱全,真是無奇不有。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親訪友拜新年了,這無疑也是一件高興的事。

啊,我愛春節。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7

現在過春節,覺得沒有一點意思。

而兒時的春節留在記憶裏卻永遠忘不了的。

我對過春節有印象大概是六、七歲時吧,記得過了臘八,媽媽就開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饅頭,當然和現在城裏買的或圓或方的饅頭不一樣了。家鄉的饅頭其實不叫饅頭,而且平時是不這樣做的,只有在重大節日和走親戚的時候纔會這樣做。媽媽蒸的叫棗花,另一種叫糕。每到蒸糕的時候,媽媽早早就忙起來了,先天晚上發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還要和幾個關係好的鄰居一起蒸。在鄰居家被竈火薰的黢黑的竈間裏,男人們壓面,女人們捏棗花,我和一幫年齡差不多的孩子一會到屋裏看看,一會又跑的沒有了蹤影,總之這一天家長是不管孩子的,也許是顧不上管吧。媽媽蒸的糕主要是用來祭祖的,記得我小的時候,每逢遇到重大的升學考試,媽媽都要蒸個糕祭奠一下,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了,媽媽說是爲了讓兒子“高升”啊。

棗花和糕,媽媽現在還是年年蒸,但是有一種東西現在已經沒有了,家鄉人叫“黃蒸”,具體是哪兩個字我也說不準,姑且就用這兩個字吧。它其實就是用玉米麪做的,只是在裏面包了點陷,有白菜,也有白蘿蔔什麼的,但是我小時候特別不喜歡吃,在我離開家到縣城上學以前,我們家平時的主食就是玉米麪窩頭和玉米麪粥,吃的我經常胃酸。在天津工作的那些年,有時候和朋友一起到飯店吃飯,有人特別愛點貼餑餑熬小魚,我看着玉米麪做的餑餑從來也不吃一口。天津的楊村鎮有一家貼餑餑熬小魚特別有名,市裏有人開車跑到那兒去吃,有一年我和朋友從承德迴天津,他們要去吃楊村的貼餑餑熬小魚,那個餑餑貼的真好,但是我也沒有吃一口。童年的記憶裏對玉米麪特別的牴觸,這種牴觸持續了很多年。

到了大年三十是孩子們最興奮的時候,我小的時候沒有電視看,更沒有春節晚會了,只是等着三十晚上的餃子熟了,就該我放炮了。但是頭鍋煮熟的餃子是不讓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媽媽在每個碗裏盛兩個餃子和一點湯,我和弟弟妹妹端着放在媽媽燒香的地方,有的在門口,有的在院子裏,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然後就該放炮了,我是家裏的老大,又是男孩,放炮的事當然由我來,小我七歲的弟弟一直想接替我放炮重擔,但是我從來沒有讓過,直到我對放炮沒有了興趣。小時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記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誰,很多年以後我問媽媽,她笑笑說,其實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誰,只是從老人哪兒學來的,爲了祈求來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這樣做的。只到現在媽媽每年還在重複着這樣的活動,因爲只有這樣她才能覺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還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時候家裏窮,小孩子過年的時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讓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纔給拿出來。睡覺前,媽媽把新衣服給拿出來,把舊的衣服換下來,我聞着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兒時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別早,聽到炮聲就起來了,穿着媽媽換好的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幾個同齡的孩子去給長輩們拜年了。小時候拜年我們叫磕頭,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頭的,大人有時候故意逗我們,不把頭磕響了不給禮物的,說是禮物,其實就是一顆糖或者一把花生什麼的,但是對我們來說已經是很特別的禮物了。農村拜年很講究的,先給自己最近的親屬拜年,然後是一姓的其他親屬,最後的外姓的鄰居,但是不給輩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時候對鄰居的輩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經常和同伴們去比自己輩分低的鄰居家拜年,惹得大人們笑話。初一這一天孩子們都是解放的,幾乎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大人不干涉的,我經常是和同伴們去做我們之間的遊戲了。

初二是閨女回孃家的日子,姥姥家離的很近,我又是姥姥帶大的,所以一早就去老老家了,在那裏又是無拘無束的一天,一直到過了初五,大人們該上班了,我們也快開學了,年才漸漸離我們遠去了。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8

萬家燈火除夕夜,歡歡喜喜看春晚。今年是央視春晚創辦的第30個年頭,這些年,春晚在人們的記憶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它和年夜飯、吃餃子、放鞭炮一樣,已經逐漸成爲中國人的新民俗了。我們年年看春晚,可是年年有爭議。開始是期盼,後來是失望,但春晚能伴隨着我們走過了這麼多年,這也反映出了春晚還真是我們除夕之夜不可缺少的一道文化大餐。

今年的春晚,從整體上看較往年有了很大的改變。首先是它的舞臺包裝華麗,變幻莫測的立體效果加上LED大屏幕,使每個節目都能與舞臺背景融爲一體,突出了演員們的表演效果。節目方面推陳出新、經典懷舊,將民間的風俗人情融入到了晚會之中,喚醒了觀衆的欣賞情趣。特別是在主持人方面也是拋開了以前的官話、套話,由呆板的報幕式串聯詞轉向了娛樂化,風趣幽默。節目中取消了各方賀電,零點報時沒有廣告植入,這也使整臺晚會顯得非常乾淨。雖然六名主持人的組合四男兩女搭配不那麼標準,但有新人李思思的加入,還是感覺增添了青春活力,讓人耳目一新。

歌舞類節目在今年的晚會中佔了很大的比例,突出了喜慶祥和的氣氛,增加了濃濃的年味。推新人方面還是讓草根歌手登臺表演。如果說去年的"旭日陽剛"組合還稍顯稚嫩的話,那麼今年"大衣哥朱之文"的表演,絕對是實力派,他的出現,真的會讓一些專業歌手感到自愧不如。這位地道的農民歌手也是透過央視《我要上春晚》節目走上春晚舞臺的,他演唱的這首精心爲他打造的新歌《我要回家》,情真意切,既淳樸又"專業"。看來一些優秀的人才還是在民間,導演獨具慧眼,值得稱道。在懷舊方面,我們熟悉的歌曲《故鄉的雲》、《愛的奉獻》、《常回家看看》、《我的中國心》等幾首經典老歌的再現,也讓我們在歌聲中重新找回了過去美好的記憶。

語言類節目歷來是央視春晚的重頭戲。今年的小品節目是力推新人,以老帶新。雖然幾個小品的內容反映的是當今的社會現象和一些社會熱點,但有些作品還是有硬傷。比如在小品《面試》中,郭冬臨扮演的應聘者被誤以爲是被抓的小偷,可魏積安扮演的這家超市店長卻要"好好審審他",似乎他就是警察,這顯然不合乎常理,有些牽強。再就是有的網絡流行語,人們第一次用,大家都感覺挺新鮮,但要是過多地出現在小品裏,也就乏味了。記的黃宏以前曾說過這樣的話:"網絡語言雖然很時髦,但是多了肯定不好,而且有時候會讓小品走偏"。

沒有了趙本山的春晚,的確讓很多觀衆覺得有一種失落感。不管他是身體原因還是作品原因退出,春晚沒有他的小品,真的像包餃子不放餡,吃出來是"片湯"的味道一樣。趙本山上春晚是觀衆最大的期待,今年沒有他可能就是春晚最大的新聞了。

劉謙的魔術節目也是今年春晚的一大看點。他精湛的技藝和略帶幽默的表演才華,讓我們又一次見證了奇蹟。但晚會播出後第二天就有網友在網上揭祕他的魔術技法,並且分析的條條是道,使魔術變的不再神祕,這也讓人們略感遺憾。如果魔術節目沒有了"懸念",那我們還不如去看電視劇《懸崖》。

其實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核心就在於"聯歡",節目異彩紛呈,沒有大的漏洞,讓觀衆感到輕鬆自然就好。這兩天看了其它各大衛視的幾臺春晚,感覺非常精彩,節目形式新穎,各具特色。假如我們明年的央視春晚,多從各省臺挑選出一些優秀的節目登臺表演,相信百姓們一定會更加喜歡。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9

過幾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了,關於春節,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一片記憶,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着眼前的節日,腦海中閃過往昔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裏面還沒有電燈,平日裏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鋥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誌。

童年的春節,還有一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杆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裏,天一黑,就和弟妹們每人提着一隻燈籠,出門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豔,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製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緻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麼。

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牆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牆上,看上去滿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着大魚咧嘴笑,有身着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象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了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着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畫中的人在做什麼。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着兩條黑亮的辮子,穿着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裏神情專注的剪着窗花,旁邊一隻小花貓在耍弄着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裏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悅。常常盯着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裏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爲小夥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麼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裏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除夕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牆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臺,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後,把一面牆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裏面插上香點燃,香菸嫋嫋升騰起來。蠟燭臺和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着出神,想不出這麼多好吃的放在這裏,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着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着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和裝飾圖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着堂哥們來家裏和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裏男人和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說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麼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