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精選春節的作文1200字彙總7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節的作文1200字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春節的作文1200字彙總7篇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1

兔年臘月二十八的下午,我回到耀縣,住進了錦都賓館520房間,春節二題。負責給我安排住宿的,是我中學時期的同學。稍事休息,我隨即和幾位朋友見了面。朋友中,有新朋,亦有舊友。新者,才第一次碰面;舊者,已經結識二十餘年了。晚上,一個在機關供職的舊友請客,六個人,喝了兩瓶酒。

第二天,按照計劃,我購買了一大堆茶葉、菸酒、鮮奶和糕點之類,坐朋友的車,偕同兒子回故鄉,並順路看望了兩個姐姐。大姐家的日子歷來過得緊張,但卻謀劃着蓋房子。二百多平方的建築面積,在材料、人工費統統漲價的情況下,一覈算,至少需要十五萬元。十五萬,在有錢人的眼裏九牛一毛,但壓在大姐的心裏,沉重得堪比泰山。大姐見了我,自然是愁眉不展,一聲嘆息接着一聲嘆息。我安慰大姐,聲稱支助她三萬元。但這三萬元,顯然與大姐的期待,卻有不小的距離。大姐把話繞來繞去,但最終還是把自己所希望的數字和盤托出:我最低借她五萬元。

大姐反覆強調是"借"而非"要",但我卻在心裏嘀咕:"借"和"要"有區別嗎?

常常的情景是,錢一旦從我手中脫離,我的心裏都會迅速地將這些錢一筆勾銷。父母早逝,在弟弟妹妹們艱難成長的歷程中,我究竟付出了多少,那無疑是一筆糊塗賬,根本算不清的。對待弟妹們久而久之養成的慣性,推而廣之,普及到了包括幾位姐姐在內的更多的人身上。凡借錢者,都是窮苦之人。而他們,要麼是我的親人,要麼是我的朋友,看着他們遭遇這樣或那樣的困境,我能袖手旁觀?但撒出去的錢,猶如潑出去的水,遠不像鳥兒那般飛了出去,還能再飛回來。還錢者當然也有,但他們的舉動,卻讓我滋生出了深深的負罪感。民間熟語云:借錢還錢,天經地義。但我從他們手裏接過錢時,卻天不經,地不義,理不直,氣不壯,唯一的感受就是忐忑不安。他們生存的艱難,讓我不忍目睹。因此,當我接過他們遞來的錢時,恍然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趁人之危的打劫者。

我經常對人說:我希望我的親人我的朋友都比我富裕,都過得比我好。這樣的話,不是虛情,也不是假意,更談不上矯情,而是我的肺腑之言。諸如此類的話,顯示的不是我的高尚,而是我的自私。親朋富裕了,我並不妄想着沾光揩油,只是求得自己的生活比現在寧靜一些,安詳一些,心安理得一些。

每年的每年,我都會有兩三萬元隨風飄散。而我,遠不是富豪,遠不是社會上"高收入人羣"中的一分子。

大姐的話讓我煩惱。她的難題,將迅速地轉化爲我的難題。但想想大姐大半輩子的辛勞,想想她爲我曾經的付出,我很快就釋然了。大姐得過腦溢血,因爲搶救及時,才得以康復。如果她因蓋房之事憂心焦慮,以至於傷及身體,我恐怕後悔都來不及了。

我和大姐閒聊之時,兒子坐在木椅上,臉上始終閃爍着笑意。我剛給了大姐二百元的零花錢,大姐卻抽出一張,硬要塞到他的手裏,號稱給他發壓歲錢。但兒子避着躲着,最終都沒有接它。兒子勸慰姑媽要愛惜身體:你搞好了自己的身體,就是給我爸爸減輕了負擔。

從大姐家出來,我對兒子解釋:你姑媽生活得不容易,她遇到了困難,作爲同胞弟弟的我能不管嗎!再說了,你爺爺奶奶早逝,你爸爸沒有盡孝,本應盡孝的錢不是就省下來了嗎?給你姑媽的錢,權當給你爺爺奶奶行孝了。

兒子笑着,說:爸爸你不用解釋,我支援你的行動!接着,兒子又補充道:爸爸,你放心,我不會把這件事說給我媽媽的(兒子媽媽從不讀我博客),我會替你保密的。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2

以往每年的春節,我都在廣東度過。但今年很特別,我和爸爸媽媽回了家鄉,湖南常德的安鄉縣過年。我居住的地方與常德的家鄉很遠很遠,全程共有一千二百多公里。一路上,經過了大大小小很多城市,還有8條黑黑的長長的隧道。因爲路途遙遠,春節期間道路全都是車,所以就在湖南的省城,長沙住了一晚。第二天早天,還要開車兩個小時,纔到常德市區,一併接上姑姑和表妹她們到八十公里以外的爺爺家,安鄉縣過年。花了一天半的時間,終於回到了家鄉。家鄉的人和事都很有趣。那裏都是平原和湖水,沒有山。所有的人都說普通話,所以當然我說廣東話,他們不明白。我必須和他們說普通話,他們才聽得懂。

下面,我介紹下我家鄉的親人。我爺爺年紀大了,牙齒都掉完了。我是最後才發現他帶的全是假牙。怪不得,爺爺總是笑不露齒的。奶奶臉上有兩個大包子,頭上總戴着一隻大大的帽子,很有趣。伯伯也是戴着一隻帽子,穿着大大厚厚的風衣。戴着帽子的時候,常常看不到眼睛。他經常開心的對着我笑。而我姑姑總是笑咪咪的,露出雪白的牙齒,很好看,姑丈呢,耳朵很大,像個佛祖,很討人喜歡。平時和我玩耍的,當然就是我的表妹和堂妹了。表妹長得很可愛,嘴裏沒了一隻小牙齒。她特喜歡玩槍,所以叫我媽媽買了一把有紅外線的槍來玩。她經常說她是團長,然後指揮我和長得胖乎乎的堂妹一起打敵人。家鄉的天氣真冷呀。晚上的風呼呼的叫。手腳總是麻麻的。一天早上,聽到表妹在大喊:“結冰啦,結冰啦!”我和媽媽趕忙起牀,跑到外面一看,屋邊的池塘全結冰了,大約2釐米厚,要用石頭或陶片才能弄碎,用木頭也不能弄碎冰。最開心的事還是看見了雪。開始的時候,是下着一點點的小冰雹一樣的雪點。然後就好像下着毛毛雨一樣的小小雪花,像電視上看到的一樣,六角形的,飄到了衣服上,頭髮上,車上。飄到車上的雪花,最看得清楚,但雪花剛飄到車上,就變成了水,隱隱約約的看到了一些雪。我拿着相機都拍攝下來了。因爲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雪呀。我多希望之後能下大雪,好讓我也好像表妹她們一樣,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但可惜第二天,太陽公公就出來了。沒能看到雪。還有一件讓我覺得非常開心的事,就是放煙花。在廣東的家裏,已早禁止放煙花了。但這裏,到處可以看到五顏六色的煙花,繽紛多采,漂亮極了。表妹和堂妹膽子小,我就搶着放煙花,煙花真好看,有不同的形狀,不同的色彩。但媽媽說,放煙花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向着人或在擁擠的地方放,要在空曠的地方,最好有大人在旁才能燃放煙花。在家鄉過年的日子,很快就過去了。我和爸爸媽媽走的時候,還叫她們放暑假的時候來這裏玩,還一起拍照留念。直到今天,我還掛念着他們呢!在湖南老家過年,真開心!這真是一個特別的春節呀!

名師點評:作文的開頭,小作者採用開門見山的方式,交代了今年過春節的“特別”之處。這樣的寫法能夠直接進入到作文的主題,不會給人拖泥帶水的感覺。因爲我們的小作者年紀還小,又在離家鄉很遠的廣東生活,因此看到家鄉的親人和事物時,都會有一種比較好奇的心理。小作者首先詳細地描述了親人們在自己心中留下的印象,又記敘了家鄉過年時的寒冷和自己第一次看到結冰、下雪的驚奇,然後又描述了放煙花時自己的開心……小作者的這篇作文,語言通順流暢 ,條理清楚,描述細膩生動,準確地表現出這次過春節的“特別”,作文表達的中心非常明確,小作者的寫作思路清晰。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3

春節最主要的活動就是去親戚與本家拜年。年初一就在村裏給直系親屬拜年,一大早起來就去爺爺、奶奶家拜年,還要帶上禮品,精果、紅糖什麼的,都可以;接着是其他的長輩家拜年,也要帶上禮品。初二就要到母親的孃家拜年,包括外公的哥哥弟弟、侄子家等。

每去一家,首先得受鞭炮。大方的人家就放長一點的鞭炮,要不就放短一點的,意思一下。鞭炮放完了,拜年的人還得高喊:“拜年了,恭喜發財!”對老人要說:“恭喜您哪,越活越鮮健!”老人家會親暱地在頭上摸一下,迴應道:“也恭喜你越來越聰明,將來考上大學!”接着就到一杯糖水;走的時候當然還會給一點壓歲錢,或者五毛,或者一塊,兩塊。一般會在祖父祖母家吃一頓團圓飯,這頓飯叫做喝年酒。擺了一桌豐盛的菜,魚圓子、肉圓子、紅燒肉、海帶、合菜(是用蓮藕絲、豆腐絲、芹菜絲、肉絲、黃花),魚圓子一般是所有人都愛吃的菜。一般一大碗是不夠的,所以會盛上兩碗。看廚藝的水平,主要就是看魚圓子做得好不好吃。我們都喜歡吃嫩脆的,那證明魚的含量比較多;如果有些粉,就是兌的澱粉較多,我們都叫這種圓子爲“做得太假了。”

舅公在家裏地位極高,父親、叔父、姑姑們還有我們晚輩都要先給他老人家拜年。從記事起,直到上初中,每年初一一大早,我就要起很早,和父親、叔叔、大姑和小姑到幾十裏外的舅公(也就是父親的舅父家)拜年。

記憶中的初一早晨總是籠罩着迷朦的輕霧,父親帶着我們一大幫人長途跋涉去舅公家拜年。據祖母說,她的父親,也就是父親的外祖父是很有錢的地主,後來打牌全輸了,幸虧如此後來纔沒有被化成地主富農。但是,她的父親並不主張孩子們讀書,雖然舅公貴爲獨子,但卻是文盲。

舅公一般並不理會我們,大約父親會和他進行一些交流與溝通。舅婆據說年輕時是個美人,即便老了,依然乾淨清爽。舅婆對我們卻很熱情,滿口的.“兒呀,兒”的叫個不停。這是我們家那邊是少有的,父母自然不會這樣親暱地稱呼我們,祖父母也不會這樣稱呼我們,他們只是喊我們的名字,有時候甚至是我的綽號“太陽”,或者很正規地“新梅大姐”。僅僅如此,我們都覺得舅婆非常和藹。臨走時,她還塞給我們每個小孩兩毛錢的壓歲錢,說是買鞭炮放着玩。

大姨婆,祖母的姐姐很能幹。大姨婆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後來嫁到了甘肅,做了工人,是我們這個家族唯一的吃商品糧的人,總給大姨婆寄藥什麼的,母親總是羨慕極了。小的是兒子,我們叫表叔,卻也是讀書人,在一所中學裏教書。娶的太太是極厲害的角色,大姨婆老和她吵架,偶爾也住到我們家。

細姨婆是祖母的妹妹。她總是最歡迎我們到她家拜年。小姨婆有四個孩子,大的是個女兒,跟大姑姑一樣大的年紀,長得也很漂亮,人更是機靈,大約是外祖父做的媒吧,後來嫁了外祖父家裏的一個親戚家的兒子,後來成爲一個非常有錢的男人。大兒子二兒子卻跟小姑姑差不多大,小女兒秋芝則比我只大一歲。我還得稱呼她“秋芝姨”。

那聲勢浩大的遠來的親戚,其實宣示了某種地位。村裏人總是很羨慕小姨婆家有這麼多親戚。小姨婆總要招呼我們一頓年酒,想來對她那並不富裕的家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可是,我們卻渾然不覺,直到我自己獨自一個人生活,發現招待一大批客人是多麼辛苦的事情時才理解她那熱情的可貴。綜合資訊網

我最喜歡小姨婆的是她的大方。每年到她家拜年,她總是給我們嶄新的一塊錢的鈔票,比祖母給五毛錢自然要大方多了。只是到很久以後,我才知道,其實小姨婆也是家境艱辛。後來她病入膏肓時,我也曾到她家給她拜年,她拉着我的手,熱情地說着話,那麼慈祥和藹。我那時沒有掙多少錢,給了她50塊錢,她執意不要,在我的堅持下,她接受了,口裏直唸叨我的好,依然滿口“兒呀,兒”的叫着。

後來,祖父母相繼去世了,舅公舅婆也相繼去世了,小姨婆也去世了。這世上便沒有了那麼慈祥地愛我的祖輩人了。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4

過幾天,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春節了,關於春節,有許多美好的記憶,每一片記憶,都似璀璨的珍珠,在內心深處閃耀,尤其是每逢春節的時候,過着眼前的節日,腦海中閃過往昔的節日,交織成了美麗的、無窮的節日的韻味。

春節的燈,最能烘托出節日的氣氛。很小的時候,家裏面還沒有電燈,平日裏點一盞小油燈。春節了,也是點油燈,但與往日的油燈不同,是那種很大的、帶有玻璃燈罩和白玻璃燈傘的能掛起來的油燈,燈上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燈的亮度。記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親都早早的把那盞等拿出來,灌滿油,燈罩和燈傘擦的鋥明瓦亮,掛在屋天棚的中間。天一黑,就把燈點亮,調的燈火大大的,照的滿屋通明。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這盞燈都亮起來。在我童年的記憶中,這盞燈是最重要的春節的標誌。

童年的春節,還有一種燈讓人難以忘懷,就是那些現在看來很簡單,當時卻帶來無窮樂趣的燈籠。父親的手很巧,每年的春節前,都要找來一些秸杆,用小刀削削刻刻,幾支秸杆做成了燈籠的骨架,再用五顏六色的糖紙把四面糊好(這些糖紙都是一年中慢慢攢下來的),就成了一個別致的燈籠。節日裏,天一黑,就和弟妹們每人提着一隻燈籠,出門和鄰居家的孩子們玩兒,那時別人家孩子的燈籠多數是彩紙糊成的,而我們的燈籠用糖紙,即透亮又鮮豔,引得別人好生羨慕。

現在的燈籠多是專業化製作出來的,比起過去的更精緻更漂亮,但感覺卻少了些什麼。

春節貼年畫,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童年的春節,幾乎每年都是新糊的牆紙,很多年畫貼在嶄新的牆上,看上去滿目清新而漂亮。有胖胖的男孩兒女孩兒抱着大魚咧嘴笑,有身着各種各樣衣服的人們在舞蹈,還有帶故事情節的象連環畫那樣的年畫,許多小幅的畫組成了一大幅畫,很喜歡這樣的年畫,不光可以看畫兒,還總是纏着母親給讀那些小幅畫下面的文字,知道了畫中的人在做什麼。記憶最深刻的是一幅小女孩剪窗花的年畫,畫中的小女孩兒梳着兩條黑亮的辮子,穿着花衣裳藍褲子,坐在那裏神情專注的剪着窗花,旁邊一隻小花貓在耍弄着一個毛線團兒。小女孩兒細眉笑眼,臉蛋兒粉裏透紅,翹起的嘴角流露出喜悅。常常盯着那幅畫兒出神,想變成畫中的人,或者是畫中的女孩兒從畫裏面走出來,和自己成爲小夥伴。

再大一點兒了,過春節也貼年畫,但都是些樣板戲的劇照,怎麼看也喜歡不起來。

現在在自己的家裏過春節,不再貼年畫,但卻非常想念那個畫中剪窗花的小女孩兒。

小時候在家過春節,每年供奉家譜是一項重要的儀式。除夕那天,父親都要小心翼翼的把收藏了一年的家譜請出來,掛在一面牆上,下面擺上供桌。供桌上兩邊各放一個大的蠟燭臺,很漂亮的紅蠟燭點燃後,把一面牆都照亮了;中間放上一個香爐,香爐裏面插上香點燃,香菸嫋嫋升騰起來。蠟燭臺和香爐之間擺上裝滿供品的碗碟。供品都上母親做的,有雪白的饅頭,上面用麻果點出紅的花點兒;有切成大片的肉,擺成圖案;有油炸成金黃色的面魚,有染成彩色的寬粉,嫩黃的雞蛋餅……每當母親擺供品的時候,我在旁邊看着出神,想不出這麼多好吃的放在這裏,那些先祖們是如何吃,而且吃過了還看不出變樣。

供奉的家譜是三幅畫兒。中間一大幅,上邊是坐着的兩個人像,一男一女,年長而且很慈祥,下邊是許多站立的人像,各種姿態,空白的地方寫着家族先祖們的名諱;兩邊是條幅,畫有美麗的花卉和裝飾圖案。每到除夕夜吃年夜餃子前,伯父就帶領着堂哥們來家裏和父親、弟弟們會合,那時爺爺還在世,由爺爺帶頭一起在家譜前磕頭跪拜。給先祖跪拜磕頭是家裏男人和母親那樣的媳婦們的必修課,而女孩子們是不做的。有時候好奇問大人們,回答說是女孩兒膝下有黃金,不能下跪的,現在想來滿不是那麼回事。

家人們每年的春節都能供奉先祖,能面對先祖們的名諱,默默的拜望。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5

我曾經是多麼的盼望春節啊,但是它如今是那麼的遙遠。

20xx的春節來了,又是忙碌的一天,爸爸媽媽7點就把我從牀上揪了出來,我們一大早就出去拜年了,我就想不通爲什麼要這麼早啊?在雪地中穿行,望着白雪一股莫名的憂愁涌上了心頭。來到伯伯家,我們敲了好幾次門,但是沒人來開門。就說不要來這麼早啊?我心裏本來就不愉快,被拒之門外就更讓我惱火了。

爸爸說,等他們起來拜了年在走,不然不就白來了嗎?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再也忍不住了,大聲說:“就不能把禮物放在門前嗎?”媽媽白了我一眼:“那不就白來了嗎?”“只要心意在就行了。”我很不滿,同時也不理解什麼“白來了”“你不懂啊,我們送了禮,但是你沒收到壓歲錢啊。”原來是這樣,千等萬等就等個壓歲錢。“我們要一直等下去?”我難過的說,“聽說今年春節有很多人都去旅遊嘍,平時伯伯過年起來的都很早,今年都快8點了還沒起來,可能也去旅遊了吧”爸爸媽媽見這樣等也不是方法,就拿着禮物回去了。

回家的路上,又望見那白雪,猛然發現還是隻有我們的腳印,他們是那樣的孤單、寂寞,不耐煩。爸爸叫我先去鄰家奶奶家拜年,他們去別的親戚家,並分兩路會快些。我去拜年的時候忘了帶禮,結果就形成了一場尷尬。

鄰家奶奶早已經在門外等候多時了,我很清楚的看到——本來她臉上滿是笑容,但是看到我兩手空空,臉色頓時變了,但是馬上又笑了起來,這時我才發現我沒帶禮物,窘迫萬分,到了總不能在回去吧,我也只好帶着尷尬的笑容向他拜年。她也殷勤的請我到屋裏坐坐。時間在流逝,現場僵持住了。她老人家總是保持着同一個笑容,就像是被固定住了,使人覺得她似乎在說:“咱有的是時間,你不交貨我也不給錢。”正在我不知所措時,爸爸帶了禮物來幫我解圍了,不一會兒,我就壓歲錢到手了。

我很疑惑,爲什麼有些親戚要給我壓歲錢,有些就不用。媽媽說,因爲他們家也有孩子,他們要送我壓歲錢,而媽媽也要送他們的孩子,這樣太麻煩了,錢換錢沒意思。

我感到15歲的春節與我5歲的春節不同了,從前壓歲錢都是我的,而現在都要上交,一分都拿不到,我不明白壓歲錢到底是誰的。春節在慢慢改變,再也沒有從前的氣氛,以前大家都早早的起牀,互相問候,每個人的臉上都掛着最真誠的笑容,那麼美那麼燦爛,無論送禮還是不送禮,他們都會送我壓歲錢,雖然少者十元,多着五十,但是在紅色的壓歲包裏我能看到最真摯的祝福。如今這都成了遙遠的,美好的回憶了。

春節是中華民族美好傳統,在這一天大家都會落葉歸根,回到自己的家鄉和親人身邊,可是最近幾年,春節外出遊玩的人數越來越多了,還有多少有這份節日的鄉情啊。我的二爺爺,他家有6個孩子,結果除夕一個也沒有回來,老人只好一個人孤孤單單的過年。

我愛春節,他有着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質樸的民風,是祖輩世世代代留下來的珍貴遺產。可如今的他,卻在時光的流逝,年代的更替,風尚的轉變下毀容了。

現在的我已經不想再過春節了,春節沒有了真實的笑容和祝福,只剩下了虛僞,利益,金錢,其中最讓我憤怒的是有人竟然靠春節賺錢,特別是現在的孩子們眼裏盡是錢,一次我看到一個孩子向一位長輩拜年,他接過壓歲錢就開啟了紅包,邊走邊拿出錢來數,因爲只有50元。他還小聲的罵了一句:都什麼時代了,還送50元的。

我已感到悲傷,春節春節,你在哪裏啊?你的美麗是否已埋沒在厚厚的白雪裏了?你的真誠是否已消失在紅色的火焰裏了?你的笑容是否已坐化在隆隆的爆竹裏了?你的祝願是否已長辭在遙遠的旅途裏了?回來吧,春節。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6

聖誕和元旦的狂歡勁還未散盡,城裏人就又列出了長長的購物清單。在商家強勁的促銷攻勢下,往返於商場與家之間,大包小包的年貨禮品請回家,期盼着春節狂歡的到來。

村裏人沒有過聖誕與元旦的習俗。但一進臘月,人們的腳步明顯就不一樣了起來。女人們一趟趟的往集上趕,給男人,給孩子,給自己提回一件件的時新衣裳;外出務工的男人們也提前回到家,收拾庭院,打理年貨。孩子們看似卯足了勁兒的複習功課,其實小小的心裏早已癢癢得不行了,一門心思的盼着放寒假哩!

忙忙碌碌中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間孩子已經滿巷子的跑了,清脆的鞭炮聲也零零碎碎地開始響了——小年兒已經到了跟前。

祭竈的糖瓜早已經備好了。二十三晚上,人們用粘牙的糖瓜糊住了竈王爺的嘴,清脆的鞭炮聲裏,一把火送竈王爺上了天。大夥兒都在心裏默默地期盼着,希望竈王爺到天宮後說吉祥語,報吉祥事,爲人們帶來又一個風調雨順的吉祥年!

冬日的暖陽裏,人們搬出了家裏的罈罈罐罐,撕去了褪色的對聯年畫,掃去了積年的塵土和蛛網,揭去了牀單和被罩;這時候,洗衣機一刻不停的轉着,掃帚一刻不閒的揮舞着。待天黑時,屋裏一下就亮堂了許多。匆匆吃上一口飯,女人就又燒上一些熱水擦洗了起來。暗夜裏,屋裏的燈亮了許久許久……

幾個小時後,天還未亮,農家院裏的燈又亮了。只見院裏已經架起一口大鍋,鍋裏的水已被燒了個熱氣騰騰。隨着七八個年輕小夥的進院,院裏一下子就鬧熱了起來。小夥子們直奔豬圈,睡夢中的豬被驚醒,在不大的豬圈裏與人們對抗着,躲閃着。無奈何自己體重身笨,終究抵不過人多勢衆,被人們揪耳朵的揪耳朵,拽腿的拽退,擡着出了豬圈。豬死命地扯着嗓子嚎叫,拼命地掙扎,但被人們壓了個動彈不得。滿臉殺氣的殺豬匠手執尖刀,認準動脈一刀下去,如注的鮮血隨着豬的嚎叫聲噴涌而出。漸漸地,豬的叫聲越來越小,血流得越來越慢,身子漸漸無力。在豬還沒有完全死亡的時候,人們手腳麻利的爲豬褪毛,開膛。待太陽升起時,一整隻豬就被人們大卸八塊,分而購之了。

雞舍裏的雞們驚恐不定的目睹了豬被殺的全過程,咄咄不安地猜測着自己的命運。果然,豬的事料理完畢後,雞舍開了,一隻大手伸進來,抓走了可憐的雞。在雞的喉管被人們割斷的時候,雞悲哀地閉上了眼睛:唉!終究逃脫不掉人們一盤菜的命運!

屋裏,女人們忙着和麪,揉麪,蒸一種祭祀用的大白饃。待饃蒸熟時,望着白白的、瓷光瓷光的、麥香四溢的大白饃,熱氣氤氳裏的女人們滿臉都是幸福的、充滿希望的笑。

夜裏,屋裏又架起了油鍋,炸麻花、麻蓮、豆腐,花生米,天亮時,一盆盆、一盤盤金黃的麻花、麻蓮、豆腐擺在屋裏,滿是富裕,滿是吉祥。那個清冷的夜啊醉人的油香瀰漫了整個村莊的上空。

在村裏人忙着準備年節吃食的時候,城裏人一刻也沒閒着。爲一張回鄉的車票跑細了腿,費盡了心。待車票捏到手裏後,一顆心才放回了肚裏,隨即加入了春運的大潮。

當除夕的第一縷陽光照亮村莊的時候,人們嘴裏哈着白汽,紛紛走出家門,來到巷裏開闊的地方。早有人擡來了圓木、繩索,人們準備縛鞦韆了。此時,德高望重的老教師家裏,老教師龍飛鳳舞,揮毫潑墨。對聯寫好,往鞦韆上那麼一貼,人們“哼唷”一聲,鞦韆就被穩穩地立了起來。人們散去,鞦韆下立即成了小孩們的世界。

人們最後一次掃淨了院落,擺好了燒“牛犢火”所用的五穀秸稈,貼好了門神對聯,門首插上了青翠的、辟邪的柏枝。滿屋滿院是紅彤彤的一片,空氣裏到處瀰漫着醉人的火藥味,耳際充盈着脆脆的鞭炮聲,火紅的燈籠在夜風中微微晃動。

一切準備好了,人們以一種急切的心情期待着新年春晚的開場。

列車上,汽車裏,車輪滾滾,歸鄉的遊子步履匆匆。沿途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更是撩撥着他們歸心似箭的心,恨不得一步跨回家裏。而此時,家裏也有一雙眼睛期盼着,只等那雙外出的腳步踏進門,喜慶、熱烈,團圓、溫馨的春節正劇就要開場了!

春節的作文1200字 篇7

春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每當到了春節,人們總會貼春聯、“福”字,到處張燈結

彩,美不勝收。人們提着大包小包的禮品去朋友、親戚家作客。我懷着好奇的心情對春節送什麼禮作了如下調查。

我走向前去,攔住了一位正提着幾盒“詩仙太白”大禮盒的叔叔,說:“對不起,叔叔,我打擾你一下,我想問一問,你在春節一般給親戚朋友們送什麼禮物?”叔叔回答

“我在春節期間都送酒或其他物品,你看,我今天到一位長輩那裏送的就是‘詩仙太白’酒,以表達我對他們的祝福。”

我走着走着,來到銀行旁,看到一位阿姨正從銀行走出來,我急忙走上前去,問:“阿姨,我想你春節一定會到朋友、親戚家作客,你平常都送什麼禮物,來表達對他們的祝福呢?”阿姨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說:“我一般送錢給他們,不用提着大包小包的禮品滿街走了,這樣多省事呀。”

我又來到醫院,詢問了一位醫生阿姨,阿姨告訴我:“一般我給長輩的都是一些營養品,送給小孩的禮品一般都是知識方面書籍,給中年人都送一些有價值的物品。雖然禮品不貴,可也能表達自己的心意。”

我又碰到了張阿姨,說:“張阿姨,平常,你都不得送什麼禮物給朋友、親戚?”張阿姨說:“現在很多人都送錢、酒,可我認爲有的人送名貴的禮物,都是爲了講體面,所以現在我們到哪裏去玩。都給他們送一些意想不到的禮物,或是一些祝福的話,朋友聽了也知道我們的心意。”

最後,我對我的調查作了一下總結,送錢的有60%,送食品的有10%,送祝福的有5%,送酒的有25%,我認爲禮品不一定要最好的,只要能表達你對他們新年的祝福就行了。

春節臨近百花香,一香送你搖錢樹,二香送你貴人扶,三香送你心情好,四香送你沒煩惱。五香送你錢滿箱。六香送你永健康!值此春節佳節來臨之際,恭祝你身體健康,工作順利,生活美滿,闔家歡樂!願你在今後的日子裏煩惱少一點,直到消失,幸...

有關新年暢想的作文悠遠的鐘聲,送走了一個難忘的昨天;清脆的爆竹,宣告了一個嶄新的紀元。山,在蕭條中把春光積澱;水,在冰封下把清波瀲灩;生機,就在這繼往的凝練裏提取;希望,就在這開來的生髮上煥然。

爆竹聲,零零星星,歡笑聲,再不如前,遠方的親朋不回家,大人們忙着發短信,本應絢麗多姿的年如被夜幕籠罩,只剩幾點星光,多麼黯淡。年味,真的淡了嗎?我失落地嘆了口氣。

現在,離xx年新年的到來只有3個月了,過年的氣氛也慢慢地顯露出來了。大家都張羅着,可有些人卻在打着壞主意……那是在去年,我如常地來到店裏,爸爸媽媽正在招呼顧客,突然進來了一大羣操着外地口音的外地人,他們把爸爸媽媽的視線擋住了...

有人說,幸福是山珍海味的饕餮盛宴;有人說,幸福是豪車洋房相伴;也有人說,幸福是數不清的金錢……而我要說,我的幸福很簡單——奶奶曾經爲我包的那 “幸福”味的餃子,那幸福的味道至今令我難以忘懷。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爲中要的節日之一。許多周遊四海的兒女和出城掙錢養家的勞動人民都要回到家鄉和家人團聚!在鄉村裏,各家各戶都要殺豬宰羊,再請上街坊鄰居和親朋好友吃上一頓,讓後再放放鞭炮什麼的。年味異常的濃。

xx年1月30日星期四晴今天除夕,現在是下午,本不該這麼早就寫日記的,但自己實在無聊每當過年,我總會被這個異常熱鬧的世界隔離,內心有種莫名的孤獨感。而且,剛纔的頭暈也使我悶得慌,總得找找排泄的法子,於是想寫寫日記。

春節即將來臨了,我知道大家一定非常喜歡過春節。因爲大家可以貼春聯、看春節聯歡晚會、走親訪友記得去年春節快來臨時,我在家裏學寫對聯,我站在一旁看大人們寫對聯,只見他們手拿一支毛筆,在墨水裏蘸了蘸,然後就在紅紙上寫了幾個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