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500字作文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500字合集六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清明節的作文500字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500字合集六篇

清明節的作文500字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

今天是星期六,我爸爸一大早說:“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我得意地說:“誰不知道啊!好像就你知道一樣。”媽媽和我一唱一合害得爸爸一個字都不敢說了。

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祖墳前面,我們先拿出打火機,然後拿了幾串小鞭炮放放,剛開始放,我就躲到了爸爸媽媽的懷裏,連頭都不敢升到外面看一下,爸爸說:“孩子別怕,放鞭炮沒什麼好怕的。”媽媽說:“是啊,放鞭炮不要怕。”我說:“我就怕,我害怕得很啊!”我原本是個喜歡放鞭炮的人,可現在爲什麼這麼怕了呢?這都怪一個小鞭炮若的禍,那是我六歲的時候,我再玩的時候檢到一個小鞭炮,我把它給放了,可是它爆炸的速度太快了,只聽啪的一聲,我的手被炸出了血,當時我痛的哇哇大哭,我家的鄰居看見了我這副得性,馬上告訴了我爸爸媽媽,我爸爸媽媽聽了害怕極了,連忙把我送到醫院裏包紮傷口,從那時我就不敢玩鞭炮了,而且有時候聽到鞭炮聲就怕了。我們放完鞭炮點了幾根香,我學着爸爸媽媽的樣子,先鞠躬,再說些什麼話,我的爸爸媽媽在說什麼我聽不到,但我口中在說:“我要好好學習,以後考上大學,這樣纔對的起父母“我知道我這樣只說說不做是沒有用的,而是要實際行動起來。最後,我爸爸拿出一些吃的東西和酒,他把酒倒到小茶杯裏,然後倒倒墓碑前面的土地上。在回家的路上,我說:“你們這樣祭祖墳不怕旁邊那些野草着火嗎?”他們說:“當然怕啊!但只要小心點就行了。”

回到家中,爸爸拿出幾個他第一次做的“清明果”,他說:“我從來沒做過“清明果”,所以,這次“清明果”可能比以前奶奶做的難吃很多。”我嚐了一口,我覺得不好吃,可是我還是吃了下去,因爲我相信爸爸下次一定做得更好吃!

清明節的作文500字 篇2

雲遮豔陽雨綿綿,溼紅落英惹人憐;往年的清明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着迷濛黯然的氣氛,勾起人們的憂愁和悲傷。幸運的是今天天公作美,終於肯放了一點晴,我們一路人,出發準備去掃墓,但更多的是興沖沖地去尋覓春天的芳蹤。

車行在公路上,四周的油菜花將我們包圍其間,田野裏的油菜花襯着天空的光輝,顯得格外生機盎然,雖然沒有牡丹那樣堂皇,沒有玫瑰那樣絢麗;沒有工筆雕琢的刻意,也沒有濃墨重彩的痕跡,只輕輕幾筆,就勾畫出春的律動。多想駐足,漫步到那無際的花海中去啊。但是還有任務在身,我只希望能在接下來沿途會遇見更多的春景。下了車,一棵桃樹,終於來到我的眼前,粉紅的花兒,已經被昨日的雨澆得所剩不多,然而剩下的如一個個含羞嬌美的女子,紛紛投來盈盈的笑意。

走在記憶中的崎嶇上路上,青松漫布了大半個山陵,兩旁仍是一年四季清麗的草兒,還有點點細細羞羞的小小野花;淡淡的紫色花朵,黃色的小小花朵,一片片,一簇簇,一叢叢,散落在草兒之中,交相輝映,一片繁盛景色。這裏的一切那麼熟悉,又那麼陌生。路邊有一些棉菜,說是可以做清明糰子的東西。在綠葉外面好像是裹了一層絨毛,這樣看上去好像是銀白色的,綠葉之間的花呢就像米粒一般大小,是黃色的。我彎下腰一摸,毛茸茸的,那麼柔軟,那麼嬌嫩。我們埋頭摘棉菜,雖說不是滿載而歸卻也已是收穫不少。

到了太公墓前,像一把大交椅;經歷了一年的風吹日曬,這裏佈滿了雜草和一些蜘蛛網。大家都動起手來清理,我看自己幫不上什麼忙,罷了,還是去看看小花小草吧。小心翼翼的踏在鬆軟的泥土上,一種不知名的花兒映入眼簾,是白色長條的花瓣,花朵不是很大,卻散發着淡淡的.幽香,後來知道說這種花是可以止血的。祭奠過後,我們就帶着一路春色準備啓程回家了。

遠遠地,揮手再見,春色明年我們再來。

清明節的作文500字 篇3

奶奶家在農村,每年的清明節,爸爸、媽媽都要帶我去奶奶家過節。我問他們爲什麼?爸爸告訴我,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在一起紀念我們的祖先。哦,小小的我不太懂。

今年的4月5日是清明節,我們又去了奶奶家。中午,奶奶燒了一桌子好吃的菜,擺在桌上。每個桌位上都倒了酒,裝了飯。我覺得很奇怪:“奶奶,這些菜爲什麼沒人吃,酒也沒人喝?”奶奶笑着說:“已經有人來吃過了。”我不懂。接着,我們又一個個磕頭。我問爺爺:“爲什麼要磕頭?”爺爺說:“這是在給老祖宗們磕頭呀!”“啊,老祖宗?我怎麼沒見到?”爸爸說:“我們這是紀念那些已經不在的親人,你就拜拜吧。”我不太懂,就照着他們的話,雙手合在一起,拜了拜。

一吃過飯,奶奶就帶着我們上山。只見奶奶拿着大鐵鍬,爸爸拎着一大袋“金子”、“銀子”,還有黃色的紙。我好奇地問奶奶:“這些東西是幹什麼用的?”奶奶說:“這些東西是給老祖宗們用的錢。”“啊,已經死去的人還要用錢嗎?”我心裏想。

一路上,我們看到許多人像我們一樣扛着鍬,帶着紙向山上走去。我還看到大片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美極了!我像小兔一樣,歡樂地蹦着,跳着。

來到山上,我看到像帽子一樣的東西,爸爸也挖了幾個給我們的墳戴了上去。我不知道是爲什麼。奶奶又把那些“金子”、“銀子”,還有黃色的紙,都燒了。我又問奶奶。奶奶嫌我麻煩,她就不睬我。媽媽說:“我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真的要用錢,我們這樣做 ,就表示我們心裏面還想着他們,在感謝着他們。”奶奶又讓我磕頭,我調皮地拜了拜。

過清明節,雖然許多事情讓我不明白,但是我漸漸地明白了一點:我們這樣做是爲紀念我們的祖先,就像我們在清明節去烈士陵園祭掃一樣,是爲了紀念那些烈士。

清明節的作文500字 篇4

濛濛的天,好像誰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使天幕染上一層黑色,細細的雨絲,從天窗紗縫般的雲層中鑽出,融入了空氣中。

我獨自一人,揹着厚重的行囊。孤獨地走在這淒涼的大道上,偶爾有一兩個行人,但也是行色匆匆,眼神裏透露着愁苦。

今天,是清明。

我繼續向着前方的集市走去,此時的我,在這個特定的時節,心裏也不免有些悲涼。

這也難怪,誰被流放到這種窮困的地方,都會產生這種情感,就像蒼耳球似的粘在你心頭。

兩旁的房屋前,都擺滿了白、黃色的菊花,遠方的山上,不時傳來幾聲鞭炮的響聲和人們告唸的聲音。

我停下了腳步,擡頭望着灰色的天,心中十分難受。是啊,我已有幾年沒見到我那年邁的老父老母了,不知他們的雙鬢是否又添了幾絲銀髮,不知他們身體是否還好。

我嘆了口氣,望向前方的一片朦朧,不知未來的道路上還有多少苦難等着我,不知道我還能不能完成心中的理想。

叮鈴~叮鈴~

我身後傳來了鈴的聲響,我轉過頭去,發現一個十二三歲的牧童,騎在一頭老黃牛背上,正悠閒地削着竹笛。老黃牛也慢悠悠的走着,脖子上的牛鈴發出清脆的聲響。

牧童也看到了我,連忙讓老黃牛停下了腳步。

“敢問先生要去何處?”那個牧童笑着問我,彷彿他並沒有受這時節氣傷的感染。

我愣了一下,連忙答到:“吾乃自京都而來,現已在此,不知此處是否有酒家?”

牧童笑了一下,答到:“先生算是問對人了,從此向前行五里,便可見杏花村,裏面有酒家待客。不知先生爲何而來?”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啊。

“吾乃爲理想而來。”我回答到。

“祝先生順利,告辭。”牧童好像察覺到我的不悅,連忙騎牛而去。

我站在那裏,心中如波瀾起伏。

爲理想?爲理想。爲理想!

一瞬間,心中的迷霧被驅散,清純的陽光直射心房,把心中那美好的東西,給點亮。

我又背起行囊,帶着別樣的心情,向前當走去……

清明節的作文500字 篇5

清明原本就是一個普通的節氣,但早在周朝,清明就演化成一個節日,一向被流傳到這天。

我爸爸老家就是揚州人,所以每年清明節,爸爸都要叫我一大早起來,然後一齊去揚州祭拜我爺爺(在我爸爸像我這麼大的時候,我爺爺就去世了)。這天,奶奶起來的也很早,因爲她要提前準備爺爺生前最喜愛吃的各種菜餚,當然還有爺爺最愛的紙質“麻將”和必備的黃紙做的“元寶”。鄉下的墳堆一般都在田野盡頭的偏僻處,我們提着這些供品去墳前。漫步走在春天的田野上,眼前就是一片片綠油油的麥苗,一塊塊金黃色油菜花,一朵朵不知名的各色小野花開得正豔……除了遠處偶爾傳來的雞叫和狗叫,就只聽到小鳥嘰嘰喳喳的聲音,真就是安靜極了,美麗極了!

到了墳前,我們把一條魚,一盤蔬菜、一盤豆腐和一碗肉放在爺爺墳前的一小塊水泥地上,還要倒一杯酒潑在墳堆上,然後在旁邊空曠的地方把“麻將”和“元寶”通通給燒了。燒的時候奶奶還要我們磕頭,期望爺爺能夠保佑我們吉祥、歡樂、美滿、聰明。最後我們還要插一根清明柳在上方,這就是有來歷的:春秋時,晉文公的大臣——介子推因隱居在介山,而使晉文公後悔。他明白介子推就是一個大孝子,便下令放火燒山(他認爲只要燒山就能夠讓介子推和他的母親下來),不料他卻燒死了介子推和山上所有生物。但到了第二年,山上的老柳樹又復活了,晉文公便把這可柳樹叫做“清明柳”。而此刻,人們就給清明柳定了一個辟邪的功能。 祭掃完畢後,我一般去和鄉下多日不見的小夥伴們去放風箏,爸爸說這也就是清明節的一個習俗,以前他們小的時候都就是自我用篾片和報紙自我做風箏,此刻都就是在街上買了,據老人們說這有釋放邪氣或晦氣的功能。

這就就是我老家的清明節習俗,你們家裏的呢?

清明節的作文500字 篇6

雨在外面紛紛地下着,今年的清明要來了……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節,老媽帶我回江蘇老家去掃墓。清明,給人的印象總是下着小雨,一片淒涼的樣子。

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爲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爲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爲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後來,介子推歸隱山林後,晉文王爲逼其出山,放火燒山,結果介子推和他老媽被燒死,晉文王傷心,作爲紀念,規定以後每年那天全國都不許生火,只吃生的食物,那天就是清明。

今年的清明節,我跟我老媽像以往一樣,帶上紙錢、食物等東西,買了兩束鮮花。我們找到我姥爺的墓,磕了三個頭,把花放在墓前,然後燒紙,燒的時候,紙燒起來,黑色的煙不停地向上竄,風一吹,迷得我的眼睛都睜不開來,有的時候還把燒出來的灰吹的滿天飛。燒完之後,在地上留下了一灘黑灰。燒的時候,老媽、大姨、舅舅都給姥爺說話。

燒完紙,我們走出墓園途中還看到許多人都在給自己的親人燒紙錢,還有在那哭的,也有笑的。

清明是祭奠先祖的好時節,也是踏青的好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