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關於讀後感作文3000字

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關於讀後感作文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讀後感作文3000字,歡迎閱讀參考。

關於讀後感作文3000字

讀後感作文3000字【1】

《國富論》是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於1776年撰寫而成的。這本書被譽爲西方經濟學的聖經。我覺得它有點難讀,花了很長時間才勉強地看了一遍,就據此寫下自己的一點淺見。《國富論》共分五篇。亞當·斯密生活在兩個時代的交替轉折時期,他爲新的自由主義經濟原則大聲吶喊,也就不可避免的遭到舊勢力的肆意攻擊。

然而,他的勞動價值論對人類思想史的發展起了不可磨滅的巨大的作用,他的經濟思想成了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之一,他的學說影響了整整幾代人的成長。有著名經濟學家對作者亞當·斯密給過一個概括性的評述——也許沒有任何一部當代的著作像《國富論》那樣對科學經濟思想和行政管理體制產生過如此深遠的影響,我們有理由認爲,他的這部著作所產生的影響將會持續下去。

《國富論》被譽爲經濟學中最重要的著作,作爲以國際經濟與貿易爲專業的大學生,首先要讀一讀這本驚世之作,瞭解經濟方面的有關知識,有助於以後的學習。拜讀了這本書後,我有了自己的一些小心得和認識。也讓我聯想到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個真正根植於社會的自由和法治傳統,而亞當斯密的新思想“看不見的手”開啓了我們的思想,告訴我們市場體系的基礎是自由和法制,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要兩手抓,既要給空間市場,政府也要適當地宏觀調控。

縱觀歷史,我們出現的一個錯誤就是“大躍進”活動,政府全面掌控市場,無論什麼東西都是政府規定的,最終壓抑了人民的工作熱情,使當時的經濟停滯落後。我們從文中可以感受到他並沒有一味地強調市場的萬能,而是不經意地點出,如果沒有相應的制度設計,市場也會變成“萬惡之源”。沒有以自由和法治爲基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正在逐漸失去它的魔力。縱觀西方自由市場的發展,無不是伴隨着個人自由的不斷延伸和擴展。讀了《國富論》,讓我更加確定這一點。

《國富論》的編者馬克斯·勒納評論說:“這是一本將經濟學、哲學、歷史、政治理論和實踐計劃奇怪地混合在一起的書,一本由有着高深學問和明敏見識的人所寫的書。這個人有強大的分析能力,能對他的筆記本中所有的材料進行篩選;又有強大的綜合能力,能按照新的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將其重新組合起來,斯密對他當時的學術領域的各種思想是極爲敏感的。他像後來的馬克思一樣,不是一個關在自己房子裏德與世隔絕的學者,他彷彿全身裝着天線,能收到並吸收所能接觸到的一切資訊。

他在封建歐洲解體之末、近代世界開始之時寫作,在這個世界中,封建制度仍以既得利益集團經常表現的頑固性在堅持。他正是爲反對這種利益集團而寫作的。結果是,他的書不只是爲圖書館架藏而寫的,它對經濟意見和國家政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形成了我們今天住在其中的整個生活環境。”我認爲,這是一本主張個人自由競爭,在經濟學中起着啓明燈和導航燈的重要鉅著,是對當代及現代有重要影響的百科全書!第一篇,生產力提高的原因和產品的分配。這第一篇是整篇鉅製的重中之重。

首先講到的是分工,人與人之間需要合作,分工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必然結果,我們可能不擅長某一方面,但我們可以用我們擅長的某一方面來換取別人擅長的那一方面的服務。這就是絕對優勢理論。分工可以極大地增進勞動生產力,正因爲人們有不同的擅長,而又有錯綜複雜的各樣需求,所以就有了交換。交換提高了社會有效需求和社會福利,它就需要流通中更多的產品,而分工的原因,不用說,最有力的解釋就是“製作釦針”的例子。分工就是爲了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再接下來就是貨幣和商品的價格的探討。價值,我覺得它表示的是物品的效用,而經濟學研究最多的是物品的邊際效用,因爲正是這個邊際效用決定了商品的價格。不少有關經濟的著作都會提到“饅頭是最後一個才吃飽的”,在饅頭並不缺乏的情況下,就是這最後一個饅頭的價值決定了它的價格。高中的政治課本上講,價值中包含的是勞動,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

它體現的就是商品的真實價格,產品一經生產,其真實價格就會一定,變化的只是我們現在的貨幣衡量。而下面講到的勞動工資和資本利潤就是社會分工創造的財富的分配問題。根據宏觀經濟學的觀點,這是財富的原始分配。社會分工必然導致勞動者在從事生產過程中從最終產品的貢獻的不同,也就是書上講的勞動者的職業性質差異,最終導致勞動者工資的不均等。第十一章講到的地租,其實就是土地的使用價格,即資本使用土地所要付出的經濟代價,也即經濟租。

第二篇,資產的性質和積累以及使用。資產的性質就是資產的分類。其實《國富論》探討的最終目的是增加國家財富和社會福利。增加國家財富就必須要走一條路,那就是增加實際的就業量和生產用機器設備,那個時候還沒有虛擬經濟這個概念,就是增加實體經濟中的勞動者和勞動工具,這就需要資產投入,資產的投入和運營就是資產的積累和使用的過程。

第三篇,不同國家財富增長的不同方式。這一篇翻來覆去講的其實就是歐洲各國的經濟發展史。內容也比較少,我是覺得沒什麼意思。

第四篇,政治經濟學體系。這一篇中所講正式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宏觀控制下的市場經濟的一個寫照,我是這麼認爲的。我覺得我國現在明顯存在着重商主義,一切東西以金錢來衡量,鈔票馬上都要取代愛情的地位,成爲現代都市男女結婚的條件了。”“錢不到就不能救人,挾屍要價”的醜惡,上課時老師講到的某些“有錢錢坐牢,沒錢人坐牢”的現象等等,這就是重錢重商的教育教出來的。如果我們的教育中多參雜一些“道與義”的教育,也許很多事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不過也不能否認經濟的發展需要重商主義的推動。斯密認爲應該對國內能生產的商品予以進口限制,這其實就是我們前幾年的貿易壁壘,爲保護國內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其實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哪裏還有100%的國貨、哪裏還有100%的進口貨?幾乎沒有了。

在退稅、獎金和通商條約方面,都是爲國家進出口貿易提供的一些策略。我們國家也在實行出口退稅。通商條約其實就是互惠互利的基礎上籤署的協定,當然不排除不公平的,比如戰爭等近代史上我們恥辱的割借租讓條約。殖民地就是這些強勢國家進行資源掠奪的根據地,增加自己的財富不顧別人的死活。斯密是批判重商主義的,在對它作結的時候,斯密提出了“看不見的手”。我看過有關書籍,“看不見的手”全書只提及一次,而實際上影響着全局。正是透過這隻“看不見的手”的作用,看似自私自利的行爲最終居然會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第五篇,君主或國家的收入。《國富論》其實是反對政府幹預的。他認爲政府的主要任務就在於保護國家安全、保衛人民不受欺侮、建立並維持公共事業。在此他談論了教育的重要性,我覺得這是他非常偉大的地方,另外他還提出了著名的稅賦四原則:平等、確定、便利、節省。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教材,稅收的三性被定爲“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不也有相似的地方嗎?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的第一篇第八章《論勞動工資》中提到我們國家,他說,中國是世界上土地最肥沃、耕種得最好、人們最勤勞和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同時他還說我國最下層人民的貧困遠遠超過了歐洲最貧窮國家人民的貧困狀況。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甚至這些話在今天來說都不爲過。我們的經濟發展了,國家富有了,老百姓卻上不起學、看不起病、買不起房!這是爲什麼?

讀後感作文3000字【2】

《水滸傳》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古代文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富的文學遺產。這部長篇名著主要描寫了北宋徽宗宣和年間,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的傳奇故事。他們的鬥爭事蹟被染上了濃厚的傳奇色彩,在民間廣泛流傳至今。

這部名著整體上可分爲兩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描寫了、百姓起義、轟轟烈烈大聚義;後半部分則主要描寫了他們豎起”替天行道“大旗,接受招安,東征西討,最終悽悽慘慘鳥獸散的結局。小說真實地描寫了封建社會中的基本矛盾,深刻地揭露了統治集團的罪惡,大膽地歌頌了造反的英雄,藝術地再現了中國古代人民反抗鬥爭的發生和發展的規律,這在整部中國文學史上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縱觀全部,本書自始至終都特別突出忠與奸的鬥爭。《水滸傳》中的”義“雖然也難以擺脫儒家倫理的羈絆,但主要還是表現了下層,羣衆爲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而團結一致,戮力相助,進而”濟困扶危,殺富濟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封建的.意義。至於”忠“,雖然也有忠於梁山事業的內涵,但主要還是指忠於封建君王。且”忠“與”義“之間,忠又處於主導地位。

小說中的主人公宋江就是”一生忠義“的代表。他曾經憑着自己的聲譽和才能,將梁山事業上引向興旺發達,但他同時又在”忠義“思想指導下,堅持了一條”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道路,所謂”身在水滸之中,心在朝庭之上,一意招安,專圖報圖“,最後領導義軍歸順了朝庭,去打”不‘替天行道’的強盜“,並自己走向了絕路。小說在表現宋江等最後被奸臣毒死時,還頌揚了他的忠心不負朝廷,而皇帝也不負忠臣。在主觀上只是想表明”自古權奸害忠良,不容忠義立家幫“,而不想否定宋江他們的投降歸順,但小說事實上描寫了宋江因接受招安而最後走向悲劇,在客觀上還是對投降主義作出了有力的批判。這應該說是現實主義的勝利。

《水滸傳 》是一部政治性很強的小說。但長期以來廣大羣衆之所以喜愛這部小說,不僅僅是由於它宣揚了忠心報國或描寫了階級鬥爭,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它歌頌了英雄,歌頌了智慧,歌頌了真誠。《水滸傳》中的不少英雄都”力“和”勇“的象徵。他們有的能空手打虎,有的能倒拔楊柳,並且還殺貪官污吏,抵千軍萬馬,一往無前。他們智取生辰綱,三打祝家莊,有勇有謀,出奇制勝,其鬥爭的計謀和策略實爲後人所讚歎。特別是李逵、阮小七、魚蝦知深等一些人物,不拘禮法,不計名利,不做作,不掩飾,”任天而行,率性而動“,儲存了一顆與封建理學相對立的”絕假純真“的童心,更爲廣大羣衆所喜愛。

《水滸傳》是一部思想內容很豐富的小說。它沒有給讀者揭示出梁山泊這支隊伍的基本性質,沒有告訴讀者這是一支以什麼樣的階級成員爲基礎構成的隊伍,只是着力刻畫了一羣代表性人物。人們也只能以這些代表人物亦即隊伍的領袖人物去理解這支隊伍的性質,看他們是在什麼樣的社會衝突下走上梁山的。

”逼上梁山“是羣衆形容梁山好漢落草原因的諺語,其實上梁山的並不全是被副的,逼法也各人不同。最典型的當推林沖。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不是城市貧民,更不是農民。由於高衙內企圖霸佔他的妻子,設計陷害,使他成了囚犯被髮配滄州,而後又火燒草料場要置他於死地,”閃得他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爲了求活他不得不上梁山。逼使他落草的,是大官逼小官的矛盾,與地主官僚壓迫農民無關也不是在租稅災害的迫害下無法謀生才鋌而走險的農民起義的標準原因,而是任何社會中都有的與對立無關的強者欺凌弱者的現象,同一階層內部也可以大量發生,打不上什麼階級烙印。那情況與高俅逼走王進一樣,是與階級利害無涉的私人恩怨的爆發。

與林沖出身相似的是曾任殿前制使的楊智。他因失陷花石綱而丟官。如果他要參加起義,正該去參加因花石綱而逼反的方臘隊伍。可是他累遭挫折,仍一心想搏得一個封妻廕子。殺牛二事件使他被髮配到大名府,而他又甘心爲樑中書送贓禮效勞,直到生辰綱丟了,纔不得不以到二龍山落草轉入梁山。而這也和揭竿起義的農民革命不相干。

魯智深也是軍官,在提轄任上因仗義救人,三拳打死鄭屠,官府追捕下被逼削髮爲僧;後又因仗義救護林沖在東京不得安身,流蕩江湖而落草。他的身份與落草的原因也和農民反抗地主的起義無關,倒是因仗義而嘯山林這一點卻是許多梁山好漢集結的最大原因,稱之爲”聚義“。那一羣俠義之士聚集在一起行義俠之事纔是《水滸傳》給予讀者的最重要的意向,這個意向在小說中壓倒一切。

使梁山泊走上興旺道路的晁蓋一夥的入夥起因是打劫生辰綱,這也是江湖上通行的奪取”不義之財“的俠義行爲。劉唐的報信,阮氏三雄的撞籌,公孫勝的奔來參加都是衝着”義“字來的。晁蓋的身份是當保正的莊主,從江湖上的角度可稱得上是”開明地方“;吳用是教書先生,可稱鄉村貧民;公孫勝是道士,劉、唐、白勝是無業遊民,只有阮氏三雄是漁民,可排得上是農民,而且受官腐的捐稅勒索。但他們所向往的只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的快樂生活,入夥也是因爲有仗義的莊主晁保正牽頭。官兵來捕捉的戰爭中他們還唱着”忠心報答“趙官家”,哪有反王權的氣息!《水滸傳》少數幾個出身農民的也都是江湖氣重於泥土氣,只有李逵的哥哥還像個農民,偏偏他正是反對李逵落草的。

《水滸傳》中的地主,晁蓋不必說,史進的父親史太公,桃花莊的劉太公,宋江的父親宋太公,孔明、孔亮的父親孔太公,穆弘、穆春的父親穆太公,等等,無論從肖像描寫還是從性格描寫,都是仁善之輩。只有陷害解珍兄弟的毛太公和沂水縣陷害李逵的曹太公纔是負面形象,而好壞則是以與梁山好漢的關係,即以“義”來劃線的。小說中幾乎沒有出現過地主欺壓農民的鏡頭,作者的標準是義與不義,而不是以地主與農民的對立的關係爲準的。

宋江是地主出身的縣吏,和江湖好漢結交,仗義疏財出了名,他因通風報信救了晁蓋一夥,殺淨婆惜(是因救晁蓋通梁山惹的因)而出逃,累遭動難,都是梁山好漢仗義營救脫的險,而他仍不肯落草,後因江洲一線,事情鬧砸了才上山,終於當上了梁山之主。其他如戴宗、李逵、張橫、張順、石秀、楊雄、孫立、孫新一夥,青洲三山,飲馬川一夥等等,也都是慕宋江之義和梁山泊的名聲投奔入夥的,連降將呼延灼,關勝也盡是悉於宋江“義氣深重”上的山,只有盧俊義是因爲山寨慕名邀他聚義不成,才逼他上絕路,營救出來後,感於恩義入夥的。情況雖不同,題目都是一個:江湖義氣。

招安以前的歷次戰爭也無不爲了“義”。燕順、花榮等打青洲是爲了救宋江,大鬧江洲也是爲了救宋江,三打祝家莊是因爲石秀一夥爲祝家莊所困辱,打高唐州是爲了救柴進(收呼延灼之戰也由此引發),三山聚義打青洲是爲了救孔明、孔亮,打華洲是爲了救魯智深和史進,打大明府是爲了救盧俊義、石秀(收水火二將之戰是其餘波),打曾頭市是爲晁蓋報仇,打東平、東昌府是因爲山寨位置擺不平,爲了免傷義氣以攻城爲卜,打泰安洲是爲了策應燕青,鬧東京雖算不上戰爭,也興師動衆,大費周張,只是爲保護宋江一夥去東京看燈進行的窺探活動。這些小說中最熱鬧的地方都是爲了表現江湖義氣而寫的。

梁山泊打的旗號是“替天行道”,簡單點說也就是爲人間打抱不平。黑暗無能的官府所不能解決的人間不平事,由“義”來伸理,來誅殘除暴,這就是“替天行道”的確切含義。“替天行道”是“行使俠義”的另一種說法,是更冠冕的名稱。

招安以後雖然稱“義”作“忠”,幫朝廷去打別的強盜了,對打擊的對象來說可以說很“不義”了,但宋江一夥仍然講着義氣,儼然是宋王朝軍隊中一支特殊的用義氣團結起來的集體,但這時比起佔據山寨的時候來,味道已大不相同,似乎有了點缺陷,這也許就是《水滸傳》後半部分講史部分在形象上也差了些的緣故吧。

總之,《水滸傳》以其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向人們展示了一幅廣大人民與封建官僚勢力英勇抗爭的社會圖景,不僅使讀者更加深刻地瞭解了當時的社會狀況,而且更反映了人民力量的偉大,使得這部長篇鉅著有着更爲深遠地歷史和現實意義。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