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300字作文

冬至的作文300字三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冬至的作文300字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冬至的作文300字三篇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1

今天是冬至,有一句俗語是冬至大過年。中國人是注重傳統節日的。在北方,冬至要吃餃子,不吃餃子就會把耳朵凍掉的。今天早晨七點醒來,發現天還沒有亮,我才意識到今天是冬至了。冬至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冬至過後就進入了最寒冷的階段,人們也開始“數九”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邊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這數九歌生動形象的描述了天氣的變化過程。今年的冬至因爲工作在外的原因,我沒有吃餃子。心裏多少是有些失落的。看着別人回到家有熱騰騰的餃子吃,心裏酸酸的。過節不在家的人會更加的想念家。我也想念爸爸媽媽了,不知道他們在家是不是吃到了餃子。

冬至過後就該盼臘八了,臘八可以喝香甜的臘八粥。過了臘八就是小年,過完小年就到了全家幸福團圓的除夕。希望臘八的時候我能夠在家裏喝到媽媽熬的臘八粥。今年的冬至我沒有吃餃子,希望我的耳朵不會被“凍掉”。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2

一放學,我就三步並作兩步飛奔到家裏。我看見媽媽和阿姨正在火鍋旁邊撮湯圓,我也過去幫忙撮。湯圓撮好了,媽媽把撮好的湯圓到進鍋裏炸。過了一會兒,一盤香酥可口的“空心炸湯圓”就“新鮮出爐”了。我一聞到湯圓那香噴噴的味道就垂涎三尺,立刻夾了一粒放進嘴裏。突然,我“哇”地叫了一聲。“怎麼了?”媽媽連忙問道。我伸出燙得發紅的舌頭給媽媽看,媽媽才明白過來,心疼地說:“小心點,別再燙着了!”

這時,火鍋開了。阿姨把肉丸和羊肉放進鍋裏。不一會兒,羊肉熟了,阿姨幫我撈出羊肉,我立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一眨眼的工夫,一碗羊肉被我吃個精光。媽媽還怕我吃不飽,又給我撈了一大碗肉丸。我不顧三七二十一,捧起碗就吃。阿姨看到我這副狼吞虎嚥的模樣,便開玩笑說:“我的小饞貓,吃慢點,當心噎着。”我回答說:“貓的喉嚨大,整條大魚都能吞下,哪會噎着呀。”阿姨聽了我的這番話,哈哈大笑起來,媽媽也被我給逗樂了……

冬至很重要,家家戶戶都要過的,尤其北方。媽媽說,冬至以後就開始數九,三九天是最冷的,冷的.會凍壞耳朵的。所以每年冬至,大人都會給孩子們湯圓吃的,吃了湯圓,耳朵就不會凍壞了,真有意思!

冬至的作文300字 篇3

東漢時候,有個名醫,叫張仲景。他的醫術高明,不管什麼病,都能手到病除,人們稱他是醫聖。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那年退休回鄉,正值隆冬,一路上寒風刺骨,雪花飄飄散。他看到那些爲生活奔忙的人,衣着單薄,不少人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裏很難受。

張仲景回家後,心裏總掛記着那些爛耳朵的人們,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陽找了一塊空地拾只佔棚子,架上衣鍋,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格放在鍋裏煮,等煮好後,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麪皮包成一隻只耳朵形狀,再放在鍋裏煮。到冬至那天就開張,專門送給傷的人吃。張仲景把這種治傷的藥叫“祛寒嬌耳湯”,吃過以後的人只覺得渾身發暖,兩耳生熱,傷都治好了。(點評:冬至,張仲景煮餃子爲人們治凍傷,“祛寒嬌耳湯”的誕生。)

以後,每到冬天,張仲景都做“祛寒嬌耳湯”,到冬至那天,送給大家吃,預防和治療凍傷。

巧的是,過了好多年,又到了冬至那天,張仲景離開了人世。爲了紀念他,每年冬至家家戶戶包餃子吃,並說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直到現在,有些地方餃子叫做餃耳呢。

標籤:三篇 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