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700字作文

【推薦】清明節踏青的作文700字錦集七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踏青的作文700字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清明節踏青的作文700字錦集七篇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700字 篇1

今年的清明,只做了兩件事:掃墓、踏青。

掃墓是和外婆外公去的,在南山上的一處公墓。置好必備的香燭瓜果後,幾個人圍在小小的墓碑前把撕過的紙錢投進那跳躍的火焰中去。劣質的黃色紙錢多得彷彿撕不完,外婆絮絮叨叨着那些過去的瑣事,時而說到有趣處那火光還會倏地一跳,濺出幾粒火星子來。或許是天氣的緣故,不過我更願意相信那是真的有人泉下有知。每次掃墓,家裏人都會多準備點紙錢燒給公墓裏並不認識的“左鄰右舍”,小的時候我曾問起緣由,外公笑着說——幾家住得近,大家都多燒點錢,打幾圈麻將也方便。啞然之餘,我心中竟憑空生出一股溫馨。掃了墓,從高高的樓梯上往下走,我一路瀏覽着石梯邊的墓碑,那些黑白照片裏並不乏意氣風發的年輕人,甚至有幾個同我一般大的菁菁學子,他們已與世長辭,而我即使此刻活蹦亂跳鮮衣怒馬鮮活如斯,生命也有一半的可能在下一秒終止,以我所無從料想的方式。或許正是從此時起,我纔開始理解“黃粱一夢”的真正含義。

清明的後一天,和媽媽去農村踏青。我們去的是真正的農村,有凶神惡煞的土狗等着咬你,有因爲下雨而滑了我好幾跤的泥,有漫山漫谷無邊無際的梯田,也有喜歡抽點葉子菸貪點小財的農民,還有半匹山的杏花。去那裏看杏花次數也不少了,和爸媽一起去過,和朋友一起去過,也和八口之家一起去過。這次只是和媽媽兩個人,油然而生出一種“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感慨。

杏花是隨着小雨一起落下來的,落得芳菲纏綿,春光旖旎,不知是雨打下了杏花還是杏花上沾的露珠成了雨。我曾多次和媽媽爭論“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到底是指“杏花雨,楊柳風”還是“夾雨杏花瓣,隨風楊柳絲”,然而此時,我們都選擇了偏向後者,若是柳絮楊花沒有這樣的和風細雨相伴了,定會美感頓失。說到底,人生的百年甚至抵不過桃李的久遠——金谷年年,亂生春色誰爲主?我們從來不是自己所以爲的哪件物品的擁有者。世界不會因爲誰的逝去而改變,恰如春天不會因爲花的凋零而消失,每個春天開出的花,都是不同的樣子。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700字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濛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爸爸媽媽因爲思念家鄉,便一起到美麗的鄉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鬱鬱蔥蔥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裏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着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濛濛的細雨如煙似雲,輕輕地飄灑着,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啊!我們欣賞着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着。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幾分生機。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園,美麗的景色讓我們驚歎。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遊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盤旋飛舞,依戀着不願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是那麼和諧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

我們又來到田野,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生長着,充滿了生氣。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羣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

今天,清明踏青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簡樸而富有樂趣的生活,農村是多麼的美好,四月的鄉村,到處呈現着別樣的風景。

夕陽的最後一抹餘輝沉了下去。空氣異常的凝重,像積滿了灰塵的古屋,凝重、悽清、幽暗。微風在樹枝上纏繞着,像是淘氣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葉瑟瑟發抖。一切都是溼漉漉的,擁擠的街道,門前的自行車,懸掛的條幅,還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們。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裏說的那樣:“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一切的一切都在想我們傳遞着一種清冷的氣息。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700字 篇3

我們步履匆匆的走進了四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沉重心情,也表達了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

今天又逢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濛濛的,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因爲我們聽老師說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聖的地方,這裏埋葬着許多英烈的靈柩。

一進大門一座高大約十四米的石碑映入眼簾,上面寫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舉行完莊嚴的掃墓儀式後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陵園,參觀完後在紀念碑前集合。同學們都把小白花交給我與另外兩個同學組成的一個三人小組,由我們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來到烈士墓前我們在每個烈士碑前都獻上一朵小白花,我們在心裏對英烈們說安息吧!心裏面感想萬千很矛盾,也很糾結,想想這些英烈,他們把愛獻給了安康兒女,把生命獻給了安康的建設發展,可又有誰記得他們的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的兒女都不要忘記,不要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是他們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加倍珍惜!

最後我們還發現有一些墳位上沒有墓碑,陵園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原來這些長眠於此的無名烈士們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發洪災時參加抗洪搶險而遇難的軍區的解放軍戰士,他們都被埋葬在異地他鄉再也不能回到生他們養他們的故鄉,一想到這裏我們幾個男生都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的向這些無名英雄們三鞠躬,表達我們的敬仰與哀思。雖然這裏沒有留下他們的姓名,可覺得他們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人、最親近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是爲我們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的,我要記住他,以後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來祭拜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時,天空飄飛着細雨,我的眼裏飽含着淚滴。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在我耳邊響起,這可能是對清明節的詮釋吧!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700字 篇4

清明假期中,我們全家一起去嵩山的三皇寨景區遊覽踏青。

吃過早飯,我們出發了。經過了1個多小時的路程,我們來到了嵩山腳下。從車上下來,我擡頭向上一看,只見漫山遍野的桃花正在盛開,遠遠望去像一片燦爛的朝霞。這時,突然一陣雲霧飄過,桃花在雲霧裏若隱若現,像是給雲霞擦上了一層粉色的胭脂。連綿起伏的山巒被粉色的雲霧遮住了半邊,十分美麗。在桃花之間巧妙地穿插了一些雪白的梨花,在雲霧中,它和雲霧溶爲一體,爲山峯增添了幾分神祕的色彩。小溪在山中穿行,發出了叮咚叮咚的聲音,好像是神仙在山中爲人們演奏樂曲呢!

就在我感嘆山下美景的時候,我們開始爬山了。順着幽靜的山間小路往山上走,彎彎曲曲的山路看不到頭,我心想,三皇寨算什麼,白雲山我都征服了三皇寨更不在話下。我邊走邊欣賞四周的美景,山路兩邊全是灌木叢,給大山形成了一個天然的保護傘。這時,突然我一腳踏空,差點跌進原始森林裏,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媽媽說:“注意安全,你沒有看到山下的提示麼 ‘爬山時不觀景,觀景時不爬山’,現在明白是什麼意思了吧,希望你能吃一塹長一智”。接下來的路途中我一定要吸取教訓,不能漫不經心的爬山,一定要注意力集中,注意安全。山路越來越難走了,幾乎成垂直的了,我汗流浹背,手腳並用。

一陣疾風吹過,樹木野草發出“沙沙”的聲音,把本來就幽靜的大山變得更加神祕。我發現山路旁邊有一個突起的小山丘,便三下五除二地爬了上去,不久我就發現,上山丘是一個最壞的選擇,因爲山上的風很大,在上面很容易被颳倒跌進深山裏面成爲蛇的午餐,我越想越害怕。就在這時,一陣狂風颳過,將我手裏的小木棍颳得不知去向,我馬上用雙手抱住大樹,纔沒有被大風颳倒,我的心裏就像十八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等這陣大風颳過之後,我和爸爸、媽媽快馬加鞭的往山頂前進。經過我們的一番努力,終於到達了山頂。山頂雲霧繚繞,十分美麗,太陽公公也露出了笑臉,似乎是在慶祝我們登上了山頂。

我們成功地攀上了嵩山的最高峯。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700字 篇5

學校把春遊的日子安排在了清明節的前一天,地點定在了的西山腳下的“小西湖”。清明節時人們總少不了祭拜先祖,遊山踏青。如此一想,學校的安排也別有一重意味。

走在綠蔭遮天的盤山公路上,雖然總有一些人小打小鬧,但總體依舊盪漾着一番清靜的氛圍。路邊的參天大樹下有着一簇簇還透着些許嫩黃的新綠,期間還有一兩個含苞欲放的野花苞;青草叢裏能隱約瞧見路過的甲蟲,以及一隊隊剛從冬日裏掙脫出來,開始建造新巢的野螞蟻;斑駁的樹影裏有幾隻矯健的蜜蜂迎風飛舞,卻驚得隊伍裏一大片同學驚聲尖叫,紛紛逃避;樹林裏偶爾傳出一聲帶着春睡初醒的慵懶,又不失清脆的鳥鳴,立刻引得同學們駐足細聽,議論紛紛……也許,這個時候你才能充分體會大自然的動靜之美吧。

出了盤山公路,但那陽光卻沒有早春的溫柔,一失去了樹蔭的遮蔽,便狠狠地潑在了人的身上,針扎一般疼痛。平日裏呆在教室裏不用擔心日曬雨淋的同學哪裏受得了這些,紛紛奪路而逃,跌跌撞撞跑進隧道里。那裏漆黑一片,大家終於按捺不住心底的激動,紛紛尖叫起來,開起了善意的玩笑……

西山腳下的那片“小西湖”並不大,但是兩面圍山,一面建起了長廊,一面築起了一座小石橋,兩邊連着矮矮的堤壩。湖面還散落着幾處蓬船,堤壩旁的水裏,在幽綠的水藻間還能看見成羣的蝌蚪和小魚。這可激起了衆多同學的玩心,大家紛紛手持瓶瓶罐罐,滑下堤壩捉起蝌蚪來,一時間,水邊好不熱鬧,人聲嘈雜,水花四濺,熙熙攘攘,看得岸邊的茶館老闆心直髮緊,在橋上高叫“小心、小心”。

在茶館門前的一把把大遮陽傘下,不少同學圍在一起,一邊大嚼着方便麪,一邊打起了撲克牌。在吆三喝四的高喊聲中,一個同學垂頭喪氣地退出了比賽,開始賣力地收拾起大家遺留下的方便麪碗來。而在乒乓臺邊,一些同學則熱火朝天的打起了球賽。沒有球網,大家就把書包裏的字典摞成一排,沒有球拍,同學們就以掌代拍,不由分說的展開了大戰。跳動的乒乓球在空中畫出來歡樂的弧線……

在這清明時節裏,我們懷着對先人的思念,以及對這美麗自然的無比喜愛,迎來了又一個嶄新、美麗的春天。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700字 篇6

我們步履匆匆的走進了四月,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它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沉重心情,也表達了我們此時此刻的心情。

今天又逢清明節,我們學校組織四年級全體師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天空灰濛濛的,沒有風,也沒有陽光。一路上我們非常沉默,到烈士陵園門口,我們個個神情更加嚴肅,因爲我們聽老師說過烈士陵園是一個神聖的地方,這裏埋葬着許多英烈的靈柩。

一進大門一座高大約十四米的石碑映入眼簾,上面寫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八個大字。舉行完莊嚴的掃墓儀式後老師讓我們自由參觀陵園,參觀完後在紀念碑前集合。同學們都把小白花交給我與另外兩個同學組成的一個三人小組,由我們三人代表大家去祭奠那些英烈,來到烈士墓前我們在每個烈士碑前都獻上一朵小白花,我們在心裏對英烈們說安息吧!心裏面感想萬千很矛盾,也很糾結,想想這些英烈,他們把愛獻給了安康兒女,把生命獻給了安康的建設發展,可又有誰記得他們的英雄故事呢?希望安康的兒女都不要忘記,不要忘記我們今天的幸福是他們用鮮血與生命換來的,我們要加倍珍惜!

最後我們還發現有一些墳位上沒有墓碑,陵園的管理人員告訴我們原來這些長眠於此的無名烈士們都是一九八三年安康突發洪災時參加抗洪搶險而遇難的軍區的解放軍戰士,他們都被埋葬在異地他鄉再也不能回到生他們養他們的故鄉,一想到這裏我們幾個男生都熱淚盈眶,情不自禁得深深的向這些無名英雄們三鞠躬,表達我們的敬仰與哀思。雖然這裏沒有留下他們的姓名,可覺得他們是我心中最偉大的人、最親近的人、最可敬的人,他們是爲我們的幸福生活而犧牲的,我要記住他,以後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來祭拜他們,讓他們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感到幸福!

此時,天空飄飛着細雨,我的眼裏飽含着淚滴。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在我耳邊響起,這可能是對清明節的詮釋吧!

清明節踏青的作文700字 篇7

今天是清明節,爲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母親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爲,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爲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爲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裏。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着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着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與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母親不聲不響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着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