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700字作文

【精華】元宵節的作文700字九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的作文700字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華】元宵節的作文700字九篇

元宵節的作文700字 篇1

農曆的正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爲元月,古人稱夜爲“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爲元宵節,又稱爲“上元節”。按我們民間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湯圓象徵家庭像月圓一樣團圓,也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傳說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氾濫,城外田地乾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回宮辦事,於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裏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後,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後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青龍被丞相殺了後,變成一隻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爲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元宵節。

今天運氣很好,天氣十分晴朗,月亮高掛在深藍色的天空中,銀光灑滿大地。但是今年元宵節還缺少了一樣習俗,那就是:燈展。不知爲什麼,今年公園裏沒有燈展了。不過沒關係,沒有燈展這不還有燈籠的嘛!老老小小的手裏都提着燈籠,有金魚的,有最普通的紅燈籠。各式各樣,美不勝收,讓人眼花繚亂。

元宵節那一天最熱鬧的沒過於放禮花了。街上人很多,每個人都站在了最佳觀賞煙花的位置。突然“砰”一個“大銀花”拔地而起,只見“嗖嗖”幾隻煙火像離弦的箭飛向天空,在空中綻開了美麗的笑臉。看,一隻像龍一樣的煙花衝上天了,一炸五顏六色的花點兒就在天上飛舞,過了一會兒又不見了。此時,漆黑的夜空成了一幅色彩繽紛的圖畫。人羣立刻沸騰起來,大家情不自禁地歡呼着。“通”許多大紅球奔上天,“啪”的一聲,化作千萬個小星星飛濺而下,還拖着長長,亮亮的尾巴!一個個爭先恐後跑上天,有的像流星直奔人間,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還像白銀色的雪花……人越來越多了,笑聲越來越響了,一朵朵“花”也越來越好看了……大夥兒沉浸在歡聲笑語的元宵夜之中。

元宵節的作文700字 篇2

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今年學校開展的元宵節活動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呢!特別是花燈展,叫我賞後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現在就讓我用手中的筆來描繪吧!

元宵節那天,無論是街上、校門口,甚至學校裏也是熱鬧非凡。我們學校特別舉行了兩項活動,第一是猜燈謎,第二是賞花燈,尤其是賞花燈,那幾百人的壯闊場面,猶如一隻只小螞蟻在爭搶食物一樣你掙我搶。我放眼望去,少說應該有一百多盞花燈,有的是黃色的花燈,有的是紫色的花燈,有的是紅色的花燈,但我最喜歡紅色花燈,爲什麼是紅色的花燈呢?因爲紅色代表喜慶和吉祥。當然花燈的形狀大小都不一樣,有的是長方體,有的是正方體,還有的是圓形和橢圓形的,甚至有更別出心裁的做了一盞生機勃勃的紅鸚鵡,各式各樣,而且每盞花燈都表示着不同的寓意,比如:圓形的花燈就是團團圓圓的意思,鸚鵡花燈就是說在新的一年成績展翅高飛,天天向上,魚的花燈寓意着在新的一年裏的年年有魚……可見作者真是絞盡腦汁啊!

做花燈當然不能少了化妝品,也就是裝飾品,每個同學的裝飾品也不簡單,有的在花燈上面的四個頂點分別掛了一箇中國結,像一個美麗而活潑的格格,有的在花燈的下面的中間掛了一箇中國結像一個染了紅鬍子的老爺爺,老爺爺還特意把鬍子編成了中國結,樣子和諧可親,漂亮極了!

做花燈的材料,更是八仙過海——各線神通,有的是用各色的卡紙做的,有的是用蘆葦跟枝做的,甚至有的的是用紅色的紅包做的,各個都巧奪天工,而且各個都獨一無二。觀賞的同學們啊!看着這一盞盞美麗的花燈,享受着這份美麗的同時,可曾想過在這一盞盞花燈的背後的是作者多少個日夜的奉獻啊?是他們用自己的汗水給予了花燈美麗、給予了花燈生命,給予了觀賞者這無限的遐想啊!我們要用心感受每一盞花燈的優點,每一盞花燈都各有所長不要說別人的短處,要學習別人的優點。下次元宵時自己做的花燈也能放出益彩,也能讓同學們的臉上綻放得像鮮花一樣的美麗。

花燈美人更美!希望來年元宵節,我也能爲校園爲同學們奉獻一份美!

元宵節的作文700字 篇3

昨天,是元宵節之夜,我們全家人聚在了一起,一起過元宵節之夜,我們一到酒店就開始吃元宵,我一會兒就吃完了,因爲我吃了很多蝦,吃完飯後,我就出去放鞭炮,放的是:雷霆閃電炮。雷霆閃電炮是一種紅紙包着一些火藥,還有一根鞭炮上裝的那種線,一點,不一會兒,爆了,很響。

開始放鞭炮了,我先是看見底下有好幾個服務員哥哥再放煙花和爆竹,我腦子一轉,想出了嚇唬那幾個哥哥的想法,我點一個炮,隨便扔到那幾個哥哥腳下,鞭炮燃燒的過程足夠有足夠的時間讓那幾個哥哥逃跑,哈哈!

我點一個,扔一個,嚇的底下的人到處亂跑,底下的人感到冷了,就回店裏了,這時,出來一個哥哥和我一起放,他拿了一個雪碧瓶子,點了鞭炮就往裏扔,不一會兒,雪碧瓶子都冒出水了,威力大吧!這時,那個哥哥又想出了一個好點子,把彩珠筒插在傍邊的石頭麒麟,一點,石頭麒麟變成了“石頭麒麟加農炮”。這時,炮筒從石頭麒麟裏出來了,還好我躲在石頭麒麟後面,要不我就“開花”了,一會兒,彩珠筒放完了,我就拿着雷霆閃電炮放在彩珠筒上面,一炸,彩珠筒被炸出了一塊黑和一小個洞。大爺和二爺還有我爸爸吃完飯了,就拿了有一個箱子大的兩個炮出來,一點,天上真是太漂亮了,最後,還來了個漫天煙花舞。

吃完飯放完炮後,我們去我家門前火炬公園看花,瞬間,中潤大道上擠滿了人,天空,也“擠滿”了孔明燈,有幾名不幸的孔明燈都擊中,變成了黑色,降落了。這時,天空上又來了一位暫時的盟主,煙火,我印象最深的煙火是漫天金柳:在火炬公園的東南方向幾個迷你的“炸彈”一飛沖天,突然一爆,漫天金條,想許許多多可柳樹的稚嫩的柳條,那情景美的無法描述。不一會兒,那位盟主消失了。

接着,我們又回家放煙花,我和爸爸放棄了煙花,先放了一個金果樹:幾個金條直飛沖天。又放了梅豪富貴:一顆顆“炸彈”一飛沖天,一個個的爆開,炸出了美麗的景象。又放了雪景:炸出一個個類似松樹的白色銀光,基本可以照亮一切。放完花後,我們就回家看元宵節晚會了。

明年我還要放花、觀花。

元宵節的作文700字 篇4

元宵節的大街是五顏六色的。家家戶戶門口都掛上了紅燈。近看,像一個個圓滾滾的橘子,遠看,像一串串長長的糖葫蘆。霓虹燈閃爍着五彩光芒,忽而紅,忽而綠,忽而藍,忽而黃,五彩繽紛,燦爛奪目。有的還被鑲在了高樓上,晚上,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勾出了大樓的輪廓,異常美麗。另外還有栩栩如生的兔子燈,形象逼真的蝴蝶燈,古樸典雅的宮燈……各式各樣的燈,姿態萬千,做工精細,美不勝收,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元宵節的大街是震耳欲聾的。“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子,一刻也安靜不下來。流星炮的炮口裏誕生着一顆又一顆明亮的小流星,有的高,有的矮,有的一會兒就落地了,有的拖着長長的尾須衝上了雲層。轉花炮越轉越快,立即變成了一個小絨球,放出光芒,光線越伸越長,慢慢地變成了一個大絨球。突然,一個淘氣的小男孩飛快地跑了過去,把大絨球當成了小球去踢,逗得一旁的人哈哈大笑。春雷炮響了,方形的炮筒裏衝出了一根菸柱,“砰”的一聲,在空中炸開了,這聲音震得地動山搖,彷彿雷公公正在報告春天“駕到”的喜訊。

元宵節的大街是熱鬧的。大街小巷圍滿了人,紛紛議論着什麼。有的人焦急地在一旁望着前方,不知在等着什麼。忽然,有人喊了起來:“來了,來了,龍燈來了!”人羣馬上騷動起來。小孩子們,有的拿着小提燈高興地晃來晃去,有的一邊扔小摔炮,一邊在街中央又是蹦又是跳;青年們,有的點起長長的鞭炮,迎接龍燈,有的一會兒吹聲口哨,一會兒大喊大叫;老人們,有的眯起眼笑呵呵地說:“今年咱們運氣一定不錯。”還有一個老婆婆對她手裏抱着的小孫子說:“看,小孫子,那邊的金龍一定會保佑咱家運氣年年好。”只見一個龍頭向人羣緩緩移來,這龍頭炯炯有神的眼睛,一晃一晃的鬍鬚,威武極了。只見它張開大嘴,露出了一對尖尖的牙齒,裏面還含着一個紅紅的大火球。龍爪剛勁有力,是那樣的逼真。龍身各式各樣,有的是花燈,有的是方燈,還有的是圓燈。龍尾是一條彩鱗魚,爸爸告訴我,這代表了人們“年年有餘”的心願。這條巨龍,猶如我們中華民族,在神州大地上騰飛。

元宵節的作文700字 篇5

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是元宵節固有的風俗。其實,古代的元宵節還相當於今天的“情人節”。因爲在古代,未婚少女平時是不允許隨便出門的,只有元宵節才被允許結伴出門看燈賞玩,未婚男女藉着賞花燈可以爲自己物色對象,而已訂終身的男女也可在元宵之夜祕密相會。

明代著名作家湯顯祖傳奇小說《紫釵記》中,主人公李益在遊賞燈會時拾得紫釵一枝,知是家道中落的霍王千金霍小玉之物,遂借還釵之便,李益和霍小玉二人一見鍾情,互相愛慕,共結秦晉之好。而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也是在元宵節賞花燈時一見鍾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這些良緣美眷早已成爲千古佳話。從這點來說,元宵節比七夕——讓兩地分居的夫妻相聚的日子更適合做中國的“情人節”。

上元狂歡,私訂終身,甚至“野合”尋歡,在宋代城市,已達到了相當的深度。宋代小說家的《張生綵鸞燈傳》中,狂歡上元之時,給一位太尉做偏房的李氏,大膽地將寫上“得此物有情者,來年上元夜見車前有雙鴛鴦燈,可相見”字樣的香囊、紅綃帕擲於乾明寺殿前,以期求年輕男子。張生拾得這一信物。在來年的上元夜,張生見到一輛掛雙鴛鴦燈的香車,他勇敢上前,用詩句向這位未見過面的女子傾訴了衷腸。二人在次夜三鼓時分私奔出城,去蘇州開始了新的生活。而《金瓶梅》裏的西門慶選了這天晚上偷會李瓶兒;《水滸傳》裏的宋徽宗也揀這天去會李師師。

元宵節作爲古代情人節,還有許多寫元宵節的詩詞爲證。其中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和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就是這方面的經典名句,膾炙人口。

辛棄疾飽含脈脈的深情,向人們訴說了元宵佳節的夜晚,火樹銀花,香車滿路,花燈如晝,詩人尋尋覓覓,在千里追尋心中傾慕的佳人,回首處,佳人已遠去,只留下詩人獨自悵然若失。歐陽修的詩中故事同樣發生在這樣一個美麗的夜晚,卻獨不見去年相約的美麗佳人,詩人感傷之深。所以說元宵節也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

元宵節的作文700字 篇6

古人稱夜爲宵,把正月十五稱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之夜。

春節這個節是夠長的,元宵將把年推向一個高潮。從除夕一直到元宵節。年的吉慶長達半個多月之久。

說到元宵節,還得從它的來歷說起,早在20xx多年前的漢武帝就有了。元宵節是我國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是由皇帝的倡導而發展起來的。漢文帝時,已下令正月十五日定爲元宵節。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把元宵節定爲重大節日。

元宵節還與禪宗,道家有關。據說,明帝 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廟宇裏點燈敬佛,令庶民都掛燈。以後這個佛教禮儀的節日也逐漸形成民間的盛大節日。另有說法,元宵燃燈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爲上元節,七月十五爲中元節,十月十五爲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爲天、地、人三官。天宮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唐代著名詩人盧照鄰的《十五觀燈》,唯妙唯俏的描繪出元宵節的喜慶場面。錦裏開方宴,蘭紅豔早年。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元宵節離不開燈和元宵(食品)據說,元宵做的湯圓最好,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元宵節。宋代詩人姜白石詩云: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圓。可見元宵節與湯圓是這樣的親密無間。

元宵節期間,是男女情人相會的時機,所以元宵節又稱中國的情人節。有詩爲證:歐陽修詞曰。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這是怎樣一種情感,那種男女情人相戀的情景躍然紙上。風流才子的詩也是十分生動感人: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轉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把燈與月,燈與春,人與玉,以及珠翠與村女,笙歌與良辰寫得如此生動感人,更把青年男女在元宵節(中國情人節)的愛戀,的依依不捨寫得淋漓盡致。那句"不展芳尊開口笑",把一個村女的靦腆寫得如此的逼真。

元宵節是春天裏一個快樂的節日,具有多重的含義。不分貧富貴賤,老少咸宜。品味其中,置身其中,會有無盡的樂趣。無論是賞花燈,猜燈謎,無論是元宵節吃元宵,也無論是沏一壺茶,讀一讀詩,都會使人在喜悅中過好一個春節,給年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元宵節的作文700字 篇7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傳統元宵佳節,我們一家過得快快樂樂的。

聽媽媽講,傳說在很久以前,世上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老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突然災難降臨、城內洪水氾濫,城外田地乾旱,原來是王母娘娘請玉帝去赴宴,玉帝喝酒喝得酩酊大醉。宴會後餘地回宮辦事,於是把雨簿寫錯了,本應是城外雨五分,城內雨三分,玉帝給寫反了。青龍得知原因,便偷偷地裏溜到天宮,改了雨簿,這樣世上又慢慢恢復了本來面目。玉帝酒醒後,也發現寫錯了雨簿,但本想改正,又怕重臣說自己做事不慎重,只好將錯就錯。後來玉帝發現自己的`雨簿被改過,不由心中大怒,派丞相來到人間殺了青龍,丞相照做了。青龍被丞相殺了後,變成一隻神鳥,在玉帝殿外喊冤,玉帝心中感到慚愧,便下書要黃帝向百姓傳令,要紀念爲民除害的青龍。每年春節,人們都要敲鑼打鼓,耍龍舞獅幾年青龍,慶祝傳統元宵佳節。

傳統元宵佳節的習俗是吃湯圓,讓每家團團圓圓,所以今晚媽媽“權力下放”,把煮湯圓的重要任務交給我來執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務,生怕煮破了,所以心裏好像揣着一隻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媽媽煮湯圓的經驗,先把水燒開,把湯圓小心翼翼地放進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湯圓浮出水面,看着它們一個個膨脹,我興高采烈地喊道:“湯圓要出鍋了。”我慶幸,還好湯圓沒煮破。大家高興地品嚐了我煮的湯圓,“美食家”媽媽給我打了一個一百分,誇我長大了,懂事了。我興奮不已,第一次煮湯圓就得到這麼高的評價,我心裏美滋滋的。

晚上七點左右,我們全家一起下樓放焰火。正好碰上我的好朋友劉一凡,我倆一起去放焰火。我拿着一個最大的“金椰子”禮花,用香把禮花點着了,看見一朵朵美麗的“茶花”衝上天空綻放了,我和劉一凡拍手叫好。我又拿了一個超大型的“飛毛腿”,只見那好似流星劃過天際,放射出五彩光芒,飛遠了。接着又放了手搖花、花籃、降落傘……

最後我們全家津津有味地坐在沙發上看着元宵晚會,其樂融融的。

今天我學會了煮湯圓的常識,感受到了放焰火的快樂。我夢想每天都是傳統元宵佳節那該多好啊!我期盼着明年的傳統元宵佳節……

元宵節的作文700字 篇8

元宵燈會,和父親母親一起賞了一次花燈,出發的時候已經過了賞花燈的時間了,路上好多人都往自家的方向趕,而我們逆人流而上,母親說:結束了。我說“沒事,我們是賞花燈而非賞人,人們走了我們就有更大的空間來欣賞花燈了”。

第一次和家人在元宵節賞花燈,花燈好看嗎?或許吧,但是我更珍惜的是和家人在一起的感覺,牽着母親的手穿梭在人羣裏,我在前面開路母親則緊跟着我,即使賞花燈的高峯時間已過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在人羣裏穿梭一個人還可以,帶着個人的時候多了份牽掛,我總是挑人少的地方走,我擠的難受一點沒關係但是我要爲母親開闢出一條寬闊的道路。我這才明白了和自己珍惜的人在一起時一心想要保護對方讓對方好的感覺。從小我就在父親母親的保護下成長,不管什麼時候他們都走在我的前面,爲我遮風擋雨,我則心安理得的接受着,如今我也慢慢體會了父親母親對我的疼愛,也慢慢明白了爲珍惜的人付出的那種快感。

母親的身體不好,一直以來我都擔心她的身體,我就要離開她了,家裏很多時候都是她一個人,這讓我很憂心,我怕,怕她會暈倒,怕她會垮了,她的臉色很差,平時經常會覺得頭暈,肚子難受,要是我能在她身邊照顧她就好了,可是這不現實,我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她的身體好轉,母親說這樣的身體已經沒得好了,叫我不用擔心,可是我又怎麼能不擔心呢?家裏只有她一個人,她天天呆房間裏,除了吃飯做家務外,她都不出門很少與人接觸,我經常叫她出去走走,可是一個人要走到哪去呢,就是我在家裏我也很少和她出去走,更何況她一個人呢?電視裏好多人都在學跳舞,我讓母親學跳舞,沒有老師的話就買光盤來學,母親笑了笑,我知道這樣也不切實際,不過這次我要爲母親買一個光盤,跳舞的光盤,不管她學不學,我都要用我的勞動來爲她買一個光盤,這是我做一個女兒的一片心。

和母親逛花燈的時候好多人拿着數碼相機在拍攝,美好的時刻的確應該拍攝下來做個紀念,母親說要是我們也拍一拍就好了,聽着母親的話心裏很失落,是啊,在一起的時刻這麼短暫真的應該記錄下來的,好希望能夠實現父親母親的每一個想法,於是我說:母親,明年的這個時候我也要買一個數碼相機,我們一起拍,記錄美好的時刻。母親感動的說“好,明年就看你的了”母親很開心,我也在心裏暗暗較勁我一定要用我的勞動買一臺數碼相機。

元宵節的作文700字 篇9

“逛燈會啦!”

元宵節晚會上,我和家人一起去青穎公園看一年一度的燈展。

還未進公園大門,目光就被門前號稱“天下第一燈”的巨型燈——“龍鳳門”吸引住了。那是一個亭子形的大燈,八根柱子上分別盤繞着四條青龍、四條金龍,燈的最上端是“二龍戲珠”的圖案。燈的右上方,有一隻雄糾糾、氣昂昂的大公雞,它有着火紅的雞冠,圓而有神的眼睛。它正“撲閃”着“翅膀”“打鳴”呢!大有“雄雞一唱天下白的感覺”

進大門向右看,是“十八羅漢”。莊重典雅的如來佛祖端坐羅漢中間,真是形態各異,惟妙惟肖。向左看,是“龍燈送福”一個昂首擺尾的巨龍!龍背中間,是一個大大的“福”字,“福”字的左右兩邊都是紅鯉魚、大壽桃和金元寶,象徵着福、祿、壽、喜“四喜臨門”。再向前走,還有“大鵬展翅”、“桃園結義”、“常回家看看”、“螳螂撲蟬”、“森林酒吧”……火樹銀花,鞭炮聲響,觀燈的人笑着,指着,如癡如醉,彷彿走進了仙境一般。要問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花燈,還是“糊塗官”和“花果山”。

瞧!那邊還有唱戲的。遠遠看去,只見舞臺上跪着兩個人,一個正哭天喊地叫屈,另一個則鎮定自如地跪在那裏,好像這場官司他贏定啦;旁邊的衙役雖知道那個哭天喊地的人是冤枉的,但又敢怒不敢言;坐在椅子上的縣太爺正悠閒地看着那個叫冤者;站着的師爺正眯着眼看着他們;想必他們收了不少好處,才如此對待這個喊冤者。走近一看,啊!原來是一組名叫“糊塗官”的花燈。製作者的精湛技藝一定會讓你油然而生敬意吧!

“花果山”這組花燈講的自然是“美猴王”的故事。看!他正威風凜凜的站在“山”中間的地方,環視着他的“猴子猴孫”們;旁邊還有兩隻負責守衛的小猴子正警惕地向原處眺望;“山”的兩邊,還有兩棵桃樹,上面結滿了讓人垂涎三尺的大桃子,兩隻小猴子正在樹上摘桃。“花果山”上還有不少調皮的猴子,它們在追逐、嬉戲、打鬧,玩得可歡啦!看樣子今天八成是個好日子,要不怎麼“花果山”上下一片歡騰呢?

玩了好長時間,我們才戀戀不捨的回家了。在路上,我回味着剛纔的美景,不禁讚歎製作者的高度智慧,他們用平凡的雙手,爲阜城人民在節日裏帶來了美的享受。我們衷心地感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