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600字作文

鄰里作文600字六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鄰里作文600字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鄰里作文600字六篇

鄰里作文600字 篇1

一個好的鄰居就像一陣清涼的風,擋了夏日的酷暑炎熱;一個好的鄰居像一場甘甜的雨,緩解心中的乾涸枯萎。鄰里關係並不是每天說笑打招呼那樣的淺薄,而是中華民族千年來守望相助、同甘共苦的道德與信條。

小時的一個夏日,我獨自坐在家中看書。喉嚨乾渴又耐不住寂寞,腦子一熱便攥着錢下樓買冰棍。當我一蹦一跳、舔着冰棍歡喜自足地回家時,一摸口袋——糟了,鑰匙沒帶。距離父母回家還有至少兩個小時,難道我要一直在門外待着嗎?忍着門外樓道中的悶熱潮溼,又想起門內涼爽的空調和誘人的故事書,我真懊悔我當時的莽撞和心急。

鄰居家的門“咯吱”一聲開啟了,門縫裏鑽出個小男孩,他看着我,轉到門裏去,又出來跑下了樓,回來的時候手裏多了瓶飲料。雖然我和他素未謀面,但我多希望讓我到他家裏去,只要坐坐就好。我怕我會熔化在地上,但他看了看我,就溜進門去,“咯噔”一聲關上了。

我又感到好後悔!害羞的我這時候就該主動跟他說說話,請求他讓我進去,這應該也不難吧。可現在機會就這樣錯過了,我又沒有勇氣像個流浪漢一樣敲開他家的門。我無力、呆呆地盼望着下一次機會的光顧。

就在這時,他家的門又開了,一個面善的阿姨推門而出,“怎麼了?你家裏沒有人嗎?”她蹲在我身前,和藹地望着我,我無奈地點了點頭,她便把我領進門,說“那你先在阿姨家,等下我給你媽媽打電話。”

隨後的時間裏我和男孩玩拼圖、吃零食、看電視,不知不覺一個下午過去了。我的母親回來了,看到這溫馨的場面,非常感謝阿姨,並送給男孩許多玩具。

後來每逢節日,我們兩家都會互贈禮品、平常見面也不再只是幾句寒暄甚至沉默不語,相互的交流更加頻繁。

打破冷漠鄰里關係的隔閡,伸出一隻手,張開緊閉已久的嘴,流露呼之欲出的鄰里溫情。

鄰里作文600字 篇2

如果世界是一件小屋,關愛就是小屋中的一扇窗,如果世界是一艘船,那麼關愛就是茫茫人海上的一盞明燈。我們需要別人的關愛,別人同樣也需要我們的關愛。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你的身邊有許多許多的人需要你去關愛。

一天下午,我放學回家,剛上樓,鄰居大姨叫住了我說:“臭寶,你爸爸今天出去打工了,家裏沒人,你過我這來拿鑰匙,我還得給你做飯呢。”我開了門,馬上開始寫起了作業,一會,傳來一陣敲門聲,我連忙開門,一股香香的味道傳到我鼻子裏,我心想:肯定是大姨做了我喜歡吃的菜。大姨把做好的飯菜端到了桌子上,對我說:“趕緊吃吧,不然一會兒就涼了。”我拿起筷子連忙吃完,又趕緊去寫作業了,寫完作業,一看錶,八點了,我趕緊脫了衣服睡覺,本來我是不相信哪些妖魔鬼怪的,可現在腦海裏卻浮現出許多種可怕的畫面,突然有人敲門,我打看門一看原來是高阿姨,高阿姨對我說:“害怕了吧。”我點點頭。於是我躺在牀上,高阿姨跟我講着童話故事,慢慢的我睡着了。第二天早上,我醒了,心想:高阿姨怎麼不在了,一定是回家了。我一看錶10分了,我馬上洗漱完,穿好衣服下去買飯,剛要開門趙叔叔來了,對我說:“還沒吃飯了吧?我給你買了一袋牛奶和一袋麪包,趕緊吃吧。”我說:“趙叔叔,等我爸爸回來讓他給你錢吧?”趙叔叔說:“鄰里之間,還談什麼錢,你趕緊吃吧。”這時,我的眼眶被淚水溼潤了。

在社會及鄰里這樣的大家庭中,無論誰遇到困難,只要我們獻出一點愛,那麼這個大家庭就會成爲美好的人間。

鄰里作文600字 篇3

“ 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真的是對的,我們住的那幢樓裏,大多數都有老人,樓上樓下都很和諧,如果你遇到什麼麻煩事,她們都會幫你解決,特別是我家隔壁的大媽媽家,我們家和大媽媽家充滿了感情,筒直就象一家人。

大媽媽家倆口子都退休了,身體都很硬朗,領着她們的小外甥,每天開開心心地過日子。她們對我們可好了。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出去旅遊了幾天,回來到家的那天也很晚了,媽媽開門進去,我一眼就看見桌上有東西放着,我走過去開啟一看,哦!是綠豆湯,涼涼的,我馬上肚子在叫了,二話不說馬上喝了起來。這時媽媽也在自言自語地說“這地怎麼這樣乾淨了,好象是有人幫我們搞過衛生了。”媽媽猜相肯定又是大媽媽乾的了。本來想去打個招呼,但是晚了明天再謝吧。外面有人在叫我,媽媽開門一看是大媽媽,大媽媽說:“你們回來了,很累吧!早點休息,你們回來了我說放心了。”媽媽連忙說:“大媽媽謝謝你,你又幫我們看家,又幫我們煮好點心,搞好衛生,真不知怎麼謝你了。”大媽媽說:“沒關係的,大家都是一家人嘛!你們出去了幾天回來很累的,我給你們搞乾淨了,你們回來就舒服多了。”大媽媽的幾句話說的我和媽媽都很感動。

還有呢!每天早上媽媽曬出去的衣服大媽媽都給我們收好疊好的了,大媽媽說等你媽回來來收都曬乾了。不管是下雨還是晴天每天都一樣幫着我們。每天我放學回家,大媽媽都爲我開好了門,問我有沒有肚子餓了,要不要吃東西了,有時直接給我放好了,她們每一次的動作,每一次的問候,都包含着濃濃的鄰里情啊!

鄰居之間應該互相幫助,能做到的要盡力而爲,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鄰里作文600字 篇4

望着窗外的狂風,暴雨,我想起了那個下午,那鄰里之間的溫暖。

那時的我一如既往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冬風呼嘯,吹盡了枯樹的最後一片葉子,吹萎了土坡上最後一朵牽牛。這般寒天,使穿着一身羽絨的我也不禁打了個寒顫。

溫州的冬很少下雪,乾冷乾冷的,天空中的烏雲被寒風吹來了,在一瞬間,雨下了起來,毫無一絲徵兆。沒帶傘的我也只好坐在便利店的屋檐下躲雨。

天又冷了下去……

我原本想跑回家去,可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爲雨,更大了,更冷了。我想:“只好等媽媽下班回來接我了……唉。”

我呆呆的望着遠方,無所事事。不一會兒,一個身影出現在我的眼前:鄰居林阿姨。她將摩托車停下,搬起頭盔對我說:“孩子,放學了怎麼還不回去?”我答道:“阿姨,我走到一半,突然下起了雨,我沒帶傘,只好等我媽下班來接我。”“這樣吧,要不我阿姨先送你回去?”“不用了,媽媽一會兒就來。”阿姨笑了,眼角皺起來,嘴咧着,牙牀看得一清二楚,樣子很親切:“都是鄰居了,客氣什麼?”說着就要把我拉上車,我沒法子拒絕,也上了車。

車到了家門口,阿姨又跟我說:“剛剛我回來的時候看見你媽在開會,要不先來阿姨家坐會兒?”我回答:“好吧。”

到了阿姨家,她泡了一杯茶給我,喝一口,一股溫意便涌上了心頭,暖……阿姨還燒了一桌的菜,幫我夾這個夾那個,還不斷問我:“好吃嗎?”我都笑着回答:“好吃,好吃!”

回到自己家後,沒過多久,媽媽回來了,我問她:“媽媽,今天開會怎麼這麼久?”她回答我:“沒開會呀,只是路上堵車而已。怎麼了?”“啊,沒什麼,我只問問。”

原來這是阿姨善意的謊言。我望向窗外,雨停了,河邊的一抹夕陽照在大地,更暖了……

鄰里作文600字 篇5

時值隆冬,寒風凌冽,大家送走了寒冷的冬天,迎來了溫暖的初春。就在這個季節,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媽媽帶着我和阿婆,一起來到麗景家園社區,第一次參加社區活動。

二樓一進去,就看到排成長方形的長條桌上早早的鋪上了一次性桌布,桌布上面放了十幾個碗,碗裏盛滿了肉餡,每個碗旁邊各放了幾雙一次性筷子。原來這邊就是讓大朋友教小朋友包餃子的地兒了。

先是讓大家用買來的餃子皮練練手,因爲是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所以包出來的餃子形狀各異。有的一次成型,有的則有漂亮的褶子,有大有小,品種豐富。接着是一個志願者媽媽用事先和好的面來教小朋友和家長們擀餃子皮。面有三種顏色,黃色的是用南瓜和的,綠色的是用芹菜汁和的,紅色的你猜猜看是什麼?我也猜了很久,是用紅心火龍果和的。然後志願者媽媽把它們搓成長條,用刀切成小塊,分給桌上拿擀麪杖的人。有個小哥哥先教我們怎麼處理(後來才知道小哥哥就是志願者媽媽的兒子),先在一次性桌布上均勻得撒點麪粉,將切成小塊的麪糰壓一下,再用擀麪杖擀成我們想要的`餃子皮形狀。小哥哥看來是熟練工了,一下,最多兩下,就能成功擀成一張餃子皮。我試了幾把,都不怎麼成功,就把擀麪的活讓給了媽媽,自己充當了運送餃子皮的職責。在每家每戶的桌子和擀餃子皮的桌子間來回穿梭。

接着,我們參觀了書法家爺爺們寫春聯,寫“福”字,還玩起了互動小遊戲“你比劃,我來猜”和“一塊五毛”。小朋友和家長們都收穫了很多的小獎品。

最後,也是最有意義的時候到了,我們要把餃子送給社區的高齡老人。我們這一組都是明德高中的哥哥姐姐,按響門鈴時,我們都緊張的說不出話來,但是那些老人們收到我們的親手包的餃子時,臉上卻漏出了開心的笑容。

鄰里作文600字 篇6

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電視再熟悉不過了,但是在三十多年前,電視可是件“稀罕物”。

我家的雜物間裏有一臺14寸的黑白電視。有一次,家裏人整理東西時被我發現了,我感到很好奇,爺爺就細細地向我述說了我家黑白電視的歲月:那時我爸爸還小,大概七八歲,有次去福州的姑婆家玩,看到電視裏裏正在播放《黑貓警長》,一下子被這神奇的方匣子吸引住了,哭着鬧着也要買一臺,但當時家裏窮,實在沒錢買,最後爺爺沒辦法,咬咬牙把家裏的大肥豬賣了,還借了一百元錢纔買回了這臺黑白電視機。

這臺電視機可是村裏數一數二的,一買回來,這個消息像長了翅膀似的在村子傳開了,很多人都跑到爺爺家看熱鬧。爺爺和一位比較有文化的叔公擺弄了半天后,那上面終於出現除雪花以外的東西了。雖然電視圖像是黑白的,而且不清晰,只有三個頻道,但是在那個年代有這麼一臺電視機,絕對是值得驕傲的事。從那以後,每到晚上,我家大大小小的凳子都坐滿了,有些鄰居還自己帶着凳子。大家興致勃勃,仰着頭,看電視裏面人影憧憧,打打鬧鬧,直看到一部電視劇暫告結束,電視上出現“再見”兩個字了,大家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遇到雨天,爺爺還會頂着風雨爬上房頂,不停地搖着電視的天線,讓另一個人在電視機前守着,還一邊搖一邊問:“可以看到了嗎?”到了夏天,爺爺就把電視搬到空地上,這樣既通風又寬敞,來看電視的人也更多。爲了讓來看電視的鄰居口渴了能喝上水,奶奶每天會準備一桶茶水,誰想喝,倒上一碗,盡情喝就是了。如果剛好菜地裏的瓜果熟了,奶奶也會招呼大家嘗一嘗。當年常演的電視劇是《霍元甲》、《射鵰英雄傳》等,大家一邊看一邊評論着劇情,輕鬆且自在。

後來,村子裏電視機越來越多,到我家看電視的人也就少了。爸爸讀高中的時候,家裏買了大彩電,現在家裏已經買了65寸液晶電視,但爺爺都捨不得扔掉那臺黑白電視機。我想,那一定是爺爺捨不得當年那種融洽而美好的鄰里之情吧!

標籤:鄰里 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