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600字作文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600字(通用11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600字(通用1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清明節的作文600字(通用11篇)

清明節的作文1

今天是4月5日清明時節。

我沒有去老家燒紙,而是去踏青了。

於是,父親騎着那輛摩托車帶我去北泉寺了。

我們去大殿裏燒香許願,許完了,父親對我說說:“辰辰啊,你知道嗎?我爲什麼過來許願,爲什麼相信許願成真嗎?因爲,十一年前,那時候還沒有你,我和你母親來這裏許願,說‘希望明年有個女兒’。果然,第二年我們就有了你,——我們的願望。所以,我相信菩薩會保佑我們的。”是啊,今天,我也許下了美好的願望。希望我夢想能成真,父親夢想也成真。八卦池,對,八卦池是個小泉。那裏的水可真清啊,我用那水洗了手和臉,很舒爽。

我們又去了附近的黃西河捉螃蟹。

說是河,其實也不過是條小溪。人可真夠多的,大都是跟我同城的人。父親說:“人多的地方螃蟹少, 我們去上游,那兒人少。”結果什麼也沒撈着。我不甘心,說:“今天不捉一隻螃蟹,就不走了!”父親沒辦法,只好帶我去更遠的地方。在那裏,我們遇見了父親的朋友,他說,這個地方螃蟹多。果然,大約十分鐘後,父親捉住了第一隻螃蟹。然後,第二隻,第三隻,第四隻。對,一共四隻,我們終於可以回家了。

光玩玩這些怎麼夠呢?

那可荒廢了放假的大好時光,這不,我們又朝天中龍泉跑去了。天中龍泉的水可以喝,比純淨水好的太多了!純淨水是什麼?沒營養,還對人體不好。龍泉的水是純天然的綠色物質。現在的人都講究綠色健康,吃對人體有好處的。龍泉的水很有營養,對人體好。所以,人們都來龍泉排隊打水,一個老人說,最低的泉眼水最好,那的水最有營養。於是,我們就打了一小瓶水喝。

太高興了,今天玩得很好!

清明節的作文2

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後製作的一種食物,據說是用來祭奠先人的。今天,我們做了清明果。

第一步找艾草。我和媽媽來到菜地,遠遠望去一片碧綠,什麼是蔬菜什麼是野草什麼是艾草都分不清了。我不禁犯了苦惱,撓了撓後腦勺。媽媽見我一副不知所措的樣子,說:“要辨認艾草的方法有兩個,一是艾草葉的兩面顏色明顯不同,還有就是它特別的香味。”我聽了,豁然開朗,馬上找了起來。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找到了,艾草真的有兩面顏色明顯不同:一面是深綠色,一面是淡綠色。我摘下艾草聞了聞,真的有一股味道!可我又犯迷糊了,難道是要把艾草連根拔起嗎?媽媽笑了笑說:“做清明果只能摘艾草的葉子來做,下面部分不能做的。”說着,摘了起來。我也立刻手忙腳亂亂摘了起來。

摘了滿滿的艾草葉子就可以做清明果了。先將艾草葉子洗乾淨;接着把艾草葉子煮一下,剁碎了放進碗裏;然後準備糖水、糯米粉。下一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把艾草葉子、糖水、糯米粉和起來。媽媽將糯米粉倒在桌子上,加入糖水,艾草葉子,一起揉了起來,必須讓艾草葉子融合在糯米粉中。我見了也躍躍欲試,洗了一下手,挽起袖子揉了起來。只見媽媽把麪糰翻來覆去,一會將麪糰對摺再揉起來;一會像搓衣服似的,往前一推又返回來;一會將麪糰扔在空中再落下來揉起來。麪糰像一個聽話的孩子一樣,讓媽媽捏捏臉,拍拍頭。

下面就是搓清明糰子了。先把麪糰擀成長條,再從一頭揪下一些,開始搓起來。看媽媽得心應手,運轉自如,看起來很好玩,我也做了起來。我揪下一團放在手心,兩手合閉,只將清明糰子放在放在中間搓了起來,沒想到這可惡的糰子碎了,怎麼也合不攏了,我越看越着急,索性不幹了。後來,還是媽媽幫忙“破鏡重圓”的呢!

下面就是蒸清明果了,媽媽把清明糰子一個個秩序井然地放進蒸籠裏蒸了起來。在蒸的時候,不斷有一股艾草的清香撲鼻而來,引得我口水直流三千尺啊!我等星星,等月亮,終於把蒸好的清明糰子等來了。蒸好後的清明果看上去像一顆顆翡翠一樣,讓人忍不住吃掉它,更像一件精美玉器。清明糰子吃在嘴裏更是清香滑糯,讓人恨不得全吃完。這時,一隻手伸向清明糰子,我定睛一看,原來是弟弟,看來他也被清明糰子的香味引了過來。

我愛清明糰子!

清明節的作文3

每年的4月4日、5日、6日,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爲清明節。此時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即使氣節又就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候的特點有關。

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川》中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之時”皆清潔明淨之時。故謂之清明。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說“三月節,……物質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此時故“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澈明朗,萬物欣欣向榮之意,“滿階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佳節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桑”等名句,正式清明時節天地物候的生動描繪。

雖然作爲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爲時序標誌的清明解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清明節就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就是人們祭奠祖先、先人的節日,也就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就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節就是幾乎所有春季節日的綜合與昇華,清明節也就就是有了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爲墳墓培上心土,折幾隻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就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就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這一天,我和我的家人去給我的奶奶上墳,我們買了一些水果、紙錢和鞭炮,我們在去的路上看見有的人手裏拿着許多上墳的.東西。三五成羣的來到自己家的墓地,給自己的親人上墳,我們到了那裏先燒香,再燒紙放鞭炮,我們用這種方法來寄託我們的哀思,之後我們還要給死去的親人去掃墓,把掃墓掃的乾乾淨淨的好讓親人看到把她的墓掃的很乾淨。她一定會高興的,我們上完墳回來的時候看見路上還就是人山人海的。

清明節的作文4

今天是清明節,爲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麼開心,我也就

不敢太那麼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着爸媽後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爲,清明節即起始於節氣。漢代劉安所着《淮南子》稱:“春分後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後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後來,皇帝爲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也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爲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裏。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着春風輕舞,偶爾有幾隻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着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唸書,自己有病了也捨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也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慾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着墓上的野草,我也默默地拔着……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乾淨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着一張張寄託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捲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裏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節的作文5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明節,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爲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總之,清明節是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裏,總會讓人們想起要出去走走。有了這個想法,於是我就跟爸爸媽媽一起走出了家門,來到了二中那條路。

走在河邊,迎面吹來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風,就好像是媽媽的手在你的臉上輕輕拂過,溫柔、溫暖,周圍的空氣充滿了春天的氣息。讓人的心情不由自主的會從陰天轉到晴天。領略了春風的柔情,再來看看周圍的花跟樹。在小河旁有一排楊柳,它們隨着春風的佛動,而且全樹成綠色,就好像是碧玉做成的藝術品。跟賀知章的《詠柳》一模一樣:“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條。”

有些樹是會開花的,那一朵朵的花,從樹叢間鑽出來,小小的,好可愛。有些樹開的是黃色的花,有些樹開的是白色的花,好有些樹開的是粉色的花。最令我驚訝的是在一簇已經全部枯萎的樹枝中,竟然開出了一點點紫色的小花蕊,彷彿是在說,春天到了,我也要加入這萬紫千紅的世界,跟她們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

我們一家人邊走邊看,快走到東塔公園時,發現了周圍的那些不知名的樹都長滿了一顆顆綠色的種子。望着這些誘人的果子,差點就忍不住要去摘幾顆來嘗(好吧,那不能吃。)

在這陽光明媚的季節裏,每個人其實都應該出去走走,看看這美麗的祖國的河山,心情也許會好起來哦,碧海藍天吹吹風,出去走走吧,其實好地方一生都看不完,別窩在家當懶蟲!

清明節的作文6

又到了4月份,清明節又悄悄地走來了,又是一個踏青的日子……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一般是在公曆的4月5日。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爲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爲寒食節。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爲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爲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裏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爲“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然而今年清明節的天氣卻非常的好。

星期天,我們家去了旗峯公園,說說笑笑地爬上了旗峯山,在古廟裏爲我的外公,外婆和爺爺燒紙錢,求平安。也許爸爸媽媽每次過清明節都會很傷心吧!因爲爸爸媽媽還沒有我現在這麼大的時候,他麼就已經走了。我很想見見他們,但是……而且現在我連外公,外婆的墳都沒有見過,我只掃過爺爺的墓。

清明,你真是一個讓人悲傷的節日啊。

清明節的作文7

4月2日,我們河陽小學五年級的同學一起去洛陽踏青。我們去了革命烈士紀念館、隋唐遺址公園、龍門海洋館和洛八辦。

我們在革命烈士的墓前鞠躬,送上了我們自己做的小白花,表達了我們對烈士們的懷念和崇敬。我們去了革命烈士博物館,看了前輩們在戰場上的壯烈場景,看了前輩們打仗用的武器,還看了他們用的鞋帽衣衫······我明白了烈士們是怎樣壯烈犧牲的,他們用鮮血換來了一個新的世界。

之後,我們又去了隋唐遺址公園。一進大門,路兩旁的花兒就笑着迎接我們。往前直走,各式各樣的花兒紛紛跳入我的眼簾。有花團錦簇的牡丹,壓彎枝頭的櫻花,撒滿小溪的迎春花······看着看着,”咕嚕嚕“肚子餓了,得趕緊找個地開始我們的午餐PARTY吧。一片開的非常繁盛的小花海引起了我的注意,桃花色的花朵,水邊的微風送來一陣清涼。哈,就是它了。可以一邊聞着花香一邊吃飯,多美!我們開始紮營,張宇涵鋪好了餐桌布。同學們把各自的揹包開啟,各種美味紛紛出現在我的面前。我把媽媽做的壽司拿出來和老師同學一起分享,她們說味道還不錯呦。飯後,我們在公園又玩了一會,因爲時間的關係,沒盡興的我們帶着遺憾被老師帶走了。

懷着對海洋館期待的心情來到了龍門海洋館,好看好玩的東西實在是多,看得我們眼花繚亂。可愛的”蝙蝠魚“,長達兩米的大鯊魚,活了上百歲的巨無霸海龜,聰明的海豹,精彩的”美人魚“表演······當然還有可愛的松鼠,巴西紅耳龜等可愛的動物呢!

洛八辦(洛陽八路軍辦事處)裏的東西很多,都是過去八路軍打仗時留下來的。有槍有炮,真是大開眼界。

今年的活動很有意義,我會銘記在心的。

清明節的作文8

清明時節特有的雨絲欲斷還續,從遙遠的天邊無聲飄落在荒諒的山野。我的心也隨着這纏綿不斷雨絲,在微風中飄來飄去,永無定所之處。

走着泥濘的山路,踏着滿地的荊棘,一路上艱難地尋找着爺爺的墓碑。找到啦,找到啦!“爺爺,爺爺!”我的心劇烈的顫抖,淚水模糊啦我的雙眼。我撫摸着爺爺的墳頭,輕聲地告訴爺爺“爺爺,我們來看您來啦,這下您不覺得孤獨啦吧!”

我懷着虔誠哀思的心情,將爺爺墳前墳後的衛生打掃啦一遍,爲爺爺獻上啦鮮花,擺上供果祭品。父親點燃一柱香,插在香爐中。看着縷縷升起的青煙,一幕幕往事又涌上我的心頭:爺爺,是一個自立自強的人,做什麼事都非常認真。

記得您在爲我們建房子時,那正是一個夏天,天氣非常炎熱。無論是設計、施工、買材料,都是您一手完成,哪怕是一顆小小的釘子,您者要親自過問。您每天都汗流浹背地穿梭在工地上,臉被太陽曬得黝黑髮亮,肩頭上的皮紅通通的,死啦一層又一層。當我每次問他疼不疼,他總是樂呵呵地笑着說:“不疼,這點皮肉之苦算不啦什麼,爲子孫造福是我最幸福的事。”您這時的笑總是那慈祥,那麼真摯。在房子建好半年之後,您因勞累過度,得啦重病,最終離開啦我們。

今天又是清明節,爺爺,我有好多話想對您說,哪怕雨水淋溼啦我的頭髮,泥漿沾滿啦我的衣裳,我也毫不在乎,我一定要陪伴您多坐一會兒,只想看看您那黝黑的臉龐,想聽聽您那慈祥的笑聲……爺爺,我是多麼想您啊,我永遠都不會忘記您。看着那縷縷升起的青煙,我彷彿看到啦爺爺燦爛的笑臉,聽着枝頭鳥兒清脆的鳴叫,就好像是爺爺在喊着我的乳名。淚水再一次把周圍的一切又模糊啦。

再見啦,爺爺,我們要走啦,下一個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您的。

清明節的作文9

每到清明節的時候,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烈士陵園座落在望奎城的東北角,佔地十多公頃,是一處風景優美的去處。

走進烈士陵園,那蒼松翠柏,古樹參天,土山上的小涼亭隱約可見,一潭清澈見底的湖水,波光粼粼,不時有小魚游出水面嬉戲……

烈士墓掩映在樹從深處,我們在老師帶領下打掃了烈士墓,朗讀了碑文,敬獻了花籃……平常嘻嘻哈哈的同學們,此刻也都很莊重。去年清明節看到的那個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又靜靜地佇立在烈士墓前,出於好奇,我們圍攏上去,嘰嘰喳喳地和老爺爺攀談起來。原來老爺爺是馮耕夫等烈士的戰友,是當年河口事件的親歷者。他經常到陵園看看戰友,和他們聊聊天,告訴他們國家的大事,日新月異的家鄉變化。老爺爺回憶起那烽火連天的歲月,伴隨他的思緒,我們也彷彿來到了六十年前的衛星河口,馮耕夫、王炳衡、胡再白等正在殊死與土匪們激戰,他們爲了人民的解放,爲了讓子孫後代過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倒在了戰場上,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老爺爺的眼睛溼潤了,我們也浸滿了淚水。烈士墓更加莊嚴肅穆,烈士紀念碑在同學們心中更加高大了。

陵園中還有很多遊人,有老人、小孩、學生,他們或看書,或散步,或聊天,和諧安逸寫在每個人的臉上。我想,現在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不都是烈士用鮮血換來的嗎?這不也是烈士的憧憬和希望嗎?

走出陵園,我耳邊迴盪起老爺爺在烈士墓前朗訟的那首詩,“呼蘭水中英雄血,妙香山頭壯士魂。投身革命他鄉死,不求馬革裹屍還。”

我們作爲一名中小學生,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更好地緬懷烈士,告慰先輩。

清明節的作文10

今天,我和爸爸還有姑媽還有姑伯還有伯伯一起去了九龍山公墓。經過十五分鐘的車程,終於來到了這裏。我一看,哇!這麼多墳墓,周圍環境要比城市好得多得多,這裏山清水秀,九龍山公墓在秦嶺的北麓,接近於環山公路,可以向北t望很遠。爸爸還告訴我,奶奶和爺爺將來去世後也會埋葬在這裏。

這裏有五千多個墳墓,可我卻發現有幾個雙人墓,就問爸爸是怎麼回事。爸爸說:“就是這些人買了雙人墓。”我有轉了轉,看見有一個墳墓上面貼了一個十字架。就問伯伯怎麼回事。伯伯說:“這些人都是在十字架上燒死的。”我們轉了轉,看見奶奶和爺爺將來埋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時節,家家上山掃墓,獻花圈,這是清明節的習俗,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我就起牀,精心整理要先給我爸爸的爺爺(就我曾祖父啦!)的花圈和元寶。爸爸媽媽起牀時,我就最備好了,我們吃了早飯就上山去了。

啊!這裏的空氣真新鮮,一旁還開滿了小花,紅的,綠的,藍的,各種各樣,到了墳前便聽到隆隆的聲音原來奶奶他們老早就到了。

曾祖父的墳前站滿人,有我的爺爺奶奶大媽大伯······我看着媽媽和奶奶把一些自己做的青團和金團以及買來的花圈和水果全都放在了墳前,奶奶還點了香火燒了元寶。而爺爺和爸爸在清理地上的枯枝爛葉,並在墳上加了好些新鮮的泥土,過了一會,大伯又搬來幾箱焰火放了起來,好像在給曾祖父看好不好看呢?

我們每個人都在墳前悼念曾祖父,並在述說着每個人對他的思念。等着香火燒的差不多了,爺爺說:“我們也該走了,不打擾你曾祖父了。”

今年的清明節雖然沒有下雨,但這樣的好天氣給春天增添了一份暖暖的春意。

清明節的作文11

今天是清明時節,這是一個祭拜我們去世親人的日子,也是踏青的好時節。

同學們都知道清明時節要掃墓,可你知道該帶些什麼嗎?哈哈,猜不出來了吧,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現代清明時節掃墓時要帶鮮花,酒和水果,或者死者生前喜歡吃的食物。古時候在祭拜完之後,要把帶去的食物分着吃掉,這叫“吃福根”,“吃福根”可以給人們帶來好福氣。清明時節也叫寒食節,古代,在這一天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飯,所以人們要多運動,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因此清明時節也是一個大力提倡體育鍛煉的節日,比如說盪鞦韆,還可以放風箏,風箏有各式各樣的,有大雁的,有蜻蜓的,有鯊魚的……,真是漂亮極了!古人說:“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裏的紙鳶,說的就是風箏。

清明時節除了掃墓還可以去踏青,可以去河邊看花,有雪白的梨花,像一朵朵迎風綻放的雪花;有白裏透紅的杏花,杏花還沒有開放的時候,是粉紅的,開放了以後,好像有一朵白雲鑽了進去,就變成了粉白色的了;金黃的迎春花和油菜花則倒映在河裏,一羣羣的小魚在水裏自由自在地遊着,它們游到東,游到西,游過來游過去,就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隔着水光好奇地看着你,而你也恰好在出神地看着它們,好像是多年沒見的老朋友似的,有趣極了。

清明時節也是種瓜,種豆和植樹的好時間,有一句諺語說的好:“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當你種下一棵小樹,讓它伴隨着你一起茁壯成長,該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種下一片綠蔭,收穫得可是無窮的樂趣啊。同學們,你不想試一試嗎?

啊!清明時節的習俗真是豐富多采呀!

標籤:通用 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