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900字作文

精選清明節掃墓作文900字合集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掃墓作文900字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清明節掃墓作文900字合集5篇

清明節掃墓作文900字 篇1

今正所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詩是描寫清明時節的景象。清明之前,已經下了幾天的雨,今天,4月5日,清明節當天卻變成陽光明媚、天氣晴朗。我們一大早,便整裝待發了。

媽媽早就準備好了一切,有兩大筐豐富的貢品。我掀開籮筐上面的蓋着的布,啊!一層一層的,最下面一層是媽媽昨天精心做的米糕,米糕上面是一隻肥大的雞,旁邊還放着許多的水果:有進口香梨、有芭樂、有美國臍膯、還有一些不知什麼名的水果。另外一個籃,放着要燒的紙、香、鞭炮等等。

我們一家人懷着崇敬的心情開車去祖先的墓地,我開啟車窗,一路迎着舒服的春風,享受大自然的美。很快到了目的地——墓地山腳,人到齊了,拿好東西,一家人就開始有說有笑地向墓地出發了。

我才爬了一小會兒,就被山上的景色迷住了,路旁是一眼望不盡的果園,那茂盛的荔枝樹、龍眼樹正向我們展示着無限的生命力,樹冠上已是綴滿的新的嫩綠的芽,有些已變成翠綠的新葉了。那葉子中間,躲藏着一些可愛的小果果。一陣風吹來,若隱若現,非常可愛。儘管荔枝已結了果,但還是可以看到忙碌的蜜蜂在飛來飛去,一派繁忙的景象。路的兩旁長着各種各樣的小草小花,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瞧,這邊一簇的杜鵑開得多麼鮮豔啊!那裏的野草莓花也不甘示落展示着她的容顏。這邊的葉子尖上還掛着一小滴晶瑩的水珠,這是太陽沒有照射到的緣故啊。

到達墓地,大家就幹起了活,有的人鋤草;有的人擺放鮮花;有的人擺放水果;有的人把紙錢放在相應的地方;還有的人擺供品熱鬧極了。而我呢,則是在旁邊折樹枝玩,繼續欣賞山邊的風景,繼續陶醉在大自然中。後來,媽媽叫我去插蠟燭、上香,我可高興了,終於有事做了,我迅速地按着吩咐的任務去做,不一會兒,我就完成任務了。又開始閒着了

過了許久,我們終於打掃好墓地。爸爸開始上香了,只見他表情嚴肅,雙手合一放在胸前,嘴裏念有詞,似乎在祈禱什麼。過了一會兒,他祈禱完了,便跪下來磕頭,恭敬地磕個四個響頭後叫我們姐弟也磕頭了。我們受他的情緒感染,也不說話準備學着爸爸跪拜了。突然間,我問爸爸:我要說什麼嗎?爸爸輕聲地說:你可以讓祖先保佑你學習進步啊。於是,我莊嚴地給每個祖先行一個禮,我並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請各位祖先保佑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姐姐也表情嚴肅地跪拜出四個響頭。跪拜完畢,開始把先前準備好的紙錢之類分別燒給祖先,接着就是放鞭炮,用火輕輕一點導火線,鞭炮就噼裏啪啦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

祭拜完,我們就有說有笑地下山了。一路上,清脆的鳥叫聲、歡快的蟲叫聲,還有小朋友們的歡笑聲,一聲聲叫聲,組成了一曲動聽的大合唱。

清明節掃墓作文900字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是清明時節,又是紛紛細雨,又是面對黃土荒丘或冰冷墓碑而黯然灑淚的時刻。一代代人都在問自己:我從哪裏來,我到哪裏去?儘管我們每一個人從孩童時起就這樣問父母,也這樣問別人,直到長大後問自己,可誰也無法清醒地回答自己。因爲避諱,也因爲禁忌,還因爲難以表述的窘迫心境。所以,佛教的禪宗就有了一個很著名的偈語:從你來的地方來,到你去的地方去。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如同提出這個問題一樣,不需要什麼思考。當我們在清明細雨中緬懷逝去的親人或先祖,每一個人都明白自己仍然如同他們一樣,從虛無間由父母將自己帶到了這個人世,又從這個世界回到了一黃土中。而在這個世界走過一遭後,給這個永世永存的時空留下的最珍貴的東西,除了一段爲時不會太長的名聲,讓親友和後輩存念懷想,再就是這“一黃土掩風流”的墳塋,讓同樣不會延續太久時間的後人們來祭奠。

但是,就是這種總會被淡忘的祭奠,卻以不出三代的親情懷念和環環相扣的連結方式,在血緣親情的懷念與哀思中,讓中華民族子孫的血親世代相傳,併產生了巨大的認祖歸宗的情感凝聚力這就是中華血統與炎黃子孫的後裔,這就是百家姓賦予每個姓氏的族羣意識或家譜情緣。而這種認祖歸宗的親情意識和情緣,在清明時節便得到最極致的張揚與宣泄。

清明節,它是一個屬於中華民族祭奠逝去親人的日子,屬於懷想先輩恩德與功績的節日。當飄飄灑灑的細雨淋溼了原野青草,灑落在冰涼無言的墓碑,潤澤着祖先的黃土墳塋之時,這片在平時並不會進入我們的生活視野,並不會左右我們的苦樂情感的清寂之地,頓時就被淅瀝淅瀝的如絲細雨牽進了我們的生活,綿延在我們哀惋悱惻的心靈,並且讓我們再一次回想逝去的親人或先祖,重新警醒一回自己別忘記了不該忘記的,也別太在意了那些不應該太在意的。清清醒醒地活好自己的每一天,感受幸福在人間的愉悅,也珍惜生命對於塵世的依戀。

佇立在清明細雨中,沉思在逝去親人的墳塋前,讓純潔得只剩下親情與生命意識的哀思伴隨清淚,淡淡地和着雨珠輕輕流淌。也許,它能清洗沉積太久的紅塵世俗的紛雜無奈,給自己一份清新和明白,給遠去的親人或先祖一份醒悟清朗的告慰。相信自己能活出清清爽爽的生活,擁有自己清清白白的人生。那麼,我們民族的清明節就在面對親人在天之靈的懺悔中,真正成爲了人生的清醒站了!

清明雨在飄灑,人生思緒在輕揚。對冥冥之中的祖先或親人的景仰與懷念,重溫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的天問,也許我們能再次從心靈深處感受一種人生的超越,體會一份血緣親情的真純,在祖先血脈依存的凝聚力與感染力中,夢尋一段嬌花照水、楊柳臨風的美好境界……

清明節掃墓作文900字 篇3

今年清明節的時候回家祭祖。關於清明節,南方和北方的習俗是完全不一樣的,憑個人感覺,南方的清明節要更隆重莊嚴一些,儘管比不上春節過年,但村裏老老少少趕回來掃墳掛祖的人還是不少,高速上一度出現擁堵。我們高鐵到了HY市,又DD到了HZ鎮,父親已經租好了船,停靠在江岸邊等我們,在見到父親的那一刻,一路的疲勞和辛苦盡消,重算是快到家了。待回到村子,果然,平時不見的兒時夥伴或者出去務工的鄉鄰又都碰上了面。

有北方的朋友驚訝我的舉動,認爲我千里迢迢在清明節的時候趕回老家,不待幾天又匆匆趕回來是否有些小題大做,心情好的時候我會給他解釋介紹一番南方的清明節如何如何,有時候,我也只能報以一笑,因爲我知道,外人如何能知曉每個人心中的那一個清明和故鄉。

小的時候,我在老家長大,每到清明的時候,爺爺、伯伯和爸爸就帶着我跟哥哥們一起去上山祭祖,那個時候,天矇矇亮就要起牀,拿着祭品翻山越嶺的走上半天的時光才能到墳地。我老家湖南,那邊一般沒有家族墓地,祖親們埋的.地方也是東一處,西一處,不集中,至少我家那邊是。爺爺的上輩我已經沒有印象了,現在能找到的、祭掛的只有爺爺輩了。爺爺在我8歲的時候去世了,此後一直由大伯和爸爸帶我們上山。到了墳頭,有時候會帶着鋤頭和鐮刀,把墳上的灌木和茅草砍去,再切溝培土壓實,一座舊墳又看着規整嶄新起來,然後伯伯就會擺上祭品、點上香燭和紙錢,再灑酒,嘴裏唸叨一些保佑孩子平安家族興旺之類的話,彎腰作揖,每到這個時候,我也會安靜肅穆下來,學着樣,恭恭敬敬的給祖宗作揖,到了最後,再點上一掛鞭炮,這個時候,掃墳掛祖的儀式算是結束了,拿上祭品再翻山越嶺的趕到埋着祖親們的另一處。

說實話,土裏埋着的祖親們,除了爺爺奶奶,我都是素未謀面的,但自我小時候起,每到清明的時候,爺爺和伯伯就把這個掃墳當作頭等大事,我們小輩的也自然就覺得重要起來,每到一個墳頭,不管認識不認識,大抵也是能知道血緣親屬關係的來龍去脈的,因此作揖的時候,也是心存敬意,畢恭畢敬的。

人的一生所經歷的三次死亡,第一次是斷氣的那一刻,生物個體死亡;第二次是入土爲安,作爲一個人的社會身份被抹消;而第三次死亡,則是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個能記得你的人是死亡,自此,纔是真的塵歸塵,土歸土,不再有任何一個人知道你來過這個世界。

爺爺和伯伯、爸爸帶着我們一年一年的去掃墳的時候,一定也曾在想,我死之後,誰來爲我燒紙祭掃。這是一種代代相傳的鄉村文化,一種揮之不去斬之不斷的親情血脈,是我們的來處。

清明節掃墓作文900字 篇4

又是一年清明時。

家家戶戶都在烹飪着美味可口的佳餚、去花店買鮮嫩可愛的鮮花、或是去商店賣嬌美妖嬈的假花,而這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祭掃逝去的先人。我們家更不例外。奶奶已在廚房裏搗鼓了半天,忙得差不多了,便帶上事先買好的花和剛做完的飯菜,準備出發了。

很快,我們就到達了烈士陵園。踏入大門,只見一座座墓碑拔地而起,堅定的聳立在那裏,好像站得筆直的軍人。墓碑上還有兩個石雕的小獅子,歪着頭,頭上的毛髮一綹綹地清晰可辨。獅子的前頂和下巴的毛都略向後飄,似乎正被清風吹拂。在獅子的長髮中,隱約可以辨出它那一對像蒲扇似的耳朵。它的雙眼怒視前方,眉骨略微凸起,張開大口,露出獠牙巨齒,顯出一副威嚴難犯的神情。這兩隻小獅子就彷彿是捍衛靈魂的守護者,始終聳立在墓碑上。墓碑上一個個燙金的大字閃着璀璨的光芒,在陽光的照耀下,更是刺眼,使人有一種眩暈的感覺。旁邊栽着的一些樹木、花草像是點綴着這灰一色的墓地,使它散發出一點靈性,又像是陪伴着先人的生靈。整個墓地散發出一種陰森可怖的氣息,可冥冥之中,卻似乎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

走到舅媽的墳前,奶奶用抹布將墓碑仔仔細細地擦了一遍,這纔拿出了準備好了的飯菜放在墳前。被擦過了的墳墓顯得格外明亮、一塵不染。放在墳前的飯菜更是油光滑亮、色澤鮮豔。接下來該燒紙錢了。

只見奶奶用手抓住幾張贗鈔,再用另一隻手握住打火機,只聽“叭”的一聲,一簇小小的火苗一下子竄了出來,搖曳着,好像向人們展示着它旺盛的生命力,然後,奶奶將贗鈔對準了火苗,不一會兒,贗鈔就被點燃了,火苗一點一點的吞噬着,贗鈔也一點一點的萎縮着,就好像是泄了氣的皮球,奶奶趁機又將幾張贗鈔放了上去,“撲”這幾張贗鈔重重地落在了火苗上,一縷輕煙伴隨着它的降落而飛揚了起來。許久,都沒有動靜。可就在那一剎那,那火苗從其中一張贗鈔的中間,破門而出,接着越燒越旺,像無數匹紅色的野獸,正呼嘯着,爭先恐後,痙攣一般撲向贗鈔。奶奶緊接着多放了幾張,火伸着長長的舌頭,將贗鈔一張一張捲入口中,咀嚼了幾口便吐掉了,剛剛嶄新的鈔票,現在已經變成一團灰燼,散發出嗆人的煙味。隨着贗鈔的不斷增加,火就像洪流一樣,在裏邊翻滾着,搖曳着,無聲的將鈔票吞噬,接着變成灰燼。火光映照着奶奶的臉龐,一閃一閃的,把淡黃的膚色都快要烘成了紅色了。奶奶抿了抿嘴巴,嘴角和臉頰的皺紋彷彿流水一般擁在一起,像一朵金絲菊。腿半蹲着,手輕輕地搭在膝蓋上,一副從容淡定的樣子。

伴隨着最後一縷輕煙,火,熄滅了,贗鈔也變成了黑灰相加的灰燼。我託舉出懷中的鮮花,彎下腰將花放在墓碑上:一束漂亮的鮮花——中間有一朵黃色的百合,柔嫩可愛的像娃娃的笑臉,旁邊簇擁着幾朵白色的菊花,就好像是一個晶瑩剔透的圓鏡。

不知什麼時候,太陽已掛到了空中,已經到了午時,我們離開了烈士陵園。

清明節掃墓作文900字 篇5

清明時節,雨也紛紛,淚也紛紛。清明時節,思也悠悠,念也悠悠。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明清以來有“吃清明團”,“送百蟲”,“水嬉”等風俗。由於清明和“聰明”諧音故又稱“聰明節”我們江南這一代還有此日生子最佳的說法。

而我首次經歷清明節是在外公去世後的那年。記得離清明節還有段日子就見外婆在裏裏外外的忙碌了,還總能看見她手裏拿着一方塊一方塊的銀色紙張在不停的折,看着那折的像小船一樣的東西還偷偷地藏起了幾隻。後來知道那叫紙錢。因爲從沒有過過清明節所以還真期待那天的到來。終於要去掃墓了,看着外婆準備的一大堆東西:什麼碗筷,酒水,糕點,飯菜,水果,香燭,還有好幾大袋的紙錢,我還傻乎乎地問外婆要到哪去擺酒席。這些東西擠滿了外婆,爸媽的雙手和肩膀就連小小的我手裏也沒落空。在車站上我們護着東西拼命的擠上公共車向墓地出發。在擁擠不堪的車裏我被擠得眼淚都差點掉出來。好不容易下了車還要坐人力車纔到墓地。在墓地,外婆真的像擺盛宴一樣把帶的東西一樣樣擺弄好,還要我們每個人敬酒磕頭。在長長的一番儀式後就是點燃紙錢給地下的外公用。那裏的人都做着相同的事情。交織的煙霧瀰漫了那裏的天空,嗆的我又差點流淚。

在外公去世後的第二個清明節,我早已沒有了那份期待,而是擔心是不是又要像去年一樣“遭罪”。可奇怪的是這次我沒看見外婆前前後後忙碌的身影。到了掃墓那天也只有外婆手裏的一點水果和一束鮮花了。坐在爸爸開的車裏我問外婆今年怎麼了?外婆說:“去年我們要擠公車掃墓,今年我們開私家車掃墓,這說明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們當然也要緊跟時代的腳步文明祭祀,帶那麼多東西既浪費財物又把墓地弄得烏煙瘴氣,破壞了環境”。聽着這些話從一個老人家嘴裏說出來,讓我真的感到國家這60年來的發展和進步。雖然

我沒能和共和國一同成長,我的年齡相對於60週歲的共和國來說只能算是個小字輩,但我也看到了神舟上天,看到了嫦娥一號。西氣東輸已成現實,南水北調也不再是神話。奧運聖火登上珠峯,各國健兒匯聚北京。這一切的一切都驗證了外婆所說的“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我相信長眠於地下的外公雖然看不到這一切,但一定感受到了這一切。他一定跟我們一樣熱愛着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現在的清明節,我已經可以代表全家透過網絡爲外公送上鮮花,寫下祝福,寄上我們對他的深深思念。外公收到這些一定會特別開心特別欣慰,因爲他知道他的外孫長大了,他的祖國經歷了60年的風風雨雨也變得更強大了,更加的繁榮昌盛了。

我所經歷的清明節也在隨着共和國的腳步不斷成長。我想將來我們這一代一定會把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過的更加多元化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