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900字作文

2015我身邊的孝道故事優秀作文900字

【第一篇】

2015我身邊的孝道故事優秀作文900字

我們都有孝敬父母的義務,也都有教育子女的義務。張尚昀的孝心不是與生俱來的,這與他所受母親的言傳身教以及他本身的經歷是分不開的。張尚昀真正做到了孝,筆者爲其總結爲:“敬字當頭,敬養兼備!”

“百善孝當頭”;“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於孝”;“教民親愛,莫善於孝”;“夫孝,德之本也”。這裏所引用的幾句足以證明:孝道,已不僅僅是一種透過行爲表現出的人倫道德,而且還是一種社會行爲,行孝者對社會公德負責,肩負着社會責任。古代是這樣,而現代呢?對孝如何理解?不會到了現代,孝就發展變化得面目全非、連道德和責任也變成別的玩藝吧?嗚呼!只差一點!筆者便從古到今的侃侃孝道是如何一路跌跌撞撞地到了今天這副德行的。

孝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在甲骨文中就有個“孝”字,也就是說,早在十一世紀以前,華夏先民們就懂得把打獵得來的肉給父母先吃了,這就是最原始的孝。當人們把樹葉裙變成布衣時儒學也就產生了。孔老夫子將孝道加以概念化並且極力推崇,且達到空前的程度。雖然秦始皇對孔老夫子的調調不大感冒,又統一文字、度量衡什麼的,但怎麼忙活倒也沒將孝字從“字典”中拿掉。他這一心軟不要緊,一晃就是2000年,再晃就晃到了“五四”。

猛醒的新青年們將新思想帶來了,有了西方的東西,隨之而來的是歇斯底里的反孔。直到一切舊的東西消亡,並且腐爛掉。夠狠、夠絕,孔老夫子的那一套算是被新青年們刨個坑給活埋了,而且還壓了誰都難以搬動的石頭。五四運動固然是掀起現代文化高潮的主力軍,然而現代文化就是簡單的西化?傳統文化中的確有很多糟粕是爲人所不取的,但也不能全盤否定吧?真若如此,難道不違背 "批判地繼承"的原則嗎?既然是批判地繼承,那麼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是不該被摒棄的。起碼孝道就是其中一個冤死鬼。新青年們這麼一搞,孝道可就變味了,甚至變成灰了。

【第二篇】

“一個人的禮儀,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一面鏡子”。這句話說的沒錯,當年美國阿波羅宇宙飛船登上月球時,航天員阿姆斯特朗留下過這樣一句世紀名言:“我現在邁出的是一小步,但在人類歷史上卻是一大步!”。個人的文明禮儀看上去似乎是微乎其微,但如果全中國十三億人民一起努力,共同提高個人文明素質,那麼我們國家的民族素質便會因此而生輝。

記得我在公交車上看到了這樣一幕情景,讓我至今還記憶猶新:有一個青年男士抱着孩子上了公共汽車,沒人給讓座,有一位老先生不落忍站起來讓座,慌忙中男青年踩了老者的腳,痛得老者哎呀直叫,男青年一屁股坐下,一句話也沒說,乘客中一位中年人看不過去了,指責男青年不懂禮貌,可男青年卻理直氣壯地回答:“給抱小孩的人讓座是應該的,連這個道理都不懂。”這位中年乘客無話可說,只好坐下。不僅是這位乘客表示不滿,其他乘客們也對這個不懂禮貌的年輕人紛紛指責:“老先生歲數這麼大,給你讓座,你踩了人家既不道歉,又不說聲謝謝,怎能這樣呢!”男青年又不服氣,大聲與人爭吵,讓座的老人出面勸解,讓雙方都少說兩句,爲這事吵架沒有意思。這位老先生讓座又被踩,不但不與人吵架,而且得理讓人,品質可貴。這也是知書答理的一種表現。如果當時的情景是這樣的:男青年向老人賠禮道歉,並給老人讓座,那麼乘客們就不會指責了,而是對他肅然起敬,刮目相看了。中國是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最注重的就是禮儀,從古至今出現了許多懂禮儀講禮貌的人,他們都是我們的表率。

英國教育家斯賓賽說:“禮儀修養是一個人全部品德的基礎,不禮貌不文明的行爲既不利於別人和自身的發展,也將嚴重危害人的品性。在生活中受歡迎的人,往往是那些有禮貌有教養的人,他們也有較好的發展機會與人際關係。

講文明、懂禮儀,需要大家都能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試想如果每個公民都把講究文明禮儀當作日常行爲規範,就會創造出一個融洽和諧的良好環境,我們的工作學習就會得到更大的促進,我們的集體就會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我們的事業就會充滿生機、興旺發達,我們的國家就會蒸蒸日上、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