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字數作文 > 900字作文

新年的作文900字集錦6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新年的作文900字6篇,歡迎大家分享。

新年的作文900字集錦6篇

新年的作文篇1

伴着紛紛揚揚的雪花度過了一個極富情趣的聖誕節,側耳傾聽,新年的腳步聲便近了。

翹首東望,時光隧道中正姍姍走來一個晶亮晶亮的日子,讓我們輕輕向它招手:

新年,你好!

新年是過去一年的終點。回顧過去的日子,在一年的三百六十五里路上,儘管有着幾多曲折、幾多坎坷、幾多磨難,但我們已經走過來了,而且畢竟我們已經走到了終點。

就像爬山一樣,當你沿着陡峭曲折的山路,無比疲憊的爬到頂峯,感受“會當臨絕頂,一覽衆山小”的時候,你的心情一定是難以形容的興奮和自豪吧。又如跑完馬拉松賽的運動員,不管能否取得好名次,都是令人敬佩的。

是的,面對新年,我們都是勝利者!

回首我們的人生旅途,在逝去的三百六十五個充滿風霜雨雪的日子裏,我們奮鬥過、進取過、失敗過,也成功過。

我們的歡笑和失落、我們的迷惘和困惑,都成了無比美好的記憶了,正如普希金在一首詩中所說的:“而那過去的,都會染上莫名的相思。”不是嗎?

新年也是新的一年的起點。元旦是時光的一個里程碑,在元旦這一天,我們更多的是暢想未來,展望未來的征程,那些就要完成的事業、即將到來的機遇、美好的前景正在前方隱約向我們招手,以神祕的夢幻和無盡的快樂誘惑着我們。

於是,我們心裏又燃起了信心和希望,顧不得自己的疲憊和傷痛,又要義無反顧地風雨兼程了。

新年總是在一年最冷的時候到來,然而,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是的,希望就在前面,芳草萋萋、萬紫千紅的春天、驕陽似火,萬木蔥蘢的夏日就在前面......

那無數的詩情畫意等待着我們去感受去描繪:灑滿陽光的湖畔的早晨、落滿花瓣的小徑的黃昏,還有江南雨巷的青石小路上的煙雨濛濛,北國和煦春風裏一碧萬傾的麥田、清清的小河……就等待在時光之河的前方向我們招手......

人生的華章雖還沒有完全譜就,理想的彩蝶已在夢幻中像音符一樣翩翩飄過了……

是的,儘管前行的道路依然坎坷,凜冽的寒風依然肆虐呼嘯,但爲了心中那輪紅紅的太陽,爲了那不滅的希望和美麗的憧憬,我們還得向前、向前......

因爲我們的事業需要自己,我們的理想等着自己去實現,可能我們顧不了太多的阻撓和牽掛,我們的世界無需別人的理解與喝彩!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新年的到來,總是會觸動我們心靈深處的一些東西的。諸如時光的流逝、人生的易老、老大的無成等等。但不管怎麼說,一年的三百六十五里路就要走到盡頭了。

讓我們漫卷案頭的千頭萬緒,拋開煩憂,停止奔波,舒展一下疲憊的腰身,以一顆洗滌過的心,平靜地等待午夜那一聲鐘響,向未來獻出最虔誠的祈禱吧,因爲新年就要來了!

新年來了!

站在元旦這一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線上,向着明天、向着東方那輪冉冉升起的紅日,讓我們放飛心中的白鴿,以怒放的百合花的心情,真誠地道一聲:

新年,你好!

新年的作文篇2

新年的鐘聲伴隨着人們無盡的喜悅傳來了。今天,是20xx年的最後一天——12月31號。我和好朋友十分幸運的來過這爲迎接新年而準備的晚會——北京露天 。因爲人太多,而且我們也沒票,所以在這寒風凜凜的雪季,我們等了一個多小時纔好不容易進去了,離結束還有半個小時,在這短暫的半個小時裏,我們必須抓緊時間,才能玩裏面每一個活動。

首先,我們就看見一個有着難度的活動——“繞口令”。選手必須在別人給出的繞口令以正常速度念出來,每人有兩次機會:唸對兩小段,爲三等獎;唸對兩大段,爲二等獎;唸對所有的,爲一等獎。不愧是繞口令,越繞越糊塗,沒有一人得一等獎,我好不容易纔得了三等獎。然後,我們又去玩“套圈”,一人有六個圈,地上共有三種瓶子:大、中、小,分別爲一、二、三等獎。透過這次套圈,今天才知道套圈的厲害:幾乎所有人都是一個也沒套中。“唉,太難了!”我們嘆氣道,便跑向對面,尋找着別的“目標”。“咦?這個看起來跟玩保齡球差不多,一定很好玩的。”於是,我和朋友一起來到了遊戲場地。oh,原來是這樣:把十幾個瓶子放成三角形,然後拿一個籃球砸(扔、踢)把瓶子弄倒。哎,小菜一碟!可看着簡單做着難,我們三次機會一次也沒獲上獎,這個教訓讓我知道:看來這需要很強的臂力,而且以後遇事不能輕敵呀!?接着,我們又看見了許多有趣的活動:挾豆豆、猜謎語、兩人猜詞語……但因爲時間原因,我們看着這些有趣的活動也只能袖手旁觀,無動於衷。

操場的另一面怎麼那麼熱鬧!?原來是一些人在學跳舞。雖然已是夜深人靜,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快樂的笑容,拋棄了所有煩惱和仇恨。他們的動作敏捷,隨着音樂的節奏旋律,歡快的跳着。look here!不知誰說了一聲,人們的目光都投向那裏。哇噢!簡直不敢相信,一個如同樹一般大的福娃,不,是兩個,三個……正好五個福娃,向着這邊走來,人們像蜂一般一擁而上,爭着去和福娃握手,有的還摸摸他的胳膊、手、背……據工作人員介紹,他們就是奧運吉祥物中的五個福娃——“貝貝”、“京京”、“歡歡”、 盈盈、“妮妮”,像它們這麼大的我們中國只有兩套,一套在香港,一套在北京,這次林大舉辦元旦遊戲晚會,便借了一套。聽工作人員說我們中國只有兩套,而北京現在只有一套,便更加“熱情”的去和福娃照相、握手,有的甚至“熱情”過度,好幾次差點把福娃推倒。當然,我們也十分喜歡福娃,不時地摸摸它,玩玩它,真是可愛極了! 大學排名

新的一年,新的學期,新的起點,新的目標,新的自我。在這即將到來的20xx年年,我又應該如何做起?在這20xx年年——一個新的起點,我要以最好的面貌去面對我的人生之路,向着自己的目標飛奔吧、前進吧,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勝利之火就在前方!

新年的作文篇3

不知何時 ,碩大的燭火燈籠爬上了高樓,在風中賣弄着它的姿色;不知何時,紅底金字的對聯成了各家各戶的“裝飾品”,似乎在比着誰更有詩情畫意;不知何時,成串的爆竹成了百貨店的“熱銷品”還沒點火就彷彿聽見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哦!原來是春節正邁着輕盈的步伐向我們走來!

春節雖然只是短短几天,但我最企盼它的到來,因爲春節過後便是萬象復甦、草木更新的春天了。剛剛度過漫漫寒冬的人們,如今盼來了春暖花開、萬紫千紅的“好日子”了,我怎麼能不爲此歡呼呢?

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燃放的煙花是多麼絢麗多彩啊!只憑幾個優美的詞語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涵的,它是最奪目的、是最夢幻的、是最令人激情澎湃的!那煙花有的像一朵牡丹完全綻放,有的像一條金蛇蜿蜒而上,有的像一條長龍呼嘯蒼穹,有的像一泓清泉潑灑四方……以前放煙花是爲了驅趕怪物,現在則是希望來年的日子能過得紅紅火火、平平安安、大吉大利,象徵着人們對美好未來的願望。看過“煙火晚會”後,我對家人說:“節日快樂,紅包多多”,一張張紅色大鈔便向我的衣兜“駛”來,有了這些壓歲錢,商場裏那琳琅滿目的商品便很快成爲我的“囊中之物”,真是太好了!我真高興!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至此新春來臨之際,怎能不開懷暢飲一番?“開飯了,開飯了”話未落音,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便呈現在眼前,看着就讓人“垂涎三尺”!一家人在一起邊吃邊聊,有說有笑的,多溫馨!吃過飯後,我和姐姐在一旁玩,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自在悠閒,多愜意啊!那不時發出的陣陣歡笑聲更渲染了大年夜的喜慶氣氛。

忽然我想:爲什麼要過年呢?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爸爸告訴了我春節的`由來:傳說從前有個叫“年”的怪物,每過三百六十五天就來吃一次人,到吃人那天,人們都在家早早的做好宴席,一家人在一起吃過“年夜飯”後,都不敢睡覺,聊天壯膽,人們叫這一夜爲“過年”。而且,春節還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呢!“哦”!我恍然大悟。

物質上滿足了,可精神食糧也不能匱乏呀!年夜飯後,一家人在電視機前等待“文化大餐”的到來,那些歌曲、小品、相聲或是搞笑,或是感動,家中始終充滿了歡聲笑語,真是莫大的享受!春節還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可這天底下有多少人不能和家人共度這美好時光:守衛祖國邊疆的子弟兵,車間作業的一線工人,保一方平安的人民警察……多希望他們能夠早日和家人團聚啊!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們這裏的風俗是“打春女兒不見娘”,初一過後纔可以“回孃家”走親戚,還編有順口溜“初一閨女不見娘,初二外甥訪舅舅”呢!過春節時,我們國家的五十六個民族各有各的風俗,雖然風俗不同,但“喜慶”是節日永恆的主題。

啊!辭舊迎新的春節真是團圓的喜悅、煙花的舞臺、更是新一年的開始!真希望下一個春節早日來到我們身邊!

新年的作文篇4

悠遠的鐘聲,送走了一個難忘的昨天;紅火的燈籠,宣告了一個嶄新的紀元。山,在蕭條中把春光積澱;水,在冰封下把清波瀲灩;生機,就在這繼往的凝練裏提取;希望,就在這開來的生髮上煥然。新年走來了,步伐邁進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和諧充滿城市鄉村,大江南北。合拍是我心中最大的願望,超越是我眼前惟一的財富!

新年開始了,我們用希望擦亮天空,天空上飄過朵朵雲彩,那是前進的旗幟揮舞的情景。我們用力量橫掃大地,大地上吹過清新之風,那是前進的步伐展現的熱切情懷。

在新年,有一種起點叫呼喚,有一種征程叫熱切,有一種速度叫超越,有一種節奏叫豪邁。在中國,前進的步伐就是如此鏗鏘和有力。

新年開始了,在步伐面前,我們擁有汗水和付出,擁有和諧和雄壯,更擁有自豪和幸福!步伐屬於統一的和諧。

新年,掌握在我們手上。因爲,我們親手翻開第一頁檯曆,把美好的祝福注進厚厚的新年,用一年的力量修飾嶄新的起點。新年,掌握在我們手上。因爲,我們掌握着新年的動詞:憧憬、眺望、計劃、傾聽、等待和變化。我們傾聽過去的風雨,傾聽新年的歌聲,傾聽自己的心跳,傾聽和諧社會的步伐,傾聽汗水洶涌的浪潮,傾聽捷報飛翔的聲音。我們與這些動詞相伴。在第一年的門檻前,我們高高地昂起頭來,一同昂起的還有堅定的信心和不平凡的毅力

我們眺望一年的美景,放牧一片又一片陽光。在第一時間,用心喊出春天的問候,然後,拿起描入緣之筆繪心中的宏圖。捷報在等我們。我們和新年一起變化,迎接一年的捷報……新年,我是你時光裏的開拓者。一秒,也是我的跨越。祖國,我是你血液裏的跋涉者。一滴,也是我的超越。在中國,在新年的吉祥如意裏,每一個日子都很凝重,凝重得一心向着一個叫做與時俱進的節奏。

新年,是親情的高度凝鍊,又是催生慾望的時辰。寄託的是真情,期盼的是團圓。此時此刻,就連鐵窗之中的囚徒,也會萌生對大牆之外的家的深深掛念。在年關,許許多多人的心中便有形形色色的慾望悄然升騰:有的期待時來運轉,把憂傷與苦痛拋棄;有的渴望開年大吉,將理想與希冀化爲現實;有的暢想宏福齊天,能有貴人保佑平安、萬事順遂。因而久別的希望重逢,分離的希望團聚,貧窮的希望富有,卑微的希望平等,痛苦的希望幸福,憂傷的希望和美,農人希望豐收,工人希望上崗,窮人希望發財,我希望順利考上重點高中……人們似乎把所有人氣與運氣和機遇一古腦的託付給春節。哪怕是畫餅充飢,望梅止渴,人們也對春節充滿無限的眷戀。因而春節盛滿了慾望,春節催生着慾望,人人夢想乘着這不無吉祥的慾望之船抵達美滿如意的彼岸。

雖然在20xx年中不能燃放煙花爆竹,這也是爲了保護我們的地球母親。但他並沒有成爲我們追尋新年不發中的絆腳石,我們依然熱熱鬧鬧的過大年!

新年的作文篇5

清明,這兩個字就透着那麼一股子新鮮、可愛、萌動、美好的含義。當然了,杜牧的一首《清明》,最是膾炙人口。“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七絕可以被改編成詞、散文、戲劇、沙畫等不同的藝術形式。但無論哪種形式,背景情緒終歸是清冷悲愴的。而悲傷之餘,以杏花村的酒,又把人們拉進了現實生活當中。不管是借酒澆愁也好,還是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也罷,透過酒這種載體,增加了許多的人間煙火氣。

其實清明節,遠不是這麼一個讓人憂傷的節日。它是二十四節氣裏的第五個節氣,正是草長鶯飛日,花紅柳綠時,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光。恰好離正月裏的元宵節一個多月的時間。而元宵節是中國的情人節,在那個“東風夜放花千樹”的夜晚,忽然間“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在“人約黃昏後”,已然奠定了郎情妾意的基礎,接下來還需要一個時機,推動這段感情趨於成熟,那就是清明節。來的正當其時的清明節!

清明祭祖,順帶踏青,荼靡花開,萬物懷春,青年男女更不能例外。趁此機會,男女再次接觸,感情再次濃烈。著名的國寶展子虔的《虢國夫人國遊春圖》,呈現的就是一行數人遊春踏青的場景。可見唐代對婦女已經很開放了,貴族、平民皆是如此。男女之大防是宋代程朱理學興起後才誕生的怪胎。其實,祭祖最好的禮物就是家族延綿,人丁興旺。而男女兩情相悅不正是人類繁衍的基礎嗎?

當然了,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節。這是一個不被多數人記得的日子。晉文公重耳爲了紀念陪之流亡,爲之割股,因不願出仕被燒死在綿山的介子推,那一天要禁火吃冷食。我小時候對寒食節的記憶,就是吃一種用豆麪玉米麪小米麪混合後,提前蒸制好的一個的枕頭狀的紅棕色的食物——甜饃饃。工序很繁瑣,兩三天前就在鍋裏慢火細蒸,熟後切成片,停火。寒食和清明之際,是全家的主食,也是孩子們的零嘴。其實我根本就不會做,徒記得味道罷了。還是複習一下韓翃那首關於寒食的詩罷: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中國傳統的節日很多,最重要的是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智慧的中國人民把這些節日逐個分配到一年四季裏。春秋各兩個,夏冬各一個,使得一年四季都有過節的期待和儀式。這些個傳統節日和農時相匹配,和收成相關聯,處處體現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多麼美妙的節日!嗯,這是我們的節日!

新年的作文篇6

春節是我國各民族的傳統節日,100多年前,民間藝人“百本張”曾在他的曲本中這樣寫道:“正月裏家家賀新年,元宵佳節把燈觀,月正圓,花盒子處處瞅,炮竹陣陣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遊串。”這歷史上關於歲首春節的生動定照。

相傳堯舜時期,我國就有這個節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辭中,亦有關於春節的記載,有慶祝風首春節的風俗,但當時曆法,是靠“觀象授時”,是否準確,尚難確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太初元年,我國人民創造了“太初曆”,明確規定以農曆正月爲歲首,從這時起,然後農曆新年的習俗就流傳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國成立,改用公元以後,這個節日就改爲春節。

在我國最古的文字記載中,有許多關於歲首的故事,臘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後的農閒季節,漢鄭玄也說過,歲未年初“勞農以休息之”。拿我們這天的話來說,就是勞逸結合的意思。

那麼春節到底是怎樣來的呢?相傳,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想把節令定準,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樹陰下方休息,樹影的移動啓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日晷儀。但是,天陰雨霧,影響測量,之後,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興趣,他又動手做了五層漏壺,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遍。

那時的國君叫祖乙,天時風雲的不測,使他很苦惱。一個名叫阿衡的大臣,爲討好皇上,奏稱要設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認爲有理,便帶領百官去祭天,卻無濟於事,萬年明白後,忍不住帶着日晷儀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執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臺和漏壺亭,並派了十二童子服待萬年,祖乙對萬年說:“期望你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光,建立曆法,爲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傳旨要阿衡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狀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寫了一些字,阿衡看見後,明白萬年的歷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於日派人刺殺萬年,結果刺客被士衛抓住了,祖乙明白後,懲處了阿衡,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說:“此刻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爲歲道,就叫春節吧。”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之後,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然後精心推算,制定了準確的太陽曆,之後爲了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日命名爲“萬年曆”封萬年爲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傳說就是爲了紀念萬年的。

此刻我們過年也有一些習俗,如倒貼“福”字,放爆竹,拜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