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作文2000字

青春,指15歲至20週歲的年齡階段。撥動時針倒轉,回到8年前,2010年,大一,依照上述定義,則正青春。聽過很多讚美、歌頌它的歌曲,甚至天真認爲,只要是人生的該階段,都會像歌詞中說的那樣多姿多彩,後來發現這只不過是一廂情願,實際我們大多數人的青春都是在平凡無奇中芳華已逝。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作文2000字

關於我的青春記憶,彷彿是從昨日到今天的自然更替,渾然不覺中已經度過,甚至一度懷疑“我青春過嗎”。如果對過往青春,必須用一個事件或一段經歷來祭奠,才得以彰顯其神聖與尊敬的話,那麼我的青春可能與一本書有關——《平凡的世界》。初次聽到它,是在某次全系集會上,系主任在演講中順便的提及,大概會議實在是無聊,就只記住了它。後來,偶然間在市區路邊攤看到,花十元買下三本(盜版,紙張薄、差),大概一個月時間看完。

當時閱讀完它後的感受是:整個人是處於隔着一層窗戶紙那麼厚距離的半通透狀態,既懂也不懂。說懂,裏面鮮活的人物以及故事情節均已知曉,孫少安、孫少平、田潤葉、田曉霞等衆多人物形象已經深深地印在腦海中,加之本身也姓田,更是莫名增加了一層熟悉感。讀罷,腦海隨機迸發出的“奮鬥”、“逆境中要堅持不懈”等類似正能量的詞或句子,這些姑且視爲“懂”。說不懂,作者寫了一百多萬字,到底在說什麼,不可言狀,這自又是“不懂”。但無論如何,又有自我的一種回答,甚至於行動。茲以兩則事例,加以說明。

書中的黃土高原:

不可否認,閱讀完《平凡的世界》後,便開啟了閱讀之門,從此走上讀書、買書的不歸路,限於財力,當時買的都是盜版書或者電子書。讀完後的一個直接結果是激發對黃土高原的喜愛,此後相繼又閱讀了《血色浪漫》、《白鹿原》、《秦腔》、《廢城》等與之相關或類似的具有濃重西北風格的文學作品。自是沉醉其中不可自拔,至今旅行最想去地方竟是到黃土高原走一遭,可見其影響深遠。

某種意義上來說,書中描繪的黃土高原儼然已經構成一個新大陸,無處不彰顯生命本色。塬和溝天然的把它分割成許多獨立單元,每一域自是一個小天地;窯洞是它的物質載體,這樣裏面才住着一羣可愛的人,演繹着人間的悲歡離合;信天游是它的語言,無論何種情感,總能用歌唱表達。

在這片新大陸上,每天都有喜劇登場,也有悲劇落幕。

大自然因爲有四季的`變換,才讓人類領略到不同的風景。在平凡的歲月裏,人們也總期待奇蹟的發生,彷彿只有如此,生活纔不至於蒼白乏味,而蘊含更多可能。

前些日子,又重讀《平凡的世界》,別有一番新悟。這一次穿過了新大陸,看到了新世界。無論何種出身,總能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影子,說的是他們,也是我們,離我們很遙遠,又很近。

獨立成長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瞬間。“透過城市的鏡面,他似乎更加清楚地看見了他已經生活十幾年的村莊——在那個他所熟悉的古老世界裏,原來許多有意義的東西,現在看起來似乎有點平淡無奇了。”這是孫少平從新認識這個世界,開始獨立成長的開始,我們大多數人的成長也是這樣開始的。記得剛上高中那會兒,坐在去學校的公交車上,看着窗外一排排房屋,從瓦房變爲平房再到樓房,越來越多的人羣與車輛,內心是無比激動,就連路旁的綠化樹突然間也是可愛的!

多年以後,我們陸續告別了縣城,去了外地讀書、工作,看到更加不一樣的事物,頭昏目眩的高樓林立,擁擠的車輛人羣,置身其中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每個人都在追尋與奮鬥,或者並不清楚具體是什麼,可有一點清楚就是再也不想回到那個生養我們的小村莊,正如孫少平對田曉霞說的那樣“我不是爲了揚名天下或挖金子發財。不知爲什麼我心裏和身上攢着一種勁,希望自己扛着很重的東西,在一個不爲人知的地方,不斷的走呀走。或者什麼地方失火了,沒人敢去做,讓我衝進去,哪怕當下燒死都可以。”爲此,他奮鬥了十年,大體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十年縮影。

對於親情之間的諒解,我們欠缺的不只是時常的關懷與問候,更缺的是真正意義上設身處地的着想。很久以來,不明白父親爲什麼會變成如今這個樣子,甚至覺得不可理喻。曾試圖改變他的世界觀,現在發現這是多麼愚蠢的做法。多年的家庭恓惶,對於他來說“一件小事就可能導致災難性的混亂,甚至使一切陷於癱瘓”,所以他痛恨和懼怕任何可能帶來已有變化的事情,無論好與壞,都是一次新的挑戰。無論從身體或財力等客觀條件,還是從所處輿論環境及以往的經驗,對於他來說都是無法承擔的。

孫少安與田潤葉的愛情令人扼腕嘆息,也許“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願望存在或者實現”。

在這片黃土上,平凡的人們,依舊各行其是,扮演着屬於自己的角色,訴說着自己的故事,努力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痕跡。

十年,青春已逝,只留下“衆人之中而又出衆,平凡之中而又非凡”信念般的追求,雖不曾出衆,亦不曾非凡,但仍是唯一堅信。

標籤:平凡 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