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有關田園風光作文彙總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田園風光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田園風光作文彙總七篇

田園風光作文 篇1

在我的眼裏,爺爺奶奶家的小院是最好的田園風光。爺爺奶奶家在北方,夏天很涼爽不用空調,冬天雖然很寒冷,但家裏有暖氣,很溫暖。

早上我們還在睡夢中,一聲啊啊啊的叫聲,將我們從美妙的夢中喚醒。我穿好衣服來到院子裏,天剛剛亮起來,空氣很清新,我深吸一口氣,望向天空,藍藍的天無邊無際,太陽還躲在厚厚的雲層裏,院子裏的一切都是剛剛睡醒的樣子,讓人感到很舒服。晚上我們一家人在院子裏吃晚飯,那金黃的晚霞把麥田裏沒有成熟的麥子染成了金黃色,我們彷彿置身於一幅美麗的油畫中。

爺爺奶奶在院子裏開墾了一塊菜地,裏面種滿了各種各樣新鮮的蔬菜。有紅通通的胡蘿蔔、綠油油的白菜,甜津津的西紅柿、水靈靈的絲瓜、胖墩墩的南瓜等等。這些明亮的顏色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五彩斑斕的大花園,比那小區門口的花壇或小噴泉美麗、生動多了。每天我們都能吃到最新鮮、最美味的蔬菜。

小院裏有一隻可愛的、溫柔的小貓咪,它每天都在沙發上睡覺。我坐在沙發上,它也不害怕,擡起臉皮看我一眼,又繼續睡。偶爾醒過來就會不停地喵喵叫,好像在說:我餓了,我餓了。我給它一塊大魚肉,它就會安靜下來,優雅地享受美食。

爺爺奶奶家的小院子令我難忘!那裏有美麗的天空和晚霞,有新鮮的蔬菜和清新的空氣,還有可愛的小動物,我愛這美麗的田園風光。

田園風光作文 篇2

我奶奶家住在鄉下,所以奶奶家可以稱爲一個美麗的鄉下人家.

風和日麗的一個早晨,我和爸爸到奶奶家去玩。剛一進院門就被奶奶家的院子迷住了。才過了幾個月,整個房子都變了,原來那些枯枝爛葉,都開出了非常美麗的花朵,它們好像在看着我笑呢!還有以前那些死黃土,看上去都不能種菜了,可經過奶奶這位能功巧匠的修整,土地變得肥沃起來,變得越來越黑亮。鋤頭挖下去,還能翻出蚯蚓來。這裏有杜鵑花、月季花、玫瑰花等,遠遠望去簡直就是花的海洋,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綿緞那麼的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樣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麼絢爛……

中午了,萬里無雲,天氣悶熱悶熱的,可不像上午那麼涼爽。知了一個勁兒的叫:“知了、知了……”樹木又無精打采地卷着樹葉兒,鳥兒們也聊累了,都在樹上打盹兒。可孩子們卻一個一個跳進清涼的小溪裏,來了個“水中大戰”拼個“你死我活”,“啪、啪”水花伴着笑聲濺了出來,看他們打得那樣激烈,好像在真正的戰場上似的,動作那麼嫺熟,一定是個“老將”!孩子們玩耍的快樂也融進了空氣當中,給悶熱的正午增添了幾分樂趣。

晚上,太陽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天空。美麗的月亮給大地撒下一片銀輝,溫柔的月光如同水一般平靜,散落在人們的臉上。美麗的天空好似一張藍色的地毯上,鑲嵌着無數亮晶晶的“小鑽石”美麗無比。小星星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可愛極了,寧靜的夜晚一頂聲音都沒有,人們很快在甜美的夢鄉里了。

鄉下的風景好似一張畫,一張會動的寫意,美的讓你留戀!

田園風光作文 篇3

田園的清晨是那樣的美麗,無不散發着泥土的芳香。草兒喝着露珠的甘,鳥兒嘰嘰喳喳地唱着幸福的歌,睡眼朦朧的麥芽,被一顆顆輕柔的醒,經過農民朋友的細細修整——澆、施肥、鋤草,它們一雙雙嫩嫩的小手,打着歡快的節,開始抑揚頓挫地朗讀風。

田園的清晨是這樣的醉。紅彤彤的太陽從東方漸漸露出了孩子般的笑臉,世間萬物面目一新,在晨風中訴說着對光的感。

清晨中忙碌的農民伯伯們,允吸着清新的空氣,忘卻了疲憊,忘卻了煩惱。忙碌在田園的清晨,領略着美好的風光,享受着清新空的清香。

望着田園的風光,好想變成一隻百靈鳥,用清脆的歌喉,唱響心中的夢想!

望着天空,望着遊走的雲朵,望着路邊的景物,任思想海闊天空的奔馳,讓疲憊的心在這片淨地休憩。活着不能活得太清醒,偶爾放縱一下思想的自由,也未嘗不可。

隨着春天走過的腳步,樹更綠了、小草更茂密了、野花更豔麗了,這田園風光真是美不勝收!

近處,一棵棵大樹挺直身板、擡着頭,密密麻麻的樹葉透過一絲日影,生命特別旺盛。遠看這些樹木就像一名名威武的士兵,保衛着這裏的一花一草。小草碧綠極了,頭上戴着一滴滴露珠,在驕陽似火的陽光下顯得晶瑩剔透、閃閃發光。小草像個高雅的舞蹈家,在微風中翩翩起舞,舞姿優美、迷人極了。遠處,花兒正在比賽快來瞧瞧!花的種類真多,就像天上的星星數不盡。紅的如火、白的似雪、粉的像霞、黃的賽金,美麗極了。陣陣芳香撲鼻而來,一定會令你陶醉其中。

看看田野,剛纔是芽苞初放現在就已呈現綠色了,一切豐收在即的景象。我想:學習不正如耕耘嗎?春種秋收,只要我們小時候努力學習長大爲祖國獻力時一定會爲小時候而驕傲的!

田園風光作文 篇4

在塘棲古鎮向南一公里,沿着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走十分鐘,就到了馬家墩,那是我奶奶家,一個十分美麗的地方。

春天裏,花兒開了,金黃的油菜花、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梨花,開在田裏、路邊、地頭,我眼前就是一個五彩繽紛的花世界。

向南走,是一大塊菜地,像一大鍋什錦蔬菜湯,全是“寶”:有蠶豆、豌豆、青菜、捲心菜、大蒜,剛種下去的南瓜、冬瓜、玉米、小白菜,各種各樣。蠶豆花正開,蠶豆花是白的,中間有個黑點,像一隻大眼睛,蠶豆的葉子像小飛鏢,但一點也不鋒利。蠶豆成熟後豆莢像蠶寶寶,水煮蠶豆吃起來清香撲鼻。

路邊還有一棵大樹,很高,到底有多高呢?站在樹下退後十步,擡頭九十度,等帽子掉了就可以看到樹頂了。這是一棵老榆樹,馬家墩最高的樹,我奶奶來到馬家墩的時候,它就在這兒了,所以在我心目中,它是奶奶家的標誌。

奶奶家後面是一大片枇杷林,我經常在那兒玩。一到五月,枇杷黃了,一個個“黃金丸”掛在高大的枇杷樹上。馬家墩的枇杷特別多、特別甜,我經常爬到樹上去摘枇杷吃。枇杷林裏一片蔥鬱,很涼爽,上面結了一顆顆枇杷,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詩:“五月江南碧蒼蒼,蠶老枇杷黃”。

來馬家墩釣魚的人很多,因爲馬家墩四周都是池塘。在樹陰下,在池塘邊,他們都是城市裏最忙的人,他們來這裏呼吸新鮮空氣,調節一下生活節奏,放鬆一下自己。他們也許連這個小地方叫“馬家墩”也不知道,但這裏真的很好。

晚上,馬家墩一片寧靜。一直向南走,可以聽到一片“呱呱呱”的蛙聲,卻看不出哪片池塘裏有青蛙。側耳細聽,還能聽到草叢裏有很多蟲在鳴叫。

我愛馬家墩,這裏處處充滿田園的風情。

田園風光作文 篇5

鄉下的空氣那麼清新,鄉下的天空那麼湛藍,鄉下的景色那麼別緻,鄉下會使你流連忘返。

清晨

清晨東方剛剛泛起魚肚白,一切都霧濛濛的,彷彿給大地披上了一層白紗,大地在沉睡當中,花兒美麗的小臉上滾動着晶瑩的露珠。

“咯咯咯——”一隻公雞清脆的叫了幾聲,寂靜的村莊馬上熱鬧起來了:鳥兒唧唧喳喳的聊起天來;小溪叮叮咚咚地唱起歌兒;太陽公公也不知什麼時候跑到那麼高的`天空上去了;小溪邊的垂柳,原來垂頭喪氣的,這一會兒,也精神起來了,挺挺腰桿,津津有味地聽起小溪歌唱。

休息了一夜的人們,開始了他們一天的勞作。

正午

中午了,萬里五雲,天氣悶熱悶熱的,可不像上午那麼涼爽。

知了一個勁兒的叫:“知了、知了……”樹木又無精打采地卷着樹葉兒,鳥兒們也聊累了,都在樹上打盹兒。

可孩子們卻一個一個跳進清涼的小溪裏,來了個“水中大戰”拼個“你死我活”,“啪、啪”水花伴着笑聲濺了出來,看他們打得那樣激烈,好像在真正的戰場上似的,動作那麼嫺熟,一定是個“老將”!孩子們玩耍的快樂也融進了空氣當中,給悶熱的正午增添了幾分樂趣。

黃昏

一縷輕煙從煙囪裏輕盈的飄出來,地面還留一絲餘熱,黃昏不像正午那樣悶熱,而是清爽的風中略帶一絲暖意。

擡頭望着天空,只見紅彤彤的晚霞已經染紅大半片天空了,形狀更是千姿百態:你看!一隻兇猛的老虎正在追趕一隻小兔子,跑着、跑着,不見了,卻出現了一匹駿馬,它在無邊際的草原上奔跑着……天空的顏色也變化着:深紅、粉紅、橘紅……彷彿是魔術大師的精彩魔術,讓人目不暇接。

夜晚

太陽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天空。

美麗的月亮給大地撒下一片銀輝,溫柔的月光如同水一般平靜,散落在人們的臉上。

美麗的天空好似一張藍色的地毯上,鑲嵌着無數亮晶晶的“小鑽石”美麗無比。

小星星的眼睛一眨一眨的,可愛極了,寧靜的夜晚一頂聲音都沒有,人們很快在甜美的夢鄉里了。

鄉下的風景好似一張畫,一張會動的寫意,美的讓你留戀!

田園風光作文 篇6

鄉下人家住着那一棟小小的房屋,但是卻生活在那羣山環繞的綠樹山間。門前,那幾根橫放着的竹竿,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豔,屋檐下,那一串串青紅的辣椒垂掛下來,構成了一條條別有風趣的"屋簾”。

鄉村的小溪總是那麼清澈見底。一聲聲清脆而有規律的叮咚聲,爲鄉村人家奏響了一首歡快柔美的樂曲,在鄉下,捉魚可是鄉下孩子們的一大樂趣,他們挽起褲腿,"撲通”一聲,跳進溪水當中,水花濺滿了衣服,他們也從不在乎。只聽見嘩啦一聲,一位孩子高興地叫起來:“我捉到魚啦!我捉到魚啦!”他把自己膘肥的魚,高高的舉起,這時,小夥伴們都向那位捉到魚的孩子投去羨慕的目光,小溪似乎成了鄉下孩子們歡樂的“遊樂園”。

雞,鄉下人家照例總要養幾隻的。那一隻只破殼而出的小雞,長着黃色的絨毛,嫩嫩的頭,可愛極了,讓你忍不住想要摸一下它。這時,他也會友好地對待你,用尖嘴啄你的手掌,好像在給你撓癢癢似的。

啊,鄉村,那如歌如畫的田園風光!

田園風光作文 篇7

今天我們一家吃完晚飯後去田園散步。 剛進去,一片棉花地映入眼簾。棉花有紅有白,真像一個茶杯,又像一個倒過來的鈴噹。摘下一個棉桃掰開一看,裏面全是白花花的棉花,可是還是溼的,它還嫩着呢! 走過棉花地,來到種茄子處,一個個茄子紫的發亮,走上前去一看都可一當鏡子了! 走過茄子地,來到蘋果樹林,樹上一個個蘋果,猶如一盞盞燈。 我們又來到玉米地,這玉米高的人進去都看不見了。爸爸說:“戰爭時期,人就是躲在玉米里做掩護的,那時人們都稱玉米地叫“輕帳紗” 出去時,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奶奶硬塞給我兩個西紅柿。 回頭一看,老爺爺老奶奶正推着三輪車走向回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