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自然作文 > 秋天作文

北京的秋天作文2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京的秋天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京的秋天作文2篇

北京的秋天作文1

中秋前後是北平最美麗的時候。天氣正好不冷不熱,晝夜的長短也劃分得平均。沒有冬季從蒙古吹來的黃風,也沒有伏天裏挾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麼高,那麼藍,那麼亮,好象是含着笑告訴北平的人們:在這些天裏,大自然是不會給你們什麼威脅與損害的。西山北山的藍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還披上各色的霞帔。

在太平年月,街上的高攤與地攤,和果店裏,都陳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來的水果。各種各樣的葡萄,各種各樣的梨,各種各樣的蘋果,已經叫人夠看夠聞夠吃的了,偏偏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聞好吃的北平特有的葫蘆形的大棗,清香甜脆的小白梨,象花紅那樣大的白海棠,還有隻供聞香兒的海棠木瓜,與通體有金星的香檳子,再配上爲拜月用的,貼着金紙條的枕形西瓜,與黃的紅的雞冠花,可就使人顧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經辨不清哪一種香味更好聞,哪一種顏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那些水果,無論是在店裏或攤子上,又都擺列的那麼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點也沒蹭掉,而都被擺成放着香氣的立體的圖案畫,使人感到那些果販都是些藝術家,他們會使美的東西更美一些。況且,他們還會唱呢!他們精心的把攤子擺好,而後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調的"果贊":"唉毛錢兒來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兒,皮兒又嫩,水兒又甜,沒有一個蟲眼兒,我的小嫩白梨兒耶!"歌聲在香氣中顫動,給蘋果葡萄的靜麗配上音樂,使人們的腳步放慢,聽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麗。

同時,良鄉的肥大的栗子,裹着細沙與糖蜜在路旁唰啦唰啦地炒着,連鍋下的柴煙也是香的。"大酒缸"門外,雪白的蔥白正拌炒着肥嫩的羊肉;一碗酒,四兩肉,有兩三毛錢就可以混個醉飽。高粱紅的河蟹,用席簍裝着,沿街叫賣,而會享受的人們會到正陽樓去用小小的木錘,輕輕敲裂那毛茸茸的蟹腳。

同時,在街上的"香豔的"果攤中間,還有多少個兔兒爺攤子,一層層的擺起粉面彩身,身後插着旗傘的兔兒爺有大有小,都一樣的漂亮工細,有的騎着老虎,有的坐着蓮花,有的肩着剃頭挑兒,有的揹着鮮紅的小木櫃;這雕塑的小品給千千萬萬的兒童心中種下美的種子。

同時,以花爲糧的豐臺開始一挑一挑的往城裏運送葉齊苞大的秋菊,而公園中的花匠,與愛美的藝菊家也準備給他們費了半年多的苦心與勞力所養成的奇葩異種開"菊展"。北平的菊種之多,式樣之奇,足以甲天下。

同時,象春花一般驕傲與俊美的青年學生,從清華園,從出產蓮花白酒的海甸,從東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荷花久已殘敗,可是荷葉還給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

同時,那文化過熟的北平人,從一入八月就準備給親友們送節禮了。街上的鋪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種餡子的月餅,把自己打扮得象鮮豔的'新娘子;就是那不賣禮品的鋪戶也要湊個熱鬧,掛起秋節大減價的綢條,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間的天堂,

也許比天堂更繁榮一點呢!

北京的秋天作文2

前些天,有朋友問我,中國有那麼多城市,你喜歡哪一個?我毫不猶豫地說北京。他問喜歡北京的什麼?我說:喜歡北京的秋天。

的確,是北京的秋天讓我喜歡上北京這座城市的。

在一年四季裏,北京的春天,應該說是最糟糕的,因爲風沙太大。據說當年魯迅在北京演講,一張嘴,立刻被灌進去滿嘴巴的沙子,弄得魯迅只顧一個勁地吐沙子,無心再作演講。

而北京的秋天,就完全是兩回事了,她有一種很大氣的通透,天空藍得一瀉千里,而且很高朗,很靜遠,很明媚。從這湛藍的天空上灑下的陽光,讓人感覺不到陽光,只感覺到異常的溫暖與明亮。而這明亮又不刺眼,不倦人,亦不煩人,十分地柔和、親切,像是被什麼刻意過濾過似的,一塵不染的樣子。在這樣的陽光裏,作一個深呼吸,立刻會感到五臟六腑都明亮起來,整個精神狀態就空前地好和愉快。這時就想,如果當年魯迅是秋天來北京演講,說不定會講出空前絕後的效果來的。

北京秋天的風,是暖色調的。它彙集了白樺樹葉微黃的色彩,彙集了楓樹葉深紅的色彩,彙集了白楊樹葉金黃的色彩,一縷一縷吹了過來,讓人覺着猶如是在一張巨大的色彩豔麗的畫布上徜徉。這暖色調的風,搖晃着樹葉,抖落無數依然是暖色調的細碎的陽光,於地上,於行人的身體上,十分地詩意。尤其是漫步在紫禁城的紅牆下,背景是國都特有的紅色,眼前是明淨的陽光,然後微微地呼吸着暖色調的空氣,就感覺自己彷彿是皇親國戚的後代,或者是剛剛中了狀元的學子,至少也是一個不知愁爲何物的京都少年。

在這樣明淨的陽光下和暖色調的風裏,若是站在高處,比如站在故宮後面的煤山頂上,四下一望,那感覺簡直沒法表述。首先會感到自己突然變得大氣起來,偉岸起來,既可以窮盡千里,又能夠一覽衆小。遠處的燕山山脈,可以清晰地看見,似乎就在眼前,呼之欲出,即可攀援;正面遼闊的平原,可以一直望到天際,一棵樹的動靜,一頭牛的行走,都可清晰地辨別。在這樣的時候,不僅能夠從視覺上感到無限的豪邁,甚至能夠在精神上一下子就把整個中國盡收眼底了。其次是俯瞰北京古城的色彩。紫禁城的紅牆、金色的琉璃瓦、深紅的廊柱、墨綠的古柏、漢白玉的雕欄……這些色彩都異常分明,沒有一絲半點兒黏糊或是含糊。

被這些大色彩裝點和勾勒出的紫禁城,就充滿着霸氣,顯示着浩蕩而威嚴的皇家風範。站在這樣的高度,望着這樣的風景,既感到偉岸,又感到渺小。渺小於它明淨的開闊,渺小於它厚重的色彩,更渺小於它的神聖與莊嚴。雖然有渺小的感覺,但我依然喜歡這樣的明淨與開闊,因爲我可以看清所有,明察所有,我可以獲得一種心靈與精神上的清晰,不至於在迷濛中困頓和茫然。這也許就是明清兩代要定都北京的緣故吧?據說,當年朱熹在指點北京的建設時,就把這一切都考慮了進去。

站在金鑾殿的大門口,目光穿過一道道大門,可以一直看出去,一直看到中原的大地。當年的皇帝,坐在他的龍椅上,是否就是這樣望出去的?是否就是在這樣的瞭望中批下了一道道奏摺?一次次確定了中國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