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自然作文 > 景色作文

家鄉變美了寫景作文

【第1篇】

家鄉變美了寫景作文

家鄉在改革開放中前進

我經常聽到爸爸和他的朋友在聊天時講到:“近幾年家鄉的變化真是大,真可以說是翻天覆地,改革開放的政策真是好!”

我的家鄉,雖不比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也沒有聞名天下的西湖美景,但是,我愛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在安徽,那裏景色宜人,空氣清新,是個旅遊、生活的好地方。可是,你們知道嗎?原來的安徽並非如此呀!我還是從爺爺那裏知道的:

“以前,家鄉的房屋低矮不說,有的還是破舊的,外面下大雨,屋裏就是小雨。屋外的路也是泥土路,每次碰到下雨天,坑坑窪窪,行走很不方便,經常有小孩走走就會滑一跤。”

近幾年,春風吹來,黨的好政策讓我們家鄉人民的思想由保守走向開放,幹勁十足:有的人搞起運輸,有的人承包了灘塗地辦起了養殖場,有的人買了大魚船專業捕魚……大家辛勤地勞動着,漸漸的腰包也鼓了。現在家鄉面貌煥然一新:嶄新的農家莊院陸續出現,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家鄉的道路不再蜿蜒曲折、泥濘不堪,出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條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人們也不再用自家的井水做飯了,家家戶戶用上了乾淨的自來水,喝上了甘甜的純淨水……人們的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村子裏經常舉行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人們的臉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臉。更讓我開心的是,我原來讀的小學也蓋起高樓大廈,時時傳出朗朗的讀書聲,成爲村裏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現在我在第二故鄉——洛陽讀書,我不會像以前害怕別人問我是哪裏人,我會自豪地告訴別人:“我的老家在安徽”!

【第2篇】

我的老家在浙江溫州,那是一個美麗而又富饒的城市,一路走來,“路”的變化讓我驚訝。

今年回家過年,媽媽帶着我奔馳在高速公路上。路邊是飛馳而過的一排排整齊的綠色的矮矮的樹,而面前這條平坦、寬寬的大道猶如含情脈脈的大地臂膀,熱情張開,歡迎回家的人們……

快到家鄉了,那一條條整潔的環鎮路猶如一位位白衣少女,優雅地在樹木間蜿蜒伸展,她靜候着歸家的一羣羣人……

進入小區,看到一條直直的水泥路,覺得格外親切,她宛如一位溫情的母親,在呼喚兒女的迴歸,呀,奶奶已經在那裏等待我們了,我得地從車子上下來,和奶奶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今天回來真順利,一路暢通。”我急着把開心傳遞給奶奶了。

“是呀,現在是真幸福,大路小路條條都是好路。你們是趕上好時代嘍!”奶奶發出了感慨。

“難道你以前不是走的這樣的路?”我覺得很奇怪。

“以前的路說給你聽你也不會相信了,以前的溫州,常見的是泥路,每當一下雨,沾得腳上都是泥,路呢,也是高低不平。”奶奶彷彿回到了以前。

“那還能算是路,泥的也是路?”我真的不太相信。

“是呀,泥的也是路,不過後來有了石子路,在泥地上鋪上些石子,這樣好多了,下雨天不會有泥土沾到鞋子上了。但這路仍有些高低不平,走上去一拐一拐的,腳底擱得生疼。”

……

“好了,回家嘍!”媽媽在催促我們了。

我的奶奶趕緊和媽媽一起回到了久違的家,只見面前已經是一桌香噴噴的飯菜,好幸福。

一“路”走來,我要感謝新時代!

【第3篇】

家鄉美

我的家鄉山川秀麗,人文薈萃,從春暖花開到金秋時節,從驕陽似火到寒冬臘月,都能給你帶來美好。

聽爺爺講,在“割資本主義尾巴”年代,生產品種單一,村民們過着靠天吃飯的日子,生活都不富裕,有的甚至連溫飽都解決不了。

可現在的家鄉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富民政策極大的鼓舞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村民大力發展果樹支柱產業,在有關部門的幫助下建立了多處蘋果、葡萄生產基地。秋天,我走進伯伯的蘋果園,就看到一派大豐收的景象:蘋果累累的枝頭,那新鮮的色彩,使我恍若走進了一座色彩斑斕的殿堂,這裏邊藏珠蘊玉,璀璨耀目,好似無數仙子正在輕歌。葡萄多種在山坡上的梯田裏,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葡萄一大串,一大串蓋在綠葉底下,晶瑩剔透,逗人喜愛。

同時我們家鄉人民的生活也不斷改善,現在一座座排列整齊,粉刷一新的小洋樓拔地而起;私家小轎車,電動車,三輪車川流不息;村民活動中心,健身廣場的健身器材一應俱全;村民家裏冰箱,彩電,洗衣機,熱水器,空調,電腦等新式傢俱,這些30年前想都不敢想的物件,在今天的家裏一應俱全。

談起這些年家鄉的變化,村民們異口同聲地齊誇黨的政策好。經過幾年的奮鬥,終於使全村人走上了富裕之路,農業和科技方面有很大進步,我堅信有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家鄉的明天將更加美好。

【第4篇】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最早提出改革開放政策的是鄧爺爺。“真的應該感謝他,改革開放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這是我經常聽大人們說的一句話。

奶奶告訴我:“以前只有到過年的時候,一家人才把辛辛苦苦養了一年的豬殺了,歡歡喜喜過年。而且這隻豬的豬腿要醃、曬,等到夏天吃鹹肉。也就是說這豬要吃整整一年呢!人們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還常常吃不飽。當然也穿不曖的,經常飢寒交迫,家裏的孩子多,老大穿不下的衣服給老二穿,老二穿不下的衣服給老三穿,直到破得不能再補了。”

爺爺告訴我:“以前農村人想進趟城,要轉好幾趟車,乘車乘到暈車才能到城裏。而且乘了公交車,想到自己要去的地方,一般還要走一段時間的路程。”

媽媽接着爺爺奶奶的話說:“你們說的時代都過去了,你說給嫺嫺聽,她也不相信了。因爲她看到的是什麼,她看到的是過年吃的食物平時也能吃到,什麼雞鴨魚肉,什麼蘋果芒果,食物應有盡有;她看到的是小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衣服就可以買回家;她看到的是家家戶戶都有汽車,想去哪兒,說走就走;她看到的是BRT,地鐵,磁懸浮;她看到的是高樓大廈,人人拿着手機……”

“好啦,好啦,別說啦!”我打斷了媽媽,“我知道我是生活在蜜罐子裏面的,你不知道對我說了多少遍了。”

是呀,改革開放讓我們的生活變化太大了,它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的衣食住行。回首過去,歷史長河中必將留下改革沉重的一筆,展望將來,我們必將迎來更加幸福的生活。

標籤:寫景 變美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