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自然作文 > 春天作文

【推薦】立春的作文彙總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立春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推薦】立春的作文彙總八篇

立春的作文 篇1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也許你會問,二十四節氣是怎麼發明的?其實二千多年前,我們聰明的祖先觀察自然的變化,對一年做了更細緻的劃分,發明了二十四節氣。有了二十四節氣,農民伯伯就知道穀雨前後,種瓜點豆,我們就知道春分燕歸來,白露燕南去。

那我今天先來說說立春吧,立春,一般在公曆2月3日至2月5日之間,這表示着一年的開始,這之後,氣溫逐漸回升,預示着春天來了。

早晨起牀,我推開窗,立即感到一股清冷的空氣迎面而來,看到樹枝依然是光禿禿的,草地上也沒有變得綠一些,完全沒有傳說中春暖花開的景象。不過,在走出家門逛了一圈,我還是發現了不同的景象,家家戶戶都在貼春聯,掛燈籠,看起來很熱鬧的樣子。哦,對了,今天可以大年三十呀,差點把這事給忘了。

我走着走着,發現一株一株的紅色、粉色、黃色的花開得正旺,走近一看,原來是梅花、臘梅花,淡淡的花香真是好聞,沁人心脾。梅花報春來梅花盛開,估計春天就很近了。

我細細地觀察柳樹、桃樹、杏樹才發現看似光禿禿的樹枝上,已經有了細細的嫩芽。這些嫩葉,是那麼的小,以致於不湊近去看都看不到,他們是那麼的綠,但就是這一抹也是在宣告春天即將來臨。

我來到池塘邊,發現魚兒探出頭游到水面,我想,他們可能也感受到了春天的腳步,紛紛游出水面來尋找春天。

我回到家,只見餐桌上堆了一大堆吃的,有翠綠的青菜、火紅的大蝦、肥美的雞肉

立春,對於冬眠的動物來說是甦醒的日子;對農民伯伯來說是播種的日子;對植物來說是發芽的日子;對花來說是開花的日子;而對於我來說,是開心的日子,也是充滿希望的開始。

立春的作文 篇2

今天,我十分開心,因爲我看見了立春後的第一場大雪。

早晨7點多鐘,我正準備起牀,看到天空中下起了鵝毛般的大雪。不一會兒,仿拂是誰在撕下大片大片的棉絮,把柏油路蓋了個嚴嚴實實;少數落了葉的樹,成了一棵棵毛茸茸。亮晶晶的銀條兒,向天空伸出了一雙雙銀色的“手臂”。還沒落葉的樹木,用它們大大小小的“手掌”,託着厚厚的積雪層層疊疊,千姿百態,就像無數盛開的花朵;高樓大廈的房頂上,堆積了厚厚的雪堆,好想房頂穿過了雲層,變得高聳入雲了。

頓時,原來寧靜的城市熱鬧起來了:除雪工人們用鏟子把雪弄到馬路邊上,好讓車子通行;小孩們正在雪堆裏打雪仗。瞧!這邊的小朋友剛想展開攻擊,那邊的小朋友已經把雪球投過來了,讓人措手不及。看到這些情景,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慢慢的,雪停了。我心想:立春雖然沒有春天那樣美麗,那樣生機勃勃,但立春能給人門帶來充實和快樂。我喜愛象徵新生的春天,但我更愛立春那場美麗的大雪。

立春的作文 篇3

上午和爸爸母親出去逛街,外面很暖,我們都穿着棉服還有些微微的熱。

“快要立春了吧,這麼暖和?”母親問。

其實今天是立春。晚上我和爸爸母親出去吃飯的時候,請我們吃飯的那位阿姨點了春餅。

哦,我們終於熬過了寒冷的冬季,即將迎來溫暖的春季,不由心裏大喜。你想,陽光明媚,春風拂面,小草開始發芽,萬物生機勃勃,該是多麼讓人欣喜!

飯店的服務員端上春餅。原來它是荷葉餅,它是一種燙麪薄餅。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以揭成兩張,即使不是立春,母親也經常做給我吃的。

“爲什麼要吃春餅呢?”我心裏想。

晚上回家,我在電腦上查了一下關於立春的習俗。原來在民間立春日吃春餅稱爲“咬春”。唐代人已經開始試吃春餅了。民間在立春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鮮蔬菜,既爲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古代的時候要貼春貼又稱春端帖,春端帖子。這是一種在“立春”日剪帖在宮中門帳上的書有詩句的帖子。詩體近於宮詞,內容大都是歌功頌德的,或者寓規諫之意。“立春”日貼春帖、作春帖詞,在宋代時就很盛行。

呵呵,原來古人迎接春天,比我們要浪漫得多。

立春的作文 篇4

“春雨驚春驚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二十四節氣歌,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根據自然氣候的規律,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

翻開日曆,我發現今年比較特別,大年三十正好是立春節氣。俗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我早早的起了牀,陪着長輩和家長一起除舊迎新。

今年在象山外婆家過年,我從行李箱裏拿出在寧波買好的紅燈籠、對聯和窗花,忙的.不亦樂乎。忽然,嗶嗶啪啪的鞭炮聲響起,整個大地都炸開了鍋,嚇得我趕緊躲進房間。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排在首位,足見其位置的重要性,立春中的“立”字是開始的意思,立春既是春季的開始,也是一年四季的開始,人們在這除舊迎新的時間裏,忙碌着手上的工作,迎接春天,迎接新年。

立春的時候,按照傳統要吃春餅、春捲,名曰“咬春”,人們希望在新的一年裏防病去災。春捲裏通常包含着大量春天的新鮮蔬菜,營養價值非常高,口味很好,如今已成一道美食。

今年的立春和除夕重合,所以過得很特別,因爲一邊過除夕,一邊過立春,不管何時何地,我們需要謹記,“一生之計在於勤”。

立春的作文 篇5

立春十餘天后的一個早晨,天上下着紛紛揚揚地飄着雪花,我和爸爸出去跑步,雪落在我的帽子上一會兒就化成了水。回到家裏,我的帽子上溼乎乎的。爸爸又指着空調問:“爲什麼空調要安在牆壁的上方?”

立春十餘天后的一個早晨,天上下着紛紛揚揚地飄着雪花,我和爸爸出去跑步,雪落在我的帽子上一會兒就化成了水。回到家裏,我的帽子上溼乎乎的。這時,爸爸見我帽子上溼乎乎的,就問我:“爲什麼雪落在帽子上就化成水了?”我想了半天,這才說:“是頭上熱,雪落在帽子上,就等於碰到了熱量,自然就化成水了唄!”爸爸反問道:“那後背就不熱了?怎麼雪花落在背上就化不成水?”我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只好說:“爸爸,我不知道這是爲什麼,您能給我講講嗎?”爸爸這才把答案告訴我:“是因爲跑步運動中頭上出汗了,熱氣向上走,都集中在帽子和頭之間,帽子頂部溫度高,雪花落在帽子上就化成水了。”哦,原來如此。

爸爸又指着空調問:“爲什麼空調要安在牆壁的上方?”我回答:“哈哈!這我知道,因爲冷空氣往下跑,要是空調安在下面地板涼了,人卻涼不了。”爸爸說:“說得差不多!嚴格來講是這樣的:空調吹出的是溫度低的冷氣,冷氣重,往下跑;房間裏的其他空氣熱,熱氣輕,往上跑,冷熱氣相遇進行熱量交換,冷氣變熱,熱氣變涼,整個房間裏的空氣溫度就就降低了,溫度低了,自然就涼快了。要是空調安在牆壁的下方,空調吹出的冷氣一直在地板上,上面的熱氣一直在上邊,循環不起來,就使屋子降低不了溫度,或降低得非常慢,所以空調得安在牆壁的上方。”

爸爸指着暖氣,問道:“爲什麼暖氣安在窗戶的下方?”我回答道:“嘻嘻!真簡單!窗戶那兒最冷,應該把熱源安在最冷的地方,所以把暖氣安在窗戶下方。”爸爸笑着說:“這你動腦筋了!”

今天,我從爲什麼雪落在帽子上就化了的問題開始又懂得了許多道理,以後要多問個爲什麼,再懂得更多的知識。

立春的作文 篇6

“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聲。”

—摘自《詠春》

不知不覺,已至立春,倘若不是看到日曆,還不覺這個冬天就這樣過去。這個冬天,不如往年一般的冷峻,沒有領略到難以忍受的嚴寒,反倒讓我體會到四季輪換之感,一日不同時候四季分明,不同時日四季隨意插播,如此任性的天氣,或許是對春城的另外一種詮釋。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古代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爲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三侯過後,春天才真正意義上的到來。不過對於久居春城的人而言,冬春之季並沒有明顯的界限,東風送暖之意不濃,魚陟負冰之景更是不甚多見,“立春”這一節日,予人更多的是辭舊迎新之意,寓意迎接新的開始,醞釀新的希望。

“立春”,作爲新一年的開始,予人一個美好的開端。世間萬物都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春天的到來,或復甦,或重生,都爭相以更好的形態來點綴着這個世界。而我們,不是也該如此!或適時警醒,或再接再厲,以全新的狀態,來面對新一年的生活。細想往昔,或有未盡之事,有歡喜,亦有遺憾,不過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藉着盎然春意,在春天播撒種子,爲新的一年埋下新的期望,並自“立春”開始,以飽滿的熱情、以充沛的精力來經歷四季輪轉,迎接新一輪的挑戰!

“時光荏苒勿輕耗,艱苦奮鬥正當時”,望來年“立春”之時,我們都能夠收穫今年埋下的希望。

立春的作文 篇7

1、糊春牛

糊春牛這項風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行的,按傳統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紮能手好匠,於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製作春牛圖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塗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製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年就“五穀豐收”;糊上黑色紙,當年收成不好。所以知縣安排多用紅黃紙,以得民心。春牛糊好後,舉行開光點睛儀式,即設立香案,頂禮朝拜。

2、打春牛

有用以桑木爲骨架做成的春牛,是專供“打春牛”風俗活動用的“牛”。冬至節後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類似牛形狀。上畫四時八節,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官民先於約定的農壇上祭祀。爾後由縣執事(縣長)親手扶犁執鞭打“春牛”,以示春耕開始。接着由羣衆作扶犁耕地狀。邊耕邊打“春牛”,口喊: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國泰民安”;三打“五穀豐登”等吉祥話語。

3、迎春

爲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選擇一片風水好地,搭起“春棚”準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於集中人羣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迎春活動是在立春當天舉行,具體時間以曆書表爲準,有時在當日辰時,有時在子時半夜。迎春活動一般都在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中,擡上春官遊行顯威,前擁後擠,威風無比。並有報子、馬弁等身着長袍馬褂,或各樣奇裝異服,坐在二人擡的獨木槓子上,邊進行邊做戲,打渾鬥趣,引人發笑。

迎春的隊伍由四面八方擁向春棚前集中,然後到縣政府(縣衙)報喜迎春。

4、遊春、報春

迎春報喜後開始遊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擡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後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遊行的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遊遍周圍村莊,大街小巷。

遊春的隊伍進入春場(檢閱場地)後,繞場遊兩圈,然後各自列隊站在安排的場地上。此時,恭請知縣老爺入春棚安坐,舉行報春儀式。按傳統的風俗,設有報春臺,身着奇裝異服的報子,手執紅黃各色彩旗,上場第一報——“風調雨順”,羣衆同聲呼應;第二報——“五穀豐登”,羣衆亦同聲呼應;第三報——“國泰民安”,羣衆再同聲呼應。每來報者均有賞。

5、春社

春社是古時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爲甲日,後多在立春後第五個戊日舉行。《禮·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嘗、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漢以前只有春社,漢以後始有春、秋二社,約在春分、秋分前後舉行。社日以祭神爲主,併兼有鄉鄰聚會的意思。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社日,四鄰並結綜會社,牲醪,爲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饗其昨。”唐代詩人王駕《社日》詩:“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可見古人對祭祀社神十分重視,以後成爲風俗流傳後代,成爲一種祭祀活動,意爲大地繁衍萬物,禱告祭祀,以祈求六畜興旺,五穀豐登。

6、貼宜春字畫

春天到了,給門壁上張貼宜春字畫,這種風俗在唐代長安就有。據記載:立春日,唐代長安人常在門上張貼迎春祝吉的字畫,字稱“宜春字”,畫稱“宜春畫”。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開”等內容。還有人給門楣上張貼一段祝願之詞,表示迎春的志願。如果會繪畫的人,常給門楣上畫一幅《臘梅圖》。

7、戴春雞

戴春雞是陝西銅川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立春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認爲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爲“禳兒疹”,後者稱爲“散疹”。

8、佩燕子

佩燕子是長安、關中一帶人民的古俗。每年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綵綢剪成的“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現在仍然在農村中流行。因爲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徵。所以許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廳房正中或房檐下,修建燕子窩,只要你能在庭房檁條下或房檐的牆壁上,搭上一小頁墊板,上寫“春燕來朝”四字,燕子就可自己建築起窩來。燕子是候鳥,春天飛到北方,秋天飛到南方。“不吃你家穀子,不吃你家糜子,只在你家抱一窩兒子。”所以向陽人家都喜歡在自己院落房舍裏,招惹燕子繁殖生息。每年立春這天,人們都喜歡佩戴“燕子”,特別是小孩,父母早就給他(她)們準備好了,他們戴在胸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興高采烈,雀躍有餘。

9、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流傳在陝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單貼在牆壁上,用來鎮壓驅殺毒蠍。如寫:“穀雨三月中,天師到門庭。手執七星劍,斬殺蠍子精。”白水縣人民於穀雨雨節也有類似的活動,如在黃表上寫:“穀雨日,穀雨晨,奉請穀雨大將軍。茶三盞,酒三巡,蠍子立刻化爲塵。”用以驅除毒蠍。陝西西鄉一帶人民,每年在穀雨日天剛亮時,用柳枝鞭打四壁,以禳除毒蠍。

立春的作文 篇8

立春的到來,預示寒冬就要過去,暖陽即將到來。

立春的習俗可多了,有迎春、遊春、打春……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咬春!北方吃的食物是春餅,而南方則流行吃春捲。北方吃的春餅又叫荷葉餅,其實是一種燙麪薄餅。它是用兩小塊水面,中間抹油,擀成薄餅,烙熟後可揭成兩張,再夾菜捲起來做成的。春捲也是這麼做的,只不過春捲的皮更薄些而已。

瞧!春姑娘被這香噴噴的春捲喚醒了。她微微的伸了一個小懶腰,邁着輕盈的步伐慢慢的、悄悄的向我們靠近。

早上起來,天空中再也不像寒冷的冬天那樣霧濛濛的,從家裏的窗戶望去,就可以看到遠處的山了;我家旁邊的一條河也清澈了起來,從原本的暗綠色,變成明亮的淺藍色;柳樹姐姐的辮子也已經染上了斑斑勃勃的黃色,還有幾個小小的苞也長到了柳樹姐姐的辮子上。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農民伯伯們在準備春耕,你在準備什麼呢?

標籤:立春 八篇 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