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精選36篇)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

一、聽課意義

教學中經常遇到出現問題,卻不知如何向學生講解傳授,如何使學生學會貫通,如何使學生紮實的掌握的情況。這些教學上的問題都可以透過多聽課來進行完善。不管是青年教師還是有資歷的教師,在聽課的過程中都可以有所收穫。

二、名師聽課心得體會(精選36篇)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名師聽課心得體會(精選36篇),歡迎大家分享。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1

上週我們學校組織了一個學習“優質課”教研活動。透過此類活動不但可以展現教師們紮實的教學功底,而且會讓聽課者受益匪淺,所以說聽評課是一個共同學習一起進步的良好平臺。下面我就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

聽完兩位老師的彙報課後,我認爲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字。

第二、注重啓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

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幾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

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爲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首先讓學生大聲自由的讀並找出描寫掌聲的語句,體會那掌聲熱烈而持久的情感;再讀課文,讓學生找出掌聲響起的原因;配樂讀,讓學生深情並茂的體會英子的感情昇華。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分組讀、示範讀,進而激發同學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愛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

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老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

郝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經告訴我答案了”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培養學生去有意識的修辭煉句,善於發現、善於反省和領悟情感。這些能力的習得需要教師去教,去想方設法的教,多種形式,但要求實效。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2

作爲一名特崗教師,能參加平泉縣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我感到非常榮幸,感謝各位領導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此次學習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體會:

在《分數除以整數》這節授課時,授課教師從一件學生親身經歷的捐款問題入手,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學生以最佳的思維狀態投入學習活動中,並在教師一步步的引領下得出結論,很自然地爲這節課的學習作好了鋪墊。接下來的學生活動,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彙報及展示成果時,把課堂交給了學生,教師成爲聽衆,讓學生代表說小組的做法,展示小組成果,並找其它組對此組進行評價,相互借鑑後,再闡述,學生說完之後,教師歸納。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使學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激起其繼續學習的慾望。鞏固練習設計的有梯度,做到了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淺入深。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不光讓學生學習了數學知識,也讓學生學到了轉化的數學思想。

在《三角形內角和》這節授課時,授課教師用故事引入,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再將探索結果與小組成員交流,最後展示成果,突顯瞭解決問題多樣化。學生彙報後,教師歸納總結得出結論。後又設計小組計論,使問題得以昇華。鞏固練習題型多樣、重難點突出。

總之,兩節課的學習,讓我真正感受到教學精英的風采。他們能很好地掌握教材內容;重難點很自然地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自如地駕馭課堂,對出現的任何問題,都能輕鬆地解決。其寶貴經驗值得我們新教師學習。

人曰:活到老,學到老,我要不斷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在學習中進步,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名合格的優秀人民教師。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3

我校於11月組織全校語文教師各出一節優質課活動,讓我從中受到了很多啓示。現在聯繫我自己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

第一、在新課改這個環境下,如何理解新課標,我對新課標的理解是含混、模糊的,但是要如何運用新課標的理念去指導自己平時的教學,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卻還沒有融會貫通。這十幾節課都對此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嘗試,如:絕大多數老師讓學生透過自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相關詞句,再透過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彙報運用。特別是三四年級老師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四人以小組,並按學習優劣排出1、2、3、4號來,各組之間同等程度的同學進行比賽,然後,讓該生指出評論對象……整節課的設計上都以學生爲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

第二、如何深度挖掘教材。課程提出:語文知識應該緊密聯繫生活。作爲教師,我們要在課前充分備課、認真鑽研教材,這是保證學生得到充分發展的重要前提。有些時候我對教材的把握還不夠,知識還沒有真正的落到實處。在這點上,本次聽課給了我很多啓發。在複習舊知的基礎上有意設立了一個障礙,然後再用小組討論的形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既學習了新知,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還讓學生從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可見,各位老師在備課時對各環節都是經過再三推敲的。只有對教材相當熟悉,對所教的知識做到了然於心,才能在課堂上達到應有的目標,只有認真鑽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鑽研教材,那麼就要理解課文上的每段文字、每個詞語,根據學生的情況確定符合實際的教學目標,確立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正因爲這樣,我備課時應多問問自己:教材編排的意圖是什麼?需要達到哪些目的?學生會出現哪些情況?這樣提問,學生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這樣講解,學生容易理解嗎?

第三、不斷改進教態、錘鍊語言。我所面對的是一年級的學生,讓他們聽講,那麼我的教態、我的語言就要要吸引他們,這就要求我要不斷改進教態、錘鍊語言,用簡潔、準確、清晰的話語把問題講清楚。

以人爲鏡,能夠體察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聽課已經結束了,但是我的工作還在繼續,我的努力不能停止,透過聽課,學習別人的長處,透過聽課,反思自己,才能不斷進步。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4

聆聽了五位優秀老師實實在在的五節課,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聽完後更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他們語文課堂充滿着情趣、藝術。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教師語言有魅力。

當我聽着這幾位教師的課時,他們的語言親切和藹,鏗鏘有力,字正腔圓,正是由於他們將教學語言演繹得充滿藝術魅力,才把學生的心緊緊抓住,興趣盎然。

二、倡導“自讀感悟、開放引導”的課堂

新課標中說到:學生的自讀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師的引導調控是第二位的。着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閱讀教學,應該是一個“先學後教、先讀後導、先放後扶”的過程。”我想,韓淑冰老師的《虎口藏寶》一文的教學過程就是這種教學模式的一個充分展現吧。

三、處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獨到

五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如低段老師緊緊抓住關鍵字、詞和語,步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高段老師整體把握,緊緊抓住從易到難的一個個闖關,步步引導學生走入文字。

四、評價語言的收穫

老師們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適時、到位,我記下了這些美麗的語言:你最聰明,會聽就是會學習;會發現就是會學習。這些激勵的語言沒有任何浮誇之氣,聽起來順耳、自然,連我都覺得內心深受鼓舞、激勵,別說孩子了,在以後自己的課堂上,也要讓我的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語言。

五、將行爲習慣教育貫穿課堂始終

五位教師時刻注意提醒孩子孩子的坐姿、書寫、規範答題方式、合理小組討論等習慣,必要時變成順口溜,助力孩子行爲習慣的養成。例如:在呂傑老師的《難忘的八個字》課堂中,在孩子們小組討論完畢,老師說:“時間到”,孩子們接:“我坐好,肩平背直,腳踩地。”促使孩子在邊說邊做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位教師的課不但具有“靈”性,而且很紮實。我深深的體會到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文化素養很重要,需多多讀書,不斷豐富自己。這次聽課學習對我自己是一次提高,也是促進。短短的半天時間,我感悟到了他們課堂的樸實,紮實,求實;感受到了他們對語文的熱情,激情;感受到了他們對教法的慎重選擇,對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對教學目標的準確落實,也感受到了他們對學生髮展的全面關注。更感受到了五位老師給我今後的閱讀教學指明的方向。在以後的日常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5

不久前,我有幸觀摩了周老師的教學視頻,看了這有聲有色的課堂教學,我受益匪淺。

1、巧妙的情景匯入

喚起學習興趣,誘發認知興趣額智力積極性,對於教學過程中發展知識、技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學生對於所學的內容抱有強烈的興趣與動機,主動積極地思考與活動,是誘導學生走向教學的前提;也是學生生動地、活潑地、創造性地發展的決定性條件。很多人都知道情景匯入的重要性,但是卻由於種種原因一些人卻忽視了這一點,或者有情境匯入卻設計得不夠巧妙,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從周老師的課堂中,我看到了巧妙的情景匯入所帶來的效果。同學們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課堂氣氛也很活躍。當然,我這裏要強調的是“巧妙”二字。周老師僅僅用了幾幅圖,幾句成語,就完完全全地把學生們帶入了課堂。可想而知,把情景匯入設計巧妙,不在於使用了多麼進階的教學設備,也不在於插入了多麼精彩的視頻,更不在於多麼複雜的匯入過程。而在於匯入的內容是否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是否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我設計的情境匯入用了視頻,相比之下,還是周老師的情景匯入比較巧妙。她讓學生用四字概括,話題從“花”到“鳥”,我設計中所用的視頻則單調了些。

2、生物教學注重學生的探究精神

近幾年來,各個學科的教師們都提倡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而生物是一門探究性很強的學科,作爲一名生物老師尤其要注重這點。周老師的教學過程對於這一點體現得很到位。例如,她先讓學生對圖片進行排序再提出概念;又如,她先讓學生解剖雞卵,發現問題,再解決問題。這對於學生來說是一種探究性學習,能使班級教學煥發出生機勃勃的活力和效力,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以及探究性能力。我的教學設計對此方面也有所涉及,體現在情境匯入的三個問題,但是周老師卻可以把這種教學方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3、教學過程要有 “節奏感”

節奏原本是指音樂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的現象。而教學做爲人類特殊活動領域,也具有本身特有的節奏。概括的說課堂教學節奏就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具有一定規律性和重複性的教學變化形式。節奏不同教學效果不同。課堂教學的節奏感包括教師教學的節奏感和學生思路的節奏感。首先,教師是課堂教學節奏感的引導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概念的形成、知識轉換、知識的鞏固等細節對學生能否透過教師富有節奏感的引導,形成自己特有的節奏感是至關重要的。其次,學生在課堂中透過教師的引導可以培養思維的節奏感。周老師在講完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之後,透過板書歸納和總結了這一知識點,同時透過一個“杜鵑孵卵”的有趣故事過渡到了下一個知識點。至於課堂教學的節奏感,我覺得在我的教學過程設計中還很欠缺,在講課過程中知識的轉換和過渡不自然。以至於整個教學過程顯得不流暢。這樣會對教學帶來一定的缺陷,例如:學生不但沒有培養出節奏,很可能在知識的轉換過程中思維造成混亂,造成課堂中的學習效率低。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要注重這一點。

4、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活化”

有人曾經指出,教學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課本內容,使知識恢復到鮮活狀態。可見,知識活化關係到教學的成敗。首先,知識只有活化才能轉化爲學科能力。衆所周知,知識不等於能力,知識必須轉化爲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具有價值。那麼怎麼把知識變爲能力,知識活化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其次,知識只有活化才能實現教學的功能和價值。周老師在課程的最後,列出一些詩歌讓學生用課堂上學到的生物知識來解釋詩歌中的動物行爲。一般的教師會用練習題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周老師這一方法比較新穎,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讓學生結合中其它學科的知識來活化生物學科的知識。讓學生意識到,“生活處處有生物,知識處處不離生物”。

5、教學過程中注重情感培養

教與學是一種師生雙方透過各種媒介進行傳授與認識的過程,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活動過程。教師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昇華感情,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學效果。教學過程中的情感培養是教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因此要結合課堂知識,引導學生的感情進行昇華。缺少這一過程的教學是不完整的教學,也是意義有所缺少的教學。我在備課過程中,忽視了這一點。在這一課堂中,可以增加一個內容,在課堂的最後引導學生愛護鳥類,愛護大自然。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學,其實是個複雜的活動。它裏面含有太多的學問,這需要我們在實踐中慢慢去探究,因此,在以後的教學生涯中,我們應當虛心學習,與時俱進,在實踐中提升自己。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6

20xx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我去犍爲縣參加了20xx國培計劃四川省名師講師團小學語文送教下鄉樂山培訓班的開班儀式,聽了幾位名師精彩的課堂和專家的講座,其間數位語文名師,精心準備了習作課教學,令我受益匪淺。作爲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感覺作文教學是最不易教的;這一次的課,名師們的教學風格各不相同,他們的課堂不但吸引了上課的學生,也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知道作文課能上得如此精彩,下面談談我聽了這幾節作文課的一點心得體會:

1、精心設計課堂匯入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讓學生寫作文首先要培養寫作興趣。在觀摩的幾節作文課中,教師們都很巧妙地設計了吸引學生而且是與本節作文課息息相關的匯入活動,引起學生對課堂的極大興趣。如成都泡桐路小學的劉文虎老師,他上課的內容是新編故事《司馬光砸缸》,學生因爲感興趣,馬上參與到課堂,即便學生一開始可能會抗拒上作文課,但這一有趣的活動引起了他的興趣,不知不覺就被老師帶進了作文課堂。

2、作文教學要聯繫兒童的生活實際

葉聖陶說過:“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豐富而不枯燥,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學生寫作的內容一定要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針對學生的經驗和興趣,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作文的積極性。如張筆春老師執教的作文課《記一件事》,用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來練寫。這樣學生纔會有感而發,有事可寫。

3、發揮想像,培養學生有創意的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自由地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聽了幾位名師的作文課,我覺得,只有當學生能夠真正“自由表達”時,纔可能出現“有創意的表達。”在劉文虎老師執教的新編故事中,學生就像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就徵對 砸缸的原因,學生就說出了十幾種,有踢球說,捉貓說等,自由而非常有創意的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雖然學生有的想法可能非常幼稚,但是卻得到了很好的訓練。聽幾位老師的作文課是一種享受,那像好朋友聊天似的作文指導過程,給人輕鬆愉快的感覺。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思想會得到解放,放飛想象的翅膀,作文時就像有源頭活水,汩汩流出?

4、教給學生寫作方法

這幾節課,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如劉文虎老師的新編故事《司馬光砸缸》就先向學生講明瞭新編故事的要素就是1、情節變形;

2、人物形象重新塑造;

3、主題創新。寫作時情節要合理,細節要精彩,尤其運用好動作,神態和心裏的描寫。張筆春老師執教的`《記一件事》在學生講述事情時,就提示學生會問的孩子纔是聰明的孩子。圍繞幾個問題,是什麼,爲什麼,有什麼,怎麼樣,慢慢地就把事情記敘得清楚具體了。

學習別人的東西是爲了成就自己的東西。在以後的作文教學中,我將學習本次作文課的好的指導方法,探索作文指導方法,讓孩子敢寫作文,樂於寫作文,寫好作文,真正愛上作文。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7

曾經看過這樣一段話:名師是大樹,能改善一方環境,且在枝葉間閃動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師啓發了我們,課堂是個有魅力的地方。xx年5月4日下午,學校組織師生聆聽兵團教研室何貴新老師講座,對於我們師生來說是個難得的學習機會。4日晚,何老師在117教室給我校尖子生親自授課,課堂中,我們領略到了名師的風采,感受了他對學生、對教育、對生活那深情的愛;感受到了他身上所透露出來的無窮的知識力量;感受到他對學生身心發展以及物理教育瞭解之廣、鑽研之深,讓我受益匪淺。現我將在117教室聽課學習的收穫與膚淺的點滴心得體會跟同行老師們進行探討和交流。

一、用好教學資源,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

何老師4日晚僅花了2個半小時,就用物理模型建立了整個高中物理體系。知識視野寬,知識結構新。何教師語言藝術的魅力令人驚歎,讓我們聽課時,不由驚歎,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魅力,他能把學生帶進無限的遐想,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透過這節課,我感到,21世紀網絡的迅猛發展,爲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大量的可學習資源,使我們的備課效率更高了。特別是名校名師的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細緻深刻的教材解讀和精巧的教學設計,給我們的備課提供了豐盈的源頭活水,讓我們的頭腦擁有了豐富的教學智慧。然而,任何一種資源,我們都不能採取拿來主義思想。因爲任何一種思想,都打上深深的個人思想的烙印,都是那些教師們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教學環境下,面對自己的教學對象所作的個性思考。它的思考也許會喚起你的共鳴,但這種共鳴不可能將我們直接帶上教學實施的成功之路。由於地域、語言習慣、知識底蘊、教學風格,甚至於教學條件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來的內容在自己的班級無法實施。從這些意義上來看,再好的課堂也是無法克隆的。

無論名師大家,還是我們身邊的同事學友,觀摹課堂或多或少給予我們教益。然而,你想克隆獲得好評的課堂,結果只能是東施效顰,徒增自己的茫然和難堪。究其因,不是自己的學生沒有別的班級出色,而是自己沒有對別人的經驗總結消化。一旦讓別人的經驗成爲自己的營養了,那麼你必然能獲得豐收的喜悅。教師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選擇了教師,就意味着爲社會做出一個表率,爲學生做出一個榜樣。“學高爲師,身正爲範”。從當初的“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到現在的“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長流水。”這種觀念的轉變和進步無時不刻的在提醒着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提升個人素質對學生髮展的重要,但提升個人素質並不是一句空話,它要以“終身學習”爲基礎、爲途徑!我們一定要學會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由何老師的課可以看出,何老師深入鑽研教材、教法,學習業務和理論,捕捉最新教學動態和科技動態,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的功夫。他在教學實踐中勇於探索,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使學生喜歡聽他講課,亦愛學他所教的科目。何老師在教學研究上的表現,是他不斷學習和研究的結果。他的這種學習探究精神給學生定會帶來極大的影響。

二、崇尚科學精神,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

何老師對教材的把握有其獨到之處,讓學生用心靈去傾聽來把握教材,讓學生體會感情,最後讓學生抒發自己內心的感情,真正做到了知識的遷移。何老師課堂能把自己和學生的智慧充分地挖掘,放大,施展,從而使他們的課生機勃勃。何老師能用非常具有啓發性的活引導孩子去探索,去發現。去解決問題。何老師能帶着孩子在相互探索過程中思維會有不斷的碰撞,再用循循善誘的話,引導孩子越過這些思維障礙,獲取真知。教師要在教書育人中獲得成功,取得驕人的成績,離不開求真務實的作風,就是說,教師必須擁有科學精神,才能不斷鑽研業務,不斷探索教學、教育規律,才能成爲教書育人的行家裏手。

三、拓寬知識視野,不斷更新知識結構。

現在的學生大多出生在90年後,思想前衛,與教師的成長環境截然不同,要走進他們的心靈,關愛他們,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拓寬知識領域,關注各種熱點問題,這樣就容易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這一點,何老師是我們的榜樣。作爲一名教師,一定要將知識領域拓寬,面對學生纔會有更多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纔會使學生在成長的路上走得更平坦更順利。現代教師的角色已不單是傳道、授業、解惑。現代教師應成爲一個學習者、研究者,因此要拓寬知識視野就需要教師們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作爲教師要向書本學習,向生活學習,向大自然學習,向同行學習,向內行的人學習,還要向學生學習。尤其要善於以案例爲支撐的情境學習、以問題爲驅動的行動學習、以羣體爲基礎的合作學習、以理論建構爲追求的研究學習。

教師的職業需要睿智、機智、理智、明智、大智、德智。古希臘時期,人們把教師稱爲“智者”,言外之意,只有那些有智慧的人才能爲人師。一個睿智的教師,時刻需要透過不斷學習成爲一個具有良好思維習慣、思維品質的人,成爲一個有思想的人。一方面,我們要按照教師培訓工作要求,認真參加多種形式的業務學習和崗位培訓,另一方面要全面深入地理解課程標準的內容與要求,把握新教材的結構體系、教學要求、教學方法與手段等,要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教育策略,以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

總之,透過觀摩學習何老師的絕活,體會頗多。“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豔,然而她當初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毋需多言,倘若用心品味何老師的課,我們不難發現這個有心人在提高自己專業化水平上做出的努力,對自己專業的精雕細琢,反覆推敲,使他課堂教學的水平達到了較高的境界。這一切,緣於他的勤奮,緣於他的不懈追求,可謂十年磨一劍。何老師有自己獨特的教育教學風格。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老師擁有了豐富的教學理論和專業知識也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不斷地研究訓練,不斷地推陳出新,使自己擁有一套符合素質教育、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技巧。許多教師都是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何老師用短短的兩個小時給我們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至今歷歷在目。究其原因,他們的課堂教學,與其睿智、靈氣、個性、風格有關。這種教學風格是應付自如的自信,是胸有成竹的老成,是爐火純青的熟稔,是揮之不去的美麗和不可抗拒的穿透力。

人的個性是千姿百態,所以教師的教育風格應是異彩紛呈,可以豪放,揮灑自如;可以嚴謹,一絲不苟;可以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可以機智,妙語連珠;可以善誘,絲絲入扣;可以善啓,親切和藹,只有這樣,學生纔會大膽直率,新想法不斷產生,新火花不斷閃爍;學生個性纔可以得到充分張揚,纔有利於培養創造性人才。短短的學習,使我深切體會到,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教育素養,更要有不斷學習、多思多想的意識,這纔是改變自己、提高自己的關鍵。

透過這次聽其他老師的課使我明白了:教育是我們一生的事業,三尺講臺是我們的舞臺,學習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教師要想真正擁有自己的今天,把握住明天,就必須勤奮而又智慧性的吮吸知識的甘露,走出屬於自己的路。同時,使我在深受啓發的同時,也有新反思,深感當前教學任務的艱鉅。在新的課改理念下,如何使教育教學工作煥發出新的光彩,是我們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後的教學中,針對自己的教學的薄弱環節,以名師爲榜樣,研究她們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爲己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使自己的教學更趨完美,努力提升我的教學的品位。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8

一節同課異構習題課上完後,老師們都說,課堂效果不錯,這是一堂有水平,高質量的習題課。我也覺得,能上這樣一堂課,從準備、試講、到上完後的評課,都讓自己有很大的收穫和提高。

準備階段得到了我們地理組很多老師的幫助和指導,我們高二地理組全體老師一直參與其中,爲我們出謀劃策,對我們幫助很大。李麗和張曉麗還爲此專門聽了歷史組和政治組的習題課,借鑑他們的優點,無論從站位,還是從課堂結構都對我們的這節課起了巨大的,關鍵性的作用。

同時她們爲本節課還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設計了各個環節的觀察量表、進行了很多的後勤工作,這堂課的成功她們真的是功不可沒。還有劉老師和姚老師帶領着高三、高一的所有地理老師,在我們的課前說課階段、課堂試講階段都指出了很多的不足,同時也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實用的建議,本節課的修改和成型也凝聚着她們的心血。姚老師作爲教科處的調研員,聽了很多其他組老師的課,把他們的一些成功之處和優點一一介紹給我們,對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說這兩節課凝結了我們地理組全體老師的經驗和智慧。這兩節課的成功,首先應該感謝的就是他們。

這堂課上完後,我覺得自己無論是理論水平,還是課堂設計能力,還是課堂上各種問題的處理,都有很大的收穫,整節課上下來,感覺以下幾點做的比較好。

1、習題和成績評價環節。

習題課必須有評價環節,對習題的評價,可以使學生對試卷的難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自己的成績也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成績的分析評價,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班級的成績,自己在班級的位置,透過表揚成績優秀學生和進步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我在上課進行這個環節時,明顯可以看出,受到表揚的學生很自豪,且一節課聽課都很積極。

2、調動學生參與環節。

試卷講評課比新授課的趣味性要低,所以一定要充分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動起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我在講課時,一開始採用自查自糾,互相討論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先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樣問問題的學生可以解決了自己的問題,回答的學生又有一種成就感。還可以提高課堂效率,一舉三得。

3、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充分的討論之後,讓學生提出自己仍沒有解決的問題,然後師生合作共同解決,儘量讓學生去講解。在這個環節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是平等的關係,而且由於是學生自己在講解,因此對某一問題產生疑惑的其他同學敢於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解答,不僅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而且會糾正自身的錯誤。

4、解題方法的指導環節。

在這堂課中,我對習題中出現的圖表題進行了方法的歸納。但是我並不是直接教給學生方法,然後去練習,而是以一道圖表題爲例,設定了一些問題,透過讓學生思考完成這些問題,而讓學生自己歸納圖表題應該如何做。感覺這個方法不錯,學生透過摸索、合作自己得出的方法,比老師教給他效果明顯要好。

5、反思試卷的指導環節。

在本節課最後,我給出了幾個問題,如“你認爲本次測試中你做的最好的題目是哪些?最讓你遺憾的題目有哪些?以後的基礎知識你應該如何去學,以後再做題時你應該特別注意什麼?”等問題,讓學生在課後對這次測試進行反思,以強化本課效果。

但是,由於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水平還有限,本節課準備的也比較倉促,所以這節課當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同時也暴露了自己很多的不足。

1)語速緩急不明顯,語調平淡,變化不大,激情度不夠。課堂語言是教師授課的基本功,課堂的大部分環節還是要用語言來完成。而這堂課當中的以上的語言問題使課堂遜色不少。

2)課堂節奏把握不好,整堂課中,很多環節上節奏顯慢,讓人有拖沓的感覺,這也最終導致拖堂3分鐘,且最後一部分內容處理倉促,效果不好。

3)在教學情境的創設上,還欠點火候。整堂課沒有出現大高潮,圖表題的方法指導和總結應該是本課最重要的內容,也應該在這個環節上出現高潮,自己卻沒有把握好,留有遺憾。

4)對學生的積極評價上,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上也做的不夠。對一些同學也做了評價,但沒有對所有回答問題的學生做評價。丟失掉一些教育機會。

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繼續摸索,發揮自己的長處,發現自己的問題並努力改正,及早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9

學校組織語文教師到莊口初中聽課學習。我聽了三堂語文課,每一堂課都是具有學習意義,但都各有特色。對於正在語文教學的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這次學習使我產生很大的思想震動,當然收穫也很多。我謹將自己的所得所獲所悟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

一、注重指導學生朗讀,恰當點評學生的發言

在語文課堂中應讓學生多讀,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入境界,並且還要生髮聯想,才能更有感情的朗讀,也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意。在這次語文課堂上,許老師在執教《羚羊木雕》一課中將閱讀貫穿始終,對學生的讀書通常做了如下安排:

1、觀其大意,謂之粗讀,只要求將課文讀通,瞭解其大意。

2、在已然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礎上,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

3、點評朗讀。透過這三步既發揮了學生的客觀主動性,又在學生自己閱讀的過程中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注重學習習慣培養

很多老師會在課件上給學生出示“學習方法”,名字多樣“溫馨提示”,如汪老師在執教《夏感》品讀課文環節是這樣設計的:結合課文內容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夏天?括號中是這樣提示的:(提示:如找關鍵詞,相對應的句子等)。讓學生收穫一種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個別老師很注重對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三、設定簡單有效的課堂情境,創設自然和諧的課堂氛圍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推動力,是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捷徑。因此,很多老師在新課的匯入中會有意地設疑,激疑或精心設計,或課前播放歌曲,或課前進行語言互動,去激發學生的興趣,緊緊地吸引住學生,使學生很快地進入新課意境。

我對王老師印象深刻,在他的作文課堂上,我發現他非常擅長並注重語言的運用,極其幽默。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活潑的授課方式,整個課堂歡樂愉悅,讓我們聽課老師也深深陶醉其中、樂在其中,很輕鬆。

四、進行了恰如其分的課堂評價,進行適時鼓勵和評價

課堂評價,是師生交流的一種有效方式,它不僅是某個環節的終結,更重要的是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更強烈的求知慾望。這次活動中,老師幾乎運用了及時評價,並且在課堂上,充分運用自己的體態語言、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撫摸、一個微笑等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

五、具有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調控課堂遊刃有餘

教學基本功是所有教師都必須掌握的。這次語文教學學習中,每一位老師的教學基本功都比較的深厚,例如許老師那堂《羚羊木雕》。雖短短几個字的板書,卻能簡明扼要出文字主要內容,使人一目瞭然就知其主要內容。

透過參加這次活動,讓我感到受益匪淺,對此我也仔細的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教學,認識到自己的專業基本功還應需加強,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方法應須改進,儘可能的利用多種教學方式,爲學生提供一個自然和諧的學習氛圍。實現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10

近日,我聆聽了韓老師的課,收穫良多。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一、以情感然學生

當我聽着韓老師的課時,她情緒激昂,在教學時,她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老師的介紹,聲情並茂的語言勾起了學生思緒。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老師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課堂語言簡潔,準確,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

二、實現了師生角色的轉變

教師由教學的主宰、中心,轉變爲學生學習的夥伴,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爲學習的主人,他們不僅有老師的組織下進行共同學習的義務,而且有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夥伴、學習方式進行個性化學習的權利。韓老師在這一點上把握得比較到位。

三、自主合作效率高

在課堂教學中,韓老師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學探究是基礎,合作學習是重要的方式,教師的指導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條件。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師與生、生與生交流對話,教學相長的過程,也是由領悟學習方法、運用學習方法到將學習方法融會貫通,能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的過程。

四、教師評價貼切到位

教師時時及時評價孩子,如:你會善於動腦了!你讀得能趕上中x電視臺廣播員的水平了……一句句鼓勵性語言激發孩子智慧的火花,一節課孩子們沉浸在積極動腦思維,用於回答問題,學習效率較高,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結束了這一課。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11

這次中心學校組織全鎮教師到大灣小學聽課學習,對於我這樣一個年輕教師來說是個很難得的學習機會。透過這次中心學校組織的聽課活動,讓我看到課堂上上課的那些老師從容不迫的教學風度和深厚豐富的教學語言,這些深深地折服了我,我感覺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感覺到要提高自身素質,趕上新課改步伐的緊迫性。透過聽課我感受到要上好一堂課必須要做好這麼幾點:

一、必須要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

教師的工作對象不同於一般的工作,他們的工作對象是一些有思想有生命的小孩子,課堂上孩子們天真的語言往往會讓你大吃一驚。課堂中的突發事件需要老師有一種冷靜的頭腦和處事不驚的態度。一定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是必須的,還要具備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調空課堂的能力要強,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課堂事態的發展,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二、必須要有對教材的充分理解

對教材進行深入細緻的鑽研與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才能更好地把教學任務解決好,教材的理解是對教學做充分的準備,教師只有知道上什麼,怎麼上,什麼是重點、難點才能上好課。

三、必須作好充分的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包括備學生、備教材。作好充分、足夠的準備,教師才能在課堂上游刃有餘,揮灑自如。在聽課中我發現上課的老師都對教學的內容都進行了充分準備。

四、必須要對所教的學生有一定的瞭解

我們說教師教的是一羣活生生的小朋友,那麼人自然要有感情,我們在教書中就應該投入自己的感情。因爲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學纔會擦出教學的火花,使教學變得精彩。但同時我也覺得我們新教師自身存在着一些缺點如:體態語不夠豐富,不能和孩子充分溝通,在臨場發揮上也不能象老教師一樣揮灑自如。

總得來說,透過這次的聽課,它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助。聽課是教師的必修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今後我將透過這條捷徑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來幫助我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12

縱觀整節課,無論是教師後教環節的循循善誘還是學生自學環節的激烈討論都恰到好處,學習氣氛濃烈,可以說聽這樣一節課是一種享受。

一、楊老師的課堂充滿激情,學生也總是學習熱情高漲

只有充滿激情才能喚起孩子們內心的共鳴,才能讓原本枯燥無味的數學課變得生動而有趣,變得有滋有味。

二、教師教學環節銜接得當,教學語言乾脆利落

特別是匯入環節的設計十分巧妙,兩道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學生直接進行口算,然後相繼出示兩道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題,透過對比的方式引出課題,既使得匯入乾脆利落,毫不拖泥帶水,又注重了新舊知識的銜接,爲學生接下來的學習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三、學習目標確定準確

可謂是既精準又簡潔,簡簡單單8個字——掌握方法,正確計算,就把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需要掌握的程度顯現出來。

四、自學指導設計準確

做到了有內容,有方法,怎麼學,學到什麼程度,學多長時間,爲學生的自學起到了良好的輔助作用。自學指導是學生學習的導航標,正確合理的自學指導能使學生的自學變得更加輕鬆更加有的放矢。特別是教師心思縝密,把自學過程中重要的字詞用不同的顏色標記出來,既醒目又能爲學生的自學起到點撥的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法可依,有法可行。

五、建議

1、學習目標的出示時教師應對學生做以簡潔明瞭的詮釋。

雖然學習目標以精簡爲主,但教師的適時解釋能使學生對於本節課的學習方向更爲明確。所以我想教師何不妨浪費半分鐘的時間對學習目標做簡要的詮釋。

2、後教環節對於學生的放手力度不夠。

學生自學檢測後雖然能及時的發現學生自學中的問題,但是出於對學困生的關注,不敢相信學生,以至於頻頻的講解,頻頻引導。

3、合理整合時間。

本節課的後續練習部分處理的過於浮躁,如果能合理整合時間,相信不會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13

本學期參加了學校的聽課活動,讓我受到了許多啓發,現在聯繫我自己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說一說我的.心得體會。課堂上教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更讓我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一、備課的精心和設計的新穎給了我很大的震撼

在聽課中時常看到老師們獨特的教學設計,精美的課件製作讓我心動!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可以用來服務語文的教學。

二、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注重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老師僅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學生自由暢談,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歡的聲音。學生各抒己見,積極性很高!

三、注重反覆朗讀

好文章是用來讀的,無論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老師都把朗讀當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徑,藉助朗讀反覆欣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在朗讀、點評、再讀的過程中體會語言的魅力,學生從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內涵。

四、老師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說教師的語言

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在上課時,教師語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對學生回答問題或對其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時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評價是否科學直接影響着課堂教學效果。

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助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語文的信心。老師和學生都是評價的一員,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能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行爲,改正自己的缺點,學生的這一過程是他們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作爲一名新教師,我一直苦於課堂語言,尤其是對學生的評價。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的多維評價:“雖然你說得不完全正確,但老師還是要感謝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說的觀點很有創見,非常可貴,老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說一遍”,“這個地方你再讀上一遍,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爲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只要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總之,本學期的聽課學習,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對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並真正地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於樂”。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14

開學到現在已經聽過多位老師的課,實實在在的課堂教學讓我對教學有了更深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下面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聽課後,感覺受益非淺,自己也學到了一些實用的東西。如宋老師的《認識線段》這一課教學中,宋老師透過學生感興趣的跳繩、拔河等例子引出線段這一新知識,宋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着學生認識線段,在教學中運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等多種教學方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陳老師的課讓我領教了一次生動的白板教學,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老師在課堂上運用白板,整堂課教學設計時層層推進、循序漸進,充分展示了白板教學的優點,新穎的教學手段激發了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讓學生既學得紮實,又有新鮮感。宋老師在教學《小鷹學飛》這一課時,語言親切和藹,能帶領學生欣賞文字的語言藝術,在字裏行間體會作者的真摯感情,她讓學生一邊看課件一邊朗讀,一邊欣賞,聲情並茂的語言刻畫出小鷹學飛的幾個過程,接着又讓孩子們分角色朗讀,帶着感情讀出小鷹學飛時的心情,透過朗讀讓學生體會文章中小鷹學飛的幾個過程。教學時層層深入,環環相扣。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接受、消化知識。

劉老師的《計時法》,讓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教學基本功和課堂駕御能力對老師真的非常重要,教學中,無論姿態表情,語言表達,還是教學風度,劉老師都表現的非常的出色,透過孩子們熟知的電視節目預報,學習24小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之間的轉換。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在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學習計時的方法。

老師們評價學生的語言都很貼切、適時、到位,如:“沒關係,雖有一點錯,但比上次進步了!”這些激勵的語言沒有任何浮誇之氣,聽起來順耳、自然,連我都覺得內心深受鼓舞、激勵,別說孩子了,在以後自己的課堂上,也要讓我的學生感受到這樣的語言。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15

前幾天,我有幸赴莘縣實驗小學,欣賞了雷玉芳老師的一節的數學觀摩指導課:小學二年級的《分類統計》,這節課,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一、課堂展現,領略名師的風采

雷老師的課堂教學呈現,可以用一個形象的詞語來概括:樸實無華、課如其人,這也正是對雷老師人品與課堂作品的概括和總結。樸實更顯典雅和莊重,無華更增添了教學藝術返樸歸真的魅力。新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緊張進行着,而讓課堂迴歸自然、迴歸理性的認知的教師,目前還處在轉型階段。

我經常外出聽課,而雷老師的課堂教學是首次讓我感受到了迴歸這樣的理念的重要性。雷老師整堂課的教學形式就是一堂常態課、家常課,沒有更多的修飾和虛華的成分,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多媒體,沒有臨場作秀的氛圍,這樣教學老師不必使課堂披上華麗的外衣,不會讓學生在老師的牽引下轉來轉去,雖然也學到了知識,但是老師和學生都會感受到很累,學生失去了自主學習的熱情,教師只是爲了傾囊而贈的慷慨。

二、環節設計,欣賞導師的藝術

情境教學是雷老師課堂教學的一大亮點,上課伊始,雷老師首先和學生們進行交流溝通,問:“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引導學生進行靜心想象:大海的波濤聲滾滾而來,好像自己就置身於大海之濱,傾聽大海的聲音,感受大海的壯闊。然後,雷老師引導學生,自己根據剛纔腦海中的情境,提出自己的`問題。

緊跟着,雷老師讓學生把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啓發學生把想到的問題和數學學習相聯繫,嘗試用數學去解決剛纔的問題,這樣,就把生活和數學緊緊相連了,不僅拉近了數學與生活的距離,而且讓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引發的情境,帶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們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去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興趣油然而生,興致高漲。

教師即時又引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到小島上去玩,解決如何購票問題。這樣,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一路走來,一日生活,一堂問題,解決了生活中的旅遊問題,精彩!教師利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串,既展現了學生一日生活的行程,又啓發了學生對於問題的求知和探索,學生學的有趣,教師課上的流利、連貫、自然。這也正是教師教學藝術的充分體現。

三、善用教法,感悟老師的靈感

數學課堂教學,忌教師和學生背道而馳。雷老師的課堂,讓我體會到了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教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執行。教師對學生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繫是自由進行的,學生佔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執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了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聯想自己的數學課堂教學,我想了很多:

1、教學備課未達精細巧妙。

對於備課,我感覺到了它的重要性,雷老師之所以課堂上運用自如,就在於她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學內容的要旨,而我平時備課還打不到這種嚴謹的態度,今後我會盡力做到極致。

2、課堂教學缺少角色換位。

平日的數學課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當做學生去體驗自己的教學過程,而從雷老師身上,我看到了這種教學態度的必要性。

3、教學效果稍欠紮實高效。

雷老師的課堂教學,讓學生收益到了很多,既學到了數學知識,還培養了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我在課堂上很少涉及這麼多方面,唯恐時間和精力上不允許,造成了課堂教學的低效,今後我應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從多方面教誨學生,做到課堂教學向紮實高效邁進。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16

本週我有幸聽了的一節展示課,下午又聆聽了專家們對我校的“三六智慧課堂”操作的建議,一天的聽課學習使我收穫很大,下面就聽課情況談點自己的感受。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

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非常注意情境的創設,他由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梯子下滑,從而引出各式各樣的問題,並且這些問題都是由學生自己提出的。最後透過師生的共同努力解決了所提出的問題,也引出了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所以透過這節課,我又一次發現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衝突,因此,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我要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情境,爲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引他們走向成功。

二、精心設計了教學課件

金老師的課件製作也十分精良,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技術在現代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從課題材料的蒐集上和視聽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創意,如花似錦,引人入勝,而且都非常貼近學生生活,做到學數學用數學。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運用到生活中使枯燥的數學教學變得形象直觀,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得牢固掌握。

三、教學語言富有感染力

所有老師都知道教師的教學語言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聽了金老師的這節課,使我更深刻的感受到了這一點。課堂教學不但要有準確的專業用語,讓學生聽懂理解知識,而且還要有豐富幽默的煽情語言,隨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互動環節引人入勝,氛圍融洽

在數學教學中,金老師能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特點,把枯燥、呆板的課堂教學改變了,從而也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尤其是在聽課過程中,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符主任教學方法的與衆不同,雖然是第一次給孩子上課,但我卻感受到他和孩子之間竟是如此的默契……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要注意以學生間信譽心的交流。

以上是我聽課的幾點心得體會,我以後要把這次學習到的優秀經驗,用運到我們的“三六課堂”模式中去,讓自己的課堂也更加活躍,真正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17

今天,柯伯騰指導師在水頭一中給我們上了一堂示範課《把握情緒的主人》,聽完這堂課後我最大的感悟很多。情緒問題是人們生活中常遇到的現實問題,根據七年級學生的情緒特點與認知水平,柯老師在教學中使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創設情境,開展活動,如面對考試,學生不同的情緒表現等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心靈受到震撼,道德得以提升,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透過這堂的探討,我覺得學生在柯老師的指導下能正確認識、把握、調控自己的情緒,能培養和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義。

衆所周知,初中生的心理還很不成熟,情緒具有衝動性、不穩定性、難自控等特點,需要教師及時引導學生培養積極情緒。同時,學生自身也渴望掌握調控情緒的方法,做情緒的主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愉快、健康的學習、生活。

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多數養成“以自我爲中心”的性格,在情緒表達時沒有意識到要顧及他人的感受,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爲,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

感受調控情緒對於個人行爲和生活的重要性,自覺換位思考,體驗他人的感受,學會共享快樂與分擔憂愁,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柯老師根據情感教育理論“激發情感是明理的一種手段”,藉助照片、情景表演、案例等設定情景,以情激趣,以情感人,以情入理,達到教學目標。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18

在學校的精心安排下,我有幸觀摩了幾位教師的專業課,她們講得十分出色,透過觀摩這幾節課,使我受益匪淺。下面是我在觀摩這節課後的教學收穫和自我反思。

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準備充分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這幾天幾位教師講的課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她們講得通俗易懂,讓我深受啓發。教學設計是老師爲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體現了依託教材以人爲本的學生髮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二、注重教學匯入

爲什麼每位做課的老師都充分爲她的課做準備,但卻產生不同的效果呢?這幾位老師,能把學生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氣氛非常熱烈,互動效果也很好。引人注目的開場白和活動設計,集趣味性和啓發性爲一體,不僅能引人入勝,而且能發人深思。一個好的匯入可以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產生學習興趣,覺得數學課有趣,減少焦慮和恐懼心理,重塑自信。

三、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教學理論聯繫實際

各位老師很好的運用了多媒體技術與課程的整和。如任老師在講到克隆技術對人類帶來的影響時,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們展示有關克隆人的圖片,在視覺上給學生們震撼,使學生們更加深刻的體會了基因技術造成的巨大作用;同時也對學生們進行了思想教育。在瞭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去歸納、去概括、去總結,讓學生先於教師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的目的。

四、教學過程結構精密,時間分配恰當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匯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定都恰到好處、多媒體設計也充分體現了專業知識的結構體系。每位教師能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

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五、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

我們只有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各位老師就充分表現了這點,不僅教師基本功十分紮實,語言清晰,語速適中,聲音洪亮,而且無論從製作的課件還是上課的技巧來講,構思非常得好,讓學生在這種非常輕鬆愉快的情景中學習。能夠很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我們年輕教師加強教師基本功訓練,成爲一名一專多能的教師。

透過這次聽課,使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吸引學生?怎樣讓學生喜歡上課?相信透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19

9月15—16日兩天我校舉行了“名師觀摩課活動”,共展示了4節課,由於本人的課與賈寒珍、王海波兩位老師的課有衝突,所以我僅聽了劉孟偉、褚夫曄兩位老師的課。

透過聽課,我感覺他們的課堂是“以思維碰撞思維、以智慧點燃智慧、以情感溝通情感的課堂”,他們在教學中都倡導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生活情境,引領學生親身經歷與體驗,使他們能從周圍熟悉的真實的事物中學習語文、生物,進而體驗到語文、生物就在身邊,不僅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提升學生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他們的課堂教學設計獨具匠心,合理創造性使用教材,重組教材,符合中學生心理特點,遵循中學生的認知規律。

他們都能熟練的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用現代化工具幫助我們解決了一些本來枯燥、本來抽象的問題,將這些問題趣味化,形象化。在應用現代化教學工具的同時,並能很好的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結合,做到嚴謹和生動相結合,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實現瞭解決問題的效果。

他們爲我們做了教師基本功的好榜樣:說話咬字清晰,講解知識時精練到位,有時候甚至覺得是多一字太煩,少一字則內容不清楚;親切的表情,課堂上與學生融洽相處;嚴謹的思維方式,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反應快,引導學生得體到位,思維嚴謹,考慮周到。領略到名師那人文積澱和爐火純青的語言技巧。

透過這次活動,帶給我很多的思考,更讓我從中看到了我的不足以及今後努力的方向。作爲一名教師,要想在課堂中做到遊刃有餘,讓授課進入更高境界,必須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要勤於學習研究,二要勤于思考創新,三要勤於動手積累,使自己的教學經驗不斷豐富,教學技能不斷提高。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20

上次聽完第三屆教壇名師的講課後,就一直想找點時間寫寫自己的感受,卻一直因爲生活中的瑣事被擱置一邊。同時也怕聯校的解校長對自己失望,她是個認真的人,希望我們這些年輕教師能多思考,多反思,多學習。所以到現在都有點小慚愧。

自從生完孩子後,有好一段時間沒接觸書本了,甚至懷疑自己是否還會講課。所以急需充電。言歸正傳,還是談談聽課的心得吧。

這次講課的老師一共有11個,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應該是3位特崗教師的課。他們講課各具特色,都有自己的亮點。不管是秦軍軍的體育課,張晶的美術課,還是王芳的英語課,都設計的很合理,很精彩。

秦軍軍的體育課讓學生不僅鍛鍊了身體,掌握了基本的體育知識,更多的是寓教於樂。透過遊戲,比賽等形式提高了學生的積極參與性,打破了傳統意義上大家對體育課是一種枯燥,勞累的印象。張晶的美術課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在講故事,她的聲音委婉,動人,悅耳,再加上美術課上的那些惟妙惟肖的小人,感覺整個課堂都充滿了藝術氣息,讓學生在動手的同時,更多的是感受到美術課的魅力。王芳的英語課氣氛很活躍,她的嗓門大,動作幅度大,學生學習的熱情很高。她在教授新單詞的同時也將單詞中的簡單音標教於學生,讓學生在記住單詞的同時也掌握了簡單的音標知識,爲將來學習音標做了一些鋪墊。這點我覺得可以借鑑。

其他教師中也不乏一些優秀的課,但給我最震驚的還是這3位教師的課。聽完他們的課後,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除了要落實學生的基本知識點外,更多的是加一些外在的輔助教學,如播放英語小短片,聽英語歌曲,做英語小遊戲,講英語小故事等等,讓學生在色彩斑斕的課堂氣氛中完成英語學習,讓他們的英語學習變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樂學,想學。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21

9月24日,名師送教下鄉活動在我校進行。在短短的1天時間裏,觀摩了2節示範課,聆聽了1個學術報告,聽了這些專家的課,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師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

劉燕燕老師的古詩教學《送元二使安西》,巧設情境,帶學生入詩境;妙讀促思,帶學生入情境,聽課者無不如癡如醉,沉浸在如詩如畫中。陳愛玲老師的班級管理經驗實在、實用,爲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鑑方法。

印象最深的是丁望老師的四年級數學課,讓學生數學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一雙能用數學視覺觀察世界的眼睛,有一個能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頭腦。《合理安排時間》一課中,充分地讓我感受到了這一點。丁老師首先出示幾個腦筋急轉彎,喚起學生的舊知,初悟優化思想;接着,丁老師又創設爲客人沏茶的情境,讓學生自主設計方案,並彙報不同的方案,透過探索對比,感悟優化思想;這樣學生在經歷學習的過程中,總結優化思想的方法:一排先後順序、二想同時進行;最後丁老師設計了由易到難的,有梯度的有序練習,運用優化思想,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整個數學課堂輕鬆、自然、樸實又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聽丁老師的課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實則是把抽象的數學學習與具體的操作有效地連接起來,是學生有效的數學學習和生活數學思想的滲透。透過一系列的數學思考過程,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師以其別樣的

智慧激活着學生靈動的思考,教師所追求的“引導學生進入真正的思考的創造境界。”這種創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在這短短的1天時間裏,讓我近距離地接觸了名師,聆聽名師的示範課,從中我領略到每個名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她們所設計的學習情景,絢麗多彩,貼近學生的生活。她們真正做到了腦中有理念,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學生,手中有方法、手段。

總之,今天的學習讓我受益頗豐,以後我會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材,挖掘學生潛能,積極參加各種教科研活動,多聽同任教師的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努力上好自己的每一節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22

爲期四天的鄭州之行已經結束,短短的幾天時間裏,來自全國上下、大江南北的十二位優秀教師和三位專家爲我們帶來了十五節精彩紛呈的小學語文教學課。透過這次的觀摩學習,我收穫頗多。聆聽了這些優秀老師們生動活潑的語文課,讓我對小學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瞭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所收穫。這次聽課對我來說是次提高,也是促進。下面我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聽了六位優秀教師的語文課,我發現了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很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自己僅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學生自由暢談,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歡的聲音。

鄭州市金水區緯五路第一小學孫楠老師執教的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的《水鄉歌》和陝西師範大學附屬小學嶽怡老師執教的人教版五年級上冊《七律。長征》都讓我感受到了語文的“美”。《水鄉歌》是一首兒童詩歌,孫楠老師用她那宛若江南女子般清麗婉約的聲線,時而呢喃輕語,時而宛轉悠揚,像春天裏的清風徐徐,又像夏日裏的一杯甘冽,讓孩子們在在其曼妙聲音的引領下透過一幅幅江南水鄉畫去了解江南的美,真的是既入情又入意。小學低年級以學習生字詞爲主,孫楠老師在教學生字時並沒有把生字單列出來刻意去講,而是穿插在了詩句品讀中,這樣結合着生字的意象再去記生字就容易的多了。

聽浙江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教科研中心胡海峯老師執教的《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和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祝禧執教的《記承天寺夜遊》,讓我感受到語文的“文化”魅力。

祝禧老師執教的《記承天寺夜遊》一課,是蘇軾寫的一篇散文,她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把這篇文章分別按照“原文(從左到右的現代文體書寫方式)、古文(從上到下的古文體書寫方式)、古文體繁體字、狂草書法字型、碑文”等幾種不同的展示方式讓學生朗讀,在提高學生朗讀水平的同時,更讓學生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賈志敏老師執教的《推敲》一課,最後出示了這樣幾句話讓學生訓練:“我最喜歡的老鴨湯搬上來了,媽媽扯下兩條腿,一條放在我的碗裏,一條放在奶奶的碗裏。”賈老師出示這樣一段含有六處錯誤的句子讓學生修改,目的是爲了提醒學生在遣詞造句時要重視推敲語言,同時也揭示了課題。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的原則,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之長,積澱教學素養。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23

20XX年10月19日到20日與其他三位數學老師一起到廈門六中參加第十屆全國“相約名師,聚焦課堂”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我也從教學觀摩會中得到了許多值得學習的收穫和體會,對此我做出如下討論及交流。

一、教師的語言魅力

從名師與我們平時和孩子溝通的語言對比中可以知道,他們與孩子對話中有一種無形的拉近距離感,能讓孩子們從乏味的教學中,主動學習起來。每一位名師包括施銀燕老師、張齊華老師、劉延革老師、強震球老師還有劉偉男老師在與孩子們上課前都會親近的與他們攀談,不僅從中連接孩子與他的熟悉感,還深入孩子的心靈深處,瞭解他們想要的是什麼,懂得了什麼。原來老師扣人心絃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爲學生理解內容奠定了基礎。課堂語言的簡潔、準確,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

二、教師的教學設計

從施銀燕老師的四年級《認識負數》一課中,我們可以知道,她從生活中的知識着手,從設計了“電塔裏的負數”、“室內溫度計的的測量”,以及“信用卡的—10”、還有“小明身高—2”不僅貼近了生活還讓學生懂得原來生活中有這麼多的負數。這些實際情景中的問題不僅瞭解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參與中明確感悟到正、負數的應用價值。我一直在想如何能讓學生直觀地認識溫度計上所表示的度數這一環節,又要怎麼使學生的觀察能力,透過溫度計上讀寫出所表示的攝氏度,並說出各攝氏度所表示的意義,比較溫度的大小等,順利完成了對概念的初步建構,這也就是教師在上課中傾聽學生的發言、關注學生的表情、關注學生的思維及時的加以放大,努力使問題公開化、明確化,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問題的討論中來,我還非常佩服施銀燕老師的最後的那個時鐘設計,到此還使我無法忘懷,原本以爲那個計時器只是一個計時器原來暗藏玄機的總結了一堂課提前下課就是“—1”分鐘,加深學生對負數的瞭解,並且總結了一節課。

張齊華老師五年級中《用字母表示數》從在課堂上,完全瞭解他如何將自己融入教學,整個課堂渾然一體,既清新又自然,看不出一絲一毫加工的痕跡。他聽起來既親切又有鼓動性,這樣輕鬆的語言,細緻的點撥,大氣的闡述,快樂的笑聲使學生的興趣被“挑逗”得一波高過一波……讓學生在輕鬆愉快中掌握了知識。以一個儲蓄罐爲引子,讓學生在感受愉悅的過程中學會了用字母表示數的含義,就這個課題而言,難就難在應該如何讓學生明白爲什麼要用字母表示數?字母可以表示那些數?怎樣用字母表示數?張老師用他獨特的構思,把算術與代數的關係演繹地非常透徹,巧妙的將他的年齡與兒子年齡關係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來,更讓人回味的是將神祕人與他的年齡關係的設計,又增添了種種無限的遐想,讓孩子自己懂得在“變化中找出不變”,他不愧爲“數學王子”。

劉延革老師的《周長認識》其實就是我想去學習的其中之一,因爲我教的就是三年級,不僅能從劉老師的觀摩課上得到教學的啓發,還可以學以致用一下。劉老師創設了小明鍛鍊的計劃:繞運動場跑一週,採用“慢鏡頭”的手法分別出現沒有繞邊線跑、沒有跑完一圈和正好沿邊線跑一圈的三種情形,讓學生清楚地知道什麼是圖形的一週。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新知,將數學知識放在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中去學習,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讓學生經歷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把生活原型轉化爲數學模型的過程,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展空間觀念。在學生對周長有了直觀的認識後,劉老師給出了一個三角形和一個圓形透過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幫助學生清晰建立周長的概念,突出了“從任意一點出發,繞邊線一週,回到起點”三個要素,並且重點解決了曲邊圖形一週的長如何測量,滲透了“化曲爲直”思想,學生的體會不斷的加深,至此,對“周長”這一概念的總結也就水到渠成了。其中劉老師爲深化對周長內涵的理解,還畫出一個角,問:它有周長嗎?學生的發現是有趣的、深刻的:因爲它斷開了、有缺口、不能饒一週,所以沒有周長!只有封閉的圖形纔有周長。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劉老師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觀察、反思、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思維習慣,有意安排了正方形、等邊三角形用曲線分割成兩個圖形後,比較分割後兩個圖形的周長,透過變式練習,提高學生反思的能力,這種探究不規則圖形的周長,對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使學生對周長的認識趨於深刻。

強震球老師的《圓的認識》是蘇教版的教材,它們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透過實物揭示圓,讓學生感受圓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再引導學生藉助實物、圓規等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徵,並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強老師在設計中先創設一個情節:讓學生猜猜手裏有什麼東西,激發學生好奇心,然後拿着一條線,線下有顆球。告訴孩子們“用力甩起來,是什麼圖形?”這個直觀的教具,充分發散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腦海中有個“表象”。而後畫圓的指導應放在如何畫出指定大小的圓,而準確畫出指定大小的圓則基於學生對圓規畫圓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針尖爲定點,兩腳之間的距離爲定長(半徑)旋轉一週的點的集合”。學生這個意義上明白了圓的本質與圓規畫圓之間的相互聯繫,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纔有助於學生對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圓的主要特徵的掌握。再後來當同學有對圓一定的瞭解與認識的時候以比賽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畫圓時兩腳距離不能改變而加深印象,設計是這樣的:請同學上來比賽畫圓,看誰畫得又快又好,之後同學們會發現一條繩子的距離不會改變,另外一條繩子則是橡皮繩無法固定距離。這樣的遊戲設計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到主動發現畫圓的技巧將學生置身於發現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畫圓爲主線貫穿全課,讓學生輕鬆地、本質地認識圓。

三、我的課堂還缺少什麼

這幾位名師的講堂,讓我從觀摩中發現我的課堂裏還缺少一些實質的東西,包括要有發現的眼睛,還不夠關注孩子們課堂的表情,要懂得去僞存真,生成點多,處理課堂突發事件能力,及駕馭課堂能力的培養。或許多上幾節不同班級的課,能對我教學上的應變能力以及能快速讀懂孩子們心裏的想法得到一定的幫助吧。因爲在讀懂孩子的心的基礎上的教學,才能夠真正打動學生的心,使學生產生要學數學,學好數學的強烈願望。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24

我校於4月29日開展了以“關注未來,共建和諧”的聽評課活動。透過這次活動,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聽了其他兩位位老師的課,被他們上課的那種激情所感染,在課中老師先用情感開啓了學生的思維。他們不只是授課,更是與學生心靈的溝通,用自己的那份熱情喚起了學生的求知慾,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配合,探討問題,課堂效率很高。高春霞和高廣輝老師的數學課,讓我體會到課堂教學的靈活性、靈動性、老師自上課至課終,老師始終圍繞學生運轉,學生一直環繞老師執行。老師對學生並沒有過多的限制和束縛,學生的想象、討論、聯繫是自由進行的,學生佔據了課堂的主陣地,但是,學生沒有脫離軌道,沒有脫離教師精妙設計的執行軌道,教師充分“放”了學生,學生充分“離”老師,而結果是圓滿的,成功的,學生學到了知識,教師達成了“傳道、授業、解惑”的天職。

在兩節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每一節課,每一位老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爲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老師們的語言精煉、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十分值的我們學習、在思想教育方面,這些教師都處理的比較好,自然真摯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學生和聽課的每一位學生及教師。看到任欣和初豔麗兩位語文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更讓我連聲讚歎。從中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當我聽着這兩位教師的課時,我想教師的語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高廣輝老師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他讓學生一邊觀看圖片,一邊聽老師的講解,聲情並茂的語言喚起了學生的思緒。高廣輝老師和藹可親的語言,爲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老師課堂語言簡潔,準確,她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着學生,把學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層次的探究世界。彰顯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學智慧。這幾位老師都聯繫實際生活來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她們的課真正體現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理念。

透過這次聽課活動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教學改革就是創新,觀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先進經驗。

2、努力開發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3、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聽課中的一點體會和心得,我要在學習訴基礎上更加努力的雲鑽研教學,做到能與學生聯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學得到長足的發展。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25

我有幸能去省城太原參加了國際語文精品課觀摩研討活動”。短暫的時間我聽了幾節課及專家精彩的點評與報告,他們的先進的教學理念,巧妙的課堂設計,新穎的方法選擇,精湛的教學技藝,讓我領略了走在課改前沿的真正的名師的風采。感受到特級教師上課的魅力風格,以下是我的所思所得,與大家共享:

1、上課的這幾位名師他們在課堂上充分利用一切資源,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學習環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少一些講解、分析、多一些引導、點撥、激勵,徹底改變那種牽着學生走的狀況。在他們的課堂上,我們看到的是儘可能給學生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活動的餘地,多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讓學生自始至終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中。整個課堂駕馭能力非常強,整個課堂有張有弛,學生始處在高度思考運轉的狀態,感覺學生不是被“逼”着學,被“牽引”着學,而是學生切實想學,想表達。

2、在本次活動的課堂上,我看到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親自參與的豐富、生動的思維過程,是一個實踐和創造的過程。教師沒有設計過多“花哨”的環節,整個流程卻是如此地自然、平實與和諧,讓我們真正感覺到了“反樸歸真”的境界。

3、教師注重從細處處理,教師都是借班上課,那麼怎樣取得同學的信任與支援了?每位教師都是借班上課,爲了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都是從實際,從介紹自己入手。但又不是泛泛,常規性介紹自己,而是結合自己授課內容鋪墊開來,既加深了師生之間的瞭解,又成功有實際轉入課堂正題。

4、教師很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在情感處理上,透過自己與學生的情感交流,給學生學習的安全感和開口表達的慾望,達到有效激活課堂氣氛和同學之間默契配合的效果。

5、教師語言能力強,專業素質過硬,綜合能力強。課堂上,教師也並沒有眩目的課件,而是,根據自己的課堂教學,幾張圖片,一支粉筆,教師就能生動展開,課堂任務佈置層次分明,目的性明確,有效性得到很好的體現。

“聽君一節課,勝讀十年書”。這次活動讓我受益非淺,使我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留給我的思考還很多,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探索,不斷嘗試,將理念運用於實踐,使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既生動又有實效,真正地將課堂還給學生。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26

2011年3月,我有幸前往山水甲天下的名城-----桂林市,參加了小學數學名師課堂教學觀摩會,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觀摩了兩節示範課,四節微型課教學,聆聽兩個學術報告。透過聽了專家的講授,使我一個來自農村面對教學資源缺乏、教學滯後的小學教師受益匪淺,深刻地領略到各個名師課堂教學的獨特風格以及蘊含的深厚的教學功底,精湛的教學藝術。他們所設計的教學方法,創設的教學情境,不僅絢麗多彩,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飽含許多數學趣味,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學生透過觀察、試驗、猜測、推理、驗證與交流,主動地參與探究,從而能夠解決數學中的問題。 巧設情境橋樑,引導學生進入真正的思考。北京特級教師吳正憲老師的一堂《搭配問題》,課堂上沒有光鮮亮麗的圖片和動畫,沒有生動有趣的遊戲互動,有的卻是老師紮實的基本功和細緻的引導。正如吳老師所倡導的教學過程本身是一種試誤的過程。透過一系列的數學思考,數學試驗,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搭配,從不全到全,從亂到不亂的搭配思路和方法,然後用演戲的方法,刷-刷-刷,生動地顯現出搭配的規律。在課堂上,不時地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達數學問題,鼓勵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數學知識,提倡解決問

題的多樣化,通俗化,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呈現給大家面前的是教師以及別樣的智慧激活着學生的靈動的思考。這種創新而富有生命力的課堂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聽名師上課,做專題報告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讓我近距離的接觸了名師。聆聽專家的示範課,如何關注學生,把握數學教學理念,如何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人耳目一新。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進取,更好的服務於教育教學事業。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27

近日,我有幸參加小學數學名師進校園教學觀摩會。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觀摩了幾節示範課,聆聽了名師的學術報告,聽了這些專家的課,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師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

讓學生數學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一雙能用數學視覺觀察世界的眼睛,《認識鐘錶》一課中,充分地讓我感受到了這一點。老師首先出示給學生幾個形狀不一的時鐘,讓學生看圖分類,透過觀察強化數學問題意識,自然而然地激發了學生按什麼標準進行分類的現實需要和解決問題的激情。接着,老師又讓學生根據四個不相同的時鐘所指時間,讓學生先自己猜想,最後讓學生總結。她不是純粹地讓學生玩,而是在玩中思,在玩中學,不斷掌握着新知。設計也不是單一的,而是分成了幾個層次,有梯度,先讓學生玩時鐘,引導學生探究新知,由易到難,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最後用肢體表演來檢驗學生理解和把握新知的效果,層層遞進。鼓勵學生個性化地學習數學知識,提倡解決問題的多樣化,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整個數學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聽專家的報告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實則是把抽象的數學學習與具體的操作有效地連接起來,是學生有效的數學學習和生活數學思想的滲透。透過一系列的數學思考過程,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師以其別樣的智慧激活着學生靈動的思考,教師所追求的“引導學生進入真正的思考的創造境界。”這種創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

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裏,讓我近距離地接觸了名師,聆聽名師的示範課,從中我領略到每個名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他們所設計的學習情景,不僅絢麗多彩,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蘊含着數學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學生透過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主動地參與探究解決問題。這些名師不但關注學生,把握數學的解題方法,而且更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人耳目一新。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取長補短。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28

自參加工作以來,外出聽過不少優質課,再在實踐中揣摩與自已班學生學情相適應的教法,每次收穫頗豐。然而自去年“高效”之風一吹,反而心無定論。大家都說“學生課堂所得實效即高效”。然“高效”究竟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形式取得課堂實效的高效?如何將它整合成我們自己的東西,運用到我的教學之中?恩施市小渡船中學的名老師就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詮釋,既體現了反傳統的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引領,又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益。下面就聽名師的授課談點心得體會。

一、導學設計巧妙

現代教學論認爲,民主、和諧、寬鬆的課堂氛圍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關鍵所在。在展示初一下學期與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color”的時候,老師以一首學生常唱的活力四射的英文兒歌開頭,帶動每位學生思想從課外回到課內。唱完之後,和同學們互動問好,加強師生間互動,喚醒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意識。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同學們已經躍躍欲試了。接下來,給大家介紹“我姓……名……來自……”複習所學課文,讓學生也主動介紹自己。氣氛一下變得更爲活躍,大家口語練習主動積極,增進學生之間的瞭解,又複習了所學內容,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課件運用適當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一個優秀的老師,就是一隻粉筆、一塊黑板、兩袖清風”。我想這話並不是就意味着任何的輔助教材都爲華而不實的東西。只能說課堂上的教具,實用爲好,太過花俏,反而更多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生學習的能力。所以,只要是以教學的效益爲目的,只要是盡最大可能讓學生獲取知識的一切教學手段,都是能爲我所用的。小渡船名師在授課時透過課件呈現給大家本課所現重點——五彩繽紛的“顏色”,給予視覺上有效的刺激,讓學生對新學內容有一定大體上的認識,又能讓學生感興趣。在教學1A對話課文時,又透過課件將這篇課文大家在自學時的要求和步驟簡單明瞭的展示給大家,讓學生明白接下來這一環節我們要做什麼、掌握什麼、與同組同學合作的爲哪部分內容、合作時我們要做什麼。步驟連貫、目標明確、一目瞭然,又節省了很多老師講解的時間,真正的做到了將時間還給學生。

三、在學生自學,組織討論、對話練習

這些自主活動中,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主動去了解問題、發現問題,和組內同學一起討論解決問題。既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又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的意識。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

這堂課總的來說,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得到一定的引領,又啓發了他們積極主動思考問題的習慣。充分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教學目的明確,並且有很大的實效性,學生收穫很大,可謂是一堂真正的高效。在今後的教學中,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學輔助教材的使用,如何使它能真正的輔助我取得教學的高效,需要我多學習、多揣摩、總結。希望一天比一天做地好。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29

5月26、27日,我有幸走進了名師課堂,聆聽了來自北京市及江蘇省的四位特級教師的四節數學課。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觀摩了四節示範課,聆聽了四個學術報告,聽了這些專家的課,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師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

牛獻禮老師“植樹問題”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語言幽默。他與同學進行交流時,就像烙家常,非常親切自然,學生無拘無束,暢所欲言,課堂上歡笑聲此起彼伏,學生的學習氛圍格外高漲。第二:學習新知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牛老師結合生活實際,把數學問題用手的形式來解決,減輕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加強了直觀性、可操作性。第三:重視思維的培養和方法的滲透。如果說生活經驗是學習的基礎,生生間的合作交流是學習的推動力,那麼藉助“手”幫助理解是學生建構知識的一個柺杖。有了這根柺杖,學生們才能走得更穩、更好。這就將“發現規律”與“運用規律”連結起來,同學們的思維得到了昇華。整合知識,讓學生能觸類旁通。無論是“植樹問題”,還是“路燈問題”、“排隊問題”、“爬樓問題”,抑或“鋸木問題”、“敲鐘問題”等等,都有着相同的數學結構,即可以被歸結爲同一個數學模式,可以統稱爲“分隔問題”。因此,牛老師在最後的教學中,還超出了“植樹”這一特定情境,設法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到所有這些具體問題事實上都有着相同的數學結構,幫助學生建構普遍的數學模式,以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

郎建勝老師的《圖形中的規律》,透過聽這節課,使我懂得情境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小學生,顏色、聲音、動作有着極大的吸引力,要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講故事、動手擺一擺、做遊戲、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整節課讓學生在探索中構建數學知識。側重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儘量讓他們由內心的成功體驗嘗試情感上的滿足,進而成爲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讓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有一雙能用數學視覺觀察世界的眼睛,聽劉鬆老師講小學四年級《用字母表示數》一節課中,他告訴我們講數學,教學細節是老師教學觀念的一種流露,是教師教學風格的一種表達,是教師教學能力的詮釋,更是教師教學智慧的一種體現,“教學細節”貫穿於教學過程中,是構成教學行爲的外顯的最小單位,成功的教學必定離不開精彩的細節,精彩的教學細節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教學細節”的精彩設計和運用,是老師提升教育智慧的“直通道”。關注“教學細節”是老師舒展智慧、落實理念、改變行爲、提升教學水平的過程。關注細節的教學,必定是智慧的教學、必定是成功的教學;關注細節的教師,必定是智慧型的教師、必定是成功的教師。劉鬆老師告訴我們,數學課上的情境創設應該爲學生學習數學服務,應該爲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提供執掌,應該爲數學思維的發展提供土壤。

劉德武老師的課無論從哪個方面我們都找不到刻意雕飾的痕跡,但大師的風範卻隨處可尋。他的課看是很隨意,但隨意中卻彰顯出一種超完美的教學藝術。他的每個教學細節都值得我們細細推敲,推敲後有豁然開朗的徹悟:原來課還可以上得如此輕鬆愜意呀!

透過這次學習,我受益匪淺。專家的理念、思想必將爲我以後的教學之路指引明確的方向。在將來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育理論和當前的教育教學先進經驗,以指導自己的教學,使自己的教學上一個新的臺階。

2.鑽研新課標,轉變教學觀念,認真備課,研究教學方法,課前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案。讓“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目標教學法,能夠運用自如。

3.努力開發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視野,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條件。像錢劉鬆那樣,要爲學生提供足夠的知識空間。

4. 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真正做到“先學後教”的目標教學法。

5.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師的學科功底要紮實,自身素養要高,深入研讀教材。

6.駕馭課堂教學能力要高。巧用心思,精心設計,從學生出發備課是必不可少的。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的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作爲一個沒有經驗的年輕教師,想要把課上好,把教學搞好,把學生的成績搞上去,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勞動,花更多的時間。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對我們而言,教書育人這條路還很長。在將來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些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爲黨的教育事業貢獻全部的光和熱。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30

我校“名師引領課”活動的開展如同一縷溫暖的春風吹進了每一位老師的心田。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領導對於教學工作的重視,更感受到了我們實驗小學語文教學的春天就要到來!欣賞了幾位老師的精彩課堂,感觸頗多,受益匪淺。這幾節語文課可謂是各有千秋,精彩紛呈,充分體現了語文課堂的多元性。幾位教師始終堅持以學生爲本,努力追求優質、高效的語文課堂。下面具體談談我聽課的幾點感受:

一、教師基本功紮實,語文課堂優質高效

雖然只是一年級的孩子,但呈現給我們的卻是耳目一新的語文課堂,這完全得益於李金霞老師對學生紮實有效的訓練。從識字到讀文,整個教學環節如行運流水,環環相扣,在識字環節,識字手段靈活多樣。從帶拼音拼讀到直呼,從個性識字到開火車賽讀。從單獨識字到詞語中識字,由淺入深,學生識字教學紮實牢固。同時也顯示了老師較高的駕御課堂的能力。另外,教師標準流利的普通話,繪聲繪色地語言,不僅給聽課者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將會給學生以深遠的影響。

二、不僅重視知識的傳授,更加關注學法的指導

聽時老師執教的《將相和》,我想起了一句話:“教師講的再多,那也是教師的;學生學的再少,也是學生的。”教師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從某種程度上說比傳授知識重要。時老師在教學時,先讓學生自由讀書,理清文章思路,歸納概括出三個小故事。在和老師共同學習第一個故事之後,及時總結學習方法。共包括四個方面,同時也是學習的四個層次①讀一讀(快速默讀)②畫一畫(畫出表現藺相如機智勇敢的句子)③想一想(爲什麼這麼說,這麼做?在旁邊做批註)④評一評(藺相如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合作探究)這無疑是學生學習經驗的一個提升。課堂上這些紮實有效的舉措讓我對課堂有了深入地思考。

三、準確把握教材,對文字內容取捨得當

對於《鄉下人家》這樣一篇優美的文章在短短四十分內真正地去讀透,是很難做到的。如何把握重點,果斷取捨,這是一門藝術。張志英老師在執教本課時,準確選入一個切入點,將文章解讀爲六個唯美的畫面(瓜架圖、鮮花圖、竹筍圖、雞鴨圖、晚餐圖、秋夜圖)藉助課件展示畫面。加上教師極富感染力的範讀順利將學生帶入文中情景,學生的情感自然流淌,讀的繪聲繪色。

透過這次的學習,我深深領悟了語文課堂的魅力所在,幾位教師對教學的執著和鑽研更是讓人欽佩。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認真學習,並將本次學習所得用於自己的教學實踐,用心琢磨,大膽創新,切實提高掌控課堂的能力!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31

2020年10月22日與我其他三位老師一起到xx小學參加第六屆“北派名師”暨小學全國名師教學觀摩研討會,對我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也從觀摩課中學到了許多值得學習的收穫和體會。

一,教師的語言魅力

從名師與我們平時和孩子的溝通的語言對比中可以知道,他們與孩子對話中無形的拉近距離,能讓孩子從乏味的數學中,主動學習起來。賁老師和強老師在與孩子們上課前會親近的與他們攀談,不僅從中連接孩子與他們的熟悉感,還深入孩子的心靈深處,瞭解他們想要什麼,懂得了什麼,不僅烘托了課堂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爲學生理解內容奠定基礎。

二、教學設計

強老師的《圓的認識》,他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透過實物揭示圓,讓學生感受圓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在引導學生藉助實物、圓規等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徵,並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強老師在設計中先創設一個情節:讓學生猜猜手裏有什麼東西,激發學生好奇心,然後拿着一條線,線下有顆球,告訴學生們“用力甩起來,是什麼圖形?”這個直觀的的教具,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腦海中有個“表象”。而後畫圓的指導應放在如何畫出指定的圓,而是準確的畫出指定大小的圓則基於學生對圓規畫圓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針尖爲定點,兩腳之間的距離爲定長(半徑)旋轉一週的點的集合”。纔有助於學生對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圓的主要特徵的掌握。再後來當同學們對圓有一定的瞭解與認識的時候,以比賽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畫圓時兩腳距離不能改變而加深印象。設計是這樣的:請同學上來比賽畫圓,看誰畫的又快又好,之後同學們發現一條繩子的距離不會改變,另一條繩子則是用橡皮繩無法固定距離。這樣的遊戲設計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到主動發現畫圓的技巧將學生置身於發現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畫圓爲主線貫穿全課,讓學生輕鬆地、本質的認識圓。

三、我的課堂缺少什麼

這兩位老師的講堂,讓我從觀摩課中發現我的課堂還缺少一些實質性的東西,包括要有發現的眼睛,還不夠關注學生們課堂的表情,要懂得去僞存真,生成點多,處理課堂突發事件能力,即駕馭課堂能力的培養。以後我要在讀懂孩子的心的基礎上,上好數學課,才能使學生產生要學數學,學好數學的強烈願望。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32

20xx年10月22日與我其他三位老師一起到xx小學參加第六屆“北派名師”暨小學全國名師教學觀摩研討會,對我說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也從觀摩中學到了許多值得學習的收穫和體會。

一,教師的語言魅力

從名師與我們平時和孩子的溝通的語言對比中可以知道,他們與孩子對話中無形的拉近距離,能讓孩子從乏味的數學中,主動學習起。賁老師和強老師在與孩子們上前會親近的與他們攀談,不僅從中連接孩子與他們的熟悉感,還深入孩子的心靈深處,瞭解他們想要什麼,懂得了什麼,不僅烘托了堂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爲學生理解內容奠定基礎。

二、教學設計

強老師的《圓的認識》,他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透過實物揭示圓,讓學生感受圓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在引導學生藉助實物、圓規等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徵,並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強老師在設計中先創設一個情節:讓學生猜猜手裏有什麼東西,激發學生好奇心,然後拿着一條線,線下有顆球,告訴學生們“用力甩起,是什麼圖形?”這個直觀的的教具,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腦海中有個“表象”。而後畫圓的指導應放在如何畫出指定的圓,而是準確的畫出指定大小的圓則基於學生對圓規畫圓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針尖爲定點,兩腳之間的距離爲定長(半徑)旋轉一週的點的集合”。纔有助於學生對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圓的主要特徵的掌握。再後當同學們對圓有一定的瞭解與認識的時候,以比賽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畫圓時兩腳距離不能改變而加深印象。設計是這樣的:請同學上比賽畫圓,看誰畫的又快又好,之後同學們發現一條繩子的距離不會改變,另一條繩子則是用橡皮繩無法固定距離。這樣的遊戲設計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堂教學到主動發現畫圓的技巧將學生置身於發現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畫圓爲主線貫穿全,讓學生輕鬆地、本質的認識圓。

三、我的堂缺少什麼

這兩位老師的講堂,讓我從觀摩中發現我的堂還缺少一些實質性的東西,包括要有發現的眼睛,還不夠關注學生們堂的表情,要懂得去僞存真,生成點多,處理堂突發事能力,即駕馭堂能力的培養。以後我要在讀懂孩子的心的基礎上,上好數學,才能使學生產生要學數學,學好數學的強烈願望。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33

釜山小學李俊俊今天迎來了一次難得的名師送教下鄉活動,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觀摩活動,聆聽了華應龍老師的精彩教學,收穫頗多。一堂數學《圓的認識》,一堂報告《融錯課堂》,這兩節課上得非常生動和精彩,抓住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以生爲本,以疑爲線,以拓展爲目標,這次聽課對我來說是次提高,也是促進。現就此次聽課,談一下我的心得體會。

透過觀摩華老師的展示課,感受到華老師都是在努力體現新課標的要求。新課標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現在的數學課堂教學不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探究,師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課堂活動。我們看到華老師的課堂都體現重視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師生在課堂中不再是原來傳統教學中的傳授者和接受者,施與者和容納者;現在課堂中的,學生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我最深的體會。“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也就是方法比知識更重要,學習方法是否科學,思維方法是否合理、正確,影響着學習效率的高低。

新課程標準要求孩子的學習內容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在這些課中,教師都重視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景,從情景中引入要學習的內容,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慾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理解知識與生活的聯繫,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踐,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活動。

1.教師具有較高的基本素養,是提高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華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都很強,富有藝術魅力的語言能很好地將學生引入文字。課堂語言簡潔、準確,他用自己揮灑自如的語言引領着學生,真正體現出學生“在樂中學,在學中樂”這一課堂理念!

2.縱貫這節課,我感覺華老師的常規教學能力非常強,十分重視學生雙基訓練的落實,不是原來那種華而不實的評優課,是紮紮實實的常規教學研究活動。這節課內容很紮實,課堂容量很大。是一節很有價值的優秀課。

3.在教學設計中,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重視孩子的動手操作,重視孩子的手腦結合。要想真正的學好知識就是要學生們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那麼動手操作就是孩子們最好的學習活動。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知識。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都沒有用自己的思路牽着學生走,敢於讓學生提出問題,課堂駕馭能力很高。而我恰恰習慣於在課堂上引着學生走,這一教學方式需要改進。

聽課是作爲一名教師的必修課,是教師成長的一條捷徑。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的機會,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這次外出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此,我要感謝教研室領導和學校領導給了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對課堂教學不斷探索,走出適合自己的教學路子。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34

三月的春風吹來了春日的暖陽,學習熱也蔓延在我們這個集體當中。3月29日上午,我與我校亞x老師、瓊x老師前往xx中心小學參加xx市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送教下鄉”研討活動,一睹了工作室老師的風采。

每次聽課評課都有不同的心得體會。今天早上的兩節課主要是在蔡xx名師發展工作室“和蘊語文”的教學思想主張大背景下提出來的。和諧共生、獨具意蘊,和諧是行動,是實踐,是因;共生是成效,是收穫,是果。獨具,則強調師生的個性成長,是基礎,是鋪墊,是因;意蘊,強調師生的厚積薄發,是主體,是呈現,是果。這樣說也許比較抽象,其實兩節課給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大概都是教師引導學生在有限的語文學習時間內與文字進行個性對話,有意識地將重點放在學生學法上的習得。既有自主探究學習,又有接受性學習。這樣的教學策略在一堂課中的有效是不錯的。

來看蔡xx老師的《詹天佑》,執教對象是六年級學生。越到高年級,儘管語言組織的能力比較強,但學生說話的慾望可能會有所減弱。反觀這堂課,整節課的秩序井然,學生的注意力也比較集中。主要得益於教師以課爲例,透過分析“修護鐵路”這一典型事例得出詹天佑傑出、愛國的品質,瞭解“人物與典型事例”這樣一組頗有文學理論色彩的名詞。我們包括我在內,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出現那種表面抓關鍵字詞、重點詞語讓學生談感受的做法,其實學生站起來常常是脫離文字,談不出個所以然。蔡教師爲我們提供一種非常好的範例,即將文字轉化成圖畫、動畫,注重圖文結合。同時也注重課文對於詹天佑修築鐵路這一事件的材料補充,包括居庸關鑿井圖,人字形鐵路圖等等,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提示用做記號和做批註的方法幫助思考學習。相信這樣一節課的教授,對整個單元“典型事例與人物”的學習都有非常大的幫助,學生在一課學習中必能有所得。

同樣的謝xx老師執教的四年級《沙漠之舟》一課,實現了三個關注。第一,能做到關注文字。從理性中來到理性中去,體現了整個說明文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最後又把整堂課還給了理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整理文字,學生們用了表格法、圖文法等等方法。第二,關注學生。讓學生充分自學討論交流,把時間留給學生去探究,同時注重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用學到的說明文寫法“先寫特點再寫作用”運用到《貓是捉老鼠的小能手》口語聯繫中來。第三,關注語文字質特徵——語用,體現了教師鮮明的教學主張。

這樣聽下來,有一個感覺,其實教“書”和“教書”兩者是很難去把握的。我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但是一些方式方法的習得比較理性化。如果沒有比較創新的形式、必要的取捨,那麼很容易出現理性有餘而感性不足的缺憾。即使學生真的能夠一課一得,但長期下來,也會缺乏激情與興趣。語文教學應該回歸本質,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中間平衡的支點很難把握,也很難在前面去加任何的定義。語文教師可以做的,應該是允許自己的教學風格多樣化一些,用更加包容的態度去審視自己的教學。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35

5月8日--9日,我參加小學數學名師教學觀摩研討會。在2天的時間裏,觀摩了8節示範課,聆聽了2個學術報告,聽了這些名師和專家的課,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師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下面我就說一說我聽課後的感受。以前覺得教小學生還應付自如,每天都能認真備課,有時觀看名師的錄像課,並把精華的部分用到自己的教學中來,但上過課後也有很多的困惑,爲什麼同樣一篇教案,名師們在課堂上是那麼的揮灑自如,孩子們學起來也是興高采烈,而到了我的課堂上卻是不盡人意?蔡宏聖和朱玉如兩位老師的學術報告後中提到:“沒有課前的精心預設,就沒有課堂上的精彩生成。”聽了名師的示範課以後,覺得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尤其是名師們的敬業精神令人感動,

太原市張琪老師《確定位置》一課中,充分地讓我感受到了“數學應該是現實的,是生活化的,是兒童樂於做的。”張老師首先讓學生找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由於標準的不同而產生問題,再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問題,使整節課都在學生的自主學習生完成教學,真正的展現了學生的自主能力。聽了李小春老師的課和講解後,更讓我感到的是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自已動起來,同時在動的過程中更應該發現問題,正如李小春老師說的:“教學不是讓學生學會知識,而是讓學生帶着小問題進入課堂,帶着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這句話更深刻地點到了我們目前的教學中的不足,每節課的教學不是問學生學會了沒有這麼簡單,而是要讓學生在本節課學習的認知能力上產生出更多的問題,這樣才能促使學生不斷地去追求學習新知,正如“學無止境”一樣,知識是沒有終點的,就象走路一樣,當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時,我們回頭看時好象是到了一個終點,但在我們的面前卻又產生了幾條沒有盡頭的新路。教學和學習也應該是這樣的,是一條永遠沒有盡頭的路,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是否能在學習完後產生更多的有代學習的問題。

後來,聽了蔡宏聖老師和朱玉如老師的課和學術報告後,更讓我感到的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兩位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他們所設計的學習情景,不僅絢麗多彩,貼近學生的生活,而且蘊含着數學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學生透過觀察、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主動地參與探究解決問題。這些名師不但關注學生,把握數學的解題方法,而且更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人耳目一新。他們的學術報告更是讓我感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和差距,更讓我們感到要學習名師紮實的理論功底、深厚的文化積澱、開闊的教育視野、精湛的教學能力及永不滿足的超越精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們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堅持不懈,努力提升自己。

在這短短的2天時間裏,讓我近距離地接觸了名師,聆聽名師的示範課,從中我領略到每個名師的教學風格。想一想一名教師一輩子從事學校教學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時間和精力,是在課堂中和爲了課堂教學而付出的。每一堂課都是教師生命活動的凝聚。課堂教學對教師而言,不只是爲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我們自身生命價值的體現和自身發展的組成。雖然我們希望生活是多彩的,但平實是生活的本質,多彩只是生活的點綴,捨棄平實而追尋多彩,結果必定是浮華人生。課堂教學不也正是如此!名師們走進課堂,讓課堂走進生活,用真情撥動學生那鮮明的思想、生動的語言、創造的精神的琴絃。我們也只有將課堂教學當作人生中的生命經歷,去享受、去充實,纔會將課堂教學當作學生的生命經歷,自覺地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這段生命經歷。名師正是深知其中的精髓,所以名師的課堂樸實而顯睿智。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取長補短,也讓我的教學生活化、細節化、智慧化。

名師聽課心得體會36

詩人何其芳說秋天是寧靜悠遠的,而我覺得其實秋天也不乏夏日的激情。

月5日,xx年級簡短文言文《陳太丘與友期》,這堂課沿襲餘老師創立的“板塊教學”,這堂課他安排了“朗讀、辨析、品析”三個板塊。餘老師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朗讀,從學生齊讀初步感知文章,到“進行有力度的訓練”,指導學生讀出課文的兩個層次,再深入指導學生讀出人物的個性。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時,餘老師又用兩兩相對的五個小問題認真梳理了全文的知識點:“兩個意義難解的字或詞”、“兩個分別表示敬與謙的美字”、“兩個同形而意義有別的詞”、“兩個不同形而意義相近的詞”、“兩個能表達全文要義的字”,教學思路異常清晰。最後是品析文章: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在餘老師的巧妙引導下,學生恰到好處地講出了“這是一個開門見山的故事,這是一個有詳有略的故事,這是一個餘味悠長的故事”等。最後總結“讀文析———語;讀文識———禮”。整堂課井然有序,餘老師總是和顏悅色,慈祥地爲學生解答疑難,使學生在這堂課上不僅薰陶了文言意蘊,也掌握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這也是餘老師“新簡實活”教學理念的實踐體現。

建蘭中學的王旭東老師揮灑自如,他的教學風格具有創新性。在教學中他的教學設計體現以學生爲本,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注重學生的人文積澱,張揚學生的個性。他執教《水調歌頭》,開場以自己滿含感情的朗讀匯入,初步將學生帶入《水調歌頭》特有的情境中,繼而透過不斷地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朗讀、誦讀方式來與文字進行溝通,從而走進文字,走近詩人。一直以來自己比較懼怕上詩歌,一是因爲自己的文學底蘊不夠,因而底氣不足,再是這樣的課型沒信心把握,聽了王老師的課才發現詩歌的課也可以上得如此激情澎湃,如此有效。但是談一點本人拙見,王老師設計的展現學生預習成果這一環節,我覺得不妥。學生的預習成果體現出學生課前預習非常成功,有老師提出質疑:既然學生在課前已經基本“吃透”詩歌,能寫出高質量的感悟,那麼還上什麼課呢,不是畫蛇添足嗎?所以我們建議在詩歌賞析之後讓學生當堂寫感悟呈現傑作,效果會更好。總之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下,讓我們明白了:詩歌也是可以這樣上的。

小說《我的叔叔于勒》選取的不是我們成人的視點,而是一個與我們的學生年齡相仿的少年人的視點。一個少年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靈觀察和感受我們成年人的世界,觀察和感受我們成年人的“思想”和“感情”。我們成年人看待世界、看待人,是與少年人有所不同的。這篇小說由特級教師韓軍執教,韓老師的課堂教學最大的特點便是領着學生跳躍性地讀文字,在朗讀文字的過稱中,弄清人物基本關係,梳理故事基本情節,聽讀故事情節高潮,動作外貌心理語言,風景描寫稱呼變化。這堂課的設計給在場老師眼前一亮的便是兩份信的設計:《一封沒有寄出的信》(于勒寫給家裏人的第三封信)、《菲利普未公開的日記》(父親的信),學生透過設想這兩份信的內容,更好地通透了小說人物的性格特點。

趙富良老師執教《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趙老師的課緊貼文字,注重感悟,讓學生能深刻體會課文充滿着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痛惜之情。這堂課老師帶着學生進行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藉助文字蘸滿情感的語言與鮮明的對比手法,體悟文章內容;透過多種方式的朗讀,用朗讀震撼心靈巧妙的延伸,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

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的楊聰老師是有個性有才華的年輕老師,他的課也如他人一樣有個性有才華,他上了魯迅的《雪》,從文學語言角度解讀文字。阮長海老師教的《夸父逐日》、《共工怒觸不周山》兩篇短文,用夸父和共工的共同點作爲切入點,教學設計獨樹一幟,充分體現課堂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