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專業資料

好人榜孝老愛親的事蹟材料(精選9篇)

好人榜孝老愛親的事蹟材料

事蹟材料的特點

鮮明地體現特定的時代精神。事蹟材料不是單純爲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爲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這是由事蹟材料的宗旨和根本目的所決定的。

以敘寫先進事例爲旨要。事蹟材料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蹟爲主要內容,以敘事爲主要表達方式。事蹟材料所要體現的先進對象的先進思想、精神,特定的時代特徵都要透過敘事予以展現。

具有較強的觸發力和感染力。事蹟材料的寫作目的是爲了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要達成此目的,首先要吸引讀者,感染讀者。這就要求事蹟材料要具有較強的觸發力和感染力。

好人榜孝老愛親的事蹟材料(精選9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吧,事蹟不是單純爲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爲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事蹟到底怎麼擬定才正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好人榜孝老愛親的事蹟材料(精選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好人榜孝老愛親的事蹟材料1

xx,男,漢族,1979年5月生,20xx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中文憑,現任xx村村委委員。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家庭和諧,既是一種生活目標,更是一種生活境界。恩愛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灣,是事業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諧社會不能沒有“孝”字,作爲一個社會公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最重要特徵所在。若當今社會人人以孝當先,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一個有職責感的男人,要切實履行好爲人子、爲人夫、爲人父的職責義務,孝敬父母,讓他們安度晚年,呵護妻子,與之白頭到老,精心養育子女,言傳身教,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應當把生活的重心從自我擴展到家庭,多關心、體貼妻子,尊重老人,不斷增強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讓家人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享受天倫之樂。xx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與母親相依爲命三十年。他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孝敬老人的事蹟在當地傳爲佳話。他的孝心散發着火熱的光芒,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讓家庭充滿了溫馨與和睦。村民們每次提起他都是讚不絕口,說他是孝敬老人、關愛家庭、團結鄰里的好楷模。隨着時光的推移,老人對他更加信任,以他爲主心骨,不管家裏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願意讓他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樂融融的環境中。

xx的房子在滑坡險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會有滑坡發生的可能,裹挾着泥沙的滑坡體時刻威脅着房屋的安全,但迫於經濟困難,他便在天晴時,一個人拿着鐵鍬剷除淤泥,疏通水道,確保房子安全,讓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時候,即使是大半夜,他也要經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爲他擔心自我睡的太死,讓老人受到傷害。

xx年5.12地震發生時,他正在家裏做飯,當感到房子出現劇烈晃動時,他第一時光飛奔進老人的臥室,背起老人就往屋外跑去,在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過去後,他回到房子檢查受損狀況,在確認安全後,方纔鬆了一口氣;儘管大震過去了,但小震卻不斷,他白天晚上都高度警惕,一旦發現有異常,便立刻轉移老人。在震後的一個多月裏,他時時刻刻都擔心老人的安全,人也更加消瘦了。隨着災後重建的開展,xx想盡一切辦法籌措資金,克服各種困難蓋起了新房,他讓老人住進了寬敞安全的房間,最後不用再擔心房子的安全了,他心頭的擔子一下輕了不少。

xx不但孝敬老人,還和睦鄰里,不管誰家有個大小事情,他都會主動去幫忙。誰家有了困難無論是經濟,還是家庭糾紛他都主動幫忙化解,街坊鄰居誰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

xx婚後,爲了肩負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他傾注了超多的心血和汗水。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讓給老人和孩子,即使自我生病也捨不得給自我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飯菜端給老人並一再囑咐孩子們不準動老人的飯。他做在先、吃在後,收拾完碗筷,顧不得休息,就又抄起農具投入到農忙之中。

30多年來,xx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擺在第一位。必須要讓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說,千難萬難難但是給爹媽一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爲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但這樣的狀況在xx家是看不到的,無論遇到什麼難心事,他從不在老人面前表現出來,他應對老人時永遠是一張笑臉。

有一次,老人因突發腦梗塞暈倒,他急忙找人、找車把老人送進醫院。看着病牀上痛苦呻吟的老人,xx二話沒說,拿出所有積蓄,東拼西湊了幾千元錢,及時爲老人看病。住院期間,xx跑上跑下交錢拿藥,端屎端尿,噓寒問暖,把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半個多月過去了,經過xx的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也能自我走路了,全家人個性高興。

xx常說:“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此刻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女纔會孝敬我。”xx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他經常說:他覺得:孝敬老人,照顧妻子,讓全家人幸福,他自我才幸福快樂。

這位普通的農民,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感情、親情和真情,他愛老人、愛妻子。他用他那顆善良的心懷溫暖着老人,誰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這樣一些勤勞、善良、純樸的人們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美德,正是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

好人榜孝老愛親的事蹟材料2

xx,男,漢族,1975年3月生,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專文憑,現任xx鎮xx村主任。

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村幹部,多年來,他本着“以人爲本”的思想,以爲民謀利,爲民造福,建立和諧社會爲己任。在抓xx村工作的同時,把尊老愛幼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教育引導廣大村民增強尊老愛幼意識,着力爲老年人安享晚年,小孩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

他從2003年擔任xx村村幹部來,十年如一日,始終把xx村當成自我的“家”,把每一位村民當成自我的“親人”,在日常工作中始終堅守自我的崗位,不怕苦,不怕累,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勤勤懇懇、全心全意爲全村人服務,受到全村人和社會的廣泛讚揚。他將自我奉獻給306個村民,個性把愛用於溫暖17位留守老人,和留守及特殊兒童。這份與老年人和孤兒特殊的親情,特殊的友情,金錢買不來,全憑他一滴滴汗水苦出來,用自我的真心真意交換來。

xx把老人當作自我的親人,對每位老人都那樣熱情周到,那樣悉心照料。全村有五保戶5人,年世都已較高几乎都喪失了勞動力,自我沒有兒女只能靠日常的政府救濟,但是遠水解不了近火,隨着時光的變遷,在他們眼裏只有孤獨,等待他們的並不是安享晚年而是風燭殘年,作爲xx村的主任xx他把一切都看在眼裏,他用自我的行動去播撒愛的種子,時光停留在xx年的冬天,那年冬天很冷,通村道路被大雪覆蓋幾乎車輛無法通行,一天晚上xx家的門被推開,來人正是五保戶xx的鄰居xx,面色焦慮、喘着粗氣說他看見xx家房子着火了,他立馬疾跑到xx家衝了進去把xx救了出來,可惜的是大火把xx面部燒傷,過了一會村民趕到把大火撲滅,但是由於火勢太猛把房屋燒燬,救人要緊,xx早已把xx背上跑向鎮上,因爲是冬天車輛無法通行,送到醫院時身上已經被汗水侵透,醫生快點救救。由於送的的及時面部只是輕微的燙傷沒有什麼後遺症,不幸的是xx經過這次大火人被嚇傻了,xx四處打聽,看能否醫治好,但是最後的結論是年齡較大無法治癒,在日後的日子裏xx組織村民對xx家進行房屋搭建,安頓好一切,每一天有時光就去看看送去溫暖,送去吃的東西,村民們談論說,雖然xx沒有兒女但是他享受了比兒女還溫馨的照顧,比親兒女還親。

把回憶推向xx年的一天,不要吵了,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哭什麼,有我在我就要阻止你的這種想法。這是xx和xx家的對話,xx家裏比較貧窮,兒子王和平上初中沒幾天家裏就不讓上了,總之是沒錢的緣故,我們實在沒辦法供他上學了家裏只有兩畝薄地,妻子還有病沒有其他收入,苦了孩子了,xx流着眼淚說。再苦再累也不能耽誤孩子的學業,我們苦了一輩子不能讓下一代走我們的路啊,說着xx就離開了,過了一或兒他又回來了他沒走他回家和他哥家去了,借了500元,給拿着吧我只有這麼多孩子這學期沒什麼問題,xx雙眼含淚說我不能要你的錢你也不容易,家裏孩子也在上學,還有個老母親身體還不好,說什麼也不要,xx說我雖不富裕但是在困難也不能耽誤孩子,你先拿上吧開玩笑着說等你孩子以後有出息了加倍還我,xx兩眼淚花、雙手顫抖接住500元,說我錯了,我的思想落後,我會好好把這個家支撐起來,必須讓孩子唸完書,太感謝你了,你真是我們孩子的再生父母。

xx是個熱心人,他不僅僅照顧自我的母親婆婆,他還關心村裏的老人,尤其是五保戶,一向以來擔負照顧村裏老人的重任,他多年來一向幫村裏老人屋裏屋外打掃得乾乾淨淨。晴天給老人洗衣曬被,雨天爲老人遮風擋雨,夏天爲老人開窗透風,冬天爲老人生爐取暖。老人們發生口角也都找他給解決。老人們都十分喜歡他,也都感受到了他對他們的關心和照顧。我村五保戶xx,現年60多歲,生活不能自理已經多年,生活十分困難。沒有子女的照顧,xx對他們十分關心敬重,像對待自我的父母一樣照顧他們。平時給他們送去衣服、麪粉等生活必需品。每年春節給他們包餃子吃。

每年冬天,他和妻子都會早起牀幫他劈柴生火,待屋裏暖和後,服侍他起牀,幫他穿好衣服,幫他梳理,一切打點妥當後再去做早飯,早飯做好後,xx先把飯盛給他吃,看他吃飽了之後,自我再回家爲家人做飯、洗衣服。晚上,他一向到服侍他入睡後纔回家休息,每一天如此。這位五保老人感動地流過多次眼淚:“這孩子是個好孩子,爲我們做了這麼多事,我們感動啊!”

他不僅僅是尊老的模範,還是愛幼的楷模。每年暑寒假期間,也是他最忙的.季節,因爲他在這期間有了一十分重要的任務。此段時光孩子們都已放假,由於父母親都外出打工,無法正常照顧孩子。xx把這些孩子領到自我家,爲他們免費照顧孩子,還教這些孩子一些科學知識,組織孩子們開展健康向上的娛樂活動。這樣他們的父母就能放心的幹活,孩子們也能學到一些知識,免於荒廢學業。xx的行爲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贏得了羣衆的口碑,他是傳承中華民族孝老愛幼傳統美德的楷模。從他的行爲上,我們看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風尚,從xx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農村婦女的臉上,我們真正讀懂了什麼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最近幾年年輕人都出去務工,家裏都留下老人和孩子,統計xx村全村有留守老人17位,留守兒童15人,他們不是孤獨的在親人不在時,xx有着自我的人生規劃,我既然是村上的一名幹部我就要負起這個職責,就算不是幹部作爲人之常情也就應獻出愛心,他每週都要抽出時光走訪這些留守戶,給他們送去關懷,送去需要,記得又一次,一位老人給他說我沒有吃的了,農村人都是把小麥運到鎮上加工成麪粉在拿回家吃,他說不要緊我有車我給你磨去,學生上學都要經過一道河,對於留守上學兒童是個問題,經常下雨就過不了河,但是總會看見xx的身影,是他接送留守兒童的上學,村民說;好像都是他的兒女一樣,他說愛是超越一切的,都是我的子女。

如果人世間有真愛的話,那就是奉獻。不在於奉獻的多少,也不在於價值的大小,而在於你是否用心真正的感受它。注重樹立良好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深刻懂得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xx說:“我們就應把別人的老人也當成自我的父母一樣孝敬。”xx身處農村,切身體察農村老年人的現狀,由於相當多的青壯年農民遠離故鄉務工,有的家庭成了“空巢老人”,有的不僅僅要種莊稼、養畜禽,還要撫育照顧孫輩兒童,一年四季辛苦勞累,尤其是每到傳統的中秋節、重陽節,很多老年人缺少一種親情的關愛,享受不到天倫之樂,心靈上不免產生一些孤獨和寂寞感。欲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xx十分理解老年人的情緒,關注老年人的疾苦,爲了能使廣大老年人能在重陽節過得高興快樂,近年來一向堅持把本村的老年人請到他家作客,並請鎮黨委、政府領導到場指導,與老年人共同歡度節日。xx說:“我把他們請來團聚,能使他們笑一笑,送上我對他們的祝福,我要從多方面努力感召社會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爲。”每年春節,xx爲了表達對附近貧困老黨員和貧困老年人的關愛,不僅僅要請他們吃團年飯,還要爲他們購買豬肉、酒、茶之類的年貨,使廣大農村貧困老人深深感受到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當今社會,不僅僅有黨和政府的關心照顧,而且還有社會上有仁善之心的人帶來的溫暖和關愛。xx,用他的善良和孝心爲父親和社會老人的晚年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爲xx鎮街坊四鄰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好人榜孝老愛親的事蹟材料3

xxx,女,土家族,42歲,大專文化,xx縣地方稅務局一名普通幹部。在工作中,她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多次受到局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在生活中,xxx懷着一顆孝順之心、一顆體貼之心、一顆關愛之心,用自我的實際行動踐行着爲人女、爲

人妻、爲人母的高貴品質,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着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一、一顆孝順之心

小x本姓x,三歲的時候,在縣城工作的姨父姨母因膝下無子,家住xxx鄉的親生父母把她過寄給姨父姨母撫養,之後她也就隨姨父姓了“x”。看着xx從上小學、到參加工作,再到出嫁成家,兩位老人傾注了大半輩子的心血,盡了老一輩人應盡的義務。

參加工作後的xx,回到家就幫姨母洗菜做飯,收拾房間,休息日陪着兩位老人聊聊天,散散步。剛參加工作那時工資低,xx捨不得給自我買時髦的服裝,總惦記着先給兩位老人買點布料添件新衣服,或是買點水果、副食之類的東西讓老人們嚐嚐,這一習慣一向到xx成家後都還堅持着。2005年3月,姨父因病去世,辦完姨父的喪事後,她把年邁多病的姨母接到自我的家裏一齊生活。姨母年青時就患上了冠心病和糖尿病,爲了護理好姨母的身體和飲食生活,她專門跑到醫院去諮詢醫生,家裏有這種病狀的老年人怎樣從生活保養到藥物調理方面進行照顧。飲食方面,患糖尿病的人應多吃菜少吃飯,xx就照着烹飪書試着給姨母做些可口的菜吃,剛開始不是缺鹽就是淡味,時光一長,菜也就做得越來越好吃。姨母體胖怕熱,行走不方便,卻又喜歡出門散散步,每次從散步到回家是走一走停一停,上樓梯也要歇上一會兒,看着姨母大汗淋淋地回到家,xx很是心疼,幾天之後,家裏便安裝了空調。爲了照顧好姨母,同學之間的小聚、單位組織的三·八旅遊活動,xx也都放下了。實在是推不掉的應酬,xx也是提前爲老人準備好飯菜再參加。xx對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兒女養大不容易,兒女爲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就應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價。

二、一顆體貼之心

xx的丈夫xxx在縣人民銀行工作,是一位農家子弟,憑着農家子弟的勤奮與好學,從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員一步一個腳印走上了領導崗位。丈夫走上領導崗位後,工作上較忙,一年四季出差、開會、學習的時光多,照顧老人和家務活兒大多都落在了xx一個人的肩上。一次,姨母生病住院需要人服待,丈夫又出差在省裏開會,在不影響自我工作的狀況下,xx到醫院陪伴姨母,病牀前端水送飯,爲老人梳頭洗腳,多少個日日夜夜,那個中滋味,怎一個累字了得!自我的親生父母常年呆在鄉下,有時老年人打個電話上來想看看外孫,xx只好利用“雙休日”帶着兒子買些營養品去鄉下看望兩位老人,第二天下午又要匆匆忙忙地趕回宣恩上班。“百善孝爲先”,男人在忙着經營自我事業的時候,也往往記不起父母的生日,前幾年公公婆婆住在中間河,有一年,xx提醒丈夫,今年婆婆過生時,咱們一家三口必須下去看看,結果婆婆過生那天,丈夫單位上級領導臨時來檢查工作,她只好默默地帶着兒子去爲婆婆做生。

三、一顆關愛之心

兒子xx此刻xx民族學院讀書,在兒子的培養教育上,xx沒少操心過。兒子上小學的時候,體弱多病,時常感冒發燒,xx不是送兒子去打點滴,就是上門診去拿藥,晚上還得監督兒子完成作業、背英語單詞。在兒子的成長方面,她更注重對兒子品德和生活潛力的培養。兒子上初一的時候,與一位叫xx的同學玩得個性好,只要家裏做了好吃的菜,他都會把這位同學叫到家裏來。

有一次在學校,兒子與xx因爲口角之爭,一時氣憤的宗坤居然拿起板凳打了平日裏玩得最好同學。老師通知xx趕到學校後,問清了原因,原先,兒子的同學因隨口帶了一句罵人母親的髒話,宗坤一時衝動用板凳砸了同學。回到家後,xx對兒子說:“他是你玩得最好同學,你要學會謙讓,不能因爲一句話出口沒注意,你就動手打人。”之後,對方的家長也明白自我的孩子做得不就應,專門到xx家道歉。兒子在家裏的時候,xx不寵兒子,對兒子本來力所能及的生活自理勞動,放手讓兒子自我去做,比如收拾自我的房間,整理書桌、書包,晚自習回家自我煮麪等等;對兒子在外交友方面,也不是給太多的零花錢,防止兒子養成大手大腳的不良習慣。兒子高中是在外縣住讀的,一向坐車就暈坐的xx還是向單位請了兩天假,開學那天把兒子送到了學校,作了簡單的安排後,第二天就回到了xx。對兒子的愛和教育,xx說:“要愛得適當,愛中有合理而嚴格的要求;要照顧得適當,必須要給兒子一些靠他自我的出力而獲得成果的機會;要關心得適當,得放手時且放手,該放心處且放心。”

好人榜孝老愛親的事蹟材料4

xx,女,漢族,1979年2月出生,現年33歲,是xx鄉街道村的一名普通的家庭婦女。她的家是一個四代同堂的家庭,上有年邁的祖母、婆婆,下有正在上學的兩個女兒,家庭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是種地,全家勤勞節儉。多年來,xx用自我的愛心操持着整個家庭,她通情達理、持家有道、尊敬長輩、團結鄰里,家庭和睦的事廣爲鄰里所稱道,她用家庭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純樸,用她全身心地愛讓這個家庭始終持續着一種祥和的氣氛。爲老人帶給了一個舒適安逸的生活環境,爲孩子營造了一個寬鬆、和諧的生活氛圍。在鄰居眼中是一位隨和的好鄰里,在丈夫面前是一位體貼的好妻子,在婆婆眼中更是一位體貼孝順的好媳婦,在她的孩子面前是一位慈愛的好媽媽。

一、互敬、互助、互愛,家庭和睦

xx與丈夫結婚十幾年來,一向沒有與祖母、婆婆分家,與她們一齊吃住,人們常說:婆婆和媳婦的關係不好處,就像鍋和勺,沒有不叮叮噹噹響的,但xx覺得,這個事是兩好才能擱一好,只要真心實意待婆婆,像親閨女一樣,就沒有處不好的婆婆,兒媳學會了婆婆勤儉持家、勤勞致富的優良作風,“娶個兒媳,就是我多了個閨女”這是婆婆對人們說起兒媳時的自豪。祖母年邁,身體也不好,漸漸的脾氣也很暴躁,時常爲難她,她也感到委屈,但是想到老人的心中也充滿了苦與痛,她就不那麼委屈了,反而更加的關心老人,陪老人說話,當她出去心中的不悅。xx說:“她給予我的也並非全是痛苦。我的勞動與付出,同樣得到了她的回報。”祖母也十分疼愛這個善良的孫媳婦。祖母經常生病,需要照顧,她認爲祖母年紀大了不容易,人都有老的時候,照顧好老人使其安享晚年是自我義不容辭的職責,因此,她盡全力照顧好兩位老人。每一天,她除了安排好丈夫和孩子的生活外,還要妥善安排好兩位老人的起居飲食。平時,兩位老人提出的要求她都盡力給予滿足。老人年事已高,經常生病,藥不離身,端屎端尿倒水送飯她從來毫無怨言。雖然生活拮据,逢年過節她總不忘給老人買點禮物,天冷了,她每一天早早爲老人生好爐子,讓老人從心裏覺得暖烘

烘的。提起xx,老人感動得說:這孩子比親閨女還親。一次,婆婆不慎摔倒造成骨折需要伺候,她按時按餐給婆婆喂粥餵飯,替婆婆換衣梳洗,任勞任怨,並時常攙扶老人到室外曬太陽,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很快就康復了。

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生活在一齊,每個人都有自我的生活習慣,每個人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因此,誤會和摩擦總是難免,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不計較。碰上不順心的事,不當場理論,等他們心平氣和後,再問明原因,和他們談心、解他們心中的疙瘩。在家庭生活中,xx對祖母和婆婆的照顧可謂體貼入微。街坊鄰居提起她們三代人的關係,總是讚不絕口,她總笑着說:“誰家沒有老人?誰沒有老的時候?我只但是是在儘自我的義務,爲孩子做榜樣。”兒女們的善解人意讓婆婆也沒有了擔心,孩子們也在這樣和睦的氛圍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xx的女兒們在學習上也年年拿先進,xx不僅僅精心照顧祖母、婆婆,而且與左鄰右舍都友好相處,誰家有事,只要是力所能及,她都會盡量幫忙。

在xx身上我們看到了幾千年來深印在中華兒女心頭的“孝”字。她總說:“我最怕的就是服侍不好老人,怕老人沒有一個幸福的晚年。她們雖然不是我的親生祖母和媽媽,但尊老愛老的品德一刻也不能忘!”、“這天孝順父母的人,將來也會得到子女的孝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xx的言傳身教下,她的孩子們也打小明白了要孝順父母的道理,個性孝順,整天圍着曾祖母和奶奶轉,媽媽給她們買了什麼好吃的她們都拿來給曾祖母和奶奶吃,樂得老人們總是笑的合不攏嘴。

二、重視教育,悉心培養孩子成才

爲了培養孩子成才,她重視對孩子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爲、有所貢獻的人。由於丈夫平時忙,老人又無力幫忙照看,孩子上學的接送、生活照料、家裏的活計全都是xx一個人承擔。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十分艱辛的事情。xx不僅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她們的獨立生活、學習的潛力。經常鼓勵她們勤奮刻苦學習,同時,還要養成團結同學、禮貌待人的好習慣。xx經常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繫,瞭解孩子的成長狀況,孩子的學習成績始終在班裏名列前矛,連年被評爲優秀生。

xx的事蹟在xx鄉街道村裏傳爲佳話,但是xx本人卻說,我做的這些都是我們作爲兒女們的職責、作爲父母的義務;村裏人提起xx都豎起大拇指說:“xx是當之無愧的敬老愛親的好模範!”

好人榜孝老愛親的事蹟材料5

xx,今年70歲,家住xx城區北新花園。“讓每一個人都安全出行”,是她堅持自費修補道路和維護道路井蓋的初衷,也是她最樸素的願望。

老人左耳失聰,右眼失明,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氣管炎,但病痛擋不住她爲社會“操閒心”的腳步。8年來,她義務維護了80多個道路井蓋,填補了200多個道路坑洞。熟悉xx的人都知道,只要她看到哪裏的井蓋出現問題,就會“吃不下飯,睡不着覺,總擔心有人會掉進去”。她把檢視道路井蓋安全當成了散步的主要目的,遇到破損、缺位的井蓋或者影響行人安全的坑洞,她先聯繫市政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並儘快僱人拉來石板將“陷阱”暫時蓋住,以防路過的行人和車輛跌進去。前幾年,下水井蓋被盜的情況時有發生,加之有些井蓋被反覆碾壓後容易鬆動,這給人們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她居住的北新花園就發生過幾起行人跌入下水井的事件。

xx老人有兩個女兒,生活都不寬裕,老伴5年前去世,如今,她和大女兒生活在一起,平常兩個女兒給她的生活費,加上每個月領取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她都留着,用來僱人修補井蓋、填坑。有時候錢不夠花,她就撿些廢舊紙箱、飲料瓶賣錢補貼。

爲了擴大“監管”區域,xx每隔幾天就要坐公交車檢視道路井蓋情況。年初,她坐5路公交車經過世紀廣場南側的丁字路口時,發現路口有一個井蓋不見了,她下車去看,發現井蓋鬆動後掉到了井裏,便趕緊僱人拉來石板將井口蓋住,又到附近的水果店要來一些廢舊紙箱做“繞行提示”,並聯繫了市政管理處和交警大隊。直到井蓋復位,她才放心離開。

搬運工顧明春跟着xx修補道路坑洞、下水井已有8個年頭,剛開始,他還以爲老人是在給兒女幫忙,後來才知道她是在做好事。去年5月的一天早晨,正在城區幹活的.顧明春接到xx的電話,得知東關二校附近道路中間的下水井蓋鬆動並掉落,由於手頭的活沒有幹完,等他忙完拉着石板趕到現場時,xx老人在馬路中央的下水井旁已經守了整整3個小時。

除了蓋井,遇到道路上的一些坑洞,xx也會僱人運來沙子和水泥進行填補。她說:“市政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也很辛苦,這麼大的城區就靠那麼幾個人管,我現在還能做點事情,能替他們分擔就分擔一些吧。”

她說:“我拿着國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享了社會的福,也該爲社會做點貢獻,讓每個人都平安出行。”

好人榜孝老愛親的事蹟材料6

xx,女,漢族,1971年3月出生,xx省xx縣三合鄉榆樹溝村七組農民。

今年46歲的xx,自19xx年結婚後,就把公公婆婆當做自己父母一樣看待。平日,公公婆婆頭疼感冒了,xx總是跑前忙後,給他們端水喂藥。老人牙口不好,喜歡清淡的飯菜,她就變着花樣滿足老人的口味。老人們喜歡睡熱炕,她每天按時把炕燒熱。她從生活的一點一滴,精心照顧着公公婆婆的生活。結婚28年,xx把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在她的精心照顧下,80多歲高齡的公婆安享晚年生活。

大多數人都認爲,婆媳關係是天底下最難交往的。而xx縣三合鄉榆樹溝村的普通婦女xx,28如一日,精心孝順公婆,用行動詮釋孝道,結婚至今,一直和公婆一起生活,同吃一鍋飯她和公婆的感情如同自己的親生父母,公婆一直視她如己出,沒把她當作兒媳看待,有些話寧願說給她也不願意告訴自己的女兒,xx成了他們生活中的貼心人。常言道:“順者爲孝”,老人上了歲數,話多嘮叨是經常的,每當這個時候,她就對自己說,不要和老人計較小節,雖然有些話年輕人不愛聽,但絕無惡意,我們要耐心聽,等聽完再作解釋,這樣就會化解誤會。她默默無聞地恪守着“君子入則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她以實際行動爲家庭其他成員做出了表率,贏得了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的稱道。

二老均體弱多病,公公已年過八旬,xx像照料自己的父母一樣伺候着公公、婆婆。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伺候公公婆婆的重擔就落在了她的頭上。她熱心侍奉老人,爲老人清洗衣被、縫補衣服、打掃衛生,陪二老聊天,爲他們尋醫問藥,把溫暖送到了老人的心坎上。公公由於年老多病,還存在些許挑剔的老病,脾氣暴躁,常常會說一些自暴自棄的話語,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是她整日陪在公公身邊耐心地開導他、服侍他,從不會因爲公公的老病而發脾氣。在日常生活中,她很重視老人心理需求,一有時間就陪公公婆婆聊天。遇到與公公婆婆有分歧的事情,她總是心平氣和地和公公婆婆溝通交流、消除隔閡。每次外出買東西,看到合適的總會給公公婆婆帶一份。這些年來,公公婆婆的飲食起居都有她一人服侍。xx28年孝敬公婆如至親,如今,她孝敬公公婆婆的事蹟,在村裏早已婦孺皆知,有口皆碑。xx也多次被鄉里和村上評爲好媳婦,受到村民的好評和稱讚。

尊老愛幼成了這個家的家風,代代相傳,根深蒂固。她用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築了一個和諧的家庭,雖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蹟,可她卻在平凡中用實際行動展示了她孝老愛親、無私奉獻、積極樂觀的高尚品德。

好人榜孝老愛親的事蹟材料7

有句古話說的好“百善孝爲先”,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在我校就有這樣一位愛老、孝老的好榜樣,他就是多年如一日,不辭辛勞孝敬長輩,無微不至地照料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盡心竭力用真情書寫着無私、善良、美麗人生的教師--xx。他的辛苦付出贏得了身邊所有人的好評。

xxx1993年參加工作,先後擔任數學、語文等各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工作中他勤懇認真,團結同事,熱愛學生,深受同事的好評和家長的讚譽。

xx的母親患有嚴重的帕金森綜合症及腰椎間盤突出等多種疾病,生活不能自理。行走不便,坐下起不來,起來躺不下,一切吃喝拉撒、洗、睡、行等基本上都要依靠別人的幫助。xx看着母親顫抖的雙手,舉步維艱,看着母親那無助和期盼的眼神,由於患病的哥哥和常年在山區工作弟妹,他沒有退卻,毅然承擔起照顧母親的重任。

xx每天早晨六點鐘起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不能獨自行走的母親扶到衛生間,給她脫、穿褲子,伺候其大小便。然後,親手給母親刷牙、洗臉、梳頭,準備好早餐喂母親吃,然後再匆匆忙忙地去上班。晚上,母親因爲病痛總是睡得很晚,他就陪着母親看電視、說話或洗澡、洗腳、洗衣、洗牀單、修理指甲等。到母親瞌睡時,把老人攙扶到衛生間方便完後服侍母親上牀睡覺。

就這樣,他經常晚上十二點多或凌晨一兩點才能休息。母親怕壓,一種姿勢睡的時間不能太長,半夜還要經常給老人翻身。母親牙口不好,怕母親久坐久躺消化不好,身體吃不消,他就和身患疾病的妻子,做出可口易消化的飯菜給母親吃。母親每天都要吃藥,他總是細心的準備好母親所服用的藥物,及時給母親服用。母親的身體時好時壞,時刻牽動着他的心,他盡心盡力的照料着,但是實際情況卻總是不如人意。每當發現母親頭昏腦漲發暈,身上沒勁不舒服時,他就即刻用輪椅推着母親去醫院就診。以前,因爲家住五樓,帶母親去醫院上下樓梯很困難,一趟下來總是把他累得汗流浹背,氣喘吁吁,母親很心疼他,不願意去醫院,他便把醫生請到家裏來就診、輸液,液體完了由他爲母親拔針。

因爲母親行走不方便,爲了防止母親在家發生意外,上班時他總是把手機放在母親身邊,或掛在身上便於隨時詢問母親的情況。有一次,母親不慎摔倒用手機通知了他,他即刻請假飛跑回去,母親及時得到了幫助和照顧。幸好老人家摔得不嚴重沒什麼大礙,但他卻心有餘悸的說:“幸虧把手機掛在母親身上了,不然母親就會在地上躺半天。”爲了母親的病情有所好轉,爲了母親的安全他把能做的都做到了,能想到的都想到了。他除了上班以外幾乎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在了照顧母親身上。但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來就身患重病的母親,在2014年12月6日晚上,又不慎摔倒造成髕骨骨折,這更是雪上加霜。xx老師向學校領導請假連夜帶着母親趕往xx,經過緊急手術治療,病情才穩定了下來。住院近半個月,作爲兒子,xx不辭幸苦,幾天幾夜都不曾閤眼,他每天給母親親手做飯,給母親翻身、陪牀,端屎端尿,沒有一句怨言。病重的母親看着兒子的辛苦,想着自己的狀況,總是心痛地流着淚,覺得自己拖累了兒子。爲了讓病中的母親獲得心靈的安慰,xx老師就會給母親揉搓身體、讀書、拉家常,並告訴母親說:“這是兒子應該做的”。出院回家後,母親長期臥牀不起,爲了便於更好的照顧母親,也爲了減輕自己腰間的病痛,他就根據實際情況,自己設計,自己動手安裝製作了能夠升降、方便母親起居的“特殊病牀”,母親在病牀上相對舒適多了,他自己照顧起來也方便多了。由於母親年老病重,傷口遲遲不能癒合,他買了藥水紗布膠帶親自爲母親換藥包紮。看着母親潰爛的傷口,xx老師非常的心痛着急,無法入眠,真可謂:“傷在母親身,痛在兒子心”。由於常年照顧母親,他常常累得筋疲力盡,苦不堪言,每當堅持不下來的時候,他就會想起母親含辛茹苦地把兒女們撫養長大,現在身患重病過着可憐的生活,他很心疼,就又會鼓起勇氣繼續面對。儘管如此,他沒有耽誤教育教學工作,按時上下班,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盡職盡責的完成學校賦予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以至於在外地上學的兒子也沒有多的時間去關心和照顧,但是孩子很理解父親,甚至說:“我很佩服我爸爸。”雖說孩子不埋怨他,但他覺得還是虧欠孩子很多很多。他身體力行言傳身教已經潛移默化的把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傳遞到了下一代。

作爲一名教師,即工作又照顧母親,在這期間妻子又做了子宮切除手術需要照顧。由於長期得不到良好的休息,造成了神經衰弱性失眠,又長期照顧臥病在牀的母親,造成了腰肌勞損的病痛,加上原有的老胃病使本來就消瘦的他身體更加虛弱了。雖然對常人來說就是拉一把扶一把這樣簡單的事,但是能這樣不離不棄、日復一日精心侍候母親,五年多的時間表明瞭一個兒子的孝心。雖然每天很勞累、很辛苦,但只要能給母親最大程度的減輕病痛,看到母親臉上有一絲笑容,他的內心都會感到很快樂也很幸福。

俗話說:“久病牀前無孝子”,在物慾橫流的今天,兒不養娘這樣的事例在我們周圍司空見慣。他作爲一名普通教師,多年如一日與母親和睦相處,悉心照料,這是一般兒女難以做到的,而他卻做到了,他無私的孝心感動着身邊的人們,傳遞着愛與孝的真情。同事們對xx豎起大拇指說:“你真不容易啊”!他卻淡淡地說:“爲人子,這是應該做的,做久了,就習慣了”。他母親常對人說說:“小時候,半飢半餓,現在要想吃啥就有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現在老了全身都是病但是有兒子照顧。一方面是黨的政策好,另一方面全靠兒女們照顧伺候的好啊!心裏踏實。不然早就沒我了”

人們常說:世間什麼東西最珍貴?有人說是金錢,是財富,則更多的人響亮地回答:是愛。正因爲人世間有了愛,世界才變得如此美麗。人生才變得那麼精彩。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了,社會才能和諧穩定。尊老、愛老是子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因爲每個人都有老了的時候,只有我們爲下一代兒女樹好尊老、愛老的標尺,讓他們從小在愛的氛圍中接受薰陶,才能讓他們明白:愛心、孝心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責任和品質。只要愛心無涯,孝心永駐,就能使每個家庭和社會獲得雙贏。他,就是一個“百事孝爲先”的典範。孝敬父母是每個人生活中一件大事,是衡量一個人品格高低的試金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從xx的孝行中,我們深深體會到愛的真諦,真正看到了一位普通教師用自己的言行傳承中華民族孝老、敬老的現代文明春風。他很好地詮釋了“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的千古哲理

好人榜孝老愛親的事蹟材料8

xx,女,1985年11月生,xx市馬村區人民醫院員工;

趙鵬,1984年9月生,國網xx省電力公司xx供電公司員工。

2003年,一場意外降臨,在xx礦務局一家水泥廠做駕駛員工作的王春義,突發腦溢血,全身癱瘓,生活不能自理。由於平時母親需要外出掙錢養家,當時年僅18歲的xx承擔起了照顧父親的重任,這一擔就是16年。

等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像xx這麼漂亮的女孩本該沉浸在追求者的濃情蜜意之中,可是,她卻堅持要帶父出嫁,這樣的要求,讓很對追求者望而卻步,她的婚事也因此一拖再拖。母親心疼女兒,多次勸她遇到合適的就嫁了吧,xx卻很堅決:“我可以什麼彩禮都不要,但是,我必須帶父出嫁。”這就是她唯一的條件。

善良的女孩總是被上天眷顧。2009年,經人介紹,在國網xx供電公司工作的趙鵬認識了xx。趙鵬被xx的堅強和孝順深深的感動,當他見到xx第一面的時候,xx就告訴了他要帶父出嫁,趙鵬不僅沒有退怯反而下定了決心和xx一起照顧她父親。經過6個月的相處,他倆沒有甜言蜜語,也沒有花前月下,有的只是默默地陪伴和付出。有時候,幫着xx照顧父親時,趙鵬比xx還要細心,揹着xx父親去醫院複檢、按摩,幫着xx清洗父親換下來的衣服、牀單,xx也被趙鵬感動了,她沒有想到,這樣粗獷的男人居然有這樣一顆細膩的心。“親愛的,讓我和你一起照顧老人一輩子”,在趙鵬飽含深情的承諾下,兩人於2010年6月份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結婚以後,趙鵬就把岳父接到了自己的家裏,和xx共同照顧他。夫妻倆推掉了所有的朋友聚會,一下班就趕回家照顧老人。“別的同事,週末節假日都是外出旅遊、吃飯聚會,趙鵬幾乎不去,每次一下班都是往家裏跑,結婚以後他就再也沒有跟同事聚過會,慢慢的,大家都習慣了,也理解他,也很佩服他。”趙鵬的同事說。

長期臥牀的病人最怕肌肉萎縮、墜積性肺炎,夫妻倆就買來按摩器、搖擺椅幫助岳父鍛鍊肌肉。每天晚上,趙鵬都會抱起岳父,xx則坐在凳子上,用雙腿頂着父親的腿,讓父親練習站立。老人雖然只有65公斤,可是全身癱瘓軟綿無力不成型,縱然是90多公斤的趙鵬也經常累得大汗淋漓,但即使再累,夫妻倆依然咬牙堅持着。xx父親語言功能基本喪失,想說話時只能眨眨眼或“啊啊”兩聲,時間久了,小兩口也能從這種支支吾吾的表達中體會到老人的想法。爲了讓在病牀上癱瘓的老人少受罪,按摩、鍛鍊,他倆一樣都不敢落下,經過他倆精心的護理,老人的左臂現在可以稍稍動彈,雖然是小小的進步,但也足夠讓小兩口高興半天,感覺自己的付出有了收穫。

這些年,只要是知道哪裏有對父親病情有幫助的醫院,夫妻倆就會帶着父親前去治療。得知哪一位中醫技術好,夫妻倆輪流每天用輪椅推着父親去鍼灸。2016年,奶奶過生日,夫妻倆用輪椅推着父親走過半個城市。當三人出現在生日宴會時,親戚們都驚呆了,奶奶看着癱瘓了十幾年的兒子被照顧的無微不至,緊緊摟着趙鵬淚流滿面,不停地說:“謝謝你,孩子;

謝謝你,孩子。”岳父的眼神格外溫柔,明顯看到他的臉上稍微抽動了一下,那是他笑了,第一次笑了,他笑的那麼努力又那麼開心又那麼幸福,正是父親這許久不見的一抹微笑更加堅定了夫妻倆的決心。

現在的xx和趙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一個小天使於2018年降臨在這個家庭,爲這個家庭帶來了歡樂,懵懂的孩子也經常模仿爸爸媽媽一起給姥爺喂水喝、擦胳膊,用彼此都懂的語言做一些簡單的交流,其樂融融。

好人榜孝老愛親的事蹟材料9

xx市xxx村,雖然已經入伏,但山裏的傍晚有着舒爽的清涼。

“爸,您和俺媽吃飯沒?天氣熱,多在家裏待着,別去山上抓蠍子了。孩子們放暑假了,我過幾天帶着他們一塊去看你們。”

接到女兒郭小霞從山東菏澤打來的電話,73歲的xx很激動:“閨女,放心吧,我會照顧好你媽媽的。別操俺倆的心,好好過你們的日子。”

“4月18日以來,這樣的問候電話每隔一天都有一個。這閨女很懂事,很孝順,她越對我好,我越感覺有愧於她。”說起這個剛剛認下的女兒,xx滿腹辛酸。

1999年,53歲的xx經人介紹,認識了來自山西的母子3人。接觸中,xx動了惻隱之心。女人叫樑愛華,患有小兒麻痹後遺症,丈夫去世後,獨自帶着一雙兒女生活,家庭貧寒,12歲的兒子和6歲的女兒都沒有上學。xx將這母子3人接到家中,他對新過門的殘疾妻子說:“有我一口飯吃,就不會讓你和孩子們捱餓,不再讓你們受委屈。”

妻子不能做飯勞動,他沒有嫌棄,憑着自己的一雙巧手家裏家外勞作。倆孩子正是受教育的年齡,曾經當過教師的他親自輔導孩子學習,送他們上學,視如己出。孩子成年後又張羅讓他們各自成家。20年來,他費心勞神,無怨無悔,精心照顧妻子和兩個與他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是十里八村公認的大好人。

妻子告訴他,她還有一個大女兒叫小霞,十幾歲時被拐賣,20多年一直杳無音信。老伴念念不忘大女兒,xx只能軟語安慰她。今年4月18日,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這個平靜的家庭和這個寧靜的小山村沸騰了:樑愛華的大女兒郭小霞幾經周折,在九渡村找到了自己的生身母親。

失散20多年的母女終於相見了!郭小霞聲淚俱下地講起自己被拐賣後所遭受的各種折磨,母女倆相擁而泣。母親告訴大女兒,她當年帶着兩個孩子嫁到九渡村,20年間得到了xx的悉心照顧。郭小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她緊緊地抱着母親和xx,深情地說:“爸爸,感謝您收留了我的母親和弟妹,並且這麼多年來一直悉心照顧着他們。我也是您的女兒,我來孝敬你們,報答您!”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郭小霞包攬了所有家務,給兩位老人改善生活、買新衣服。在和弟弟妹妹的深入交談中,郭小霞瞭解到了xx更多的故事,他是一位仁善慈孝、心有大愛的好人,也是一位有責任有孝心有擔當的共產黨員!

1946年,xx出生於九渡村,弟兄三人中數他聰明。初中畢業後,雖然成績優異、表現突出,但因爲家庭貧寒,他初中畢業後沒能繼續讀書。因爲村幹部的極力挽留,他放棄了到縣城工作的機會,留在村裏當起了民辦教師。他教課認真負責,教的學生升學率高,成了學校和十里八村的名人。

1972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清楚地記得,當時自己用豫劇電影《朝陽溝》裏的一句臺詞向黨作保證:黨叫幹啥就幹啥,絕不能挑肥揀瘦講價錢。

後來,xx又被抽調到村水利發電站,他精心鑽研,大膽實踐,主持改造,將一級提灌改成了三級提灌,大大提高了發電量;

常平鄉領導看到他是個人才,又讓他到鄉里的一個化工廠負責銷售和生產,幾年間,他將化工廠經營得紅紅火火。

工作順利的xx,生活上也有苦惱。他1974年結婚,可妻子與兩位老人水火不容,xx對此苦不堪言,最終選擇了離婚,並且下定決心,送走兩位老人後再成家。“大哥到山下做了上門女婿,一家子人,不便經常往山裏跑。二哥一家條件差,負擔大,我就承擔了照顧雙親的責任。”多年後,談起這段經歷,xx依然很平靜,沒有任何抱怨之詞。在xx的精心照料下,他的雙親分別在85歲、86歲高齡離世,xx也因此被鄉親們稱爲“大孝子”。

因爲他到村水利發電站和鄉化工廠工作幾年,17年教學生涯有中斷,前些年轉公辦教師時受到影響,直到現在,他一直拿着每月170元的民辦教師補貼。

“當時是工作需要,誰也考慮不到幾十年後是什麼樣子。不管幹啥,只要盡心盡力,不後悔不自責就行。現在黨和政府政策好,俺老兩口有低保,有老年津貼,老伴有殘疾補助,我還有點民辦教師補貼,節省點能過得去。現在這社會這麼好,有啥不滿意的?”xx以自己的善良、平靜和感恩心態,展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情懷,也給孩子們和村裏的黨員羣衆做着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