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知識文庫 > 實用文檔

《送元二使安西》聽課感想

《送元二使安西》聽課感想

《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是王維寫的一篇送別詩。戴老師執教本課時,堅持以人爲本的教育原則,精心地確定教學目標,精心地設計教學過程,精心地選擇教法,讓學生感悟到了古詩語言文字的精妙,以及詩人所蘊涵的獨特感情。

回到學校,戴老師上課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我覺得他上課的特點是樸實、紮實。

一、樸實的風格

說戴老師的課樸實,是因爲他的課不搞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義的東西,而是步步踏實,每一個步驟都精心雕刻。他不會因爲趕時間而放棄某一次知道學生的機會,也不會因爲只重視結果而忽略了教學的過程。比如說,在引導學生讀好課題《送元二使安西》這個課題時,光是解題、讀題就花去了十五分鐘的時間,直到每一個學生能正確讀題爲止。回想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讀好詩題往往就被忽略,而戴老師這一點卻做得非常好。他花這麼長的時間是有道理的,因爲詩題對於一首詩來說就好比是龍的眼睛。戴老師在讀好詩題是雖然着墨不多,但是頗具匠心,體現他樸實的教學風格。

 二、紮實的過程

戴老師在上這堂課時,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以讀爲本的理念,始終讓讀貫穿着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王維優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和對朋友的依依不捨之情;在吟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唱中讓學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舞中讓學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

詩的最後兩句,選取了餞別宴席的勸酒詞勸君更進一杯酒凝離別之情於美酒之中。一杯酒,一生情,一個更字,一個盡字,浸透了詩人對朋友的全部真摯感情。戴老師在引領學生讀這一句時,先讓學生充分體悟詩人的情感。他是這樣啓發提問的:身爲好友的你,在元二臨行前,還想對他說些什麼?學生聽音樂交流後,戴老師又悲傷地告訴大家,幾年之後,王維就去世了,應該怎麼讀?千言萬語化作薄酒一杯,一切盡在不言中,來吧,舉起酒杯吧!接着,戴老師問:喝下這杯酒了嗎?我怎麼覺得這不是一杯酒,這究竟是什麼呢?學生答:是濃濃的情意。喝一杯夠嗎?那我們再喝一杯,你還喝出什麼滋味?學生一個個站起來回答:有痛苦,有難過,有悲傷,有難捨難分那麼再喝一杯,幹了它,再喝一杯我聽着看着,也多想舉起酒杯來送一送元二呀!是的,再喝一杯,元二就要走了,讓我們舉起杯送他一程吧!已數不清這是第幾杯酒了,這濃濃的'愁情別緒,籠罩着大家。戴老師醉了,學生醉了,在場的所有聽課老師也醉了。此時但願長醉不用醒,喝呀喝,讀呀讀,已不能表達詩人的感情了,就讓我們來唱吧!學生跟着老師,合着《陽關三疊》的曲調,動容動心的吟唱起來,是多麼和諧的課堂氛圍呀!戴老師在引導學生讀好這首詩的時候,沒有機械地讓學生枯燥乏味地讀,而是在引導體會詩人的情感過程中,激發學生讀的慾望,在有滋有味的朗讀吟誦中,水到渠成地完成教學任務。他把這首古詩中情感最細膩的,描寫最感人的場面,生動地再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的目光穿越時空的隧道,彷彿看到詩人送別友人時淚滿衣襟的樣子。這充分體現了戴老師的嫺熟地駕馭課堂的紮實功底以及靈活的教學機智。

總之,這趟無錫之行,讓我親眼目睹了古詩詞的魅力,更加深刻地瞭解到古詩詞所表達的古今相通的人性──情。在今後的古詩詞教學中,我將多向名師學習,讓學生在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薰陶下提高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引領學生走進這民族獨特的文化,從而熱愛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