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哲理作文 > 永恆作文

永恆的感動

高中的時候學到了一首詩,《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

永恆的感動

我讀了好幾遍,居然有種想流淚的感覺。李賀是我最喜愛的古代詩人之一,他的詩裏,總抹不去濃濃的哀豔迷離,那一個個色彩斑斕,極具感染力的字眼,在寒冷悽清的意境下,驀地升騰起一股無與倫比的悲壯。李賀不愧爲“詩鬼”!無論是杜甫詩中的雄渾沉鬱,還是杜牧詩中的懷古奇絕,或是李商隱詩中的纏綿浪漫,都沒有給我帶來如此震撼。詩中描寫的軍旅內容,不禁又讓我想起了我最愛的三國。在《三國演義》裏,也有兩首歌讓我感動至深。

一首,是原著中的《丈夫歌》。出現在全書中的一大亮點——赤壁戰前羣英會上。說的是我至愛的歷史人物周瑜。“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也許,單獨品味這首歌,你只會覺得它很有氣勢,很有抱負,並不會有那種想流淚的衝動。然而,當你縱觀情節前後,仔細品讀周瑜這個人物,——少年時的江淮抱負,赤壁時的烈火雄風,還有那赤壁戰後慘烈的凋零,歷歷在目掩卷難忘,那種用生命去抒寫、去實踐的凌雲壯志,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男兒誓言,着實叫人敬佩,令人感嘆!並且,他做到了,是用短暫而無比絢爛的一生去做到的,做得轟轟烈烈,雖英年早逝,卻名垂千古。——周瑜,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無論在後來的《三國演義》裏,羅貫中如何醜化周瑜,卻也依然不能改變我們心目中那個英雄蓋世,雅量高致的“美周郎”形象!

而另一首讓我很有感觸的歌,出現在《三國演義》電視劇裏。相信看過的人,都會對片中那首《有爲歌》印象深刻吧。我在聽第一遍時,只覺得旋律悅耳,而對照歌詞反覆再聽,卻不禁淚下!想不到一首插曲,竟如此感人。甚至比赤壁鏖戰帶給我的觸動還大——不過,這首歌並不是和周瑜有關的,而是感嘆諸葛亮。與大家不同,我對諸葛亮這個人物比較反感,一向對其毫無興趣,還寫過好多文章大加貶斥,一點也不覺得孔明有什麼可敬之處——三氣周瑜是虛構的,草船借箭是張冠李戴的,三顧茅廬是有待考證的,神機妙算也是胡編的,歷史上孔明着實不怎麼出色。就算是在《三國演義》裏,他確實很聰明,但事無鉅細、任人唯親、窮武黷徵,且缺少拼勁和大志,所以只擅管瑣事,哪是橫掃天地的雄才!因此,在後世對孔明的高度評價聲中,我獨覺得孔明虛名太過,實在反感。而這回聽一首感嘆諸葛亮的歌,我居然哭了!真讓我自己都驚訝不已。“歸去來兮我夙願,餘年還做隴畝民,清風明月入懷抱,猿鶴聽我再撫琴……”這段歌詞是最感人的,改編自史書。孔明出山時,曾願功成太平後,再回南陽田間,清風明月淡泊餘生……可是,他未能如願,並且再也沒有回去的機會了,他把一生都獻給了蜀漢事業,最後的歸宿是祁山陰冷的秋風和五丈原墜落的長星!茅廬攜劍隨君去,羽扇綸巾赴征塵,龍兮龍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種強烈的悲劇感撞擊着每一個人的心靈,雖然這是一個令我反感的歷史人物,但帶給我的感動,卻是真真切切!

有很多歌,可以放進MP3裏邊走邊聽;有很多書,可以放在沙發上隨手翻翻;有很多人,可以放在茶餘飯後作個談資;有很多事,在歷史長河裏淹沒不見。但也總有這麼一些舊詩、老歌、古人、史事,只有在心靜時才能品味,並且永恆地感動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