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哲理作文 > 需要作文

【精選】需要的作文九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需要的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需要的作文九篇

需要的作文 篇1

我總是以爲人要活出自己的個性!

曾聽當醫生的父親說每個人心臟跳動的次數是一樣的。聽完父親的話便有一個想法深深地扎進我心中:既然如此,何不瀟灑過一生呢?這便是現在人們口中的“個性”。

真正在心中烙下“個性”二字是源於一個人——韓寒。他是我的“個性史”

上的鼻祖。從他17歲“棄學從文”開始。

可以說,很少有人有如此大的勇氣站出來與中國教育體制相抗衡。他便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儘管對中國教育體制不滿的人不佔少數且學生居多,他們自認爲身受“毒害”卻也寧願在其中被“毒死”,他們只是畏縮在角落。這時,韓寒挺身而出,便成了青少年的偶像,隨之涌現大批“憤青”。

我倒並不認同韓寒的觀點也不認同他的才華,我認同的是他自由,隨性的生活態度,這纔是他的“個性”。對教育的不滿,對社會的批判,我以爲這是誰都具備的“個性”。每一個莘莘學子在受教育階段都會因爲種種原因產生叛逆思想,產生反感的情緒。

然而,毅然決然地離開課本,離開課堂是他真正的“個性”表現。他把我們僅僅停留在思想上的束縛化爲現實,尋找自由,尋找屬於他的世界!韓寒只是一個急切需要自由的人,這一點從他後來投入巨資玩賽車又可以體現出。我相信,他一定是被賽場上奔馳的速度和“隆隆”的馬達聲吸引。一架賽車只有一個駕駛者,這是一種獨領風騷的滿足感。我認爲這是他對自由更高的追求。

“個性”不一定要伴隨着鮮花和掌聲,平凡的我們也可以“個性”地生活。

在廈門鼓浪嶼島上我發現了這樣一家個性的店——張三瘋奶茶鋪。一聽名字就覺得是一個個性十足的店吧。

老闆是三個年輕男子,我想這就是“張三瘋”啦。店鋪雖小但是裝潢很精緻,體面。從與他們簡短的交談中我感覺到他們是三個“樂活”男孩。他們簡單、自然,努力地生活。這也是對“個性”的另一番詮釋吧!

我想“個性”已經超越“另類”這一層含義,而與我們的生活畫上了等號。

活出個性,不正是我們心中所追尋的嗎?

需要的作文 篇2

Q:前面提到,影響GMAT作文評分的因素之一是:文章的organization。那麼是否有必要在複習備考的過程中準備organizational template來應對寫作呢?

A:organizational template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很有用的。對於AI,主要是考察你的分析能力,並且討論觀點的pros and cons。在組織AI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下兩個問題:1)每一段你需要討論一個distinct reason,並且論證2)你可以在文章的開始論證觀點的優點和不足,然後在後面再分段論述。

每個模板,每一段都應該至支援你的作文的main point的,其中可以透過相關的例子和結論來論證你的觀點。每一個template都必須包括的內容:問題的brief introductory、brief concluding、summary、paragraph。

對於AA來說,使用模板是比較好的。每一段討論一個distinct problem。題目中的很多問題是都含有不確定的assumption,需要推理論證。每一段之間應該具有邏輯關係。這並不是重點,在很多情況下,你可以透過argument的順尋進行討論。

拋開上面的敘述。對你的essay使用模板是很危險的,特別是一些fill-in-the-blank template。這樣的方法很死板,一篇用template寫的essay沒有針對性。GMAT評分人員能夠很敏感的察覺到你的essay是透過template來寫的,扣分可是不會手軟的。

需要的作文 篇3

經常聽到周圍的朋友這樣說,“整天瞎忙,也沒時間管孩子,不過現在的孩子比我們那會強多了,要什麼有什麼,什麼要求都滿足他。”

真的是這樣嗎?那麼孩子要求父母多陪陪自己,這個要求滿足了嗎?沒有,孩子如果提出這樣的要求,有的父母會這樣說,“我哪有時間,我不去忙,你吃啥穿啥,你能有這麼好的生活?我忙爲了誰,還不是爲了你。”孩子還能說什麼呢。

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做父母的不是爲了自己的孩子再苦再累也願意呢。我們的父母爲了我們辛苦大半輩子,我們現在爲了自己的孩子又在辛苦忙碌。將心比心,難道我們小的時候就不想爸媽多陪陪我們,多關心我們嗎?所以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

沒有錢不行,錢能買到最好的禮物,但錢也不是萬能的,它買不來親情,再好的物質都比不上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與關愛。孩子是我們的天使,不要讓天使傷心。我們應該多去關心孩子,去了解孩子,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一同成長。

讓孩子在父母的陪伴關愛下,健康快樂的成長。

需要的作文 篇4

一個人的力量也許不足以改變世界,但可以給他人甚至生存環境帶來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的是注重環保、過低碳生活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不懂得環保。買菜時,人們用的都是一次性塑料袋,僅僅一人一年就得耗掉幾千個塑料袋,屈指算算,全國人民一年得用多少個塑料袋啊!我推薦大家買菜最好用布袋子,買完菜,就把布袋子清洗一下。這樣雖然有點不方便,但是比較環保。這樣一來,全國人民可以省下數億個塑料袋,也不怕會因爲塑料袋埋在地下不腐爛、燒掉而污染環境。

說到一次性塑料袋,我不得不提起一次性塑料袋的“兄弟姐妹”。他們包括: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碗、一次性湯勺……當然,還有紙巾。你一定會覺得奇怪,用一次性產品的確是可以能免就免,可是紙巾……其實,至今我們的確得用,關鍵是用多用少。最環保的就是如果要擦嘴、擦手、擦東西等,我們儘量使用毛巾來代替紙巾,這樣一來,全國可以少伐木。一次性筷子、湯勺,相信大家也並不陌生。我們去外面買快餐,都會配送這些一次性產品。其實這招是不好的,特別浪費資源。有些人又有疑問了:如果在外吃快餐,又不能用這些一次性產品,難道得天天吃“手抓快餐”啊!其實爲了環保也不用這麼慘,我們可以隨身帶一套小巧玲瓏的便捷餐具,裏面就包括了這些筷子、湯勺、叉子,回到家再洗一下就好了,這也是低碳的一種方法。

爲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許多房地產公司都選擇把許多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的“原生地”,變成一幢幢房子。對於這種的普遍存在的現象,我希望大家去看一下宮崎駿的漫畫,相信我們就會明白環保有多重要。

地球媽媽已經傷痕累累,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環保的小公民,讓地球不再受傷!地球需要環保低碳的人,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吧!

需要的作文 篇5

文字需要的是什麼,是怎樣的華麗,怎樣的矯情?

一直以來我都在摸索着,所謂“精華”的概念,我寫着屬於自己的文字,不是什麼太華麗或是太矯情的文字,只是偶爾會有些淡淡憂傷的文字。你認爲這是虛假麼?

我不習慣寫一些虛假的東西,因爲在下筆前我總會無從着手,我的腦海裏無法想一些脫離現實很遠的東西,所以現在的我不喜歡看一些小說。

但後來我突然明白,文字裏的憂傷太多,也不是什麼好的文字。這樣反而使一些人認爲這種文字很虛假。甚至不願看下去。老師說,寫出真實快樂的文字,屬於自己的。不要過於沉重,因爲文字不需要那種情感。我試圖去尋找快樂的題材,但是卻沒有什麼頭緒,我是善於注重生活細節的,只是偶爾會沉重的忘記了所有,試圖去放輕鬆,或許這樣更好。

前幾天,老師讓我們用白描的手法去寫一篇雪景,我頭腦不清楚的亂寫了一通,沒有留下隻言片語,我沉默。小G這次的作文寫的很成功,老師正在表揚寫的好的同學。我眼光裏有些失望的,同學遞過小G的本子,我看了一下,驚奇的差異,這應該不是白描纔對。因爲那文字華麗的修飾太多,只見批語下“優”。我怔了一下,突然就想起,其實文字不需要太華麗,因爲樸實的語言依舊感人。華麗,畢竟只是一種修飾,它裝裱了表面,卻無法滲入內層。

關於矯情,我瞭解還不過透徹,懵懂的明白,矯情,在一旁發表無比虛假的空話。像老師說的看到,把話題撤的太嚴重,那些虛假,太過於裝點。我想要脫離這些虛假。

這些日子我很想記錄寫什麼,卻無從開始,我在等待着什麼,等待真實,等待快樂輕鬆的文字在我腦海浮現,那時候,我會大舉揮霍我的筆,去記錄那些感動過,快樂過的日子!

需要的作文 篇6

一個人一個世界,60億個人,60億個世界。在我的世界裏,住着最重要的人,因爲重要,所以不能缺少,那就是我的父親。

時光匆匆流走,從呱呱墜地到牙牙學語,再到青澀懵懂,我們的父母不知道爲我們操勞了多少。十四年了,我沒有對父親說過一次“我愛您”。因爲我認爲女兒對父親說這句話總是有些彆扭,甚至難以啓齒的。

對於這個最疼我的男人,唯一能許下諾言就決不食言的男人,對於這個背起了整個世界的男人,我很感激,我很愛。如果沒有我的父親,我不會有那麼多幸福,不可能安心的學習,快樂的成長。

我長大,父親老去。看着父親一根又一根的白髮,我哭過。看着他一天天的操持,我流淚過。若不是爲了我,若不是爲了這個家,父親是不是就不會那麼幸苦,是不是就會有多一些笑容。

別說懵懂的我們不懂珍惜,我想要珍惜。因爲父親,我可以驕傲地對別人說,我的生活不比你差。因爲父親,我纔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世間的動盪不安。失去你,我的世界就會是一片狼藉。

從小到大,我提過的要求,只要合理,父親就沒有說過一個不,從小到大,就算多遠的距離,也不會讓我感到孤單。從小到大,做過多少錯事,他都沒有放棄我,厭倦我,更多的是佛口菩心的教育我。他給的,我不盡言謝。

父親總有一天會老去,時間如指縫間的流沙,我怎麼抓也回不來。我不敢想象父親從我的世界消失會是什麼樣子,我所能做,唯有珍惜。

我的世界需要你——父親,所以我會倍加珍惜。

需要的作文 篇7

如果莫泊桑等人的抵制成功,那少了埃菲爾鐵塔的巴黎還會是浪漫之都嗎?同樣沒有鳥巢水立方的北京也會少了很多獨特韻味。世界需要新奇的裝點,我們要學會開啟心扉,允許新事物插着翅膀向我們飛來。自我世界需要新奇的裝點,不然生活會多麼的枯燥乏味。小時候總是想要新書包新鉛筆。看着身邊出現不一樣的色彩形狀,總會覺得生活原來如此五彩繽紛;長大或總會要嘗試一些從未體驗過的,即使是吃了一晚極其難吃

的麪條也會因它是從未嘗試過得口味而感到滿足。生活就是這樣需要各種不一樣的'事務裝點,如果我們總因爲沒試過怕不好而抵制他們,那又會錯過多少美好呢?將一切都拒之門外我們會發現最後只剩下我們自己和四面牆,何其悲涼!自我世界需要世界裝點,開啟心扉讓他們裝點我們五彩斑斕的人生吧。

團體世界需要新奇的裝點,這樣才能更加生機勃勃。一個舞團需要新風格的加入這樣才能多元化奪人眼球;一個班級需要不同的變化,不然學習會變得壓抑;一家公司需要新員工的加入,注入活力帶來新思想,就像新鮮的血液涓涓流淌。沒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變的,團體世界需要新奇的裝點,這樣纔會保持春天班生機盎然的景象。

這世界需要新奇的裝點。如果我們的祖先不接受進化,你會喜歡那種原始耕作的生活嗎?有人願意放棄現在安逸的條件每天只爲吃飽穿暖而奔波打獵嗎?這世界需要新奇的裝點。開啟心扉,開眼看看這日新月異的世界,人生的美妙便會無處不在。

世界需要新奇的裝點,但我們不接受那些譁衆取寵的“新”。仿造的凱旋門,埃菲爾鐵塔在中國的某些地區屢見不鮮,很多當地人一定覺得很“新奇”,但這是不可容忍的。這是一種譁衆取寵的行爲是恥辱,堅決抵制。世界需要新奇的裝點我們要有接受的勇氣與緬懷,但對於這種行爲絕不能縱容。

攜一朵鮮花,點綴一間小屋,芳香四溢;採一片樹葉,夾在一本書中,書香益濃;帶一點新奇,裝點世界,世界會更加美好。

世界需要新奇的裝點,開啟心扉,勇於接受,我們會有“衆裏尋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開朗之鏡。

需要的作文 篇8

每一個人都追尋美,崇尚美。牡丹是美的,但那美過於豔麗不免帶有幾分俗氣;曇花是美的,她的綻放固然燦爛,可惜短暫。真正觸動人心的美,是一樹清寒的梅,於寒風中吐露芬芳;是那高潔的蓮,不蔓不枝,留下縷縷清香。真正的美,是才華與品格的芬芳。

真正的美,需要才華的芬芳。李清照是美的,她從小飽讀詩書,不但貌美如花,還被詩書澆溉得內秀如竹。於是,纔有了“卻把青梅嗅”的少女青澀,“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的情趣,也因爲她的才華,纔有了後來“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的感慨與“人比黃花瘦”的悽美。因爲李清照的才華,她的美才可以成爲永恆,這纔是真正的美。

真正的美,需要品格的芬芳。恩來總理離開我們已經四十年了,但他與其他名人不同,他俘獲了年輕一代的心,難道僅僅是因爲他的高顏值?一定不是。原因有很多,他才華橫溢,爲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想感染我們的是他的品格和他的經歷,他用自己的燃情歲月照亮了我們的燃情歲月。在天津南開中學,他的少年意氣,飛揚灑脫是真正的美;在黃埔軍校,他一身戎裝,目光如炬,意志堅定,這是真正的美;在廣州市太平館與鄧穎超的婚宴上,他一身浪漫,滿目柔情是真正的美;在他的一生中,爲國家鞠躬盡瘁那更是感動中國的美。真正的美,是品格,恩來總理偉大的人格造就了他永恆的美。

僅有外在,而無才華,那美只是表面的,暫時的,當時光流逝,青春不再,那所謂的美也會隨之消失;僅有外在,品格敗壞,也只能遭人唾棄。民國四大美男之一汪精衛,北伐前,他每次在廣州演講粵地女學生節皆“擲花如雨”,那時的汪精衛是革命元老、偶像明星,然而他在困難與利益面前出賣了品格,淪爲遭人唾棄的漢奸,所謂的美蕩然無存。也許顏值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才華與品格,那纔是美。

我相信“腹有詩書氣自華”,我相信有夢想有品格的人都自帶光芒。我願爲一枝梅,願爲一朵蓮,我願在藍天下留下自己的倩影,吐露芬芳。

真正的美,需要吐露芬芳。

需要的作文 篇9

儀式早已成爲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在不同儀式舉行的那一刻,我們也被不同的氣氛感染着,強制啓動心中的情感,或喜悅、或激動、或悲傷……潛在的隱形的情感借“儀式”變成了現實的可能。

前不久熱映的電影《小王子》中狐狸和小王子有一段經典對話:

“最好還是在原來的那個時間來。”狐狸說道,“比如說,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從三點鐘起,我就開始感到幸福。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道。

“這也是一種早已被人忘卻了的事。”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比如說,我的那些獵人就有一種儀式。他們每星期四都和村子裏的姑娘們跳舞。於是,星期四就是一個美好的日子!我可以一直散步到葡萄園去。如果獵人們什麼時候都跳舞,天天又全都一樣,那麼我也就沒有假日了。”

“儀式”建立起了人們身外世界與心中世界之間的聯繫,透過“儀式”給個體強烈的自我暗示,賦予了尋常日子不尋常的意義,使個體的某個日子不一樣,而這個不一樣的日子又使個體相對於羣體變得獨一無二,或相對於過去的自己變得面貌一新。

談論“儀式”就會涉及深層次的心理哲學的問題:物質和精神,到底何者是第一位的?於是便有了唯物和唯心的對立,這兩個似乎不可調和的派系,爭論了幾千年,從希臘學院一直到現在,仍然沒有定論。現在更多人接受的觀點是“物質和精神並非對立的,它們不過是世界模型的兩個端點”。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明在《傳習錄》中將兩個端點連結的過程歸納爲“身、心、意、知、物”,暫且不談“身”這個本體,“心”和“物”之間還有“意”和“知”。“意”屬於觀念的範疇,“知”從屬文化的範疇。許多傳承數千年的政治、生活禮儀,已經深入人心,成爲中華民族的集體觀念(意識),也是帶有濃濃中國風的民族文化符號。所以觀念和文化共同構成了“儀式”的本源。

古代父母透過總角、束髮、及笄(女子)、弱冠(男子)這些大小不等的“儀式”,完成了子女從兒童成長到青少年最終成人的教育軌跡。透過“儀式”在觀念和文化層面上強化暗示子女在不同的時期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將父母期許的心理元素外化爲子女的實際行動。

“儀式”究竟能收到什麼效果?我在兒子五歲生日的時候,做了一個測驗。首先要強調儀式並不是突發的,而是有計劃的。我提前一個月反覆給兒子灌輸觀念,“五歲”意味着是“大孩子”了,“大孩子”的標準是要單獨睡覺、更獨立、更自律……在五歲生日前一天,我們將兒子的臥室進行了重新裝飾,以煥然一新的地中海風格迎接這個特殊的生日,然後在生日當天舉行了一個Party,正式宣佈兒子已經跨入“大孩子”行列。這個儀式結束後,兒子不負所望,順利養成了單獨睡覺的習慣,一段時間後因爲自律表現好升任了小班長。

看來,“儀式”的作用不僅僅在於廣而告之,強化某種行爲的神聖性或某種活動的重要性,更重要的影響在於它能內化人們的理性精神和品質。尤其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藉由儀式表達正能量的觀念和文化,使受教者的精神品質朝着真、善、美、有趣、心胸開闊的方向發展。人需要儀式,需要儀式帶來的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