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哲理作文 > 修養作文

談談個人修養作文彙總七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談談個人修養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談談個人修養作文彙總七篇

談談個人修養作文 篇1

飽食、暖衣,逸居而無道德則近於禽獸。——題記

中華民族自古至今“禮儀之幫”而聞名,想當年楚國大夫屈原應憂國難而投江,三國諸葛亮心胸開闊,七擒七縱,老子所說的“做一無人就要講一無道德”……像這一切無不體現出中國人的道德所在。

彈指一間,人類進入了21世紀。在漫長的歲月中,中國從分裂到統一,從衰落到興盛。以新的面貌站了起來,向世界證明了自己,但如果沒有道德,社會將變成怎麼樣!

南陽的一件事情,讓很多人驚心。一位心理醫生竟在進學校門口砍殺了多名學生,造成8死5重傷的悲劇。那一張張圖片,一聲聲叫喊,你們知道嗎,那是爲什麼?情華大學學生用硫酸潑向黑熊面孔,只爲了證明一個愚蠢的想法。血不停地涌動着,不時傳來皮毛燒焦聲, 它憤怒了,它盡全力站起來,重重捶打着鐵欄杆,垂死掙扎向人類。漫漫的,鮮紅的學流滿了大地……

這些行爲說明了什麼,社會在進步,但人類的道德觀念切在下降,陶醉在花紅柳綠之處,忘記了當人的基本原則:德。如果想要成才就絕不能忘記德,不能就會使社會停滯不前。

“致無下之治者在人才,成無下之才者在教化”一個沒有教化的人不可說是有才,對社會也有可能成爲威脅,沒有道德觀念的人如何生存如何進步。正如孟子所說的“得無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說的就是教育的重要性,而如何學的教育在於你是否懂得觀念。如果你想成爲一個真正的有才之人,就應該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

道德修養可以改變人的一生,可以讓你站在高峯之頂而永不倒,成才應重道德。

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如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道德生。

老師點評:

這是一篇論證“成長應重道德”的議論文。文章語言富有哲理,列舉的事例貼近生活,具有典型性,使文章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文章用詞準確,論點明確,中心突出,堪稱佳作。

談談個人修養作文 篇2

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着鮮花的嬌豔。“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對“怎樣做一名教師”這一問題有深刻的認識,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爲:

首先,樹立良好的師德形象----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記得在我上中學的時候,就曾想“平平淡淡的生,倒不如轟轟烈烈的死”。正因如此,我羨慕那詩意的生存,羨慕那豐富多彩的人生,不甘於過平淡、庸常的生活。今天看了師德啓思錄之後,使我眼前豁然一亮,我看到了自己職業的偉大與崇高,是楊瑞清給了我這樣強烈的感受。楊老師是南京市江湖縣行之小學校長,1981年畢業於南京曉莊師範,年僅18歲他就選擇了到最艱苦、最偏僻的山村去,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精神的感召下,爲了實踐陶行知思想,帶了一個行知實驗班,他用粉筆與黑板在三尺講壇間詮釋着生命的執着與涵義,83年調到江湖縣當團委書記,可他心繫農村,心繫農村的教育,又重新回到五里河小學繼續實現自己的教育夢。85年把五里河小學更名爲行之小學,把小學教育向幼兒教育、成人教育延伸,形成鄉村大教育的辦學格局,由原來的草房兩三間變成了現在的樓房一幢幢,從中,他品嚐到了發展的快樂,變化的快樂。他是幸福的,因爲他真正體味到了粉筆生涯的艱辛,品嚐了心靈勞作的甘美,享受了成功的喜悅。他的成功來源於愛,來源於對山區人的愛,對教育事業的愛,這是一種大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他把滿腔真摯的愛,慷慨無私地奉獻給了他所衷愛的事業,此時我的耳畔響起了“山河不會忘記你,大地不會忘記你,因爲你在這裏,灑下一片深情…”。

看看別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我抱怨過教師的清苦,抱怨過爲人師的勞累,也抱怨過人世間的淒冷,這些想法與李忠義、王思明……相比,自己是那麼渺小、狹隘,我又想到了教育家斯霞、李吉林,想到了四大名師,他們孜孜以成成就了一番事業,使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戰線上同樣可有作爲,那會是一種棄燕雀之小志,慕鴻浩而高翔的大志向。使我明白了,只有苦過之後,纔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甘甜,那纔是生活的真諦,使我品悟到教師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良好的師德形象更是一種精神的化身,它孕育着真,引導着善,創造着美,奉獻着愛!古今中外無數事例證明,育人單憑熱情和幹勁是不夠的,還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爲一名教師就要有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甘爲人梯,像“春蠶”吐盡青絲,像“蠟燭”化成灰燼,把畢生獻給事業,獻給學生。

教師工作的“示範性”和學生所特有的“向師性”,使教師在學生心目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範,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學生纔會“親其師,信

其道”,進而“樂其道”。如今的小學生學習條件好了,都有了良好的學習機會。然而,隨着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開展,學生的“兩級分化”越來越明顯,也就造成了他們心理的某些障礙,特別是其中的後進生,存在着較嚴重的消極心理,此時作爲教育工作者的我們,如不及時有效地進行引導,關愛他們,尊重他們,勢必影響他們今後的學業乃至工作。

然而今天,我們中有些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常常在無形之中挫傷了學生幼小的心靈。在師德學習的過程中,我從《師德啓思錄》影片中看到這樣一個情節:某老師得知一名學生數學成績考了43分,非常生氣,於是課堂上宣讀成績時,三次重複了該生的成績:“某某同學,43分……”這位學生自尊心受到了嚴重傷害,當場大聲指責老師,而後便“哇”的一聲大哭起來,頭也不回地衝出了教室……看到這裏,作爲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感到一陣愧疚,故事折射出的不正是一種有違師德的表現嗎?反思自己,何爲師德?自己做到了哪些?自己尊重學生了嗎?是呀!這位學生的行爲超乎尋常,更讓老師難以想象,對於老師,也許這種重複讀那不及格成績是提醒,是對學生成績的重視,是對學生的愛,然而對於這位學生來講,這種提醒變成了一種嘲諷,這樣,無形之中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師生之間“冷凍”起來,何談信任,何談自信,又何談進步呢?

教師是學生一生中最信賴,最崇敬的人。學生渴望老師對他們的愛,渴望尊重他們,何況我們的後進生呢?他們時刻承受着來自父母、老師、同學甚至社會對他們的壓力,他們更希望得到教師的信任,得到老師的尊重,找回自信。我想,每位老師都是愛學生的,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健康成長,今後能成爲祖國的棟樑,然而愛不是束縛,也不是放縱,愛應當從尊重開始。

再次,關愛每位學生----傾聽就是愛

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愛學生是教師最重要的職業道德。愛學生就必須做真誠的傾聽者,不做真誠的傾聽者,就算不上愛學生。

最近看到這樣一則故事:美國知名節目主持人林克菜特,一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你長大了想當什麼呀?”小朋友回答:“我要當飛機駕駛員!”林克菜特接着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的上空,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訴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我的降落傘,先跳下去。”當場上的觀衆笑得東倒西歪時。林克菜特仍注視着孩子,問:“爲什麼要這樣做?”孩子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看到這裏,我想倘若沒有林克菜特的那一份親切,那一份平和,那一份耐心的傾聽,在“觀衆笑得東倒西歪時”小朋友還有勇氣說出人世間最善良,最純真,最澄澈的話語嗎?所以,老師要傾聽,學生纔有表達自己想法的勇氣。傾聽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納,是期盼,傾聽就是愛。

過去有這樣一件事情使我記憶猶新,三年級一班的何濤同學上體育課沒帶跳繩,我當時很是生氣,心想,如果是金思維,單波沒帶也就算了,因爲他們對自己要求不嚴格,而何濤在我看來是一名很要強的好孩子,怎麼也沒帶。不等他解釋,我就批評他說:“我通知帶跳繩你不帶,就如同上語文課不帶語文書一樣。體育課沒帶鍛鍊工具,如何上跳繩課,你站在一邊看着,不能鍛鍊了。”何濤想對我說什麼,支吾了一聲又沒說什麼。同學們開始鍛鍊活動。下課了,我走到他面前問他爲什麼沒帶跳繩?他說:“因爲我昨天病了沒來上課,體育隊長通知帶跳繩我不知到。”這時,內疚,愧悔……這些詞語都不足以表達我那一刻的心情,我不分青紅皁白地批評他,沒有給他解釋的機會,那樣武斷,當時我很後悔,我真誠地向他表示我的歉意,希

望他能原諒我的錯誤,這時,笑容從新回到了何濤的臉上。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但對我永遠是一個提醒。從踏入師範院校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自己的一生將與孩子結下千絲萬縷的情緣。理解與尊重每一個孩子,用恢弘的愛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是教育的起點。在今後的教育教學生涯中一定還會遇到許許多多類似的事情,我爲自己立了這樣一句格言:“用愛傾聽每一個孩子心底的聲音。”

史煙飄過,回看今天。師者爲師亦爲範,學高爲師,德高爲範。走上三尺講臺,教書育人;走下三尺講臺爲人師表。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接者。因此,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讓我們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

談談個人修養作文 篇3

雖然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但是由於我們所處的周邊環境,所受的教育,天生性格等多方面的差異,使得我們每一個人的修養都各不相同。在我們身邊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讚歎:“這個人的修養不錯啊!”是的,個人的修養好壞也只有透過與社會當中的人進行交流之後,才能得到完美的體現。

談到個人修養,我不由的想起了那場叫做“碧利斯”的洪災,在那場洪災中看到了一個又一個高修養的人物,是他們讓我感受到個人修養的獨特魅力。至今記憶猶新的是那個被村民們親切的喚作“趙支書”的村支書。

在洪災來臨前,村裏幾十戶人家全處在甜甜的睡夢中,而趙支書於夢中醒來發現了異樣。他毅然放下來正在朦朧中熟睡的雙胞胎孩子和年邁的母親,隨手披上衣服就衝出了家門。他挨家挨戶的敲打着門,讓村民們立刻去逃難。當他把手拍疼了,把嗓子喊嘶啞了,拍開了一戶又一戶緊閉的大門,挽救上了一條又一條鮮活的生命後,他才猛然想起自己的老母親和孩子。他抵抗者齊腰的洪水向家的方向趕去,當他趕到家,背起母親,一手牽起一個孩子準備逃難的瞬間,洪水把房屋沖垮了。一切都晚了,他留給親人和自己的時間太少了,洪水無情的將他和他的親人拉入了深淵。

當洪水退去之後,村民們沿着河不聽的呼喊着尋找着,他們多麼期盼這一切都沒有發生過。在河流的下游,村民們發現了趙支書,他的手還緊緊的拽着兩個孩子的手,卻永遠的離開了村民們。趙支書走了,但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崇高的個人修養卻深深的打動了每一個人,永遠留在了人們的心中。個人修養不一定說要用生命來彰顯,身邊的點滴小事中也可以看出你的修養高低,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提高個人修養吧!

談談個人修養作文 篇4

個人修養就是個人認識、情感、意志、信念、言行和習慣的修煉和涵養。一個人只有透過自覺地遵循社會道德體系的要求,更好地履行個人的社會義務,並不斷地提升個人的人生境界,才能修養成良好的內在素質。個人修養包括在知識或理論方面所達到的一定水平,也包括養成良好的個人品德。提高個人修養對社會文明和社會公德的提高意義重大。如果把社會比作大海,那麼個人就是其中的一滴水,沒有大海,一滴水的生命不會長久,而沒有了每一滴水,也就不會形成大海。

個人修養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言行舉止到衣着打扮,從專業知識到社會理論,每一處都是個人修養體現的舞臺。一個人是否有修養,是真的有修養還是濫竽充數,從其一句話一個動作,幾乎可以很明確地判斷出來。所以,個人修養的提高是日積月累的結果,是需要不斷補充新的知識營養的。沒有人會一下子脫胎換骨變成超有修養的人,也沒有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習會不見成效的。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腹有詩書氣自華”,意思就是要多讀書,多增加知識的積累,內涵豐富了,自然會氣質高雅,光輝照人。

不過,光有知識還遠遠不夠,個人修養還包括良好的個人道德的養成。生活中不乏受過良好教育而個人道德品質卻欠缺的畸形人才,其人要麼卑劣惡俗,要麼嫉賢妒能,這樣的人對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更大。所以,我們歡迎的是德才兼備的人才。

個人修養高的人會做到關愛自己也關愛他人。生活在他們手中會變得豐富多彩,絢爛多姿,從任何角度來看都令人賞心悅目。

首先從知識方面,他們懂得多;從眼光方面,他們看得遠;從涵養方面,他們心胸開闊;從社會參與意識方面,他們博愛惠衆。領先行業的排頭兵中有他們的身影,先進事蹟報告中有他們的名字,社會志願者行列中有他們的足跡。他們自己活得快樂而充實,他們給別人帶來的也是愉快和幸福。

我們希望個人修養高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就像是一盞盞明亮的燈,匯聚到一起後就會照亮整個天空!

談談個人修養作文 篇5

修養,無處不在,小到舉手投足,大到信仰忠義。沒有修養的民族是可怕的,一個注重修養的民族必然能屹立於世界之林。修養,區區二字,卻能像小燈籠般地給人送去掌心的溫暖。

何爲修養?回望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修養是食堂大爺熱心地在你的餐盤上舀上塊肉,照料道:“多吃點兒!”;修養是宿管阿姨在嚴寒的冬夜特意爲晚歸的你留開道門縫;修養是舍友悉心自主地把媽媽縫製的毛絨絨的小手套,贈給滿手凍瘡、奇癢難忍的你……修養,不是金枝玉葉,也不是被神化的高尚,它不過是世俗的我們,對生活應有的一種善意。正如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真正的光明絕不是永沒有黑暗的時間,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沒罷了;真正的英雄絕不是永沒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罷了。”千萬不要以爲是修養是聖人才應有的品格。一個乞丐,只要靈魂高尚,有植根於內心的修養,同樣值得人們仰望。

修養,是爲了讓他人舒服。人稱“道長”的樑文道,在一次簽名發售他的新書《常識》時,來到售書籤名臺,發現紛至沓來的人羣一片騷亂。這時,他看到一位抱着小孩的婦女在涌動的人流中被推搡,像大海中漂泊的孤舟。樑文道果斷將椅子端着,擠到哪位婦女跟前,同時示意人們閃開一點讓個地。面對婦女的感激,他微笑着說,“應感謝的是你們熱心的讀者啊!”頓時,掌聲響起。我想,贏得喝彩的,更是他溫婉的話語和善意的修行,懷揣大愛去做小事。

修養,也是爲了讓自己舒坦。贈人玫瑰,手留餘香。曾經,上海有一位免費爲人指路的老人。堪稱“地圖控”的他騎着自行車穿過上海1200條道路,一遍遍地對着《上海地圖》背後道路索引抄寫熟記,三年來累計爲上萬過往路人義務指路。似乎被他的義舉所感染,周圍的清潔工都會幫他熱飯。他說,幫助別人的同時也獲得別人的幫助,是他爲人指路最大的收穫。修養,有時就意味着尋一方淨土,安放自己小小的心願,不是爲了得到別人的褒獎,而是爲了自己心安理得、無愧無悔。

我們一路提升修養,不是爲了改變世界,而是把爲別人着想的善良植根於內心,讓周圍的人懂得──冬日裏那末陽光散發的溫暖何其珍貴!

談談個人修養作文 篇6

每當我們看到有人遇事不慌,亂不驚,謙虛、落落大方的爲人處事時,們心中就會油然而生一種敬養。些人舉手投足,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甚至是一聲問候,都會帶給人一種親切。、舒服、和諧的、美妙的感覺。這種美,不在外表,不管你的容貌是美還是醜,不管你的身材是否高大魁梧;這種美,不作做,不用你的刻意模仿;這種美,不裝飾,不用穿名牌,戴名牌;這種美,無時無刻不散發着一種極其誘人的人格魅力。這正是一個有修養的人的具體表現。

修養就是一個人在科學文化、藝術、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一定的水平,通常也是一個人綜合能力與素質的具體表現。我們摸不着它,看不着它,但卻可以從有修養的人身上感覺到它的存在。簡而言之,修養講究的是一個人品格的鍛鍊和培養。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每個人都欣賞這種良好修養所自然流露出來的美,但它又是着實難以修煉的。

品格與人的關係,就象大樹與樹根的關係,只有樹的根系發達強壯,樹幹纔會枝繁葉茂,才能經受風雨的洗禮,大樹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人也是有根兒的,人的根兒就是品格。做一個好人,一個有修養的人,首先要有一個好根兒,就是要有好的品格。這樣的人,才能經受艱難險阻,修成正果,成爲一個有修養的人。

要想成爲一個有很高修養的人,必須自身具備很多優秀的品格。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品格就會做什麼樣的事。一個隨地吐痰,亂穿馬路的人,就缺少了遵紀守法的品格。品格也是可以僞裝的,一個很壞的人在人前是可以裝做一個好人的;品格不受外表的影響;品格是有天生的成分;最重要的是品格是可以後天養成的,這也正是爲什麼我們要不斷地學習的意義所在。只有不斷地學習,人才能不斷地進步,才能提高自身素質,成爲一個有修養的人。

良好的個人修養是多少人一生的追求。而如何提高個人修養呢?請牢記“謙虛、尊重、寬容”三原則。謙虛,就是不要自以爲是,時刻把自己擺在低調位置。尊重,是對各層、各類人的尊重,對周圍的一切人尊重。寬容,是要有海納百川之胸懷。有個寫彌勒佛的下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寬容是衡量你是否精神成熟,心靈豐盈的一把標尺。

談談個人修養作文 篇7

在商場裏,營業員爲顧客提供了良好的服務,顧客會輕輕地說一聲“謝謝”;在餐館裏,工作人員爲顧客送上了一份份食品,顧客不會挑三揀四,仍是送上輕輕的一聲“謝謝”;哪怕是你給誰讓個道,他也會給你一聲“謝謝”……

這就是我所見到的澳洲人的感激。

在悉尼的洋公公家裏,我聽得最多、說的最多的英語是“thank you !”。洋公公開車送我們上學,我會說聲“謝謝”;洋公公爲我們準備了晚餐,雖然不合口味,我仍會說聲“謝謝”。我們在洋公公家裏做了任何事,洋公公也都會說聲“謝謝”。

洋公公跟我爺爺的年紀差不多,他使我想起了爺爺。由於爸爸媽媽工作忙,我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十二年來,爺爺奶奶爲我付出了許多,可我覺得天經地義,從來沒有對他們說過“謝謝”,有時還嫌他們嘮叨,衝他們發脾氣。真是太不應該了!澳洲之行讓我改變了許多。家人誇我懂事了,老師說我文明瞭。而我知道,澳洲之行讓我對學校倡導的感激教育有了深切的體悟:感激不僅需要真誠地說聲“謝謝”,更需要博大的胸懷,懂得理解、寬容。一個真正擁有感恩之心的人,在生活中就不會常常挑剔和抱怨;不會因父母的一次不如意的安排而亂髮脾氣;不會因同學的一次過失言行而斤斤計較;不會因老師的一次嚴厲批評而耿耿於懷;不會因學校的一頓飯菜不合口味而直髮牢騷;不會把他人的關心、幫助看作是理所應當的……

如此看來,感激不就是一種修養嗎!

同學們,你具備感激這種修養嗎?

專家點評:

這篇文章,作者透過對生活中場景的細緻描寫,認識到“感激是一種修養”,描寫細膩生動,如“營業員爲顧客提供了良好的服務,顧客會輕輕地說一聲謝謝”,作者深受感動,從而悟出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