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哲理作文 > 時間作文

讀《贏在時間》有感作文

人生其實只有兩分半鐘的世間:一分鐘的微笑,一分鐘的嘆息,半分鐘的愛。因爲在愛的半分鐘,他死去了。

讀《贏在時間》有感作文

——題記

近來閒來無事,偶得一書,名爲《贏在時間》,蓋論時間之道也。心中竊喜,暢然讀之。閱畢,嗟然長嘆:愚以爲時間之道,實如汪洋大海,吾平生所學不過皮毛爾爾。不禁有感,若欲執時間之牛耳,吾輩須通曉以下三點。其一,理解時間。時間之道,博大精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每人每日十二時辰,不多一秒,不少一分。看似公平,實則不然。若真如此,爲何人有三教九流之分,高低貴賤之異?此種時間,實爲?‘天’的時間?,人人平等,公平公正,乃爲人之基礎。然時間之真意,實爲?‘人’的時間?。所謂?‘人’的時間?,意爲人本身所控制之時間。如,一日之內,若用七小時工作,一小時讀書,且皆有所得。則可言此八小時爲?‘人’的時間?。莊子有言:?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此便爲勉勵人們要抓緊時間之言也。

中華之西,有國名美。美國有島,是爲夏威夷。其內學子有祈禱詞一段如下:?一生之於人不過三日。昨日悄然逝去永不復返;今日與你同在不久將去,明日將至也將消逝。?

此誠然時間本質之言也。其二,把握時間。時間之道,源遠流長。驚風飄白日,光景西馳流。把握時間,並非使時間變長,而是遊刃有餘的爲己所用。所謂?有花堪折終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趲少年?正是此理。想周公於建周朝之後,兼學三代開國君王之賢,每日冥思苦想、勤於政務。孟軻在《孟子〃離婁下》中贊他說:?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不僅周公,想我中華上下五千年,諸多文人墨客,雖身兼重任,仍筆耕不輟,留下千古美名,如王安石、歐陽修者,比比皆是。嘗有人問歐陽修爲何政務繁忙仍有餘閒作文,歐陽修回曰:?餘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也’。?足見歐陽修把握時間之能了。雖把握時間有諸多益處,然把握不當又將如何?且看下文。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爲者耶?’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遊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與,我無所處。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由此可見,把握不當,下場惟失敗耳。

其三,通曉時間的規律實質。時間之道,高深難測,其規律尤爲如此。莎翁有言:放棄時間之人,時間也將放棄他。愚以爲,時間之實質,實則?完成任務?、?追逐夢想?二者。無論時間長或短、快或慢、集中或散亂……本質皆爲(wèi)這二者。若欲通曉時間之規律實質,愚以爲必先有長遠之目標及短期之計劃,且做到急而不亂,緩而不散。盡其所能爭取客觀條件,更正主觀態度,改被動度過時間爲主動掌控時間。首先,時間的分配。其所用時間多者必重要耶?非也非也。若要分析一事之重要性,且看此事對人產生的影響。影響大的,多花時間;影響小的,儘量在有限之時間內做更多?有用功?。其次,時間的利用。磨刀不誤砍柴工,更多的時間爲更少的時間服務,看似浪費時間,實則提高了工作效率。今語有云:?既要埋頭拉車,也要擡頭看路。?蓋爲此理也。此外,時間的思考模式也不可或缺。例如:有先必有後,人所處之位置一定位於某先之後、某後之先,由此可見,先與後從未固定,不過是人自己認爲的罷了。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英國獨領風騷,引領工業革命與人類文明之進化,功不可沒。然當今社會卻並無光芒,此是爲何?依愚之見,有兩點緣由。一者,英國爲老牌資本國家,大多工廠都歷史悠久,設備陳舊。而資本家們又吝嗇不願拆下舊的設備換新的設備,這就拖累了工業發展;二者,英國擁有廣大海外殖民地,是資本投資的良好場所,成本低、利

潤大。這就使得資本家寧願將錢輸往國外而不在國內發展,國內外資本不均,也拖累了其資本主義的發展。由此可見,分配不均、利用不當、思考模式有問題便是英國於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衰敗的緣由了。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時間的分配、利用與思考模式也是如此。所以你若沒把握好時間的規律實質,沒把握好時間的分配、利用乃至思考模式,英國就將是你的前車之鑑了。東隅已逝,桑榆非晚。含着淚,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時間是本太倉促的書。流逝的時間,我們不可追回;未來的時間,我們憧憬無用。唯有把握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方可真正理解時間之道。在此,我送諸君一首《今日詩》,望諸君能牢記於心,早晚以此勉勵,終通時間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