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徵文

家鄉的變化徵文1000字(精選20篇)

徵文2.81W

看着家鄉的鉅變,讓我不由地感謝黨的政策好,我堅信,趁着改革強勁的東風,未來的生活會更加美好。下面由小編爲您整理出的家鄉的變化徵文,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變化徵文1000字(精選20篇)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

我的家鄉在那羣山環繞的官店。以前,其他地方的人都認爲那裏十分偏僻、冷清,而且路途遙遠。確實,雖然那裏並沒有沿海城市經濟發達。但是那裏也有屬於它的特色。那裏山清水秀,被衆山環抱在一起,其間時不時有幾條河穿過,使那裏成爲一塊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更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系列的變化爲我美麗的家鄉添了一雙翅膀,將它帶到了社會的巨大舞臺上。

改革開放以後,隨着一次次的改革,使我國富強起來了。而國家也爲全國的人民發佈了一條條優惠的政策,改善着人民的生活條件。雖然從我出生到現在只有十幾年的光陰,但在這十幾年中讓我見證了我的家和家鄉的巨大變化,那變化仍讓我記憶猶新。

交通是與外界溝通交流的重要樞紐和橋樑,所以變化最快地便是交通了。我記得兒時的公路是黃色的,因一場場大雨將路上的泥土沖刷了許多,所以只剩下些石子了,路也變得十分坎坷。路上很少有車輛駛過,交通十分不便,使外出打工的人很難回家一趟。隨着政府撥款修路,讓人民的生活徹底改變了。一條條寬大平坦的水泥公路像巨龍從遠方馳騁而來,它的出現使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座座房子如雨後春筍般沿路而建。路上的車輛也都多了起來,車流簡直是川流不息,每個家庭幾乎都擁有了私家車,甚至有的家庭更是買上了“奔馳”、“寶馬”等各式各樣的小車,人們的便有車輛替代了。隨着建始鐵路,公路,飛機場的建成,使家鄉與外界的大城市連在了一起,外出打工的人回家更方便,而且時間大大縮短,真是發展就在短短的時間之中。

在過去幾年,通訊也是人們得一大問題,要想與遠方的親戚交流,就必須用書信交流,,但那樣費事有費力,經常收到回信要幾天甚至幾星期。所以嚴重的了人們的資訊交流,而現在,科技便的強大了,手機、電視、電腦等衆多的家電用品都進入了千家萬戶,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使人們對外界的視野更開闊了,交流也更方便了,人們只要打一個電話,便能夠和異地的親朋好友暢快的交談自己的瑣事,人們在勞作疲勞時,還可以開啟電視看一會而電視節目,在看節目的時候,人們還可以做電子賀卡送給自己重要的人。這些事都代表我們踏入了小康生活之列。

家鄉的變化很大,大到城鎮,小到每家每戶都涵蓋在這變化之中,作爲90後的我們,一出生便生活在如此舒適的環境中,但是我們不能過忘記過去,要駐足今天,展望明天,努力學習,放飛自己的夢想,爭取爲故鄉捧起一片湛藍的天空。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2

我爲我的家鄉而自豪,它從一個偏遠的小山村發展到如此地步。它的發展如風一般,吹遍每一個角落。在我的家鄉這片土地上,每一件事物都受到了它的滋養。一提到變化,我們總會想起那個美麗而奇妙的地方——建始。

在過去,建始只是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偏遠的幾乎沒有人知道。當時,這兒也沒有多少人家,一眼望去只是一座座大山和茂密的森林,繚繚的幾縷炊煙也被隱藏的看不見了。就好像這一片土地已經被遺棄了似的。照當時的情形,國家要搞大開發的話,什麼時候才能到我們這裏來啊!所以,這裏要發展起來真是太難了。

可事實證明,那個時候的想法錯了。就在黨的制度完善後,形勢變好了,政策也好了起來。這個時候,這片不知隱藏了多少發展潛力的土地的發展火種終於被點燃了。就要在近幾年裏,這兒的人們自主創新。這兒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人們看見這片土地上的好房子越來越多,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這裏的道路再也不是崎嶇的山路,高速公路早在我們這邊通了車,現在連火車也與我們近在咫尺了;以前就像與外界隔離了的境況也早已改變,這裏的通訊越來越發達,往山頭上一望,隨處可見信號塔,這裏與外界的交流越來越多;現在我們這裏的土產品在外邊可不這麼叫,我們這裏的東西被稱爲“優質的天然產品”,人們都願意用、吃這些東西。每天不知有多少車從我們這裏運東西出去;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身上穿的,平時用的都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在這裏,到處都是人們在辛勤勞動的景象,每一件成果都滿載着人們的喜悅。還有,在如此快的發展中,人們還不忘保護環境,這裏還是那麼美麗,甚至有些地方比以前還要好。這裏,人們自主開發了許多景觀,我的家鄉更美麗了。以前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發展到現在,它所孕育的文化同樣走進了中國經典文化的行列之中,一些民歌、文化,家喻戶曉。

我的家鄉,變化如風。像風一樣,發展的那麼普遍,到處都是那樣發展的景象;像風一樣,那麼快,就在短短的幾年裏,我的家鄉從一個幾乎不爲人知的地方變成了一個一提就令人豎起大拇指的地方。這一切都是這裏的人們用辛勤的雙手創造出來的:無論是工人還是農民,即使臉上掛滿了汗珠,他們也還是在笑着勞動。這也正是建始人民的精神。

現在,我的家鄉還在不斷的變化。我相信以後會變得越來越好。到那時,變化就不只是像風一般了。

我爲我的家鄉而自豪,我驕傲能夠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3

記得二十年前首次出車去杭州,即被那迷人的風光、秀麗的山水、高大的建築爲之傾倒,竟使我一待就是月餘,留連往返。

有一天,同舍的天津人問我是哪裏的同行,初涉世面的我,面對大城市人的問話,顯得有些靦腆,故而低聲答道:江蘇泰州。嘛地方?江蘇泰州,我又重複一遍,對方還是搖搖頭說:不知在哪兒。

是啊,泰州是太小了,當年我猶如一隻井底之蛙躍居井口,方知天下之大,大得無法形容,而泰州則是太小了,小得如巴掌相仿,記得民間有一順口溜——一條街,兩座樓,一個公園幾隻猴。南來北往行人稀,一個警察管兩頭。用來形容泰州小而落後,這不爲之過。

童年時代的印象,泰州也只是海陵南北路,而北路那時叫坡子街,亦叫綵衣街,僅六七米寬的樣子,裏把路長,是當時各行各業、商賈小販雲集的地方。有磨剪子剷刀的、鋦碗補鍋的、測字算命的。沿街的居民則依舊是每天生着門前的煤炭爐,芭蕉扇子煽一煽,滿街滿屋都是煙的極其平常的生活。逢節假日倒也是熙熙攘攘的人羣,算是熱鬧的了,好在當時的交通並不象現在這樣發達,否則,此路天天必塞車無疑。

人們的餐飲、娛樂也只有地處在城門口的人民劇場和西壩口的富春飯店,每逢父親高興,將我騎在肩上,去富春飯店吃個早茶,再去劇場看場電影,在當時已經是相當滿足的一件事情了。

光陰冉冉,日月如梭,一晃三十幾年過去了,現在的泰州已今非昔比,隨着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泰州的城市建設和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春蘭、林海等集團爲龍頭的大中型企業帶動着泰州的經濟躍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春蘭空調走進了千家萬戶、走向了世界,同時也提高了我們泰州的知名度。

隨着地級泰州市的誕生,政通人和,百事待興,城市基礎建設迫在眉睫,以人民東路和青年南北路的改造工程爲起點拉開了城市建設的帷幕。

新擴建的人民路,依東西城河南岸而建,沿街高樓鱗次櫛比,依路城河風景秀麗,如大都市一般。中心的月城廣場像鑲嵌在東西城河之間的夜明珠,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每當夏日的夜晚,那高杆燈柔和的燈光、那新穎別緻的音樂噴泉、那柔和綠色的草坪,無不給納涼的遊人以心曠神怡的感覺。

新開闢的青年南北路,歷時十餘年,穿城而過,直達江濱重鎮—高港,現已成爲泰州的重要交通幹道之一,那一排排伸展着雙臂的路燈,像歡迎着四面八方來訪的遊客,兩旁的綠島已樹木成蔭,成爲省標準的綠化示範一條街。

拓展新城區,不忘改造舊城區,爲提高人民羣衆的生活水平,先後新建東進、景光、南園、等十幾個住宅小區,特別是建設中的蓮花小區,其規模空前,相當於舊海陵城的面積,住宅人口約十萬。類似這樣的城市建設在我市已不勝枚舉。

人們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不忘精神文明的建設。崇儒祠、梅蘭芳紀念館、市圖書館等相繼落成,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羣衆的業餘文化生活,標誌着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已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檔次。

以梅蘭芳史料紀念館尤爲突出,她座落在美麗的東城河畔,此處史稱鳳凰墩,仿古明清建築,園內環境幽雅,曲徑通幽,爲泰州旅遊重要景點之一。古之海陵有一美稱,名曰鳳凰城,鳳凰不落無寶之地,這雖說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但她卻養育了象梅蘭芳、柳敬亭等一大批的愛國仁人志士,梅蘭芳蓄鬚明志的壯舉爲世人所敬仰!梅史館現已成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前來參觀、學習、旅遊者絡繹不絕。

家鄉的變化非一時半刻所描繪得清的,像蘇中第一塔、西廣場的城市塑雕、東城河風景區等等,每一項泰州人都引以爲豪,她是我們泰州的標誌!是海陵人的驕傲!

回想起當年與天津人的對話,如發生在今天,我會響亮地告訴他:我的家鄉是泰州、是梅大師的故鄉、是春蘭的發祥地!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4

說到海南,都知道是個美麗富饒的好地方。可誰知道風光的海南也有偏僻小村莊,我的老家就在那。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便帶我離開那,去大城市生活。

趕上假期,我們驅車回家。快到目的地時,我和媽媽都不禁爲家門口那條坑坑窪窪、凹凸不平的山路犯愁。因爲它的高低不平,小時候的我屁股沒少被折騰過。逢上雨天,偶遇車輛,泥水總會濺的我滿頭滿身。夜黑風高的時候,更是隻得藉助手電筒的微弱的燈光才得以前行,一個不小心,滾落山坡,後果不堪設想。因爲它的狹窄且帶有坡度,汽車通行更是對駕駛員技術的考量。“開門就是山,擡頭就是坡,邁步就是坎,難於上青天”以前的人們沒少抱怨過。

收回思緒,一路的新景象,讓我和媽媽納悶了,是走錯了嗎?許久不回家的我和媽媽一頭霧水。但開車的爸爸卻微笑不語,只管前行。我和媽媽都納悶了。眼前的這條路與以前的泥路真是大相徑庭,平坦而整潔。不僅路面變寬了,而且變得非常美觀,路兩邊種植滿了花花草草,蜂飛蝶舞,一根根典雅的路燈,猶如一個迎賓隊伍,氣派極了。有了她們的點綴這難行的盤山公路,一下子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路兩邊的村落,煥然一新。一層層的小高樓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要知道以前可都是木頭房、土胚房啊!斑駁的外牆,藤蔓的牽絆,小時候的我總把它們想象成魔堡,爲之望而卻步。可眼前的景緻,把我和媽媽的目光牢牢地鎖住了。

“哇,‘一招鮮海鮮大排擋’、‘知山樂水農家海景房’、‘海岸農家’、‘海灣溫泉’……”瞧着一個個標新立異的廣告牌我欣喜地大叫起來。這時爸爸纔開口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國家的政策好啊,我們這窮山僻壤多虧政府大力發展旅遊,帶動了經濟的發展,這不,家家做起了小生意,人們的生活也過得紅火起來了。”媽媽也跟着連連點頭。

嗯?那不是我家的土坯房嗎?早已粉飾一新,我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狂奔下車,耳中傳入一陣陣美妙的歌曲,目光不禁被吸引了過去。瞧,老老小小扭起秧歌,跳起了舞,這生活真是豐富多彩啊,不禁令人心情霎好!那不是奶奶嗎?“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身力氣百身汗”那是我記憶中永不模糊的奶奶啊,可如今卻有閒心手拿摺扇跳舞吶?迎接我的爺爺看出了我的驚訝,道:“黨的政策好啊,我和你奶奶領着養老金,賣賣旅遊產品,這老年生活也是其樂無窮啊。”“那地呢?不種啦?”我問道。“不種咯,早給國家收去,統一耕作了,機械化啦!小孫子你沒看到,大片甘蔗田收割起來可是‘嘩嘩譁’得快啊。”爺爺比劃着……

看家鄉,觀祖國的變化,真是如此之大,新中國正走向繁華富強,我相信祖國的未來,肯定是大好晴天!

我和爸媽也有了一個美麗的約定:等我長大,我一定要回家鄉,爲家鄉的發展添磚加瓦。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5

隨着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中國各族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漸漸向小康邁進了,我們村子也在發生變化。

近年來,我們村民的生活與建築等各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聽奶奶說,我們這個村子以前是一個十分貧苦的小山村,住房很缺乏。有錢的人家住的房子也都是用泥士夯成的,頂上用瓦片蓋着,沒錢的人家只能用泥漿糊上稻草做牆,用茅草做頂,每到冬天,寒風就從裂縫猛灌進來,用上各種東西填塞也不管用,到了颳風下雨的時候,房子裏沒有幾處是乾的,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是常事,要是遇上洪水那更可怕了,水衝進房子裏來,房子不是被沖垮就是裏面的東西全都被泡了。現在可不同了,一座座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子拔地而起,人們住上了新樓房,用上了現代化家電,再也不用爲突如其來的雨水擔驚受怕,別提有多高興了。

過去,農民種地靠天吃飯,受天災蟲害的影響,每年到收穫時節糧食都所剩無幾,除了上交的口糧,連最基本的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每天干活回來,肚子餓得咕咕叫,也只能喝幾碗粥充充飢……如今,農民再也不用爲吃不飽穿不暖發愁了。國家不但不用農民上交口糧,還對種地的農民進行經濟補貼呢!農民伯伯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科學種地,糧食產量大大提高了,不但自己能夠吃飽,還有剩餘的糧食拿到市場上出賣,賺的錢可不少呢!大夥可都是貼了國家出臺惠農政策的福啊!

不僅如此,現在的農民家庭富裕了,人們出行不再像以前那樣只靠“11”型,兩條腿丈量地球了,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車或摩托車,有的甚至連小車都買了呢,出行只要坐在車上,插上鑰匙,把握好方向,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去你想去的地方了,既方便快捷又省力呢!而且,大多數的人們還都買了手機,有的還加入了3G功能,溝通聯絡都十分方便。不管你在何方,只要輕輕撥通號碼,一切都搞定。此外,彩色液晶電視在農家也不希奇了,人們坐在家裏一按遙控器,就能瞭解國家大事,這才叫“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富裕點的人家,還買上了電腦哩!

還有呢,我們村原來那條凹凸不平,坑坑窪窪的黃泥路也換新裝啦!以前,晴天,只要一有車輛從路上行駛過,路旁和行人總要換上塵裝,因爲車輛總會揚起一片塵土,遠遠看去就像空氣中漂着一道黃色的煙霧,旁邊的行人總要背過臉去捂住口鼻,可卻滿身粘滿了黃色的塵土。雨天,車輛路過,坑坑窪窪的積水不時就給人們澆件“黃花衣”。如今,村子的那條馬路已經鋪成了一條寬敞乾淨的水泥路了,十分平坦,車輛行駛也方便多了。水泥路的一旁安裝上了路燈,走夜路也安全多了……

家鄉的變化真大啊!人人都在努力奔小康,人與人之間都追求和睦相處,互相幫助,共同構建美好的社會!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6

朋友們,我的家鄉在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這幾年來,它的變化可大了,現在我就在給你們介紹吧!

我的家鄉有一條母親河——府南河,可是在原來大家都稱它爲“腐爛河’。爲什麼給它塌這麼個不雅的名字呢?因爲在府南河旁邊的居民們常常都把垃圾等廢棄物品仍到府南河裏,更可惡的是,河邊的小餐館們每次都把殘渣剩飯倒入河內,所有一到夏天,府南河就會臭氣熏天。發出一股腐爛的味道,而且在以前成都有着“420”“鋼管常廠”兩大工廠,他們排出的工業廢氣嚴重的污染了城市空氣。在過去,人們想要買牀上用品,衣服都得到春熙路的“百貨大樓”和“人民商場”去買,平日裏很少出門的人們去購物的時候都會說,“今天我進城了!”可見以前人們買東西是多麼的方便啊。以前的路坑窪不平,特別是在下雨的時候泥淋的道路讓人寸步難行,還容易滑倒。在那時候,公共汽車外,街道上就只剩下人們徒步行走和騎自行車的身影,偶爾施過幾輛私家車,人們都會用羨慕的眼光看着它走遠。

幾十年過去了,從前的老城都已經發生了日新日異的改變。

我們的母親河已恢復了以前的容貌找回了屬於它自己的名字府南河。現在,府南河變得清澈,偶爾幾隻春燕擦過,更顯出府南河的一派春意依然。河岸邊,綠樹成陰,鳥語花香,小草伸了個懶腰,鑽出地面,笑呵呵地向它的鄰居花兒問好,柳樹姑娘也抽出了嫩芽,穿着綠上衣迎接春天,樹下,幾張供人們休閒乘涼的椅子上坐着一對情侶,正在竊竊私語。對成都空氣污染最大的兩個工廠已經搬走了,取而代之的將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雨後的清晨風中還夾雜着泥土的芬芳。在成都又建起了許多大型超市,裏面的東西應有盡有,人們購物變的方便多了。現在的道路都是寬敞整潔的四車道,五車道甚至有八車道了。下雨時,地面不在變的滑,因爲雨水已經透過陰井蓋流到了下水道,而且現在的車輛也已經逐漸增多,馬路上到處都是飛馳的汽車,自行車變少了,電瓶車變多了,公共汽車變少了,私家汽車變多了,人們不再望着馬路上馳過的私家車而嘆氣

現在人們可以去飯店吃飯,去旅館住宿,人們的生活方便了,休息時還可以去遊樂園,公園玩,人們生活悠閒了,人們可以開着汽車去兜風,人們生活富裕了,人們可以玩電腦看電視,人們生活豐富了,工廠搬走了,母親河變美了,商店多了,道路通暢了,馬路上到出是飛馳的汽車,科技發達了,生活美好了,現在的成都煥然一新,變的美麗富饒,人們的生活從單調簡單變得多姿多彩,環境也更加舒適,優雅。

時代在進步,生活也在進步,從前的生活是單調乏味的,現在的生活是豐富的多彩的,我們要珍惜。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7

“小璐,再回家鄉看看吧?”爸爸再次徵求我的意見,我還是那句老話:“不,我就不!”老家真的讓我“難以忘懷”:我們睡覺的地方是乾乾的茅草,沒有蚊帳,晚上蚊叮蟲咬,害得我整宿睡不着覺;門前是一堆堆牛糞,又髒又臭,一不小心踩下去,甭提有多噁心了;泥濘的路上到處是水潭子,如果稍不留意踏進去,好不容易把腳抽出來,鞋子卻留在泥裏……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回去!保證讓你刮目相看!”“纔不相信呢!”“打賭?”爸爸沒有十足的把握纔不跟我打賭,這就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賭就賭!我就不相信老家能有什麼變化!”“吱!”的一聲到站了,我下了車,揉了揉眼睛,再揉,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前坑坑窪窪、崎嶇不平的小路居然換成了寬闊的水泥路了!水泥路兩旁還種上了很多我叫不出名兒的風景樹。放眼望去,乾淨整潔,連一片紙屑也看不到,記得以前牛糞滿地都是,紙屑更不用說了,到處都是,塑料袋就更放肆了,隨風飛舞,說不定什麼時候會撲面而來呢!真的有點陌生了。

記憶裏的破舊泥房也不見了,出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幢幢高大的樓房。走近一座有點古典特色的小樓房,“小璐!小璐!你終於回來了。”爺爺竟然從裏面走了出來,爺爺拉着我的手走了進去,牆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白玉砌成的一樣。傢俱也是嶄新的,沙發上雕刻着精美的龍風圖案。爺爺帶着我走進了一個房間,掀開一張畫着“喜洋洋與灰太狼”的蓋布,啊!那是我夢寐以求的東西——電腦。爺爺居然還會上網跟在廣東打工的叔叔聊天!刁蠻的姐姐居然有自己的學習電腦,打字的速度比我還快!她的房間比我的還寬敞,牀也比我的大,我還得跟妹妹一起“混”呢,開始羨慕姐姐了!“你們姐妹聊聊,奶奶在做飯,一會兒就可以吃飯了。”“姐姐,奶奶做飯,你不用去幫奶奶燒火嗎?”“小璐,你out了!都什麼年代了,還燒火?”“難道你們也用煤氣做飯了?”“我們用的是沼氣。既方便又省錢。”我的臉有點發熱,好在我黑,姐姐看不出我臉紅。我後悔跟爸爸打賭了,這回又得乖乖地聽爸爸的'話了。

“吃晚飯了!”媽媽在廚房裏喊。哇,好豐盛的晚餐:顏色鮮豔的紅燒魚、香噴噴的叉燒、黃澄澄的白切雞……都是我喜歡吃的。“小璐,你輸了沒?”哪壺不開提哪壺!真是的!“輸了!輸得心服口服。想不到家鄉有那麼大的變化!”“那得感謝黨!感謝黨的惠民政策呀!”“還得感謝清潔工程呢,讓我們老百姓也懂得了環保。”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大家靜一靜,我要宣佈一件事情!”我突然站起來說。“今晚我不回去了!就住爺爺家!”“哈哈……”笑聲迴盪在家鄉上空……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8

我的家鄉在徐州市沛縣安國鎮。安國鎮是個歷史悠久、景色優美的小鎮,還有着“五里三諸侯,一代帝王鄉”之稱。到處能感受到漢文化的氣息。

這幾年的飛速發展,我們這座小鎮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來說一說安國鎮的溼地公園,以前就是煤礦的坍陷區。水髒兮兮的,也長滿了野草,一片狼藉。這幾年在政府的大力改造下,水也淨化了,而且栽種了許多綠樹和花草,還有漂亮的拱橋。湖水中長滿了蓮藕,還有不少的水鳥水鴨在這裏安家落戶,魚兒在水中嬉戲着,打鬧着。一行白鷺也把這裏當成了棲息地。遠遠望去,天連着水,水連着天,真是一座奇妙的景觀。

我們這裏是一座工業開發的好地方。我們這裏有好多工廠,就是這些工廠曾經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困擾。以爲工廠排出很難聞的氣味,還有的工廠排出黑色的煙霧,把我們的藍天白雲都染成了黑色的。媽媽說:“如果再這樣污染的話,晚上就看不到美麗星星了。”這兩年提倡淨化空氣,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好處。不僅還給了我們碧水藍天,而且我們還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工廠的氣味沒有了,工廠排出來的煙霧也是被淨化過的,和白雲一樣的顏色。我特別喜歡這樣的空氣。

還記得以前的大街小巷,有好多人不文明,丟的滿地都是垃圾。小時候跟媽媽逛街的時候,一不小心踩到好多髒兮兮的東西。經過這幾年的整治,現在的街道乾乾淨淨。聽媽媽說;“我們這裏建起了廢物回收站,所以得垃圾都丟在垃圾桶裏,然後送往廢物回收站。人們也漸漸講起了文明,也不亂丟垃圾了。我們共同努力建起了文明小鎮。

還有一個更好玩的地方,也是我最愛去的地方。那就是安國鎮廣場,這裏彙集了所有漢文化的故事,還有很多景點。以前也不過是一片空地,現在卻熱鬧非凡。白天可以觀賞各種漢文化的景點,有三諸侯的故事,還有很多漢文化氣息的雕塑。晚上人山人海,好多人跳起了廣場舞,姿勢優美,還能強身健體。還有供小朋友玩耍的地方,晚上出來散散步也是挺不錯的。

現在已經是收割小麥的季節。記得以前一到收割的時候,我們都不敢出門,因爲外面煙熏火燎,還有難聞的氣味,這就是焚燒秸稈造成的。近年來,政府也禁止了焚燒秸稈,這個時候再也貝煙霧薰了。其實這些秸稈都被廢物利用起來了。媽媽告訴我,附近建起了發電廠,他們把這些廢物集中起來,經過加工,會把秸稈變成電供我們使用。這樣又更好的保護了我們的環境。

我們的田間小路也變成了縱橫交錯的大道……

安國小鎮近幾年的變化我就不一一介紹了,你可以自己來感受一下煥然一新,獨具魅力的安國鎮。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9

彈指一瞬間,改革開放已經30年了,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我們對於改革開放體會並不深刻。然而在父母的言談中,我也多少體會到了改革開放30年的巨大變化。比如家鄉的路、房子、交通工具、橋樑以及人們的生活…..

住宅

聽爸爸說,以前我們住的是簡陋的平房,天冷取暖燒開水家裏只生一個爐子,一到下雪或者下雨天,房子裏就非常冷。到了夏天,本可以在晚上睡個好覺,可由於門窗原因蚊子咬的我們都睡不好覺。後來,我們又搬進了一座兩層樓房,房間保暖還可以,但沒有暖氣和衛生間,住的很不方便。房間很小,多一人都顯得特別擁擠。現在,這一切都已成爲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寬敞明亮的大樓房。

道路、橋樑

聽爸爸說,以前家鄉的路是坑坑窪窪的土路,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濘,走起來非常艱難。天晴時只要有車輛經過,那黃土就會無止境的飛揚起來。而現在隨着社會的發展,家鄉泥濘的土路被改造成了寬闊筆直的柏油馬路,這樣既方便了百姓,也大大提高了汽車行使的速度。聽爸爸說,以前從縣城到皇城要走兩天,真是不可思議。我在上一年級的時候,隆暢河只有一座橋,人們去夾心灘公園只能從這唯一的橋上透過,極不方便。到後來,先後架起了溝通南環路的上下兩座大橋,好多重型車輛便不從縣城經過,人們行走在街上安全多了。後來又架起了直通夾心灘的彩虹橋,每當氣候暖和的時候,在夕陽下人們三三兩兩興高采烈地走過彩虹橋到公園散步或跳鍋莊舞。今年,隆暢河上“唯一”的老橋也被拆除建成了更寬更結實的現代化大橋,工程雖然還沒結束,但我聽說兩邊的護欄要用玉石製作,造型會更加富有現代氣息和民族特色。

電器

聽媽媽說,他們小時候,哪家有個錄音機已是很了不起的事了。而現在,彩電、空調、冰箱、電腦已成爲必不可少的家用電器,家家戶戶都通上了電話,手機也不再是奢侈品,數字電視也會在不久的將來走進家家戶戶。家庭變化可謂日新月異。

衣、食

聽奶奶說,以前他們吃不飽、穿不暖。幾塊饃饃,一碗稀飯就是每天的主食,逢年過節很少有人家能吃上幾兩肉的,而現在,除了大魚大肉,人們更重視的是營養搭配,我們的早餐也以牛奶、麪包爲主。奶奶說他們以前穿的都是自家織的粗布做的衣服,那時候,一件衣服從新到舊常常要穿好幾個人,而現在的人們會隨着一些流行趨勢改變自己的穿衣觀念,年輕人更是注重名牌,追趕潮流,他們用五顏六色的服飾把自己打扮的漂亮時髦。

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家鄉的變化遠不止這些,我今天一下子是說不完的。家鄉繼續在變化,未來家鄉的建設還要靠我們這一代人。今天,我們更要努力學習,不斷苦練本領,明天,用我們的雙手去建設美麗的家鄉,使家鄉每天都有新變化!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0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聽到這首威武雄壯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軍歌,年紀稍長的人會聯想到一個英雄城市的名字——丹東。是的,我的家鄉就坐落在遼東邊陲的這個小城上,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它卻是中國最大的邊境城市,沿着鴨綠江邊便能一眼望見我們的友好鄰邦——朝鮮。

提及鴨綠江,可知那就是我兒時嬉戲、玩耍的地方。小時候,我經常和爺爺、爸爸一起到江邊遊玩,那時的鴨綠江邊,道路狹窄,房屋矮舊,堤壩上常有掉落的石塊的痕跡,不斷向前翻涌的江面上也偶有人們日常生活的物品漂浮在上面,我每每看到都會驚聲的大叫,但就是這樣,我依然難忘那段歲月,難忘那個地方。記得每當我們爺仨來到江邊,就開始了各自獨有的活動,爺爺酷愛的項目便是在那本就不太大的江邊甬道上跳上一曲老年秧歌,而爸爸總是將一條長長的魚線拋入江中,隨後便燃起了煙霧,靜靜的等待。那時,我最愛做的一件事便是跨在粗重又滿是鏽跡斑斑的鐵鏈上盪來盪去,單純的小腦袋總在思考“朝鮮的小朋友怎麼不到江邊來玩呢?”

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就在兒時記憶中的“鞦韆”上,我長大了,家鄉丹東也在這幾十年中經歷了巨大的變化,我們能夠從它身上感受到,那時時散發出的熱情、朝氣與活力,改革開放以來,經歷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丹東城市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路寬了,人們的心也寬了。樓高了,人麼的素質也高了。速度快了,人們的幹勁也足了。國民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昔日的鴨綠江就像冬日後的春天般換上了新裝。今年的“五一”假期,爲了緩解往日工作的疲勞、壓力、舒緩一下心情,我和幾個好友結伴來到了鴨綠江邊,走入壩門內,眼前豁然開朗,潔白的鳥在江上翔集,碧綠的江面吹來陣陣清風,洗去了人身一路風塵,讓人倍感清爽,不由得說出“丹東真美,變化真大!”走在寬敞、綠地如蔭的地面上,不再有人們接踵擦肩的景象,到處是歡快如舞的腳步,如歌聲甜美般的笑聲,咦!兒時的“鞦韆”哪裏去了?哦,你瞧!全部換成了大理石柱的護欄,陽光下倒映出的笑臉都是如花般的燦爛美麗。扶在石柱邊望向江的那一頭,我依然看不到朝鮮小朋友的身影,“唉”不禁輕聲嘆氣,朋友問我何故,我只是輕輕搖頭,“來,偎着清風,依着美景,我給你拍張照吧!”我們沿着江邊北上,岸上綻放的一樹樹春花,映着一江綠水,春光四溢,與以往不同的是路上的一車車遊客,着實爲邊城增添了濃濃的春意!

如今,丹東這個有着先天獨特、資源優厚的地方,正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加快推進全面振興的大業中去,努力實現再創丹東輝煌這一使命。這個用甘甜的鴨綠江水哺育了我的家鄉,我由衷的爲它加快變化的腳步加油,鼓勁兒,相信,丹東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1

我走在了回老家的路上,心情滿懷期待。兩年不見,我的故鄉——蘭州,你還好嗎?

看着眼前寬敞,油亮油亮的油柏路,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太陽七彩的光芒直射在馬路上,黑漆漆的馬路如反射鏡折射出太陽的光彩,愈發明亮。“是不是走錯路了?”我心裏彈出這樣一個疑問。沿途看着指路牌,“沒走錯呀!”記起以前家鄉那條猶如黃金似的黃土所堆砌的土路。夏天時,塵土飛揚,一輛車疾馳而過,輪胎將黃土捲起來,漫天飛舞。下雨時,大路濘泥,黃土霎時如一條黑龍翻轉,讓來往的路人嶄新的白鞋上顯示出代表它的印記。冬天時,鵝毛大雪覆蓋整個路面,因爲溫度的下降,上面有一層薄薄的透明的冰層,人走上面,有些站不穩,“啪”,只見路人紛紛上演了“親吻大地”的戲份。車更是無頭蒼蠅,在上面直打滑。颳風時,一股黃沙如旋風似的涌上來,迷了路人的眼,不一會兒,“淚”齊刷刷地往下流,真是“痛哭流涕”,真是拍哭戲份的好場所。

下了車,我又一次昏了頭。眼前的這番美景,該從何說呢?

大片大片的果園,一望無際。紅燦燦的蘋果,一個個如嬌羞的姑娘,掛在樹枝上,一陣輕風吹過,蘋果根部搖搖曳曳。像快掉下來似的,真讓人揪心;黃澄澄的橙子,讓人不禁想起它那隱藏在果皮中的果肉,顆粒飽滿,汁多肉香,令人垂涎三尺;白花花的雪梨,真不愧是雪梨,有“雪”之白,有“梨”之香。像一個個調皮的孩子,不安分的掛在枝頭,左蕩西蕩,搖搖晃晃。不過,不怕,有梨樹媽媽拽着它呢 ?只有等到它成熟了,梨樹媽媽才放心將它送到地上來。

觸景生情,記得以前媽媽告訴我說,她們那時候吃水果是登天難事。因爲那時北方氣候較冷,不宜種植水果,所以,對於媽媽來說,吃水果是一件奢侈之事,不易實現。

終於到家了。看着四周,以前低矮的瓦房變成了一座座寬敞舒適的平房;一臺臺老式電視機變成了一臺臺彩頻,多功能電視;每個人的臉上洋溢出燦爛的、滿足的笑容。我不禁感嘆兩年沒來家鄉變化如此之多!

第二天早上,我和奶奶一起去趕集了。我想:既然,家鄉有這麼大變化,那集市也會改頭換面吧!

雖然早已想到,但當真正看到時,還是出乎意料,令人大吃一驚。

集市秩序不再是鬧哄哄的,而是井然有序的,有各種各樣的攤位,每個攤位都整整齊齊地擺放着,有賣蔬菜的,有買衣服的,有賣肉類的等。真是要啥有啥,人物皆有。

走到菜攤,有各色蔬菜,原本在冬天吃不到的白菜,現在安靜地躺在那兒,攤開自己的外套,讓行人停下注目,最後買走它呢!在菜攤上,甚至還有一些我不認識的菜。

想不到,短短的兩年,家鄉變化如此之大,兩年過後,人是物非,繁華四起,這不正是證明我們中國這條東方之龍正在甦醒嗎?

加油!蘭州,加油!中國。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2

今年我回了我的家鄉幾次,這讓我感覺很深刻,現在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了。這個沉睡的老家鄉現在充滿活力。我現在看到了我的家鄉,不僅欣喜若狂,還有點自豪。

我的家鄉相對偏遠和貧窮。人們住在窯洞裏,沿着狹窄的小路行走。人們的思想相對落後。他們只知道太陽升起和落下。儘管風景優美,但沒有人願意開發它。現在不同了。人們努力在家鄉創造美麗的風景。道路變成了瀝青,房子變成了青磚房。逐漸有遊客。也有一些大客戶來找我們,開公司和工廠,還有許多高層建築。我的家鄉和北京一樣雄偉和傲慢。晚上,我的家鄉變成了一片燈火通明的海洋,各種霓虹燈閃爍,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廣告。山內有清新甜美的空氣空,清澈的河流,深藍色的天空空,以及各種迷人的風景。

春天,家鄉被染成五顏六色。從遠處,你可以聞到花草的清香。花瓣和花朵,一個接一個,從遠處看,就像一望無際的花海。夏天,樹木成蔭,太陽像一個大火球一樣紅,把我的家鄉染成紅色。安靜的荷花也開放了,被荷葉包圍着,聽到人們稱讚它爲仙女。它的臉上出現了兩個粉紅色的小球。秋天,我的家鄉變黃了,到處都是散落的樹葉,爲大地板鋪上厚厚的地毯。冬天,我的家鄉再次被染成白色。地上覆蓋着雪白的被子。羣山如此溫暖,以至於許多被子都被它佔據了。

我將永遠愛我的家鄉。

在我的記憶中,我的家鄉是灰色的。我住在一棟低層房子裏。只要下雨,屋頂就會漏雨,這讓人很不舒服。睡覺的地方更糟糕,而且沒有蚊帳。夏天,蚊子就像轟炸機一樣讓你保持清醒。走在土路上,天氣晴朗,塵土飛揚,雨天路面特別泥濘,更糟糕的是,有時路上有很多牛糞,很難下車。啊,這是一個遠離城市的世界!

上週,我父親回了他的家鄉一次,告訴我們家鄉近年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成爲最適合居住的地方,像花園一樣美麗!我真的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這是真的嗎?所以我吵着要我父親帶我去我的家鄉。

來我的家鄉,啊!多漂亮啊!難道我的眼睛開花了,我揉了揉眼睛,不是嗎?原來崎嶇的道路現在變成了一條平坦的混凝土道路,道路兩旁綠樹成蔭,高樓拔地而起。當我來到叔叔家時,我看到了叔叔家的一切。我走進房間,哇!這是一臺電腦。我看見我叔叔像閃電一樣打字。非常快!我走進了田野。我過去用牛拉犁,現在我用各種機器來操作它。他們的聲音似乎讚揚了這個家鄉的變化。如果你再看看這條路,寬闊的混凝土路就像絲帶一樣被包圍着。路上的商店已經開門了。顧客擁擠,生意興隆。公路上的車輛來來去去。這不再是那條破舊的路了。它代表了新世紀最重大的變化。

變了,她的家鄉真的變了很多。她正大步走向小康社會。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3

祖國日益強大,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現在,在4年沒有回家後,我在暑假回到了我的家鄉,但是我家鄉的變化讓我很驚訝!

泥濘的土路現已成爲一條寬闊的主幹道。搖搖欲墜的土屋現在變成了寬敞舒適的平房。過去,甚至沒有一所像樣的小學。現在,我還能偶爾聞到書的香味,聽到村小學孩子們的笑聲。看到這一幕,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這時,爺爺笑了兩次,高興地告訴我:“是的,農村的變化真的太大了。你看,前年我們村的全家只有30臺彩電。今年,不僅每個家庭都有彩色電視機,他們還買了汽車和電腦。村民們越來越富裕了。”正當她高興的時候,她遇到了一位黃婆婆,她騎着一輛摩托車,臉上掛着金秋。她高興地對我們說,“喲,女孩回來了。離開多年後,她已經長成一個大姑娘了!”“哈哈,是的,婆婆,你要去哪裏?”我也笑着對婆婆說。“啊,我剛從城裏回來,賣了些蔬菜,沒掙500多元!”我岳母聽到我說的話似乎更開心了。“呵呵,恭喜你,又是收入了!”爺爺也笑着說道。“哪裏,哪裏,時間不早了,我該回去了,你玩得開心點!”婆婆向我們揮手,騎上摩托車走了。看到婆婆如此開心,我更加肯定了我的家鄉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

事實上,她的家鄉變化如此之大的原因是因爲她得到了大衛的幫助和關心。我堅信,當她明年再次回到家鄉時,她的變化會更加令人激動!

看,美麗的風景畫,綠色的田野,和它旁邊的許多高樓。幾個農民正在金色的稻田裏忙碌着。那是我的家鄉。它既有田園風光,又有城市風格。

最初,我們的家鄉既不美麗也不富裕。改革開放三十年前,我們沒有住在高樓裏。我們只住在用瓷磚和泥土建造的房子裏。住在這樣的房子裏很常見。

聽奶奶說,他們過去很苦,穿的衣服都打補丁,冬天,他們沒有棉衣穿。現在,冬天,每個人都穿得像一個大棉球。奶奶說在開放前,他們都很苦。他們必須在12或3歲時養家餬口。奶奶14歲時出去工作(爲人們建水壩),每天不得不走幾十英里。如果是你,你能做到嗎?既然它是開放的,生活就更好了。

鑑於他們的家庭已經建造了高層建築,購買了電視和電腦,他們再也不會遭受寒冷的冬天了。

轉眼之間,30年過去了,改革開放30年過去了。我們不再需要年輕時在外面受苦。現在我們幸福地生活着。我們不是一個缺錢或被人瞧不起的社會,而是一個富有和自豪的社會。

與開放前相比,我們有了多大的變化,從瓦泥造的房子到高層建築,從12歲的戶外工作到幸福的家庭生活。

想到這裏,我認爲我們應該努力學習,讓我們的家鄉,甚至我們的祖國,在我們長大後更加美麗和富有。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4

轉瞬即逝,又一年過去了。在這一年裏,我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成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村落,村落裏的人們臉上又多了一絲喜悅,這都要歸功於祖國的發展。

我的家鄉是金弄村,又叫“高鐵第一村”。在近幾年來,村裏的房子也在一批批的刷成白灰色牆面。走在小路上彷彿自身在江南里,有一股江南的風味。依山而建的房屋,參差不齊,有着縉雲的建築特色,寓意着一層更比一層高的寓意。

慢慢的,村裏換上了“新衣服”。剛步入村口,映入眼簾的是一列小火車,小火車是用石頭疊起來的,非常有特色。邁進村裏幾步之後,腳下就出現了三色條紋小路,瞬間讓村裏充滿了色彩和活躍。路邊掛着古色古香的路燈,每到晚上就紅火起來。再走進幾步,多了幾處寬闊的停車場。家家戶戶都把小車停在當中,五顏六色的,漂亮極了。突然向遠處望去,發現我的爺爺坐在那邊的亭子裏呼喊着我的名字。村裏也建設了好幾個亭子,分佈在村裏的每個地方,讓村裏的老人在無論在什麼天氣都可以一起談笑和賞魚,爲他們遮風擋雨。走到家門口,眺望對面的山上,不知何時多了一個涼亭。一問爺爺,原來對面山上鋪了兩條路,通往山的兩端,可以在山上看到村裏的美景和遠處的高鐵。

隨着村裏的建設完善,發現自己的家鄉如此美麗。其實還有好多地方,我現在才知道它們的歷史或淵源。想起小時候總在那口井邊玩耍,但是從來沒有發現過它有它的故事。“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井是生活的源泉,也是一個村的命脈,它養育了村裏人。相傳金弄村是古代麗水到永康的官道必經之路,古道長達百里,金弄是其中一個隘口,兩邊崇山峻嶺,人煙稀少。這片地區曾有數次大旱,可每每遭遇旱災,村裏一片草地依舊經意盎然,村民挖土兩尺,便見水涓涓流出,遂挖土砌石成井。數百年來此古井爸未乾涸,解救了無數週邊住戶和過客。古井也成爲無數過路人着精蓄銳、備足水源的一個驛站,路人們趕路前總會在古井邊喝飽井水,抽袋旱菸。古井代表了歲月,見證了村裏的歷史。

村落裏還有好多從前不知道的新鮮事物。例如:防空洞、糧倉、古樹等,都在見證村落的歲月。如今的村落,家家戶戶都鮮花盛開,處處花香;寧靜安閒,生活安詳;整整潔潔,美麗家庭。

“柳蔭垂塘,金玉滿塘,桃李香塘,古樟映塘,鬆鬆迎塘”五大景觀精品構成五福金弄,寓意着豐收、活力、興旺、古韻和長壽,象徵了福、祿、壽、喜、財五大福氣,旨在打造一個欣欣向榮,和諧幸福的美麗金弄。其實你在閒暇之餘約上三五好友,到金弄走一走看一看,一定會有不少的收穫。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5

今年是改革開放32週年,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環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人們喜遷新居;一所所學校相繼開辦,培育棟樑之才;一家家超市、商場釋放出難以抗拒的魅力。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穿戴時髦的人……,我的家鄉溧陽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不信我就帶你去看看吧。

家鄉的變化在旅遊業。近幾年,天目湖、南山竹海在榮獲國家四A級旅遊景區後,許多中外遊客都慕名而來。天目湖,“山、水、夢境交融的地方”,水上步行球、歡樂世界讓你放鬆身心;高空滑索驚險刺激;動感影院中,戴上特製眼鏡隨影片中的人物一起冒險……,還有夜公園游泳池,人造波浪的感覺並不亞於置身於大海之中。南山竹海,人稱“天堂南山,夢幻竹海”,層巒疊嶂的竹林彷彿是一道天然屏障,可以阻擋烈日、消暑提神,閒暇之時,邀上親人或是好友,走進竹林,聽竹葉沙沙,猶如置身人間仙境。而1000多級臺階考驗你的能量和毅力,等你爬上山頂你一定會對“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有新的感受。

家鄉的變化在建築業。從2008年秋季房地產展起,陽光城市、茗仕嘉苑、格林花園、美景天城等樓盤如狂潮席捲而來,很快被搶購一空。今天,放眼望去,淡黃、土黃、紅、白等顏色粉刷在樓體上,顯得均勻對稱,格外醒目,讓人有一種時尚、動感的感覺,真想進去住一住。至於別墅嘛,就更不用說了,雖然不高,但處處體現着豪華風格,已經成爲貴族生活的代名詞。而室內精緻的裝修更是讓人有置身皇宮的感覺。這一切都來源於建築業的變化。

家鄉的變化在商業,大統華、華地百貨、大潤發已經夠大家天天去的了,現在淘寶城的開業,又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琳琅滿目的商品、川流不息的人羣,我們看到的是家鄉商業的變化。

家鄉的變化在文化娛樂業,如雨後春筍般的文藝培訓班招收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員;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建成,更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增添了新的選擇;市政府廣場,精彩的文藝節目常常上演,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羣衆的文化生活;電影院裏,諸如《阿凡達》、《變形金剛》、《鎧甲勇士》等國際大片,逼真的動畫、音響效果更是吸引了各個年齡層次的人競相觀看。

家鄉的變化在餐飲業,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德克士,高檔酒店,優雅的茶座咖啡廳接踵而“開”,像個萬花筒,隨便一轉,花樣百出的飲食就能讓人垂涎三尺。

我的發現雖小,卻體現了改革開放以來溧陽的巨大變化,這只是現代化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飛躍發展將讓中華民族再次屹立於世界東方!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6

然而,這次回到家鄉,家鄉的土,家鄉的地,家鄉的人,家鄉的一切都變化了,短短三年時間,家鄉變化了,再也不是我認識的家鄉了。

一進村口,就看見那筆直而平坦的水泥路通向村中心。這條路變了,它再也不是以前那崎嶇不平的小路了,這讓我大吃一驚,然而,這只是剛開始而已。

隨着那條“主通道”,我們來到了村中心。“哇!”我禁不住喊了一聲,但眼前的情景,真是我所意料不到的—一座座新修的瓦房,兩三屋的小樓房代替了那殘舊的平房,還有幾處雞鴨滿地跑的養殖場,摩托車在村裏滿街跑。真是一派繁榮而興旺的景象。我們走着走着,便走進了陳大叔的養雞場,他看見我們來了,便笑着說:“喔!我們的城裏人來了,還記得我嗎?”我也笑着說:“陳大叔嗎!怎麼會不記得呢?您以前不是嫌養雞嗎?怎麼現在養了這麼多雞呀!”“唉,以前你大叔不幹活,可是現在不行了,地少人多,不幹專業戶福不起來,我就邊學邊幹,辦起了養雞場,這一干,還真嚐到甜頭了。”離開養雞場後,媽媽還告訴我,陳大叔早已成了“萬元戶”了。我心想:這有名的閒漢都變了,家鄉怎麼變呢?

然後,我開始獨自走在變了的家鄉。離開養雞場不遠,便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在叫我,我聞聲而去,原來是以前的好朋友小華。他和我們打完招呼後,便拉着我的手,說要讓我參觀他那“變”了的家。我記得他家以前是村裏色貧困戶,他父親死得早,母親拖着他和他的哥哥艱難地過日子。這次,我來到她家一看,新修的瓦房,花園試的小院子裏,並排着兩輛新自行車。小華非常高興地說:“這兩輛自行車是我和我哥哥的。”我也高興地說:“小華,以前你多麼盼望騎上自行車啊!現在終於如願以償了。”“是啊!以前我們家窮,現在我們家既幹農活,又幹副業,有了錢。”小華說着領我進屋,隨手開啟錄音機放起流行音樂來。

當我和小華一邊聽音樂邊說話時,一個瘦小的老頭闖了進來,沙啞地問道:“小華,你哥呢?我約他下午幫我給澆水去。”“我哥沒回來,回來後我就讓他去找你。”這時,瘦老頭髮現了我,說:“是小枝吧,什麼時候回來的?”我才認出他原來是村裏的李老頭,以前他是村裏的神漢,專耍神騙鬼,就只簡短的回答:“剛回來。”便心不在焉地轉過頭去。不久,李老頭走了。小華告訴我,原來李老頭不當神漢了,他變了。我聽了後,想到連他也變了,真是不可思議啊!

不久,我告別了小華,心裏感到特別高興。一天的時間眨眼間過去了,我和媽媽走在那通至村口的路上,我回頭看見那新瓦房、樓房,望着那養殖場,聽着那喧鬧的人聲,從內心感嘆:“變了,家鄉的一切都變了,這都是黨的富民政策引起的變化。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7

時間久了,不歸巢的人很難想象自己的家鄉發展成了什麼樣子,記不清從縣城新房子去農村老家該走那一條路最近、最方便;記不清走親訪友行到路口時是否還是在那個標誌性的物件旁左拐或右拐;記不清村子裏那頭老黃牛是否還會在農忙時下田幫忙。

隔了一代人,吃的睡的用的就如隔了一個世紀,不用心去感懷,很難發現這一切的不同之處。其實細分開來,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每一天都在改變,只是你越來越懶,去任何地方,去辦什麼事,只記得起點與終點,而忽略了一路的風景,不知道自己已經開始漸漸不屬於這裏。

白居易的“風景舊曾諳”,說的大概就是這類人,但是他們不願意承認,卻又無法像白老夫子一般領略再遊江南時那“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迷人醉人的春色,這或許就是久不歸巢人的悲哀。其中的變化,放開身心去感受,撇開封閉的四輪私家車,騎一輛單車,微風吹在胸膛,吹在臉頰,眼睛所在處是那一絲絲隱藏在陌生中的熟悉。你以爲你忘了,這一刻你沒忘,你依然是這片故土養育的那一株小草,只不過時光荏苒,你早已變成一顆參天大樹,但你的根依然在這裏。

我高中畢業,去蘇南求學,我的家鄉在蘇北。坐汽車也就半天的路程,即使是半天,中間卻隔了個秦嶺淮河,雖然比不得省外遠在海南、東北或大西北的其他同學朋友,但是每一年放假回家,我都能切切實實的感受到家鄉那令人畏懼的變化。是啊,可能是童年的記憶太深刻,潛移默化的眼睛讓我以爲一切都不會變,可隨着年齡的成熟,視野的認知開闊,越發覺得回到家鄉所接觸的事物變化令人“畏懼”,平房代替瓦房,樓房又代替平房,家家都砌起了院落圍牆,紅漆大門下是庭院深深的冷清,端着飯碗串門不在是家常便飯。當然,時間久了,不管你是否屬於這裏,你都會慢慢的融入,尤其像我們這種離巢而飛的小鳥,家鄉的溫馨早已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被呼吸進了我們的靈魂。

每年的寒暑假我都會回家,但與家人待在一起的時間細細數來還是太少,想起村落裏的老人,想起村後的那條小河,想起村外的那片綠油油的莊稼地……需要回憶的太多太多了。家鄉的變化是巨大的,人老了,換來的是年輕的生活,日常吃住行的質量越來越好,不管是誰,這一切都是欣慰的,或許表面上不承認家鄉越來越美,但是心中一定會在某一刻默默的給自己的家鄉點個贊,會驕傲的指着這一片土地說道:你知道嗎?這就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的根就在這兒!

根在哪兒,你的靈魂就在哪兒,時間久了,也該歸巢了,看一看家鄉的變化,放開心神去感受,微風吹過,人美家鄉更美。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8

暑假期間,爸爸帶我來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

一進村莊,我便驚呆了:筆直、平坦的水泥大道兩旁,不知何時建起了別墅式的小洋樓;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穿紅着綠的男男女女們談笑風生地跳着、奔跑着玩耍,做遊戲;喧鬧的貿易市場上不時傳來小商小販們熱情的吆喝聲……我不禁捫心自問:這就是我魂牽夢縈、戀戀不捨的故鄉嗎?

小時候曾聽爺爺對我講:“以前在生產隊裏,隊長天剛亮就起牀敲鐘,吆喝社員下地幹活,晚上天很黑了才放工回家。中午在地裏吃上一頓飯,吃完了飯再接着幹。有的時候還要晚上‘挑燈夜戰’修梯田、挖溝渠、修水庫,那就太苦了。大家拼死拼活幹一天,就爲了掙二分工分,多分點糧食。在漆黑的夜裏,大家夥兒手提馬燈端着簸箕糧食,排隊守候在冰冷的石碾旁,吱呦吱呦軋糧食的聲音一直響到天亮。忘不了啊,你爸爸走着去鎮上趕會,手裏拿着我給的二角錢,只夠喝一碗‘綠豆丸子湯’。忘不了啊,你爸爸那年考上縣城一中,爲了十三元五角的學雜費,我竟然借遍了整個村莊……”

年邁的奶奶也經常告訴我:“那時候人們自己用土脫坯用麥秸苫草房,又低矮又狹窄,又陰暗又潮溼,活像‘牢房’。屋內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只有沾滿塵垢的古老八仙桌和幾把圈椅算作‘裝潢’。買布用布票,買糧用糧票,買肉用肉票,說起來真叫人心傷。常年論月吃地瓜幹,穿的是破爛衣衫,睡的是冰冷的土炕,這種生活真叫人難忘。一塊臘肉用一年,並不是誇張。吃個玉米麪餅子、喝頓麪條、啃一個白麪饃饃,那感覺就像上了天堂。要是趕上大旱年,野菜也能度饑荒。‘雞腚眼子是銀行’,這話一點也不差。莊戶人家養的母雞下了蛋自己捨不得吃,用竹籃子提着二分錢一個賣給採購站的主任,換些柴米油鹽等基本的生活用品,度過生活的難關。‘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成了他們最美好的憧憬和嚮往……”

俱往矣,我的故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幢幢二層小洋樓拔地而起,寬廣、筆直的平安大道伸向遠方。美麗恬靜的街心花園、繁華興旺的貿易市場、經久耐用的兒童遊樂園,都那麼令人難忘。瞧,超市裏的大老闆數着一大疊粉紅色的百元大鈔,笑得合不攏嘴。看,小洋樓裏的男主人悠閒地看着閉路電視躺在沙發裏吐菸圈,旁邊的小男孩正在興致勃勃地在互聯網查資料、下載文章。女主人正在用格蘭仕寬波爐爲他們做飯、炒菜……

改革開放像一聲春雷,喚醒了正在沉睡的大地,也震醒了故鄉這個寧靜的小村莊。於是,我的故鄉沸騰了,人們從此告別了貧窮和困苦,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十一屆三中全會像一盞指路的明燈,照亮了父老鄉親的前進路程。改革開放的好政策,帶領父老鄉親踏上了致富路。我熱愛故鄉,更熱愛我們的恩人——共產黨呀!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19

家鄉的“路”真是一路走來,一路變。

每當講到家鄉的變化,爸爸總會意味深長地說:三十年前,家鄉就那麼幾戶人家,因爲這裏是個小漁村,人們大多靠捕魚爲生。村莊是依着小山建房,一到晚上到處是黑燈瞎火的,路是那樣彎又那樣細,大家都不敢出門,怕一不小心摔個四腳朝天。連接村外的“公路”只能稱作是路,寬度是夠了,可僅僅一公里多的路程一輛大車要經過的話,就要用半個小時。起初,人們把那些路用黃泥巴填高、填寬。每逢下雨時,泥路就會變成田溝一樣,路面都是一坑一窪的泥水和滿路的泥垢,又髒又滑。踩一腳,泥水四濺,泥垢就會把整個腳面都裹住,簡直寸步難行啊!在雨水充沛的季節讓我們更加犯難。無情的洪澇水還會把泥路都沖垮,淹沒整條泥路,行人車輛根本無法行走。下雨天,泥路讓我們愁讓我們憂,天氣晴朗時,也一樣讓我們憂愁。因爲天氣晴朗時,風只要輕輕的一吹,細土便會被吹得滿天都是,飛進人的眼睛、嘴巴,天氣乾燥時,就更加像沙塵暴一樣。那灰塵滿天,沒有人敢停歇在路邊的,因爲沒幾分鐘就可以讓人變成“白毛女”。一回到家裏,你若把嘴巴咂巴一下,感覺滿嘴的沙子,沙沙作響,難受極了!

行路難,難於上青天,當年李白感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小漁村的路又何嘗好得了多少呢?八十年代初,只有一條離我們村1.5公里遠的福廈柏油公路,這條公路只有兩車道。公路上沒有出租車,連公交車也很少。一般人外出都是步行,家裏有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就非常自豪了,可以到處跟人炫耀了。

那時村民的心裏是多麼希望,這些路都能鋪成水泥路啊!終於,當初的夢想現在都成了現實。是的,在我們走上改革開放的那一刻開始時,這些水泥路就開始在我的家鄉出現了!我們終於不用再爲下雨有泥垢或晴朗時有滿天的塵土而煩惱啦!

你瞧,現在小漁村的道路寬暢了,路網林立,福廈道路改爲六車道,兩邊又各有輔道,路邊綠樹掩映,道路中間更是花團錦簇。我們這個小漁村邊又新建了海西大道,不僅道路寬闊,綠化美化很到位,還可以停車駐足觀賞美麗的海景。去年剛開通的廈門北站的動車時速高達250千米/小時,連接到了祖國的四面八方,方便極了。這路是一條騰飛的龍,它騰雲駕霧出沒在海西建設中,在廈門的沃土上,向着大海藍天一路呼嘯而去。我們也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車,現在人們的新時尚便是邀上要好的幾家人一起開着車外出來個週末自駕遊。

今天,聽着爸爸講述過去出行難的歲月,看着如今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家鄉的變化徵文 篇20

寒假的一天,我和媽媽去外婆家,一路上發現變化可大了:起初的高低不平石子路被寬闊的筆直水泥路替代;不遠處的工業園區廠房林立,靠近路邊的新農村的房子充滿着楚韻漢風的詩意,一排排民居房就想城裏小別墅羣;田裏莊稼長得鬱鬱蔥蔥、異常茂盛。

媽媽說:“在我很小的時候,這條路只是一條羊腸小道,遇上雨天滿是泥濘可以稱得上真正的‘水泥路’,後來,沾上改革開放的光,‘水泥路’鋪成了石子路,路寬了車多了曾輝煌一時的石子路變得坑坑窪窪,你小的時候我帶你去你外婆家,爲躲避對面的車輛,一不小心連人帶車摔倒在路面的坑塘中,害得你連發了兩天的40度的高燒。”我聽了以後感到心裏好難受。接着媽媽就又說:“現在好了,新農村建設實施的新5件實事,讓這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再也不用爲下雨天走路犯愁了。”媽媽還告訴我說:“政府出的錢改造這些破路,方便交通,而且幾年前還把農業稅也免了,現在外公種田不單不用繳稅,每年還可以拿到補助呢!”“修這麼多的路、辦這麼多的好事要花好多錢從哪裏來呀?”我疑惑地問道。媽媽回答說:“靠財政收入啊!我們當地政府扶持百姓的資金都是來自地稅收入,像媽媽雖然是個個體戶,但每個月都要繳個人所得稅,招商引資來的企業還要要繳納企業所得稅呢。”我開始有點懂了,不禁問媽媽,那新學期開學,我們讀書的學費比以前少了很多,老師說學費和書本費是國家幫我們交了,原來其中更離不開財政收入的功勞啊!我開始有點懂了,不禁問媽媽,那新學期開學,我們讀書的學費比以前少了很多,老師說學費和書本費是國家幫我們交了,原來其中更離不開財政收入的功勞啊!“可以說現在,我們城市發展這麼迅速,農民生病也有了大病保險,困難戶每月都能領到基本生活補助等等這些關注民生的好事都離不開強大的財力支撐,強大的財力,得益於黨和政府的‘大招商、招大商’、‘全民大創業’等各項舉措,我們應該爲能生活在一個天更藍水更清、美麗繁榮德東隴海第三大市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媽媽補充說。

聽完媽媽的話,我真切感受到我的家鄉自建國以來發生的一個個巨大的變化,真切領會到“立黨爲公民,執政爲民”的執政理念從未發生過變化,正是有了這種“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的執政情懷,纔有了我們今天和諧美好、人人太平的生活!此時,我耳邊似乎響起了《江山》這首歌: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產黨人永遠的掛牽……

標籤:徵文 精選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