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交通安全》說課稿

說課稿3.38W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交通安全》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交通安全》說課稿

《交通安全》說課稿1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孩子們的快樂成長,安全教育尤爲重要。在小學課堂中開展安全教育,如同在孩子們的生命中播下了平安的種子。今天,非常有幸與大家一起探討“小學安全教育”的教學,談談我對一年級《交通安全》一課的教學設計。根據縣城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我爲這節課確定如下教學目標:1.認識簡單的交通標誌,瞭解小學生應該遵守的道路交通規則。2.培養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爲了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採用以“情境教學法”爲主貫穿整堂課,以觀察、啓發等方法爲輔,精心設計這節課的教學流程。

第一個環節:情境匯入,激發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可見興趣就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力量源泉。爲此,課一開始,我設計了這樣的情境匯入:“孩子們,雙休日到了,我們一起去美麗的炮臺山郊遊吧!”在孩子們歡呼雀躍之時,我緊接着問:“那我們去郊遊要注意些什麼呢?”根據孩子們各種各樣的回答,我順勢揭示出今天的課題:交通安全。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動態發展的課堂。我採用的這種情境匯入法,既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把他們帶入生活情境,又爲後面的學習作好鋪墊。

第二個環節:自主探索,深化認知。

在這一環節,我以媒體課件爲載體,運用多媒體教學法,透過讓孩子們說一說、辨一辨、學一學、談一談四個步驟,步步深入地引導他們在輕鬆、愉快的“郊遊”途中瞭解一些交通安全常識。

第一步:途中遇阻識圖標。

當孩子們高高興興地沉浸在我創設的“郊遊”途中時,“紅綠燈”和“斑馬線”圖標的出現,讓孩子們“郊遊”的行程戛然而止。此時,讓孩子們說說:我們的“郊遊”隊伍爲什麼停下了?過馬路應該走哪裏?透過孩子們的回答和圖片的觀看,進一步強化了孩子們對兩種圖標的感性認識。由於孩子們對這兩種交通標誌較爲熟悉,所以對這兩種交通標誌的作用,我便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在小組內討論交流自主獲得,並讓他們說一說:你還認識哪些交通標誌?你認識的交通圖標是什麼樣子的呢?請你來畫一畫。學生透過積極參與,主動探究,對“注意危險”“環形交叉”“慢行”等這些常見的道路交通標誌也有了初步認識。

第二步:途中見聞話交規。

在孩子們初步感知一些常見的交通圖標的基礎上,我會在孩子們的“郊遊”途中出示一些這樣的畫面,(播放課件:圖片)利用觀察法讓學生仔細看一看。看的過程中辨一辨:哪些圖片上的人做得對?哪些圖片上的人做錯了?讓學生透過正確觀點,透過辨析判斷,從中提高綜合分析和辨別是非的能力。接着讓孩子們來說一說:我們小學生應該遵守哪些交通規則?引導他們從自己身邊的事情說起,比如:上學、放學的路上應該怎樣做等等。在這一過程中,我一直以一個引

導者的身份出現,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用眼睛去看,用腦子去想,用語言去表達。孩子們對“紅燈停,綠燈行,黃燈停一停,上學放學靠右行,不在路上跑和玩”等小學生必須瞭解的交通規則有了初步的認識。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同時也突破教學重難點。第三步:途逢交警學指揮。

在孩子們瞭解自己該遵守哪些交通規則時,我運用體驗法,讓孩子們跟着交警叔叔學指揮,我告訴孩子們:“你們剛纔的回答真是太棒了,連交警叔叔也表揚你們說得好。爲了獎勵你們,交警叔叔決定教你們做幾個指揮交通的動作,想學嗎?”又是一個動感的教學環節,孩子們的興致再一次得到點燃,在興趣盎然中,孩子們一個個躍躍欲試。透過當小交警的親身體驗中,他們不但體會到交警工作的辛苦與重要性,而且樹立了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達到教育的目的,第四步:到達目的談收穫。

當課堂的情境引領孩子們平安到達目的地炮臺山時,我引導孩子們一邊欣賞景色,一邊談談自己一路的收穫,在孩子們的暢所欲言中,“郊遊”途中認識的交通標誌,小學生應該遵守的一些道路交通規則都銘記孩子們的心間。最後,在一首《交通規則要記牢》的拍手兒歌中結束這次愉快的“郊遊”。透過讓學生在創設的情景中參與、交流、實踐和體驗,促進了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實現了教與學的和諧統一。

第三個環節:迴歸生活、昇華情感

新課標指出:教育要回歸生活,促進學生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在孩子們的“郊遊”結束後,爲了讓他們進一步懂得交通安全的重要意義,我播放“籃球女孩”錢紅豔的安全教育片,採用提問法,讓孩子們說說:看到這個坐在籃球裏的小女孩,你們有什麼感受?是誰奪去了她的雙腿?是誰奪去了她天真爛漫的笑容?是誰奪去了她一生的幸福和歡樂?你想對那些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說些什麼?在孩子們沉浸在錢紅豔的悲傷情感氛圍時,我緊接着播放一些交通事故的圖片,讓孩子們想想:“引起這些事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這樣的事故能避免嗎?”使學生深深地體會到不遵守交通規則所導致的後果給個人、家庭帶來的痛苦,給社會帶來的危害。同時培養他們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在孩子們的情感得到昇華,進一步懂得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意義時。我透過圖片展示法,讓孩子們瞭解有許多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社會宣傳“交通安全”。啓發孩子們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向身邊的人宣傳“交通安全”。這樣,把課堂中獲取的知識系統化,把課堂延伸到課外,增強學生遵守交通規則的主人公意識,達到“我口說我心”“我心促我行”“小手牽大手”共同營造平安和諧社會的教育目的。從這一系列的課外延伸活動中,孩子們也就能真正明白:只有交通安全記心間,才能夠快樂生活每一天。

《交通安全》說課稿2

隨着社會的發展,各種交通工具越來越先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但現代交通的飛速發展,也存在着交通安全隱患。因此,要預防交通事故,確保交通安全,我們必須加強交通法規和安全常識的學習和運用,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說教材

本課題屬熱愛生命的教育,是我校校本課程安全伴我行交通安全中的一個話題,本話題主要幫助學生樹立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形成自覺遵守並維護交通法規的意識與能力。交通安全與學生的日常行爲密切相關,是學生終身安全行爲的重要方面,因而本課內容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以及新課程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透過學習有關交通安全知識,使學生懂得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形成自護、自救的意識,使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2.認識一些簡單的交通標示i,掌握一些簡單的交通規則知識;

3.感受到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珍惜生命,不拿自身安全當兒戲;

三、說重點難點

爲了達到制定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能力,根據教材和學生實際,確定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遵守交通法規的必要性;瞭解相關的交通法規知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

(2)教學難點:把知識轉化成爲一種自覺遵守並維護交通法規的行爲。

四、說教學流程

(一)歌曲匯入,孩子喜歡音樂,用音樂引起學生興趣

(二)進入新課

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聊一聊、學一學、認一認、演一演、考一考展開教學。

1、聊一聊,讓孩子聊一聊,每天怎樣來上學,在上放學路上你你發現有哪些安全隱患?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時刻在我們身邊,透過出示一些圖片及數據,讓孩子感受到交通事故給我們帶來的危害,做到能以身作則,嚴格遵守交通規則。

2、學一學,出示圖片,讓孩子觀察,同桌交流,自己總結,然後出示安全小貼士,這樣學生會更加深印象,透過這一環節讓學生了解一些簡單的交通法則,讓學生明確哪些行爲是規範的交通行爲,哪些不能做。

3、認一認交通標示

4、演一演,讓學生上臺表演橫穿馬路時是否遵守紅綠燈規則,因爲是以表演的形式進行,學生積極性很高,透過表演,讓學生更加認識到要時刻遵守。

5、考一考,出示交通標示讓孩子猜,做交通警判斷圖片上行爲是否正確。

實際上很多交通規則,孩子都知道,向紅綠燈規則,靠右行等,只是得不到孩子的重視,不知道後果的嚴重性,這一節課孩子聽得都很認真,很積極的發佈表自己的看法,也很踊躍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增強了學生遵守交通規則的主人公意識,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

覺得不足的地方:同桌討論交流時沒有放開,可能是因爲有聽課的老師在,沒有平時上課活躍,在交流安全小貼士的時候,只有3組比較活躍,再一點,與老師指引不到位也有關係。

《交通安全》說課稿3

《交通安全每一天》是小學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安全的生活)中的第一個主題,教材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極爲密切,交通安全與每一位學生息息相關,本主題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如何注意交通安全,感受交通事故帶來的危害,培養學生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良好行爲。

設計意圖:

在本次教學活動的設計中,我從觀察實際生活入手,引出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努力實踐讓德育迴歸生活的原則;在教學目標設計上和教學過程中,追求情感態度、行爲習慣、知識技能培養的內在統一,體現新課標的綜合性、社會性和生活性;在學生的學法上倡導學生自主的體驗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培養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調查等活動讓學生體會到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瞭解基本的`交通法規,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

2、培養學生收集資料處理資訊的能力,養成獨立探究、集體合作的習慣,學習運用多種方式解決問題。

3、培養孩子遵守交通規則、宣傳交通規則的社會責任感,激發其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

瞭解交通事故帶來的危害,學習基本的交通法規,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提高交通安全意識。

難點:

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有宣傳交通安全的神會責任感和實際行動。

課前準備:

教師:製作課件、設計交通安全調查表。

學生:完成調查表分小組蒐集注意交通安全的材料,並整理。

教學流程

一、貼近生活,談話匯入。

事先讓學生觀察周圍的交通情況,從生活入手提出問題,讓學生感覺到生活處處有學問,體現學習的生活化。

二、利用圖片案例,瞭解交通事故帶來的危害。

學生雖然對交通事故有一定的瞭解,但僅靠語言敘述就不是那麼的直觀,爲了深化學生的認識我利用了幾起交通事故的圖片與文字相結合,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交通事故的危害,在心靈上引起一定的感觸。

三、利用統計數字再次震撼學生心靈,激發其探究事故原因的興趣--探個究竟。

這是我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裏起到承前啓後的作用,前一環節透過圖片學生對交通事故有了一定的感觸,但我想透過這些觸目驚心的文字讓學生的心靈得到了再一次的震撼,激起學生探究原因的興趣。在探究事故原因時,我採用了事前調查和課堂上的討論交流相結合的方式,目的是在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究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四、小組合作,學習避免交通容事故,注意交通安全的方法--交通安全我有高招。

這是本次教學的重中之重,爲了突出重點,課前我安排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蒐集有關材料,並小組合作進行整理,我覺得在此過程中學生學生有了不少的收穫,並可以感受到自己獲取知識的樂趣,學生收集很多,課堂上所展現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在教學時,我以孩子的彙報交流爲主線,又穿插了"我來考考你""小司機"等遊戲帶哦東學生的積極性鞏固對所學知識的認識。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資訊相互傳遞。讓孩子用多種多樣的方式注意交通安全,培養孩子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激發學生宣傳交通安全的神會責任感--奇思妙想我能行。

學生也是社會的一員,讓學生感覺到交通宣傳有自己的一份責任,品德與社會的學習也應遵循"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從社會中來到社會中去"的原則,讓學生從自己做起,遵守交通規則,並能影響周圍的人一起維護交通安全。這是本次教學的難點,提高認識比較容易,但真正落實到行動上來需要老師、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