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藝術說課稿

說課稿2.55W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藝術說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中班藝術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藝術說課稿1

一、說設計意圖

一切活動的開展和進行都應以幼兒爲主體。當幼兒發展到5~6歲時,態度、情緒、興趣等都開始逐漸穩定,個性也初具雛形。大班幼兒由於身體活動能力和語言的發展,活動範圍不斷擴大,他們喜歡嘗試探索,有較強的求知慾。年齡的增長也讓幼兒在理解分析問題上有了一定的經驗。同時自控力的增強,使幼兒的合作能力也發展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因此大班幼兒渴望探索,喜歡接觸新鮮事物。

報紙魚這個活動,正是基於大班幼兒身心發展特點,透過故事情節的匯入,在活動開始前先引出本次活動的手工製作主題,並圍繞着幫助魚媽媽這個主線,進行手工活動的展開。報紙魚形象可愛,所需材料豐富多彩,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現有經驗,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向預定主題、有意的想象發展。這樣設計既突出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幫助幼兒獲得知識和情感上的體驗,同時又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透過對報紙魚的觀察和製作,促進了幼兒動手能力的提高,加強了手工製作的興趣。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階段特點和注意力的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情感態度目標:喜歡創作,並且體驗與同伴分享創作的快樂。

2、認知目標:認識魚,並能形成魚的各種身體形態,能用彩紙大膽設計裝飾報紙魚的身體。

3、動作技能目標:嘗試用報紙棍隨意造型,

三、說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根據目標的總體指導方向,我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能用報紙棍隨意造型,並且用彩紙大膽設計裝飾報紙魚的身體。

2、活動難點:考慮到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將活動的難點定位於,喜歡創作,並且體驗與同伴分享創作的快樂。

四、活動方法

美國著名學者布魯納曾經說過:“要給幼兒適合的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教學方法尤爲重要。爲了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

幼兒注重自由地學――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我們採用了多通道觀察法、體驗法、參與法。引導幼兒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學一學、做一做。

這些方法一方面使活動變得豐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爲繪畫打下鋪墊,爲幼兒提供無限想象的空間。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本次活動中我除了要以飽滿,熱情的情緒吸引幼兒外,還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說教法

1、情景創設法:以富有感情的語調與情緒講述故事,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氛圍,激發幼兒幫助魚媽媽的慾望。

2、作品展示法:本活動爲了幫助幼兒更好地瞭解報紙魚的製作要求,在授課時,給幼兒出示了一張報紙魚的圖片,讓幼兒有個直觀的感受。

3、啓發嘗試法:在幼兒欣賞了完整的報紙魚作品後,透過教師示範幼兒嘗試的方法學會小紙棍的製作方法,爲接下來完成整幅作品奠定基礎。

(二)說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注重自由地學。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我們採用了:

1、嘗試法:幼兒透過嘗試製作小紙棍,發展動手操作能力。

2、討論談話法:幼兒在教師的鼓勵引導下,感知理解文章,並在討論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對“微笑”的理解與看法。

3、作品展示法:讓幼兒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後,將作品貼在藍色背板上,

這些方法一方面使活動變得豐富,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爲繪畫打下鋪墊,爲幼兒提供無限想象的空間。

五、說活動準備

爲了能讓幼兒在一個輕鬆愉悅的環境中完成教學目的,活動前做了如下準備:

1、物質準備:報紙魚範例2個、報紙棒若干、彩條若干、剪好花紋的彩紙若干;雙面膠、透明膠、剪刀、垃圾盒;背景圖一張,海浪音樂。

2、經驗準備:欣賞各類“美麗的魚”,對魚的外形特徵、花紋色彩有所瞭解。

六、說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是爲了實現活動目標而設計的,爲了能讓幼兒在快樂中學,在本次活動中採用的是一下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五個環節:

激發興趣---幼兒交流---師幼互動---學習童謠---角色扮演

七、活動延伸

豐富自己的海洋世界紙板,用小紙棍製作其它種類的海底生物。

幼兒園中班藝術說課稿2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藝術活動《我給老師畫張像》這個活動來自山東省編教材中班上冊《我的老師》這一主題。自己的創設與主題緊緊相扣,並且與幼兒的生活密切相關,這一課程即培養了幼兒感受美,創造美,以及對美的表現力。和運用線條以及顏色來正確的表現主題的能力。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教學反思這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幼兒在欣賞、發現、感受線條美和色彩美的同時,大膽進行創作,不僅能將幼兒零碎的經驗加以提煉,而且與《綱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時在中班開展簡筆畫,能引導幼兒透過“觀察-想象-發現-表現-創造”系列活動,有意識地鍛鍊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促進個性的發展。所以,我把簡筆畫作爲這學期我班美術特長訓練的主要內容。由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二說目標

體驗給老師畫像的樂趣,產生熱愛老師的情感。

發展比較性觀察的能力,能發現老師不同的面部和髮型上的區別知道五官的簡單構圖,學畫老師的正面畫像。

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象大膽創作,發展幼兒的初步的創新能力。

三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給老師畫像的樂趣,產生熱愛老師的情感。

難點:知道五官的簡單構圖,學畫老師的正面畫像。

四活動準備

提供班上老師有特徵的幾張頭像照片和2幅老師的畫像,供幼兒觀察,比較。

準備與幼兒人數相等的紙,畫筆。

作品展示欄。

五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法。

藉助多媒體手段進行觀察欣賞演示,則更爲簡潔、生動,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本次活動設計中,我透過幻燈片的展示,讓幼兒感受到人物的基本特徵和形態。引起他們對人物的興趣觀察比較法。觀察法即運用觀察進行教學的方法。透過觀察,幼兒既形成了準確的造型印象,又把握了局部的細節特點。而在觀察中進行比較,則能讓幼兒更加直觀地感受不同的創作手法帶來的不同效果。本次活動中,爲了讓幼兒直接感受到人物的臉型,五官,髮型的主要特徵,以及簡筆畫的步驟及簡單的人物的構圖,色彩,特徵等各方面的畫法。讓幼兒學會簡單的構圖和體驗畫人物的樂趣。

欣賞評價法。欣賞評價法指的是將幼兒不同特點的作品進行對比評價,肯定各自的特點。並且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帶回家,向家裏人介紹自己的老師,並且還可以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畫像。

六說學法

活動中,我以幼兒爲主體,讓幼兒看看--想想--做做--說說的輕鬆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引導幼兒運用觀察法,操作法,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的討論等學習方法。首先,我讓幼兒觀察老師的照片,說說老師都有什麼不同的和共同的特徵。其次我做幾幅頭像示範畫,請幼兒仔細想一想,猜一猜是哪位老師,說說自己是怎麼猜出來的。最後我用語言激勵幼兒自己作畫的願望,指導他們做畫的技能技巧。等課程結束以後辦一個畫展,把幼兒自己畫的話展示出來。

七說活動過程

1.觀察老師的照片,掌握人物的基本形態特徵。提出問題,引起興趣。小朋友,老師這有幾幅畫,,你們猜猜他們是誰?老師出示兩幅示範頭像畫,請幼兒看看,猜猜是哪位老師。說說自己是怎麼猜出來的。引導幼兒觀看班上老師的頭像照片(也可觀察老師本人,要事先做好準備,突出特徵)說出他們各自的不同,引導幼兒會從臉型,五官特徵,髮型等主要特徵講述老師。

2.引導幼兒爲老師畫像。用鼓勵的語言,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教師節快要到了,幼兒園老師要舉辦一個畫像展,我們班上的老師想請小朋友幫忙畫像,你們願意嗎?想一想:你準備給哪位老師畫像?說一說她長得怎樣?有什麼特點?鼓勵幼兒大膽爲自己喜歡的老師畫像。教師巡迴指導,重點指導幼兒畫出老師的主要特徵,構圖適宜,注意五官的比例,對能力強,繪畫速度快的幼兒,啓發他們可以添畫衣物的色彩。

3.佈置“老師的畫像”展示板(也可直接放到牆飾上)請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老師,也可以先讓大家猜一猜畫的是哪位老師。互相欣賞畫像,說一說自己喜歡哪一幅?爲什麼(引導幼兒從構圖,色彩,特徵等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

幼兒園中班藝術說課稿3

音樂的魅力無窮無盡,古人云:“音樂感人至深,能使人樂、能使人悲、能使人奮起。”人在嬰兒時聽到音樂就知道“手舞足蹈”,在幼兒時期所接受的藝術教育,往往能作用於他的一生,幼兒在音樂的感染下能陶冶性情,對美好事物有良好感情,對生活無限熱愛,並能逐步建立起健康的審美觀點。

一、說教材、說幼兒情況:

1、材料來源:

歌曲《小雨沙沙》,是一首來自幼教刊物上的歌曲。這首歌曲能在春暖花開、春雨飄灑的季節,讓孩子們更好地體會、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它的教學對象應該是大班幼兒,透過我對歌曲的瞭解和分析後我發現這歌曲非常具有兒童化,旋律優美、易記,歌詞通俗、易懂,好學好唱。根據歌曲的特點,對於大班孩子可能較簡單了。所以我把這首歌作爲中班的教學內容進行,希望也能達到好得效果。

2、幼兒情況分析:

在此活動之前,我對幼兒進行音樂欣賞活動,有時讓孩子們聽一些音樂,他們能根據音樂的節奏、旋律感受音樂不同的性質:歡快、優美、或是憂傷。讓幼兒多進行呼吸練習,及怎樣用動聽的聲音演唱。孩子們以前唱歌時,不會用方法,常常用嗓子喊歌。也不會換氣,通常唱得上氣不接下氣,透過練習以後情況好多了。還鼓勵幼兒常常在聽音樂的同時創編動作。透過觀察我發現,每次孩子們聽到音樂時,他們都會情不自禁的動起來,只是有些孩子不自信、不大膽,不敢把動作做出來。因此,我積極的鼓勵每個孩子去創編動作,大大的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表現力。這些都爲本次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目標定位: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始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我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方面的目標。具體爲:(1)、萌發幼兒感受大自然的美好。(2)、幼兒理解歌曲內容,初步演唱歌曲。(3)、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表現力和創造力。根據教材的內容、幼兒的情況、和目標的制定,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在:感知大自然的美好,能用肢體語言來表現。活動的難點是: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二、說教法與學法:

近些年來,伴隨着社會對教育觀念的改變,素質教育的深入。建構主義理論和多元智能教育的理念,也由國外流傳進來,爲越來越多的幼教人士所接受。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爲中心的學習。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充分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形式。作爲一節音樂活動,教師除了用柔美的聲音,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幼兒外,還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

1、在教學過程中給幼兒創設了“情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爲活動是在一定情景下進行的。透過cai課件的優美畫面和動聽音樂讓幼兒感知大自然的美好。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幼兒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

2、在本次音樂活動中還體現了“協作”的要素,在學唱環節中由爲突出。我作爲活動的組織者、導向者,帶領幼兒打節奏,合着旋律朗誦歌詞,並指導幼兒自己把歌詞唱到旋律中。幼兒作爲學習的主體,教師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然後,孩子們練唱時,用了多種形式,如:老師唱一句,幼兒唱一句、幼兒兩人拍手唱、加律動演唱等等,處處體現了協作的精神。

3、活動中,不僅僅是發展幼兒的“音樂智能”,在其他幾個方面也有體現。如:“語言智能”,在活動中讓幼兒把看到的畫面用語言表述出來,達到理解歌詞內容的目的。也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還有,在“肢體運作智能”上有體現,幼兒理解歌詞後,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用肢體語言表現“小雨和種子”的動作。用他們的身體表達想法與感受。最後,在“人際智能”方面的體現。幼兒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對老師的提問、動作、表情給予迴應,還要和其他幼兒合作學習。在這樣的過程中,增進了孩子與教師、孩子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此外,我適時採用了交流討論法、遊戲法、審美薰陶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歌曲的理解,萌發幼兒的審美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傳統的音樂活動總給人感覺比較枯燥,老師教、幼兒唱或跳,常常口乾舌燥。幼兒缺乏興趣,有聲無情,沒有表現力,幼兒無法理解歌詞所表達的意境。爲了提高教學效率,實現教學最優化,我製作了cai課件,並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過程爲:

(一)、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孩子們在我的帶領下隨着歡快的樂曲跳入活動室,營照了音樂活動的氛圍。接下來,利用《小雨沙沙》的曲調做練聲曲,爲後面的學習歌曲打下基礎。

(二)、創設情境,幼兒探索:

利用課件進行多媒體教學,爲幼兒創設情境。多媒體教學把抽象化爲具體,把複雜變成簡單。它能把自然界中不易觀察到的現象清晰地印入幼兒眼簾。課件中,我把種子發芽這一漫長、很難觀察到的過程。用十幾秒鐘的時間在幼兒眼前展現,讓幼兒看到種子的發芽過程。因此,孩子們透過視覺、聽覺等感官在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中感受到“小雨沙沙沙的下,種子在發芽”的美好景象。歌曲配上形象、擬人化的動畫畫面,聲象結合富有趣味性,易於幼兒理解和記憶。從而達到學習歸納歌詞、理解歌詞的目的。正是運用了多媒體教學才使得幼兒探索的過程顯得輕鬆、愉快。

(三)、學唱歌曲,突破難點:

學唱歌曲,這一部分是整個活動的難點。孩子們首先透過看課件,欣賞歌詞,然後在畫面和音樂的帶動下邊打節奏邊朗誦歌詞。有了多媒體教學讓幼兒一看到畫面中的圖象就會聯想到歌詞的內容。孩子們很快地熟悉了歌詞。以往孩子們學唱歌時,都是幼兒跟着老師唱,孩子們顯得很被動,不能發揮潛能。有了多媒體的輔助教學,我將學唱歌曲這一環節進行了創新,也加大了難度。讓幼兒嘗試把歌詞唱到音樂中,這是幼兒要學習的一個方法,也是難點。正因爲課件中歌曲的旋律和表現歌詞的畫面配合得很好,當幼兒聽到旋律時,就會看到相應的畫面想到歌詞。所以,透過兩遍試唱,孩子們就掌握了歌曲的唱法。利用cai課件就輕鬆地解決這一教學難點。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幼兒主動學習的能力,使幼兒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這些在傳統教學中是難以完成的。

(四)、遊戲體驗: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幼兒對歌曲基本掌握的情況下,要進行練習。這裏以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多種形式進行,增進情感的交融,幼兒也鞏固了歌詞的記憶。而後,請幼兒扮演“小雨”和“種子”的角色,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音樂遊戲。孩子們在課件音樂的伴隨下,看着畫面中出現的“小雨”和“種子”的形象。分別表演出二者不同的動作,較好地區分角色進行遊戲。其實,遊戲的過程在建構主義理論中就是意義建構的過程。是將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所學透過遊戲的形式加以體現。

四、說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運用cai課件,多媒體等教育技術。在整個活動中,多媒體教學極大地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萌發了幼兒探索的慾望。cai課件讓歌曲中抽象的形象變爲具體可感知的形象,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難點,讓幼兒能夠較準確的把握住歌曲。多媒體教學能靈活地隨意點擊,方便了教師的教學,極大豐富了音樂教學活動的教學形式。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創造一個寬鬆、和諧、愉悅的氛圍,提高了這次音樂活動的質量。讓孩子們享受了音樂帶來的快樂,促進幼兒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提高了幼兒感受美和表現美的能力。

幼兒園中班藝術說課稿4

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向大家開放的音樂活動是《胖胖熊和小老鼠》。

我是中一班的xx老師。我園的體驗教育包含若干個子課題,子課題的研究就是如何將體驗教育理念和思想落實在日常教育活動中的環境創設、方法手段的運用上。

我承擔的是如何在音樂活動中實施體驗教育思想的子課題研究。本學期,我班根據體驗教育階段目標和班級教育目標,精心選編教學內容,採用南師大許卓亞教授編的音樂教材以及以德國著名音樂教育家奧爾夫理論和體驗教育理論爲指導展開一系列的音樂節奏感的培養,給予幼兒音樂節奏的美。

在實施過程中,除了日常的音樂教學活動以外,我們還利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音響幫助幼兒感知節奏,讓幼兒去尋找、去傾聽、去模仿,從而提高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例如:讓孩子們去傾聽“嚓、嚓、嚓”的手錶聲、“鐺-鐺-”的敲鐘聲、“嘀嘀”的汽車聲,去模仿走路、切菜、洗衣服等節奏鮮明的動作,從這些不同的有節奏規律的聲音和動作中,孩子們漸漸知道聲音和動作有各種各樣的節奏。

每當孩子發現了生活中富含節奏美的事物時,我總是給予熱情的鼓勵,引導孩子模仿這些聲音、動作或形態,增強幼兒對尋找生活中的節奏的興趣。

今天我向大家開放的音樂活動是“胖胖熊和小老鼠”,目標定位於:

1、熟悉故事內容,學習用樂器演奏動物走的節奏,初步掌握節奏型×-|×-|、××××|××××|。

2、透過探索,初步認識動物走路聲音特徵,會用樂器表現。

3、積極參加探索活動,感受故事情節與樂器帶來的愉悅情趣。

我的設計思路是:首先選用節奏鮮明、對比性強的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動物形象,以故事的形式匯入,透過幼兒現有的經驗水平來感知胖胖熊和小老鼠在外形上的不同;其次,給孩子提供模仿的機會,我則與孩子同學同樂,爲了進一步感受節奏的速度和力度,我和孩子們一塊兒學熊寶寶-熊媽媽-熊爸爸,由強到更強;學鼠爸爸-鼠媽媽-鼠小弟,由弱到更弱;然後,孩子們根據動物走路的性質選擇小樂器來探索樂器聲音與動物走路聲音的關係,我着眼於啓發、引導、點撥,最後,每位孩子手拿一件小樂器跟着老師的故事情節分別敲出胖胖熊和小老鼠走路的聲音,從而感受故事情節與樂器配合帶來的愉悅情趣。

在此,無論我今天的活動成功與否,我希望我今天的活動能給孩子帶來歡樂,讓孩子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中體驗學習,這也正是我園體驗教育的目標之?讓每一個孩子體驗快樂,我是這樣做的,我園的其他老師也是這樣做的。那今天我能不能將快樂帶給每個孩子呢?讓我們共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