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古詩說課稿例文

說課稿1.45W

古詩說課稿

古詩說課稿例文

詩歌的說課(古詩、現代詩、兒歌、歌詞)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我說課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第二冊的第七單元第3課古詩兩首中的《元日》。

這首詩描繪了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人們迎着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的熱鬧氣氛。表現出了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

這一課是一首七言絕句,教學內容的主要特點是語言精練、節奏鮮明、韻律和諧。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這爲本節課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具體實際,我打算設計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一是使學生能夠理解詩句所表達的內容

二是透過學習,領會作者透過本詩所要抒發的情感。

教學難點

學會作者以新年的熱烈爲背景,抒發自己情感的方法。

(二、說教學目標)

我根據語文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四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結合語文學科課程教學的理念,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透過教學,讓學生在瞭解作者和寫作背景的基礎上,理解詩中重點詞句的意思。

2、透過學習,讓學生能夠結合詩句的內容體會詩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3、在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積極投入,樂觀自信的改革精神。

(三、說教法.學法)

爲了在教學過程中較好地實現我所設計的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打算選用講授法,談話法、情境教學法組織開展教學活動。

透過在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以達到深入理解和體會作者所表達出來的思想和情感的教學效果。

(說教學準備)

爲了保證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我準備在課堂教學前做好以下一些準備工作:

一、做一個教學課件,其中包括作者和寫作背景的介紹、春節的熱烈場面的圖片、詩句內容的解析等內容。

二、課前設計一個預習:讓學生收集作者的資料和創作背景,初步瞭解古詩內容。

本內容的教學我準備用一課時來實施教學。

(五、說教學過程)

根據“爲了一切學生的發展”的教學思想和《語文課程標準》“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我打算按照以下六個環節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第一個教學環節:透過預習檢測匯入教學

一上課,我就提問:課前我們已經佈置同學們預習和查考有關資料,下面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元日是什麼意思?與我們今天什麼日子相對應?這時學生們會根據預習的知識積極回答: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這時我會給予積極評價,然後繼續引導:那麼在我們今天的“元日”這一天你們會在做什麼,想什麼?學生會各抒己見。在大家對元日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我就引入今天的學習內容:下面我要學習的這首古詩也是一首描寫元日的詩,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是怎麼寫元日,又在這一天想到了什麼。揭示課題:元日(板書)

在這一環節中,我利用學生課前預習爲背景,從談話法入手,讓他們從一開始就充滿好奇心滿懷興趣的參與學習。

第二個教學環節:補充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資料

我準備提出問題:詩人是誰,你對詩人有多少了解。學生結合預習的成果回答問題之後,我就繼續提問:那麼你對這首詩的寫作背景瞭解多少呢?透過學生自己說,加深學生的印象,也可以檢查出預習的情況。在學生介紹完之後,我就學生的介紹對作者和寫作背景進行一些適當的補充,爲後面的學習打下基礎。

第三個教學環節:逐句講授和理解詩句內容

爲了使學生能夠理解整首詩的內容,更好的體會作者在古詩中抒發的情感,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設計了以下兩個教學活動:

1、回憶學法,閱讀理解,初步感知詩句的意思

首先我打算提問:我們要學會一首古詩你有什麼基本辦法呢?並幫助引導學生回憶起之前古詩的學習方法,爲後面的自主學習做好知識儲備。在得到先讀準字音,接着讀通詩句,然後理解意思,最後展開想象的答案後,我將給予積極評價。接下來要求學生自由讀古詩,同時強調讀準音。

2、自主探索,理解作者在詩中所表達的內容

(1)自由朗讀結束後,我打算提問:要讀懂古詩要先理解詞語的意思,你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呢?學生說出自己對一些詞語的理解後,我就接着問: 你還有什麼不懂的或不理解的嗎?告訴大家,讓大家幫幫你。這時會有學生提出疑問,比方說屠蘇的意思不理解,我就請其他同學爲她解答。對於這些敢於提問和幫助解答的同學我都會給予表揚和肯定。針對大家都不理解的內容,我以啓發式引導,幫助學生去理解。

透過這樣的相互學習,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

(2)在掃清詞語的障礙之後,我請學生分成四組,每組同學負責一句詩句的理解,並提出小組比賽的要求:同學們對詩中的'詞有了一定的理解,我們接下來把詞語與詩句聯繫起來,看看哪組同學能解釋清楚詩句的內容?爲學生創設一種競賽氣氛,充分調動班級的學習氛圍。對於學生不能理解的地方我將給予啓發性指導。

第四個教學環節: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詩句內容

爲了使學生能夠理解整首詩的意思,我將出示春節的熱鬧場面的圖片,讓學生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請同學試着結合圖片,更直觀形象的說整首詩的意思。

第五個教學環節:創設情境體驗作者表達的情感

1. 描述詩描繪的場景。我讓學生找出古人是怎樣過春節的詞句,有學生回答:燃爆竹,飲屠蘇,迎紅日,換新符。接着我會提問:這樣的過節會給你留下怎樣的感覺?學生會立刻回答:熱鬧。

2.聯繫作者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回憶作者的介紹: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

3.體驗作者當時當地的心情。在這個環節,我就作者的背景引導學生想象:同學們在這個熱鬧,祥和的節日裏,你作爲政治家你會有怎樣的想法,你會有怎樣的心情?在學生透過情境體驗作者的情感後,揭示這首詩表達的情感:本詩就是作者透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佈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

第六個教學環節:透過朗讀背誦進行鞏固性訓練

爲了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對課堂內容的鞏固,我將設計以下兩個教學活動:

1、讀一讀:多喜慶,多熱鬧呀。能把這首古詩的熱鬧和喜慶透過讀表現出來嗎?如果你覺得讀不足以把熱鬧和喜慶表現出來,也可以透過動作表現出來。 自己讀-----指名讀-----全班讀

2、背一背:以小組競賽的形式,看看哪個小組能根據理解將古詩背誦出來。 最後我採用歸納式的課堂總結:

課堂的小結應該組織學生自己來完成,透過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爲了體現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引導學生去探索問題,自主學習,確保學生學習的主體位置。讓學生總結學習的體會,教師從中瞭解學生的學習得失。

最後,讓我來介紹一下這節課的板書設計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出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我的說課結束了,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