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語文知識 > 說課稿

改革開放的說課稿

說課稿2.97W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小編收集了改革開放的說課稿,歡迎閱讀。

改革開放的說課稿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第三單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主要講述了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偉大的歷史轉折後,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關鍵在於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繁榮昌盛的強國之路。由此可見,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學情分析: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近兩年的初中歷史學習經驗,積累了一定歷史知識,基本具備了多渠道蒐集資料並從資料中提取有效資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透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礎知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重大決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迅速發展;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形成;國有企業的改革。

(2)過程與方法:透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目的學習,使學生理解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的基本原則,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透過指導學生利用《早期對外開放地區示意圖》,明確經濟特區、沿海對外開放城市、經濟開放區的地理位置,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引導學生以深圳等經濟特區所取得的成就說明實行改革開放的總方針是完全正確的,使學生初步形成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得出結論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對改革開放前後中國農村、城市變化的描述,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繁榮昌盛的強國之路,並逐步確立爲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透過瞭解自己身邊的國企改革情況,使學生感受市場經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好處,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增強學生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透過對我國以公有制經濟爲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體制的講解,使學生了解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學習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意識。

三、重點和難點

重點:農村和城市的經濟體制改革、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建立。

難點:生產關係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需要的基本原則;經濟特區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和影響。

四、教法與學法:

教法:

直觀演示法、活動探究法、問題探究式教學

學法:

小組討論法、比較記憶法、運用地圖記憶法等。具體在教學過程中體現。

五、教學設計

本課共三個子目且都被列爲了教學重點,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我把三個子目中的第一目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列爲了重中之重,國有企業改革一目略講;在本課的結構上也作了大膽的調整,將列在最後的國企改革一目調整至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目之後,理由是,這兩個子目均屬於對內改革的主要內容。

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前夕,視察小崗村爲切入點,匯入本課的第一個子目——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以課本劇《大包乾》爲依託,透過比較農村改革前與改革後的異同,明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概念及其優越性。透過聯繫以往學過的關於農業問題的到相關知識,使學生對建國以來我國農業政策的調整有一個較系統的瞭解。

透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爲農民增加收入來源獻計獻策,讓學生理解鄉鎮企業的發展成爲了農民致富的新途徑

以兩則有關國有企業材料爲切入點,讓學生分析國企改革前的弊端,並在書中概括出國企改革的內容。

播放有關改革開放的歌曲《春天的故事》,並對歌詞的內容進行有效分析,透過“在哪些地區建立經濟特區、爲什麼要建立經濟體特區、經濟特區特別在哪?”等一系列的問題,層層深入,加強學生理解建立經濟特區的意義。透過對比新中國的對外開放與近代中國的“開放”,使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使學生情感得到昇華。